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脾胃論》~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脾胃勝衰論

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即食亦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虛,此之謂也。

白話文:

當胃裡的氣血旺盛時,就能吃而不傷,過了時間也不覺餓。脾胃都強健時,就能吃得胖;脾胃都衰弱時,就不能吃而瘦弱。或者有人吃得少卻發胖,雖然肥胖,但四肢無力,這是因為脾氣實而邪氣旺盛的緣故。還有人善於吃卻消瘦,這是因為胃裡有伏火邪氣在氣分裡,這樣就能吃,但脾胃虛弱,肌肉就消瘦,即使吃了也不長肉。叔和說:多食也會導致肌肉虛弱,這就是這個意思。

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針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其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

白話文:

如果飲食不節制,就會導致胃病。胃病會導致氣短、精神不振、發高燒,有時會出現火氣上沖,只燒灼面部。根據《黃帝針經》記載,面部發熱是足陽明經病變的症狀。胃部出現病變後,脾臟就無法得到滋養。脾臟屬於陰性,不主宰時間,所以也會隨之發病。如果身體勞累過度,就會導致脾臟病變。脾臟病變會導致疲倦、嗜睡、四肢無力、腹瀉。脾臟病變後,胃部無法獨自運行津液,所以也會隨之發病。

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剋水,則骨乏無力,是為骨蝕,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疊,此陰盛陽虛之證。大法云,汗之則愈,下之則死。若用辛甘之藥滋胃,當升當浮,使生長之氣旺。言其汗者,非正發汗也,為助陽也。

白話文:

一般而言,脾胃虛弱,陽氣無法生長,是因為春夏的時節變化失常,五臟之氣無法生發。脾臟有病就會影響腎臟,土氣剋制水氣,導致骨頭虛弱無力,稱為「骨蝕」,讓人骨髓空虛,無法走路。這是陰氣過重,陽氣虛弱的徵兆。醫書上說,用發汗法可以治癒,用瀉下法會導致死亡。如果使用辛甘溫補的藥物治療脾胃,應該以升提浮舉的方法,讓生長之氣旺盛。所謂「汗」,並不是真正的發汗,而是用來幫助陽氣。

夫胃病其脈緩,脾病其脈遲,且其人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脈洪緩,更有身熱心中不便之證。此陽氣衰弱,不能生髮,不當於五臟中用藥法治之,當從《臟氣法時論》中升降浮沉補瀉法用藥耳。

白話文:

胃有病,脈搏會緩慢。脾有病,脈搏會遲緩。而且,這種人肚臍周圍會有氣體流動,按壓時會感到緊繃和疼痛。如果火熱之氣侵犯了土位,脈搏會洪大而緩慢,而且還會出現身體發熱、心中不適的症狀。這是因為陽氣衰弱,無法生髮,不應該在五臟中使用藥物來治療,而應根據《臟氣法時論》中升降浮沉補瀉的法則來用藥。

如脈緩,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或大便泄瀉,此濕勝,從平胃散。若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或大便泄瀉,或皮毛枯槁,發脫落,從黃耆建中湯。脈虛而血弱,於四物湯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顯證中加之。或真氣虛弱,及氣短脈弱,從四君子湯。或渴,或小便閉澀,赤黃多少,從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藥中。

白話文:

如果脈搏緩慢無力,病人感到疲倦懶惰,嗜睡,四肢無力或大便溏瀉,這是濕邪過盛造成的,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療。

如果脈搏緊而有力,氣虛出汗,四肢發熱,或大便溏瀉,或皮膚乾燥粗糙,頭髮脫落,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治療。

如果脈搏虛弱,血量不足,可以在四物湯中選用一味或兩味藥材,根據病情加到處方中。

如果真氣虛弱,或氣短脈弱,可以使用四君子湯治療。

如果口渴,或小便不通,顏色赤黃,可以使用五苓散去掉桂枝,選用一兩味藥材加入主要藥方中。

以上五藥,當於本證中隨所兼見證加減。假令表虛自汗,春夏,加黃耆;秋冬,加桂。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五種藥物,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減。例如:

