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撮要》~ 序二
序二
1. 序二
醫師之用藥,猶大將之用兵。兵不得力,將罔克成功;藥不得力,病罕有起色。行軍辨主客要害,用藥分君臣佐使。醫門多疾,未有藥性不明而能著手奏效者也。神農本草經尚已,李時珍綱目,粲然大備。而恆用之藥,不過數百味;不用則失傳,存其名而無其物。近有本草備要、
本草從新二書,盛行於世,而繁簡失當,主治之法,與前賢不相吻合,識者譏焉。吾友平邑陳君蕙亭,儒而醫者也。衙官屈宋與余需次吳門,朋簪賓榻,昕夕晤對者有年。省垣設官醫局,蕙亭董其事,活人無算。臨症療治之暇,手輯本草撮要一書。其自序云:「以藥為經,以方為緯。
視備要略增,視從新稍減。」見者以為善本,勸付梓以廣其傳。余辭官養疴,日坐經卷藥爐之側,略知醫理。以視蕙亭之用藥如用兵,學有專精益瞠乎後矣。
光緒十有三年丁亥暮春之月系姓愚弟翰芬撰
白話文:
醫生用藥,就像將軍帶兵打仗一樣。士兵沒有戰鬥力,將軍就無法成功;藥物沒有效力,疾病就難以好轉。行軍要辨別主客雙方的要害,用藥要區分君臣佐使。醫學方面有很多疾病,沒有搞清楚藥性就想要見效,是不可能的。神農本草經已經很完善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是內容豐富。但常用的藥材不過幾百種,如果不用就容易失傳,只剩下藥名而沒有實物。近來有本草備要、本草從新這兩本書在世上流行,但內容過於繁雜或簡略,對於藥物主治的用法,與前人的觀點不太符合,有識之士對此頗有微詞。
我的朋友平邑的陳蕙亭先生,既是讀書人又是醫生。他和我在吳門當官,像朋友一樣朝夕相處多年。後來省城設立官辦醫院,蕙亭先生負責管理,救活了無數的人。他在診治病人的空閒時間,編撰了本草撮要這本書。他在序言中說,他以藥物為經,以藥方為緯,內容比本草備要略多一些,比本草從新少一些。看過的人都認為是很好的版本,勸他將書刊印出來廣為流傳。我辭官在家養病,每天坐在經書和藥爐旁邊,略懂一些醫理。看蕙亭先生用藥就像用兵一樣,他學有專精,更讓我自嘆不如。
光緒十三年丁亥暮春之月,愚弟翰芬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