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

《古今醫徹》~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傷寒論

經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余始讀而疑之。謂既傷於寒。何以反病熱乎。蓋寒者天之陰氣也。熱者人之陽氣也。天以陰氣侵人。則拘急而畏寒。人以陽氣被郁。則蒸冒而發熱。然邪氣既盛。正氣不能拒之而出。須以辛溫之藥助之。使邪從汗解而愈。此發表之所由設也。

重則麻黃。次則羌活。又次則紫蘇。皆當因其輕重而施之。中病即止。毋使過劑。過則邪氣既去。正氣反虛。種種變遷。不易枚舉。蓋汗者身之液也。始由寒閉腠理。無從發越。故藉汗以疏通。令氣和平斯已。今發之太過。則人身之津液既耗於外。必竭於內。無論汗多亡陽。

而胃腑燥竭。腎陰消亡。煩渴秘結等症。總由一汗所致。諸謂其可泛視乎。故余嘗謂治傷寒法。不可不汗。不可輕汗。不可大汗。不可再汗。不可誤汗。明乎此者。庶入仲景之室而免文伯之恐也。

一太陽受冬月嚴寒。頭疼壯熱。畏寒拘急。脈緊盛而無汗者。仲景用麻黃二錢。桂枝一錢。甘草五分。杏仁八粒。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名麻黃。治冬月正傷寒。此不可不汗也。

一前症雖具。或感非時暴寒。不可與麻黃湯用羌活紫蘇防風荊芥葛根廣皮川芎甘草等。量症加減。此不可大汗也。

一前症雖具。或元氣素弱。或向有雜病。及產後。痘後。失血後。兼勞倦內傷。並犯房欲者。果又冒寒。方與荊防蘇葛甘草陳皮。隨症加減。微解其表。若不因寒而發熱者。只治其本。此不可輕汗也。

一前症雖具。曾經發表出汗。不可復用發散。蓋邪既卻矣。而又汗之。能不傷正氣乎。此不可再汗也。

一凡惡寒發熱。雜症皆有。即一瘡一癤亦復如是。豈可不審何證所致概用發散。如余治一婦惡寒發熱。脈得洪數。詢之乃左乳腫痛。余竟治其乳。腫痛頓消。寒熱亦止。舉一可例其餘。此不可誤汗也。

余觀近時風尚。凡病家。醫士。及旁觀者一發寒熱。動以傷寒首戒。每必曰曾汗否。曾下否。使汗之下之而斃。縱無憾也。如不汗不下而痊。猶未愜志焉。此生民之厄運。未俗之波靡也。失哲代起而痛發之。相沿不覺。可勝悼哉。余習見勞倦陰虛雜症。胎前產後暑病等。妄發汗而死者。不可勝計。不得不深致焉。

2. 兩感論

傷寒一經有一經之症。則有一經之治。或傷於陽。或傷於陰。固不同也。經何以言兩感哉。傷寒有並病矣。如雲太陽未已。復過陽明或少陽。並之已盡。則入里。未盡。猶在表。是陽與陽並也。烏知陰不與陰並耶。有合病矣。如雲太陽陽明齊病。陽明少陽齊病。或三陽合病。

則自下利是陽與陽合也。烏知陰不與陰合耶。有傳經矣。如雲一日太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然有始終只在一經者。有傳一二經而止者。有越經而傳者。有過經不解者。是由陽傳入陰也。若陰出之陽則愈矣。有直中矣。

三陰受邪。始終不發熱。乃不從陽經傳入。是陰自受病也。則與陽不相侔矣。若此者。俱不可謂之兩感。而所謂兩感者。則一陰一陽同受病也。如雲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

不知人。雖然。三陽之頭疼身熱耳聾。感於寒者。則誠有之。三陰之煩滿譫語囊縮。則是傳經熱證。若初感於寒。則固未之或見也。且傳經熱證。與兩感之證。既已相同。何以於傳經者。曰熱雖甚不死。於兩感者。曰必不免於死。余不能無辨焉。蓋傳經者。由三陽入三陰。始終發熱。