  • 如果表虛自汗,在春天和夏天,可以加黃耆;在秋天和冬天,可以加桂枝。

如腹中急縮,或脈弦,加防風,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狹,或氣短者,亦加之。腹滿氣不轉者,勿加。雖氣不轉,而脾胃中氣不和者,勿去,但加厚朴以破滯氣,然亦不可多用,於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悶,此非腹脹,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

白話文:

如果腹部急促收縮,或脈搏如弦,可以增加防風,情況嚴重時,再加甘草。腹部狹窄,或呼吸急促的,也可以加這些藥。腹部脹滿,氣體不通暢的,不要加這些藥。即使氣體不通暢,但是脾胃氣虛的,也不要去除防風和甘草,只需增加厚朴來破除滯氣,但也不可多用,在五分甘草中加一分厚朴就可以了。腹部沉悶,這不是腹脹,而是氣虛不收斂,可以加芍藥收斂。

如肺氣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參、白芍藥。中焦用白芍藥,則脾中升陽,使肝膽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狹及縮急者,去之,及諸酸澀藥亦不可用。

白話文:

如果肺氣不足或短促,可以加入人參和白芍藥。在中焦使用白芍藥,可以讓脾胃中的陽氣向上升華,使肝膽的邪氣不敢侵犯。如果腹部狹窄或縮緊,則應去除酸澀的藥物,也不宜使用。

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藥,稼穡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發熱,加黃芩;惡寒或腹中覺寒,加桂。

白話文:

肚子疼痛的人,加甘草、白芍藥,農作物變甜,甜代表自己(脾);豆類變酸,酸代表木(肝)。木土相剋,這是仲景的神奇妙法。肚子疼痛兼發燒,加黃芩;怕冷或肚子裡覺得冷,加桂枝。

怠惰嗜臥,有濕,胃虛不能食,或沉困,或泄瀉,加蒼朮;自汗,加白朮。

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

白話文:

如果感到懶散愛睡覺,並伴有濕氣,胃氣虛弱導致無法進食,有時感覺昏沉睏倦,有時腹瀉,則加入蒼朮;如果有自汗的症狀,則加入白朮。

氣弱者,加白茯苓、人參;氣盛者,加赤茯苓、縮砂仁;氣復不能轉運,有熱者,微加黃連;心煩亂亦加之。

白話文:

氣虛的人,可以加入白茯苓和人參。氣盛的人,可以加入赤茯苓和縮砂仁。如果氣機鬱滯,無法運行,還有熱像的人,可以少量加入黃連。心煩意亂的人也可以加入黃連。

小便少者,加豬苓、澤瀉;汗多津液竭於上,勿加之。是津液還入胃中,欲自行也。不渴而小便閉塞不通,加炒黃柏、知母。

白話文:

如果小便少,可以加入豬苓和澤瀉。但是,如果汗液過多,導致津液都集中在上面,就不要加豬苓和澤瀉。這是因為津液會自動迴流到胃中,無須額外補充。

如果不渴,但小便不通暢,可以加入炒黃柏和知母。

小便澀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澀者,加澤瀉。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無惡寒者,不得用桂。

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見妄聞,乃瘀血證,用炒黃柏、知母,以除腎中燥熱。

白話文:

■ 排尿困難者,加入炒滑石。■ 排尿刺痛困難者,加入澤瀉。還有,五苓散用於治療口渴但小便不好的情況,但如果沒有怕冷的症狀,就不可以使用桂枝。

竅不利而淋,加澤瀉、炒滑石。只治竅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臟熱者,用錢氏方中導赤散。

白話文:

小便不利導致水腫,可加用澤瀉、炒滑石。

如果只治療小便不利,可以在六一散中加入木通。

心臟有熱,可以使用錢氏方的導赤散。

中滿或但腹脹者,加厚朴;氣不順,加橘皮;氣滯,加青皮一、橘皮三。

白話文:

如果腸胃脹滿或僅腹部脹脹的,可以加上厚朴;如果氣不順暢,可以加上橘皮;如果氣滯,可以加上一兩青皮、三兩橘皮。

氣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湯中去茯苓,加黃耆以補之;如腹中氣不轉者,更加甘草一半。

白話文:

對於氣息短促、小便困難的人,在「四君子湯」中去除茯苓,加入黃耆來滋補;如果腹部有氣體不通暢,再加入一半的甘草。

腹中刺痛,或周身刺痛者;或裡急者,腹中不寬快是也;或虛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虛也,血虛則裡急;或血氣虛弱而目睛痛者,皆加當歸身。

白話文:

  • 腹部疼痛,或全身刺痛。
  • 身體急迫,腹部不適。
  • 坐著時無法大便。
  • 以上症狀都是由於血虛所致。血虛會導致身體急迫。
  • 血氣虛弱,導致眼睛疼痛。
  • 治療這些症狀需要添加當歸。

頭痛者,加川芎;苦頭痛,加細辛,此少陰頭痛也。

發脫落及臍下痛,加熟地黃。

白話文:

頭痛時,加入川芎;苦味頭痛時,加入細辛,這是少陰經頭痛。

予平昔調理脾胃虛弱,於此五藥中加減,如五臟證中互顯一二證,各對證加藥,無不驗,然終不能使人完復,後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沖三脈為邪,皆胃氣虛弱之所致也。法雖依證加減,執方料病,不依《素問》法度耳,是以檢討《素問》《難經》及《黃帝針經》中說脾胃不足之源,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從六氣不足,升降浮沉法,隨證用藥治之。蓋脾胃不足,不同餘臟,無定體故也。

其治肝、心、肺、腎,有餘不足,或補或瀉,惟益脾胃之藥為切。

白話文:

我以前治療脾胃虛弱時,會在這五種藥材中增減調整。如果五臟中出現一兩個症狀,針對這些症狀酌情加藥,幾乎都能見效。但無法完全根治,之後或有些人因此復發,都是因為督脈、任脈、沖脈受邪氣影響,而這些邪氣都是由於胃氣虛弱造成的。雖然我用藥會根據症狀增減調整,但卻沒依照《素問》的法則來斷定疾病,所以檢討《素問》、《難經》以及《黃帝針經》中記載的脾胃不足的病因,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應該從六氣不足,升降浮沉的法則出發,針對症狀用藥治療。因為脾胃不足和其他臟腑不同,沒有固定的形態。

經云: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乘之也。至而不至者,謂從後來者為虛邪,心與小腸來乘脾胃也。脾胃脈中見浮大而弦,其病或煩躁悶亂,或四肢發熱,或口乾舌乾咽乾。蓋心主火,小腸主熱,火熱來乘土位,乃濕熱相合,故煩躁悶亂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發熱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病邪的勢力剛到而還不足以發病,稱為「不及」,這時邪氣就會任意妄為,被它剋制的臟腑就會生病,而它本身剋制的臟腑就會乘虛入侵。

「不及」是指後來侵襲的虛邪,是指心與小腸來剋制脾胃。脾胃的脈象會出現浮大而緊,其病症可能包括煩躁、心煩意亂、四肢發熱、口乾舌燥、咽喉乾澀。

這是因為心主火,小腸主熱,火熱來剋制脾胃,濕熱相合,所以出現煩躁心煩意亂。四肢代表脾胃,火熱來剋制脾胃,所以四肢發熱。

飲食不節,勞役所傷,以致脾胃虛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乾咽乾也。病人自以為渴,醫者治以五苓散,謂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經云:虛則補其母。當於心與小腸中以補脾胃之根蒂者。甘溫之藥為之主,以苦寒之藥為之使,以酸味為之臣佐。

