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論》~ 序
序
1. 序
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八風之中,人之高者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謂水穀入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溜於腸胃,飲食不節而病者也;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膚筋脈,必從足始者也。《內經》說百病皆由上中下三者,及論形氣兩虛,即不及天地之邪,乃知脾胃不足,為百病之始,有餘不足,世醫不能辨之者,蓋已久矣。
白話文:
大自然的異常氣候,如果侵襲人體,會損害我們的五臟,風這種自然界的異常變異,是對人體危害最大的。食物和飲料的寒熱特性,如果侵襲人體,會損害我們的六腑。也就是說,飲食進入胃部,它的營養精氣會上輸送至肺部,而廢物則會下流到腸胃中。飲食不節制而生病的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地的濕氣,如果侵襲人體,會損害我們的皮膚和經絡,而且必定從腳部開始。
《內經》說所有的疾病都來自上、中、下三焦。當我們在討論身體形態和元氣這兩方面的虛弱時,就不會涉及到自然界的異常變異。由此可知,脾胃虛弱是所有疾病的根源。虛與實,古今的醫生都無法辨別清楚,這種情況已經很久了。
往者,遭壬辰之變,五六十日之間,為飲食勞倦所傷而歿者,將百萬人,皆謂由傷寒而歿,後見明之辨內外傷及飲食勞倦傷一論,而後知世醫之誤。學術不明,誤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明之既著論矣,且懼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著《脾胃論》叮嚀之。上發二書之微,下祛千載之惑,此書果行,壬辰藥禍,當無從而作。
仁人之言,其意博哉!
己酉七月望日遺山元好問序
白話文:
過去發生壬辰戰爭時,在五十到六十天內,因為飲食不當和過度勞累而死亡的人將近一百萬人,大家當時都認為是死於傷寒。後來看到明朝人辯論內傷、外傷和飲食勞倦所致疾病的一篇文章,才知道當時的醫生誤診了。醫術不明,害人如此嚴重,豈不可悲?明朝人寫完那篇文章後,擔心世俗偏見無法立即消除,因此又寫了《脾胃論》來不斷叮嚀提醒。上面的兩本書發揚了精妙的醫理,幫助後人消除千百年來的疑惑。如果這本書能廣為流傳,壬辰戰爭中因藥物誤診而造成的禍害,就沒有機會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