乃脈與證相合者也。兩感者。則一陰一陽。外受寒為表實。內受寒為裡虛。必脈證不相合者也。如嗣真云太陽症得少陰脈。少陰症反發熱之例。差足以當之。故予嘗謂傳經之邪。感之者多實。故不即犯三陰而無慮其為甚。兩感之邪。受之者必虛。故即兼及三陰而觸之即不免。

經雖不言虛實。而雖甚必不免之辭。不可充而見之哉。若嗣真注兩感篇。則依文配釋。求之病情。終不相符。故予以嗣真太陽少陰之例。推之於陽明太陰。少陽厥陰。當無不然。又何疑之有。

附嗣真少陰症似太陽太陽脈似少陰不同論

蓋太陽病。脈似少陰。少陰病。證似太陽。所以謂之反。而治當異也。今深究其旨。均自脈沉發熱。以其有頭疼。故為太陽病。脈當浮。今反脈不浮而沉者。以裡虛久寒正氣衰微所致。今身體疼痛。故宜救里。使正氣內強。逼邪外出。而乾薑生附。亦能出汗而解。假若里不虛寒。

則見脈浮。而正屬太陽麻黃證也。均自脈沉發熱。以其無頭疼。故名少陰病。當無熱。今反寒邪在表。但皮膚鬱閉而為熱。如在裡。則外必無熱。故用麻黃細辛以發表間之熱。附子以溫少陰之經。假使寒邪惟在裡。當見吐利厥逆等症。而正屬少陰四逆湯證也。以此觀之。表邪浮淺。

發熱之反尤輕。正氣衰微。脈沉之反為重。此四逆為劑。不為不重於麻黃附子細辛湯也。可見熟附配麻黃。發中有補。生附配乾薑。補中有發。所謂太陽少陰脈沉發熱雖同。而受病有無頭疼與用藥自別。故並言之耳。若誤治之。其死必矣。

按嗣真云。太陽症頭疼身熱。是太陽感寒也。脈當浮而反沉。是少陰脈。又非少陰感寒乎。用四逆湯。治少陰。救里為急。不慮太陽之邪不出也。又云少陰症脈沉。是少陰感寒也。不應熱而反發熱。是太陽症。又非太陽感寒乎。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兼治太陽。以發表熱。不慮少陰之經不溫也。

雖然。太陽症而脈浮。復兼吐利。將獨治太陽乎。少陰脈沉而發熱。不兼太陽。則又當專主少陰矣。不可不知。由此推之。如陽明身熱潮熱。而脈微弱下利四肢厥冷。則又是太陰矣。寧獨主陽明也乎。不得不參附子理中等湯。救太陰之裡也。少陽寒熱往來。而脈細蛔厥煩躁腹疼。

則又是厥陰矣。寧獨主少陽也乎。不得不參吳茱萸等湯。救厥陰之逆也。蓋陽症陽脈。易辨也。陽症陰脈。症假脈真也。又有症假而脈亦假者。如陰極發躁。欲投水中。脈來鼓指。重按全無。內真寒而外假熱也。更有脈澀肢冷。嘔逆便秘。伏熱於中。水極似火。火極亦似水也。

凡此者又豈可與兩感同論哉。要之治其本者。百不一失。治其標者。百不一得。臨症者慎旃。

四逆湯

附子(二錢),甘草,乾薑(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細辛(各二錢),附子(一錢)

水煎服

理中湯

人參白朮,乾薑(各一錢),甘草(八分)

水煎服。腹痛甚。加附子。寒而吐者。加生薑。小便不利。加茯苓。腎氣動者。去朮。

吳茱萸湯

吳茱萸,生薑(各三錢),人參(一錢)

水鍾半。棗一枚。煎七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