白話文:

飲食不規律,又過度勞累,導致脾胃虛弱,因此影響血液生化,而血液生化失常的主因,便是口中津液運作不暢,於是感到口乾舌燥。病人自覺口渴,醫者使用五苓散治療,認為此方能止渴利尿,卻反而加劇口乾舌燥,這是因為五苓散進一步耗損津液,導致病情惡化。醫經中提到,虛證應補其源。應從心臟和小腸著手,以滋補脾胃的根本。以甘溫藥物為主,苦寒藥物為輔,酸味藥物為臣佐。

以其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則肺金受邪,金虛則以酸補之,次以甘溫及甘寒之劑,於脾胃中瀉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白話文:

如果心火緩慢緩和,就趕緊吃酸味的食品來抑制它。心火旺盛就會傷及肺氣,肺氣虛弱時就用酸味食品來補,然後用甘溫或甘寒的藥方,從脾胃中瀉出心火的亢盛,這纔是治本之法。

所勝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實,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則挾火勢,無所畏懼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體沉重,走疰疼痛,蓋濕熱相搏,而風熱鬱而不得伸,附著於有形也。或多怒者,風熱下陷於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內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脈,脈者,血之腑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竅開於目也。或妄見妄聞,起妄心,夜夢亡人,四肢滿閉,轉筋,皆肝木火盛而為邪也。

白話文:

所謂「所勝妄行者」,是指心火旺盛能使肝木受抑,肝木旺盛就會挾帶著火勢,變得毫無畏懼,妄自行動,因此脾胃會先受到它的影響。

或者身體感到沉重,行走時疼痛,這是因為濕熱互相搏擊,而風熱鬱結無法舒展,附著在有形之物上。

或者脾胃火氣旺盛的人,會容易發怒,這是因為風熱下陷到了下部。

或者眼睛疾病而產生內障,這是因為脾臟主血,胃臟管理血液,心臟管理脈絡,脈絡是血的府臟;有說法認為心臟主血,也有說法認為肝臟主血,而肝臟的孔竅通於眼睛。

或者出現幻視、幻聽,產生妄念,夜間夢見死人,四肢腫脹痠痛,抽筋等症狀,這些都是肝木火氣旺盛所造成的邪氣作祟。

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風,或生惡瘡,或作腎痿,或為上熱下寒,為邪不一,皆風熱不得升長,而木火遏於有形中也。

白話文:

可能會長出痿疾或僵痺,可能會發生厥陰或中風,可能會長惡瘡,可能會出現腎虛或上熱下寒,因為邪氣性質不一,都是風熱邪氣無法正常升發,被有形的部位阻遏住了。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肅之氣傷。或胸滿少氣短氣者,肺主諸氣,五臟之氣皆不足,而陽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熱者,濕熱乘其內也。

白話文:

患病的原理:

肺的疾病是由於受到土、火、木三種邪氣的侵襲,導致肺的清肅之氣受損。

病徵表現:

  • 胸悶、呼吸短促或氣喘:肺主導呼吸,五臟之氣不足,陽氣運行不暢所致。
  • 咳嗽伴有寒熱:內部受濕熱邪氣侵襲。

所不勝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來侮土,故腎入心為汗,入肝為泣,入脾為涎,入肺為痰。為嗽、為涕、為嚏,為水出鼻也。一說,下元土盛剋水,致督、任、沖三脈盛,火旺煎熬,令水沸騰,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於口也。下行為陰汗,為外腎冷,為足不任身,為腳下隱痛。或水附木勢而上為眼澀,為眵,為冷淚,此皆由肺金之虛而寡於畏也。

白話文:

無法忍受的狀況是:水氣侵犯木氣,導致木氣胡亂運行,反而反過來侵犯土氣。所以腎氣會經由心臟而化為汗,經由肝臟而化為淚,經由脾臟而化為涎,經由肺臟而化為痰。也會產生咳嗽、流鼻涕、打噴嚏、鼻水倒流的現象。另一種說法是:下焦的土氣過盛,剋制了水氣,導致督脈、任脈、沖脈三條經絡過於旺盛,內火旺盛煎熬,使水氣沸騰,並侵犯脾臟和肺臟,因此痰液、唾液從口中流出。下半身的症狀包括陰虛盜汗、外腎虛寒、足部無法支撐身體、腳底隱隱作痛。或者水氣依附於木氣而上行,引起眼睛乾澀、流眼油、流冷淚,這些都是由於肺金虛弱,而缺乏抵禦力所導致的。

夫脾胃不足,皆為血病,是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故九竅不通。諸陽氣根於陰血中,陰血受火邪則陰盛,陰盛則上乘陽分,而陽道不行,無生髮升騰之氣也。夫陽氣走空竅者也,陰氣附形質者也,如陰氣附於土,陽氣升於天,則各安其分也。

白話文:

脾胃功能不足,都是因為血氣有問題,是陽氣不足、陰氣過多的緣故,所以九竅不通暢。所有陽氣的根源都在陰血之中,陰血受到火邪侵襲就會陰盛,陰盛就會侵犯陽分,導致陽氣運轉不暢,沒有生髮升騰的動力。陽氣主宰空虛的部位,陰氣附著於具體形體,就像陰氣依附於土地,陽氣上昇於天空一樣,各司其職。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溫藥者,非獨用也;復有甘苦大寒之劑,亦非獨用也。以火、酒二製為之使,引苦甘寒藥至頂,而復入於腎肝之下,此所謂升降浮沉之道,自耦而奇,奇而至耦者也。(陽分奇,陰分偶。)瀉陰火以諸風藥,升發陽氣以滋肝膽之用,是令陽氣生,上出於陰分,末用辛甘溫藥接其升藥,使大發散於陽分,而令走九竅也。

白話文:

現在所使用的藥方中,有辛、甘、溫熱性質的藥,這些藥不能單獨使用;還有甘、苦、極寒性質的藥劑,也不能單獨使用。用火和酒兩種方法製備成藥,引導苦、甘、寒性的藥物上升到頭頂,再回歸到腎和肝臟,這就是所謂的升降浮沉之道,從偶數轉為奇數,又從奇數回歸偶數(陽分為奇,陰分為偶)。用解熱藥清除陰熱,用升發陽氣的藥滋補肝膽,這樣就能讓陽氣產生,從陰分上升出來,最後用辛、甘、溫熱性質的藥銜接升發的藥,讓藥性大幅發散在陽分,並且讓藥物通過九竅排出體外。

經云:食入於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且飲食入胃,先行陽道,而陽氣升浮也。浮者,陽氣散滿皮毛;升者,充塞頭頂,則九竅通利也。若飲食不節,損其胃氣,不能克化,散於肝,歸於心,溢於肺,食入則昏冒欲睡,得臥則食在一邊,氣暫得舒,是知升發之氣不行者此也。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白話文:

經書上說:食物進入胃部,精華會分散到肝臟,而多餘的能量會流向筋脈。食物進入胃部,濁氣會歸於心臟,而多餘的精氣會流向脈絡,脈氣在經絡中流動,經氣匯聚於肺部,肺部與全身百脈相通,將精氣輸送到皮毛,皮毛中的脈絡將精氣匯聚,在腑臟中運行氣血。

飲食進入胃部後,會先經過陽道,陽氣會升浮。升浮的意思是,陽氣散佈到皮毛,充盈頭頂,因此九竅通暢。如果飲食沒有節制,會損傷胃氣,導致消化不良,多餘的能量會散佈到肝臟、歸於心臟、溢滿肺部。這種情況下,吃東西就會感到頭昏腦脹、昏昏欲睡,躺下後食物會停滯在一邊,氣血才能暫時舒暢。由此可知,升發之氣運行不暢就是這個原因。

