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

《古今醫徹》~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傷寒論

經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余始讀而疑之。謂既傷於寒。何以反病熱乎。蓋寒者天之陰氣也。熱者人之陽氣也。天以陰氣侵人。則拘急而畏寒。人以陽氣被郁。則蒸冒而發熱。然邪氣既盛。正氣不能拒之而出。須以辛溫之藥助之。使邪從汗解而愈。此發表之所由設也。

重則麻黃。次則羌活。又次則紫蘇。皆當因其輕重而施之。中病即止。毋使過劑。過則邪氣既去。正氣反虛。種種變遷。不易枚舉。蓋汗者身之液也。始由寒閉腠理。無從發越。故藉汗以疏通。令氣和平斯已。今發之太過。則人身之津液既耗於外。必竭於內。無論汗多亡陽。

白話文:

經書上說:「人如果受寒,就會生病發熱。」我剛開始讀這句話時感到疑惑,心想既然受寒了,為什麼反而會發熱呢?

這是因為寒是天的陰氣,熱是人的陽氣。天的陰氣侵襲人體,就會使人體拘急畏寒;而人體的陽氣被陰氣所郁積,就會蒸冒而發熱。

當邪氣盛行,正氣無法抵擋而外溢時,就需要用辛溫的藥物來幫助它,使邪氣隨著汗液排出而痊癒。這就是發表法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治療時,病情重的用麻黃,次重的用羌活,再輕的用紫蘇,都要根據病情的輕重來選擇藥物,病症一解除就停止用藥,不可過量。過量用藥會導致邪氣已經去除,而正氣反倒虛弱,出現種種變化,難以一一列舉。

汗液是人體的津液,最初是因為寒邪閉塞腠理,無法發散,所以藉由發汗來疏通,使氣血平和。但如果發汗過度,人體的津液就會過度耗損,導致內虛。無論是汗多還是亡陽,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而胃腑燥竭。腎陰消亡。煩渴秘結等症。總由一汗所致。諸謂其可泛視乎。故余嘗謂治傷寒法。不可不汗。不可輕汗。不可大汗。不可再汗。不可誤汗。明乎此者。庶入仲景之室而免文伯之恐也。

一太陽受冬月嚴寒。頭疼壯熱。畏寒拘急。脈緊盛而無汗者。仲景用麻黃二錢。桂枝一錢。甘草五分。杏仁八粒。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名麻黃。治冬月正傷寒。此不可不汗也。

一前症雖具。或感非時暴寒。不可與麻黃湯用羌活紫蘇防風荊芥葛根廣皮川芎甘草等。量症加減。此不可大汗也。

白話文:

胃部乾燥虛竭,腎陰耗損,口渴便秘等症状,往往都是因為出汗過度而引起的。這些問題不能輕視,所以古人說治療傷寒的原則,不可不出汗,但也不能輕易出汗,更不能出汗過多,也不能反復出汗,更不能誤用出汗的方法。明白這些道理,就能掌握仲景的醫術精髓,避免犯下文伯的錯誤。

如果患者是在冬月受到嚴寒侵襲,出現頭痛發熱、怕冷肢體僵硬、脈象緊實有力卻不出汗的症状,仲景的治療方法是用麻黃兩錢、桂枝一錢、甘草五分、杏仁八粒、生薑三片、紅棗一枚,水煎服用,稱為麻黃湯。這是治療冬月正氣受寒的藥方,必須要出汗才能治癒。

但如果患者雖然有上述症状,卻是受到非時節的暴寒侵襲,就不能使用麻黃湯,而是要加入羌活、紫蘇、防風、荊芥、葛根、廣皮、川芎、甘草等藥材,根據症状加減用量。這種情況下,不能出汗過多。

一前症雖具。或元氣素弱。或向有雜病。及產後。痘後。失血後。兼勞倦內傷。並犯房欲者。果又冒寒。方與荊防蘇葛甘草陳皮。隨症加減。微解其表。若不因寒而發熱者。只治其本。此不可輕汗也。

