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53)
卷之二 (53)
1. 運氣篇第九
各從其主治,謂一歲之日,各歸從五行之一氣,而為之主以旺也。故下文曰云云。
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以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曰:五運之始,如環無端,其太過不及何如?曰:五運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曰:平氣何如?曰:無過者也。曰:太過不及奈何?曰:在經有也。
曰:何謂所勝?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臟。曰:何以知其勝?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
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
凡氣之至,皆謂立春前十五日,乃候之初也。未至而至,謂所直之氣未應至而先期至也。先期而至,是氣有餘,故曰太過。至而不至,謂所直之氣應至不至而後期至,後期而至,是氣不足,故曰不及。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
凡五行之氣,我克者為所勝,克我者為所不勝,生我者為所生。假令肝木有餘,是肺金不足,金不制木,故木太過。木氣既余,則反薄肺金,而乘於脾土矣。此皆五臟之氣內相淫併為疾,故命曰氣淫也。余太過例同。又如肝木氣少,不能制土,土氣無畏,而遂妄行,水被土凌,故云: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也。肝木之氣不平,肺金之氣自薄,故曰:所不勝薄之。
然木氣不平,土金交薄,相迫為疾,故曰氣迫也。余不及皆同例。
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曰:有不襲乎?岐伯曰: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曰:非常而變奈何?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
汪氏曰:變者,非常也。至,氣至也。所勝,我克彼也。所不勝,彼克我也。重,復也。時,六氣之時也。此言六氣失序,而邪有微甚之殊。夫六氣者,主氣是也。初氣厥陰風木,二君火,三相火,四濕土,五燥金,六寒水,由初逮終,以應六六之氣,是氣相襲而順,否為逆而且病焉。
如初病厥陰風木司令,若風氣弗應,而變濕氣大行者,邪屬太陰土也,木能剋土,乃所不勝者,故邪為微。若風木之氣弗應,而變燥氣大行者,邪屬陽明金也,金來剋木,乃所不勝者,故邪為甚。是在丁年謂之重感。經曰:乘年之虛,則邪甚也;失守之和,亦邪甚也。因而重感於邪,則病危矣。
夫丁屬陰乾,從化為不及,木運不及,則不勝之燥金凌之。然木內應於肝,而肝以感年運所不勝之邪,於時重感之矣,是一歲而受二傷,故曰:重感於邪則死矣。若丁木不及之年,燥金之變不當風木之時者,亦為微邪,故曰:非時則微,當時則甚,余仿此。王注謂直年至後,二三四五歲病,豈理也哉?
白話文:
每個臟腑都依照其主導的氣來運作,也就是說,一年的時間裡,每一天都歸屬於五行中的一種氣,並以它為主要力量來使它旺盛。所以接下來的文字才會說到這些。
五種運氣(木、火、土、金、水)會互相交替,並且都會影響人體。一個循環結束時,會重新開始。時間的推移和氣的運行就像一個圓環,沒有盡頭,我們要用同樣的方法來觀察。所以說:如果不知道每年氣的變化和強弱、虛實的變化從何而來,就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醫生。那麼,五運開始時,就像一個無端的圓環,如果出現太過或不及的情況會怎麼樣呢?五運會交替運行,各自有所偏盛,強弱的變化是正常的。那平和的氣又是什麼樣子呢?就是沒有過盛也沒有不及的狀態。那太過和不及的情況又該如何應對呢?這些在經典裡都有記載。