經書上說:飲料進入胃部,會滋養精氣,再上升到脾臟,脾氣將精氣分散,再上升到肺部。

病人飲入胃,遽覺至臍下,便欲小便,由精氣不輸於脾,不歸於肺,則心火上攻,使口燥咽乾,是陰氣大盛,其理甚易知也。況脾胃病則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虛,無是則非也,亦可作明辨矣。

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抗拒,此至而不至,是為不及也。

白話文:

當病人喝水時,水會迅速到達臍下,很快就有小便的感覺,這是因為精氣沒有輸送到脾臟,也沒有歸於肺臟,導致心火上衝,引起口乾舌燥。這說明陰氣過於旺盛,其道理很簡單。此外,當脾胃有病時,臍窩周圍會有動氣的感覺,按壓時感到牢固而疼痛,如果有這種情況,說明脾胃虛弱;如果沒有,則不是脾胃虛弱,這也是可以判斷的。

白朮(君),人參(臣),甘草(佐),芍藥(佐),黃連(使),黃耆(臣),桑白皮(佐)。

諸風藥皆是風能勝濕也,及諸甘溫藥亦可。

白話文:

白朮(主要藥材) 人參(輔助藥材) 甘草(輔助藥材) 芍藥(輔助藥材) 黃連(引經藥材) 黃耆(輔助藥材) 桑白皮(輔助藥材)

心火亢盛,乘於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為不及也。黃連(君),黃柏(臣),生地黃(臣),芍藥(佐),石膏(佐),知母(佐),黃芩(佐),甘草(佐)。

白話文:

心火過於旺盛,影響到脾胃部位。這種情況雖有影響,但並未真正到達,稱之為不及。方中使用:

  • 黃連(君藥):清心火
  • 黃柏(臣藥):清心火,利小便
  • 生地黃(臣藥):滋陰涼血
  • 芍藥(佐藥):緩解心火疼痛
  • 石膏(佐藥):清熱瀉火
  • 知母(佐藥):滋陰清熱
  • 黃芩(佐藥):清熱燥濕
  • 甘草(佐藥):調和各藥

肝木妄行,胸脅痛,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多怒,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腹中急痛,此所不勝乘之也。

白話文:

當「肝木」失控時,容易出現以下症狀:

  • 胸部和兩側肋骨疼痛
  • 口苦舌乾
  • 交替出現寒戰和發熱,並伴有嘔吐
  • 容易生氣發怒
  • 四肢僵硬,關節不靈活
  • 小便困難
  • 抽筋
  • 腹中絞痛

羌活(佐),防風(臣),升麻(使),柴胡(君),獨活(佐),芍藥(臣),甘草(臣),白朮(佐),茯苓(佐),豬苓、澤瀉(佐),肉桂(臣),藁本、川芎、細辛、蔓荊子、白芷、石膏、黃柏(佐),知母、滑石。

白話文:

**君:**柴胡

臣: 芍藥、甘草、肉桂

佐: 羌活、防風、升麻、獨活、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藁本、川芎、細辛、蔓荊子、白芷、黃柏、知母、滑石

肺金受邪,由脾胃虛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氣短、氣上,皮毛不能禦寒,精神少而渴,情慘慘而不樂,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是體有餘而用不足也。

白話文:

肺臟屬金,如果受到邪氣侵襲,是因為脾胃虛弱,未能滋養肺臟,導致肺臟受損而出現問題。因此會出現咳嗽、氣促、氣往上衝,皮膚無法抵禦寒冷,精神不振、口渴,心情低落、不快樂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剩,導致身體機能有餘而功能不足所致。

人參(君),白朮(佐),白芍藥(佐),橘皮(臣),青皮(以破滯氣),黃耆(臣),桂枝(佐),桔梗(引用),桑白皮(佐),甘草(諸酸之藥皆可),木香(佐),檳榔、五味子(佐,此三味除客氣)。

