《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55)
卷之二 (55)
1. 運氣篇第九
由斯動靜上下相臨,而天地萬物之情、變化之機可見矣。
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曰:上下周紀,其有數乎?曰: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周天氣者,六期為一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及太過斯皆見矣。
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於君位,不立歲氣,故天之六氣不偶其氣以行君火之正,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耳。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稟命,故曰相火以位也。
鬼臾區曰: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帝曰:其於三陰三陽,合之奈何?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
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
五運行論,曰: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三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璧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
戊土屬乾,己土屬巽。《遁甲經》曰:六戊為天門,六己為地戶。晨暮占雨以西北東南,義取此也。雨為土用,濕氣主之,故曰占焉。
帝曰:論言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知其所謂也。岐伯對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面向北而言之也,上,南也。下,北也。左,西也。右,東也。
帝曰:何謂下?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謂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主歲者,位在南,故面北而言其左右;在下者,位在北,故面南而言其左右也。上,天位也。下,地位也。面南,左東也,右西也,上下異而左右殊也。
上下相遘,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曰:相得而病者何也?曰:以下臨上,不當位也。間氣何如?岐伯曰:隨氣所在,期於左右。
白話文:
從這些動與靜、上與下的相互關聯,就可以觀察到天地萬物的變化規律和運作機制。
動和靜互相呼應,上和下相互影響,陰和陽相互交錯,變化由此產生。有人問:「上下的循環,是有規律的嗎?」回答說:「天道以六為節奏,地道以五為準則。天的氣候運行,六個階段為一週期;地的時序變遷,五年為一個循環。君火以『明』為特點,相火以『位』為依據。五和六相合,產生七百二十個氣候節點,構成一個紀,也就是三十年;一千四百四十個氣候節點,構成一個周,也就是六十年,氣候的不足或過盛都能由此觀察到。」
君火雖然在相火的右邊,但只是以君位的名義存在,並不實際對應歲運之氣。所以,天的六氣並不直接配合君火運行,君火只是堅守它的位置,奉行天命,發布火的命令。因為它只是以名義奉行天道,所以稱之為「君火以名」;而相火則是堅守其位,接受天命,所以稱之為「相火以位」。
鬼臾區說:「甲年和己年,由土運主導;乙年和庚年,由金運主導;丙年和辛年,由水運主導;丁年和壬年,由木運主導;戊年和癸年,由火運主導。」黃帝問:「這些跟三陰三陽的結合是怎樣的呢?」回答說:「子年和午年,上面會出現少陰;丑年和未年,上面會出現太陰;寅年和申年,上面會出現少陽;卯年和酉年,上面會出現陽明;辰年和戌年,上面會出現太陽;巳年和亥年,上面會出現厥陰。少陰是所謂的『標』,而厥陰是所謂的『終』。」
厥陰之上,以風氣為主導;少陰之上,以熱氣為主導;太陰之上,以濕氣為主導;少陽之上,以相火為主導;陽明之上,以燥氣為主導;太陽之上,以寒氣為主導。這些是所謂的「本」,也就是「六元」。
《五運行論》說:「丹天的氣運行經過牛宿和女宿、戊的區域;黅天的氣運行經過心宿和尾宿、己的區域;蒼天的三氣運行經過危宿和室宿、柳宿和鬼宿;素天的氣運行經過亢宿和氐宿、昴宿和畢宿;玄天的氣運行經過張宿和翼宿、婁宿和胃宿。所謂的戊和己的區域,就是奎宿和壁宿、角宿和軫宿,它們是天地之門戶。」
戊土屬於乾卦,己土屬於巽卦。《遁甲經》說:「六戊為天門,六己為地戶。」早晚觀測下雨,會以西北和東南為方向,就是取這個道理。雨是土的功能,由濕氣主導,所以說要從這裡觀察。
黃帝問:「關於天地,書中說是萬物的上下;關於左右,書中說是陰陽的道路,我還不了解它們的含義。」岐伯回答說:「所謂上下,是指每年陰陽之氣顯現的位置。所謂左右,是指所有在上的厥陰,左邊是少陰,右邊是太陽;如果上面是少陰,左邊是太陰,右邊是厥陰;如果上面是太陰,左邊是少陽,右邊是少陰;如果上面是少陽,左邊是陽明,右邊是太陰;如果上面是陽明,左邊是太陽,右邊是少陽;如果上面是太陽,左邊是厥陰,右邊是陽明。這是面對北方來確定方位,說的是它們顯現的位置。」
面向北方而言,上面是南方,下面是北方,左邊是西方,右邊是東方。
黃帝問:「什麼是『下』?」岐伯說:「如果厥陰在上面,那麼少陽就在下面,左邊是陽明,右邊是太陰;如果少陰在上面,那麼陽明就在下面,左邊是太陽,右邊是少陽;如果太陰在上面,那麼太陽就在下面,左邊是厥陰,右邊是陽明;如果少陽在上面,那麼厥陰就在下面,左邊是少陰,右邊是太陽;如果陽明在上面,那麼少陰就在下面,左邊是太陰,右邊是厥陰;如果太陽在上面,那麼太陰就在下面,左邊是少陽,右邊是少陰。這就是面向南方來確定方位,說的是它們顯現的位置。」
主導歲運的氣,位置在南方,所以面向北方來說它的左右;在下位的氣,位置在北方,所以面向南方來說它的左右。上面是天位,下面是地位。面向南方,左邊是東方,右邊是西方,上下位置不同,左右也就不同。
上下相互接觸,寒暑相互交替,氣機相合就調和,氣機不合就會生病。黃帝問:「氣機相合卻生病,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說:「是因為下位的氣跑到上位,位置不對的緣故。」黃帝又問:「間氣又是怎樣的呢?」岐伯說:「隨著氣機所在,取決於左右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