一前症雖具。曾經發表出汗。不可復用發散。蓋邪既卻矣。而又汗之。能不傷正氣乎。此不可再汗也。

一凡惡寒發熱。雜症皆有。即一瘡一癤亦復如是。豈可不審何證所致概用發散。如余治一婦惡寒發熱。脈得洪數。詢之乃左乳腫痛。余竟治其乳。腫痛頓消。寒熱亦止。舉一可例其餘。此不可誤汗也。

余觀近時風尚。凡病家。醫士。及旁觀者一發寒熱。動以傷寒首戒。每必曰曾汗否。曾下否。使汗之下之而斃。縱無憾也。如不汗不下而痊。猶未愜志焉。此生民之厄運。未俗之波靡也。失哲代起而痛發之。相沿不覺。可勝悼哉。余習見勞倦陰虛雜症。胎前產後暑病等。妄發汗而死者。不可勝計。不得不深致焉。

白話文:

過去的症狀雖然存在,可能是元氣原本就虛弱,或是曾經患有其他疾病,以及生產後、出痘後、失血後,加上勞累過度導致內傷,又正值房事過度時,結果又受寒,就可以用荊防、蘇葛、甘草、陳皮,根據症狀加減用藥,稍微解表。如果沒有因為寒氣而發熱,就只治療其根本病症。這種情況不可輕易發汗。

過去的症狀雖然存在,已經發散出汗,不可再用發散藥物。因為邪氣已經退去,又再發汗,難道不會傷到正氣嗎?這種情況不可再發汗。

凡是惡寒發熱,各種雜症都有,即使是一顆瘡或一個癤也是如此。怎麼可以不審慎觀察病情,就一股腦兒地使用發散藥物呢?比如我曾經治療一位婦女,她惡寒發熱,脈象洪數,詢問之後才知道是左乳腫痛,我直接治療她的乳房,腫痛立即消失,寒熱也停止了。以此類推,其他情況也是如此。這種情況不可誤用發汗藥物。

我觀察到近來流行的風氣,凡是生病的人,醫生,以及旁觀者,只要一發寒熱,就馬上想到傷寒,第一個就問有沒有發汗,有沒有瀉下。結果發汗瀉下而死,即使死了也不後悔;如果沒有發汗瀉下就痊癒,他們還不滿意。這就是百姓的厄運,世俗的風潮啊!愚蠢的醫生一代代出現,還不遺餘力地宣揚這種錯誤觀念,人們習以為常,不加反思,實在令人痛心!我經常看到勞累過度、陰虛體質、各種雜症、孕期、產後、暑熱病等等,因為妄用發汗而死的人,不計其數,不得不深切地警示大家。

2. 兩感論

傷寒一經有一經之症。則有一經之治。或傷於陽。或傷於陰。固不同也。經何以言兩感哉。傷寒有並病矣。如雲太陽未已。復過陽明或少陽。並之已盡。則入里。未盡。猶在表。是陽與陽並也。烏知陰不與陰並耶。有合病矣。如雲太陽陽明齊病。陽明少陽齊病。或三陽合病。

則自下利是陽與陽合也。烏知陰不與陰合耶。有傳經矣。如雲一日太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然有始終只在一經者。有傳一二經而止者。有越經而傳者。有過經不解者。是由陽傳入陰也。若陰出之陽則愈矣。有直中矣。

三陰受邪。始終不發熱。乃不從陽經傳入。是陰自受病也。則與陽不相侔矣。若此者。俱不可謂之兩感。而所謂兩感者。則一陰一陽同受病也。如雲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

白話文:

傷寒一經之症與治法淺釋

傷寒一經,必有一經之症,也必有一經之治。 然而,傷寒有時候傷及陽氣,有時候傷及陰氣,其病機並不相同。

為何說傷寒可能同時感受兩種氣呢?