什麼是「所勝」呢?春天勝過長夏,長夏勝過冬天,冬天勝過夏天,夏天勝過秋天,秋天勝過春天,這就是五行在時令上的相互克制,各自以其氣來主導相關的臟腑。那要如何知道這種「勝」的情況呢?要觀察它的到來,都要歸於春天的開始。還沒到該來的時候就先來了,這就是「太過」,會侵犯它所不能勝過的,並趁勢攻擊它所能勝過的,這叫做「氣淫」,會導致體內產生難以捉摸的病邪,醫生也難以控制。該到來的時候卻沒有來,這就是「不及」,會導致它所能勝過的胡亂妄為,而被它所生的會生病,它所不能勝過的會受到侵犯,這叫做「氣迫」。
所謂的觀察它的到來,指的是氣到來的時間。
凡是氣的到來,一般都說是在立春前的十五天,這是觀察氣變化的開始。還沒到該來的時候就來了,意思是該主管的氣還沒到時間就提前來了。提前來,表示氣有餘,所以叫做太過。該到來的時候卻沒有來,意思是該主管的氣到了時間卻沒有到,而是延後到來,延後到來表示氣不足,所以叫做不及。太過,會侵犯它所不能勝過的,並趁勢攻擊它所能勝過的;不及,會導致它所能勝過的胡亂妄為,而被它所生的會生病,它所不能勝過的會受到侵犯。
五行的氣中,我能克制的是「所勝」,克制我的是「所不勝」,生養我的是「所生」。比如,肝木有餘,代表肺金不足,金不能制約木,所以木氣過盛。木氣過盛,就會反過來侵犯肺金,並趁勢攻擊脾土。這些都是五臟之氣在體內互相侵犯所造成的疾病,所以叫做「氣淫」。其他臟腑的氣太過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又比如,肝木的氣不足,不能制約土,土就無所畏懼而胡亂妄為,水就會被土欺凌,所以說:「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肝木的氣不平和,肺金的氣自然就衰弱,所以說:「所不勝薄之」。
然而木氣不平,土和金相互衰弱,互相壓迫而造成疾病,所以叫做「氣迫」。其他臟腑的氣不及的情況也是一樣的。
仔細觀察氣運的時間,氣的變化是可以預測的,如果錯失時機才去觀察,五運的變化就難以區分,體內就會產生難以捉摸的病邪,醫生也難以控制。有人問:會出現不按常規運行的情況嗎?岐伯回答說:天體的運行不會沒有規律的。如果氣的運行不按常規,那就是不正常,不正常就會發生變化。有人問:不正常的變化會怎麼樣呢?回答說:變化一旦發生,就會生病,如果遇到它所能勝過的,病情就比較輕微,如果遇到它所不能勝過的,病情就會比較嚴重。
汪氏說:變化,就是不正常。到,指氣到來的時間。「所勝」,是我克制它。「所不勝」,是它克制我。重,是重複的意思。時,指的是六氣運行的時間。這裡說的是六氣運行失去了規律,導致病邪有輕微和嚴重的區別。六氣,指的是主管的氣。最初的氣是厥陰風木,第二是君火,第三是相火,第四是濕土,第五是燥金,第六是寒水,由初到終,對應一年六個時段的氣,這種氣的交替是順應規律的,如果不順應就會產生疾病。
比如,開始生病是因為厥陰風木主導,如果風氣沒有出現,而是變成濕氣盛行,病邪就屬於太陰土,木能克土,是屬於它能勝過的,所以病邪比較輕微。如果風木之氣沒有出現,而是變成燥氣盛行,病邪就屬於陽明金,金能克木,是屬於它所不能勝過的,所以病邪會比較嚴重。這種情況在丁年叫做重感。經典說:如果趁著年運虛弱的時候,病邪就會很嚴重;如果失去了平衡,病邪也會很嚴重。如果因此而重複受到病邪的侵襲,病情就會很危險。
丁年屬於陰干,按照規律來說是不足,木運不足,就會被它不能勝過的燥金侵凌。然而木在體內對應肝臟,肝臟因為感受到年運所不能勝過的邪氣,在那個時候又重複受到侵襲,這就是一年受到兩次傷害,所以說:「重複受到病邪侵襲就會死亡」。如果丁木不足的年份,燥金的變化不是在風木主導的時候出現,也屬於輕微的病邪,所以說:「如果不是在它主導的時間發生,病邪就會比較輕微,如果在它主導的時間發生,病邪就會比較嚴重」,其他情況也是以此類推。王某的註解認為疾病會在年份過去後的二、三、四、五年才出現,這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