白話文:

人參(主藥),白朮(輔助藥),白芍藥(輔助藥),橘皮(臣藥,治療消化不良),青皮(破除停滯的氣),黃耆(臣藥),桂枝(輔助藥),桔梗(引經藥),桑白皮(輔助藥),甘草(與所有酸性藥物皆可搭配),木香(輔助藥),檳榔、五味子(輔助藥,這三味藥可去除客氣)。

腎水反來侮土,所勝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多,而惡寒者是也。土火復之,及三脈為邪,則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踐地,骨之無力,喜睡,兩丸冷,腹陰陰而痛,妄聞妄見,腰脊背胛皆痛。

白話文:

當腎水過於旺盛,剋制了脾土,就會導致虛火上炎。

這種虛火上炎的症狀包括:

  • 口水過多,清涕不止
  • 唾液多,小便頻多
  • 怕冷

如果脾土虛弱,火氣再次上炎,並侵犯三脈(任脈、督脈、沖脈),就會出現以下症狀:

  • 足部無力,無法支撐身體
  • 足底疼痛,不能行走
  • 骨骼無力
  • 愛睡覺
  • 小腹冷痛
  • 下腹隱隱作痛
  • 幻聽幻視
  • 腰、脊、背、肩胛骨疼痛

乾薑(君),白朮(臣),蒼朮(佐),附子(佐炮,少許),肉桂(佐去皮,少許),川烏頭(臣),茯苓(佐),澤瀉(使),豬苓(佐)。

白話文:

  • 乾薑(藥材的君主)
  • 白朮(藥材的臣子)
  • 蒼朮(藥材的佐使)
  • 附子(用炮製的方式加工,用量較少)
  • 肉桂(去掉樹皮,用量較少)
  • 川烏頭(藥材的臣子)
  • 茯苓(藥材的佐使)
  • 澤瀉(藥材的使者)
  • 豬苓(藥材的佐使)

夫飲食入胃,陽氣上行,津液與氣,入於心,貫於肺,充實皮毛,散於百脈。脾稟氣於胃,而灌溉四旁,營養氣血者也。今飲食損胃,勞倦傷脾,脾胃虛則火邪乘之,而生大熱,當先於心分補脾之源,蓋土生於火,兼於脾胃中瀉火之亢甚,主生化之源;足陽明為十二經之海,主經營之氣,諸經皆稟之。

白話文:

飲食進入胃中時,陽氣會上升,津液和氣會進入心臟,貫穿肺部,充滿皮毛,散佈於各條經絡。脾臟從胃中獲得氣,並將氣灌溉到周圍,滋養氣血。現在,飲食損傷胃,勞累損傷脾,脾胃虛弱時,火邪就會乘虛而入,產生大熱。治療時,應先滋補心臟,補充脾臟的根源,因為土生火;同時瀉去脾胃中的過盛的火熱,以維持生化之源。足陽明經是十二條經絡的海洋,主導全身氣血的運作,其他各經絡都從它那裡獲得氣血。

言陽明,厥陰與何經相併而為病,酌中以用藥,如權之在衡,在兩則有在兩之中,在斤則有在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發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釐之失,則災害立生。假如時在長夏,於長夏之令中立方,謂正當主氣衰而客氣旺之時也,後之處方者,當從此法加時令藥,名曰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白話文:

談論陽明經和厥陰經的病症相合併,用藥時應該權衡輕重,就像秤桿上的砝碼,在兩斤上就有兩斤的砝碼,在四斤上就有四斤的砝碼。

之所以要說這個,是為了說明脾胃的疾病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只用一種方法來治療。希望人們明白,所有的疾病都源於脾胃虛弱,一點點的偏差,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比如在夏季,制定治療方案時,要考慮到夏季陽盛陰衰的特點。後世的醫生在開藥方時,應該在此基礎上根據時令添加藥物,可以稱為「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