因為傷寒可以併發其他疾病。例如:太陽病尚未痊癒,又發展成陽明病或少陽病,若併發症完全消退,則病邪深入內里;若併發症尚未完全消退,則病邪仍停留在表層。這就說明了陽氣可以與陽氣同時發病。為何陰氣不能與陰氣同時發病呢?

傷寒也有合病的情況, 例如:太陽病與陽明病同時發病,陽明病與少陽病同時發病,或者三陽同時發病。這些情況下,患者可能出現腹瀉等症狀,這是陽氣與陽氣相互影響的表現。那麼,陰氣與陰氣為何不能同時發病呢?

傷寒也有傳經的現象, 例如:第一天太陽經受病邪,第二天陽明經受病邪,第三天少陽經受病邪,第四天太陰經受病邪,第五天少陰經受病邪,第六天厥陰經受病邪。然而,有些患者只在一條經脈上發病,有些患者只傳至兩三條經脈就停止,有些患者則會越過經脈傳播,有些患者則會停留在某條經脈而不消退。這些都是由於陽氣傳入陰氣導致的。若陰氣轉化為陽氣,則病症就會痊癒。

有些患者則直接受病於三陰經, 從始至終都沒有發熱,這是因為病邪沒有從陽經傳入,而是直接侵入陰經。因此,這種情況與陽經受病機理不同。

因此,上述情況都不屬於「兩感」, 只有同時感受陰氣與陽氣才是真正的「兩感」。例如:太陽經與少陰經同時發病,患者會出現頭痛、口乾、胸悶等症狀;陽明經與太陰經同時發病,患者會出現腹脹、發熱、不想吃東西、神志不清等症狀;少陽經與厥陰經同時發病,患者會出現耳聾、氣喘、昏厥、不願喝水等症狀。

綜上所述,傷寒的發病機理複雜多樣,需要根據不同的病症,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不知人。雖然。三陽之頭疼身熱耳聾。感於寒者。則誠有之。三陰之煩滿譫語囊縮。則是傳經熱證。若初感於寒。則固未之或見也。且傳經熱證。與兩感之證。既已相同。何以於傳經者。曰熱雖甚不死。於兩感者。曰必不免於死。余不能無辨焉。蓋傳經者。由三陽入三陰。始終發熱。

乃脈與證相合者也。兩感者。則一陰一陽。外受寒為表實。內受寒為裡虛。必脈證不相合者也。如嗣真云太陽症得少陰脈。少陰症反發熱之例。差足以當之。故予嘗謂傳經之邪。感之者多實。故不即犯三陰而無慮其為甚。兩感之邪。受之者必虛。故即兼及三陰而觸之即不免。

白話文:

不知道的人可能以為,三陽經頭疼身熱耳聾,是感受寒邪引起的,的確有這種情況。但是三陰經煩躁滿悶、神志不清、小便不利,這是熱邪傳入經絡的症狀。如果剛開始就感受寒邪,是絕對不會出現這些症狀的。

而且,熱邪傳入經絡的症狀,和感受寒邪的症狀,已經很相似了,為什麼要說傳入經絡的熱邪,即使很嚴重也不至於致命,而感受寒邪的熱邪,就一定會死呢?我實在不能不說幾句。

因為熱邪傳入經絡,是從三陽經傳入三陰經,從頭到尾都發熱,脈象和症狀是一致的。而感受寒邪,則是一陰一陽,外感寒邪是表實證,內感寒邪是裡虛證,脈象和症狀一定不一致。比如說,太陽經的病症卻出現少陰經的脈象,或者少陰經的病症反而發熱,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曾經說過,傳入經絡的邪氣,大多是實證,因此不會馬上侵犯三陰經,不至於擔心它會很嚴重。而感受寒邪的邪氣,一定會造成虛證,因此即使同時兼及三陰經,一旦接觸到就會難以避免。

