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52)
卷之二 (52)
1. 運氣篇第九
六節藏象篇,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謂也。
六六謂六甲之日,以成一歲之節限;九九制會,謂九同於九野之數,以制人形之會通也。
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
六六之節,天之度也。九九之制會,天之數也。所謂氣數者,生成之氣也。周天之分,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十二節氣均之,則氣有三百六十日而終,兼之小月,日又不足其數矣。是以六十四氣而常置閏焉,何者?以其積差分故也。天地之生育,本祖於陰陽,人神之運用為始,終於九氣。
《律書》曰;黃鐘之律,管長九寸,冬至之日,氣應灰飛,由此則萬物之生,咸因於九氣矣。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生化之用也。
制,謂準度。紀,謂紀綱。准日月之行度者,所以明日月之行遲速世;紀化生之為用者,所以彰氣至而斯應也。氣應無差,則生成之理不替;遲速以度,大小之月生焉。故日異長短,月移寒暑,收藏生長無失時宜也。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夜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
日行遲,故晝夜行天之一度,而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而猶有度之奇分矣。月行速,故晝夜行天之十三度余,而二十九日一周天也。言有奇者,謂十三度外,復行十九分度之七,故云月行十三度而有奇也。《書》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則其義也。積余盈閏者,蓋以月之大小,不盡天度故也。
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余於終,而天度畢矣。
端,首也。始,初也。表,彰示也,正,鬥建也。中,月半也。推,退位也。言立首氣於初節之日,示鬥建於月半之辰,退餘閏於相望之後。是以閏之前,則氣不及月;閏之後,則月不及氣。故常月之制,建初立中;閏月之紀,無初無中。縱歷有之,皆他節氣也。故歷無雲其候閏某月節閏某月中也,推終之義斷可知乎!故曰: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余於絡也。由斯推日成閏,故能令天度畢焉。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
十日,謂甲乙內丁戊己庚辛壬癸之日也。十者,天地之至數也。《易》曰天九地十,是也。六十日而周甲子之數,甲子六周而復始,則終一歲之日,是三百六十日之歲法,非天度之數也。此蓋十二月各三十日者,若除小月,其日又差之也。
帝曰: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天道以六個六的節氣構成一年,人體以九個九的規律運行,人有三百六十五個關節對應天地,已經很久了。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
所謂的六個六,指的是六個甲子日,用來構成一年的節氣時限;九個九的規律,指的是九與九野的數字相同,用來構成人體運行和天地相通的機制。
岐伯回答說:您問得太好了!請允許我詳細說明。六個六的節氣和九個九的規律,是用來校正天體運行的度和氣的數目。
六個六的節氣,代表天體運行的度數。九個九的規律,代表天體運行的數目。所謂的氣數,就是生成之氣。天體運行一周,總共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用十二個節氣來平均分配,那麼氣的運行就有三百六十天結束。加上小月,天數又不足了。所以每經過六十四個氣就會設置一個閏月,為什麼呢?因為這是累積差值的結果。天地間萬物的生長,本源於陰陽,人的精神活動從九氣開始,到九氣結束。
《律書》說:黃鐘的音律,管長九寸,冬至那天,氣會應和著灰飛,由此可知萬物的生長,都依賴於九氣。
天度,是用來規範太陽和月亮的運行;氣數,是用來記錄和運用生化作用的。
規範,就是確定準則。記錄,就是綱紀。確定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度數,是用來顯示日月運行的快慢;記錄生化作用,是用來表明氣到達時萬物相應。氣的應和沒有差錯,那麼生成變化的道理就不會廢棄;快慢按照度數變化,大小月就因此產生。所以太陽的長短不同,月亮的寒暑變化,收藏和生長都與時令相符。
天為陽,地為陰,太陽為陽,夜晚為陰。運行有秩序,循環有規律。太陽每天運行一度,月亮每天運行十三度多一點。所以大小月加起來三百六十五天成為一年,累積剩餘的氣就用來設置閏月。
太陽運行慢,所以白天黑夜運行一度,三百六十五天運行一周天,但還是有餘度。月亮運行快,所以白天黑夜運行十三度多,二十九天運行一周天。說到有餘度,是指除了十三度之外,還運行了十九分度的七份,所以說月亮每天運行十三度多一點。《尚書》說: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閏月來確定四季,成為一年,就是這個意思。累積剩餘的氣設置閏月,是因為月亮的大小,不能完全符合天度。
在開始時確立標準,在中間顯示正位,在結束時推算剩餘,天體的度數就完成了。
開始,是起始。確立,是顯示。正位,是星斗的指向。中間,是月亮的一半。推算,是推移。說的是在初節日設立首氣,在月亮的月中顯示星斗的指向,在朔望之後推移剩餘的閏餘。因此在閏月之前,氣不到月亮;在閏月之後,月亮不到氣。所以一般月份的制度,是月初設立,月中建立;閏月的記錄,沒有月初和月中。即使曆法上有,也都屬於其他節氣。所以曆法沒有說閏某月節或閏某月中的說法,推算結束的含義就顯而易見了!所以說:在開始時確立標準,在中間顯示正位,在結束時推算剩餘。通過這種方式推算太陽運行來設置閏月,就能夠使天體運行的度數完成。
天有十個天干,太陽經過六次甲子輪迴就完成一週,六次甲子再次輪迴就結束一年,這是三百六十天的算法。
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是天地間的極數。《易經》說天九地十,就是這個意思。六十天完成一個甲子輪迴,甲子輪迴六次就再次開始,就結束一年的天數,這是三百六十天的算法,不是天體的度數。這大概是十二個月,每個月三十天的算法,如果去掉小月,天數又會產生偏差了。
黃帝說:先生您說累積氣而設閏月,我想知道什麼是氣?岐伯說:五天叫做一候,三候叫做一氣,六氣叫做一時,四時叫做一年,而它們各自有主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