經雖不言虛實。而雖甚必不免之辭。不可充而見之哉。若嗣真注兩感篇。則依文配釋。求之病情。終不相符。故予以嗣真太陽少陰之例。推之於陽明太陰。少陽厥陰。當無不然。又何疑之有。

附嗣真少陰症似太陽太陽脈似少陰不同論

蓋太陽病。脈似少陰。少陰病。證似太陽。所以謂之反。而治當異也。今深究其旨。均自脈沉發熱。以其有頭疼。故為太陽病。脈當浮。今反脈不浮而沉者。以裡虛久寒正氣衰微所致。今身體疼痛。故宜救里。使正氣內強。逼邪外出。而乾薑生附。亦能出汗而解。假若里不虛寒。

則見脈浮。而正屬太陽麻黃證也。均自脈沉發熱。以其無頭疼。故名少陰病。當無熱。今反寒邪在表。但皮膚鬱閉而為熱。如在裡。則外必無熱。故用麻黃細辛以發表間之熱。附子以溫少陰之經。假使寒邪惟在裡。當見吐利厥逆等症。而正屬少陰四逆湯證也。以此觀之。表邪浮淺。

白話文:

雖然經書上沒有直接提到虛實,但若病情嚴重,一定會有所表現,難道不能透過症狀看出虛實嗎?就像嗣真注釋《兩感篇》時,依據文字解釋來推斷病情,結果卻與實際情況不符。因此,我以嗣真論述太陽與少陰症狀的例子,推論到陽明、太陰、少陽、厥陰,應該也是如此,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附:嗣真認為少陰病症狀似太陽,太陽脈象似少陰,兩者不同,應分別論述。

因為太陽病的脈象像少陰,而少陰病的症狀像太陽,所以稱為「反」,治療方法也應該不同。深入探究其道理,都是脈象沉而發熱,但太陽病由於有頭痛,所以脈象應該浮。現在脈象不浮而沉,是因為內虛久寒,正氣衰弱導致。現在身體疼痛,應該要救治裡虛,使正氣內強,驅逐外邪。而乾薑生附也可以發汗解表。如果裡不虛寒,則會見到脈象浮,這就是太陽症狀,應該用麻黃治療。同樣都是脈象沉而發熱,但是少陰病沒有頭痛,所以應該沒有發熱。現在反而是寒邪在表,只是皮膚鬱閉而感到發熱,就像寒邪在裡,外邊就不會發熱。因此,應該用麻黃細辛來發表間熱,附子來溫暖少陰經。假使寒邪只在裡,就會出現吐利、厥逆等症狀,這就是少陰症,應該用四逆湯治療。由此可見,表邪浮淺,...

發熱之反尤輕。正氣衰微。脈沉之反為重。此四逆為劑。不為不重於麻黃附子細辛湯也。可見熟附配麻黃。發中有補。生附配乾薑。補中有發。所謂太陽少陰脈沉發熱雖同。而受病有無頭疼與用藥自別。故並言之耳。若誤治之。其死必矣。

按嗣真云。太陽症頭疼身熱。是太陽感寒也。脈當浮而反沉。是少陰脈。又非少陰感寒乎。用四逆湯。治少陰。救里為急。不慮太陽之邪不出也。又云少陰症脈沉。是少陰感寒也。不應熱而反發熱。是太陽症。又非太陽感寒乎。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兼治太陽。以發表熱。不慮少陰之經不溫也。

白話文:

發燒時若反倒感覺較輕,表示正氣衰弱。脈象沉則代表病情較重。這時就要用四逆湯,它比麻黃附子細辛湯更適合重症。可見熟附子配麻黃,在發汗中兼顧補益;生附子配乾薑,在補益中兼顧發汗。雖然太陽經和少陰經都可能出現脈沉發熱,但是否有頭痛症狀卻決定了用藥的不同,因此兩者都必須考慮。若誤治,必死無疑。

按《傷寒論》記載,太陽病頭痛發熱,是太陽經受寒導致。脈象應當浮而反沉,則是少陰脈,說明也受到了寒邪侵襲。此時應當用四逆湯治療少陰,急救內部才是關鍵,不必擔心太陽之邪無法發散。又說少陰病脈象沉,是少陰受寒導致。不應當發熱卻反倒發熱,這是太陽病,說明也受到了寒邪侵襲。此時應當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兼治太陽,以發散熱邪,不必擔心少陰經不能溫煦。

雖然。太陽症而脈浮。復兼吐利。將獨治太陽乎。少陰脈沉而發熱。不兼太陽。則又當專主少陰矣。不可不知。由此推之。如陽明身熱潮熱。而脈微弱下利四肢厥冷。則又是太陰矣。寧獨主陽明也乎。不得不參附子理中等湯。救太陰之裡也。少陽寒熱往來。而脈細蛔厥煩躁腹疼。

則又是厥陰矣。寧獨主少陽也乎。不得不參吳茱萸等湯。救厥陰之逆也。蓋陽症陽脈。易辨也。陽症陰脈。症假脈真也。又有症假而脈亦假者。如陰極發躁。欲投水中。脈來鼓指。重按全無。內真寒而外假熱也。更有脈澀肢冷。嘔逆便秘。伏熱於中。水極似火。火極亦似水也。

白話文:

雖然患者有太陽症狀,脈象浮,又伴隨嘔吐腹瀉,但要單獨治療太陽症嗎?如果患者脈象沉而發熱,不伴隨太陽症狀,就應該專注治療少陰症。這點必須牢記。由此類推,如果患者陽明經身熱潮熱,脈象微弱,下痢,四肢厥冷,那就是太陰症了。難道要單獨治療陽明症嗎?必須要加入附子理中等湯,來救治太陰經的內寒。如果患者少陽經寒熱往來,脈象細微,感到發冷,煩躁不安,腹痛,那就是厥陰症了。難道要單獨治療少陽症嗎?必須要加入吳茱萸等湯,來救治厥陰經的逆氣。總之,陽症陽脈容易辨別,而陽症陰脈,症狀是假的,脈象是真的。也有些症狀和脈象都是假的,例如陰極發躁,想要跳入水中,脈象鼓指,重按卻全無,內裡是真寒,外表卻是假熱。還有脈象澀,肢體冰冷,嘔吐腹脹,大便不通,這是伏熱於內,水極似火,火極也似水的情況。

凡此者又豈可與兩感同論哉。要之治其本者。百不一失。治其標者。百不一得。臨症者慎旃。

四逆湯

附子(二錢),甘草,乾薑(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細辛(各二錢),附子(一錢)

水煎服

理中湯

人參,白朮,乾薑(各一錢),甘草(八分)

水煎服。腹痛甚。加附子。寒而吐者。加生薑。小便不利。加茯苓。腎氣動者。去朮。

白話文:

凡此者又豈可與兩感同論哉。要之治其本者。百不一失。治其標者。百不一得。臨症者慎旃。

這些情況,怎麼能和一般的感受一樣看待呢?總之,治病要治本,才能百發百中;治標則難以成功。面對病人,一定要謹慎小心。

四逆湯

附子(2錢)、甘草(1錢5分)、乾薑(1錢5分)

水煎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2錢)、細辛(2錢)、附子(1錢)

水煎服

理中湯

人參(1錢)、白朮(1錢)、乾薑(1錢)、甘草(8分)

水煎服。腹痛嚴重者,加附子。寒邪導致嘔吐者,加生薑。小便不利者,加茯苓。腎氣躁動者,去白朮。

吳茱萸湯

吳茱萸,生薑(各三錢),人參(一錢)

水鍾半。棗一枚。煎七分服。

白話文:

吳茱萸湯 吳茱萸、生薑(各三錢),人參(一錢) 水煎煮半小時。紅棗一枚。煎至七分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