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釋謎》~ 卷五 (28)
卷五 (28)
1. 諸病應用方
治熱腫喉痹。
消風散
茯苓,川芎,荊芥穗,羌活,防風,藿香,殭蠶,蟬殼,炙草,厚朴,陳皮等分。每末五分。茶清調下。加雄黃名雄風散。
治胎熱胎寒。及諸風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疼鼻塞。皮膚頑麻癮疹。小兒虛風。
張渙辛荑膏
辛荑葉(一錢焙乾),細辛,木通,白芷,木香(各半兩),杏仁(二錢研),用羊髓、豬油各二兩。同藥慢火熬成膏。令黃色。放冷。入冰麝各一錢。拌勻。每用少許點鼻中。
張渙清肺膏
瓜蒂(半兩),附子(一枚),赤小豆,細辛,甘草(各一錢),冰片(九分),蜜丸。綿裹塞鼻。
此方治小兒齆鼻不聞香臭。
聖惠菊花散
甘菊,白朮,細辛,茯苓,炙甘草,防風,人參(各一兩),每末一錢煎。
治小兒腦戶傷風冷。鼻多涕。精神昏悶。
聖惠木通散
木通,麥冬,升麻(各半兩),知母,炙甘草,犀角,杏仁(各錢半),梔子(三枚)
治小兒腦熱。無涕。口乾心躁。眠臥不安。
犀角升麻湯
犀角(三錢),升麻,牙硝,黃連(各錢半),硃砂,牛黃,冰片(各一分),每末五分。湯下。
治腦熱肺壅鼻乾病。
千金方
煉雄黃,日納一大棗枚許於鼻中。十日後。瘜肉自出。更不重發。
治小兒鼻生瘜肉。
楊氏地黃散
生地,赤芍,歸身,川芎,等分。每二三錢煎。春夏入蒲黃汁。秋冬入車前子汁。
治榮中有熱。肺壅鼻衄。
通鳴散
菖蒲,遠志(各一兩),柴胡,麥冬,防風(各五錢),細辛,甜葶藶(各二錢半),磁石(四錢),杏仁(十四粒),每末五分。蔥白湯調下。
此方治小兒兩耳聾鳴。
細辛散
細辛,防風,大黃,黃芩(各一兩),蠟,川椒(各五錢),細銼。以清麻油三合。熬藥紫色。濾去渣。入蠟。候化為膏。每以大豆許點耳中。日三次。
治小兒耳聾。或因腦熱。或因水入。或因吹著。
菖烏散
菖蒲,炒烏頭(各四分)為末。綿裹納耳中。日二次。
治小兒耳自鳴。日夜不止。
菖附散
炮附子,菖蒲等分。為末。綿裹塞耳。
治小兒耳疼痛。
紅藍花散
紅藍花,黃柏(各一兩),烏魚骨,黃芩(各半兩),雄黃(四錢),麝香(五分),綿搵藥塞耳。日再。
治聤耳久不瘥。
加味歸脾湯
人參,黃耆,茯神(各二錢),甘草(五分),木香(四分),白朮,遠志,棗仁,當歸,龍眼肉,丹皮,山梔(各一錢),本方去丹皮、山梔即歸脾湯。
此方治脾虛弱損。健忘驚悸等症。
半夏丸
生半夏(二兩),赤苓,枳殼(各一兩),風化朴硝(二錢半),薑汁糯米粉丸。每三四十丸。
治痰症。若驚搐後風涎潮作。服之神效。
白附丸
南星(二兩),半夏,白附子,白礬(各一兩),薑汁糊丸。一歲兒七丸。薄荷湯下。通治咳嗽有痰。感冒發熱。吐瀉心神不安。神效。
白話文:
治療熱腫喉嚨痛的藥方
- 消風散 茯苓、川芎、荊芥穗、羌活、防風、藿香、僵蠶、蟬蛻、炙甘草、厚朴、陳皮,每種藥材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茶水沖服。若加入雄黃,則稱為雄風散。
治療胎熱胎寒、各種風邪上擾、頭昏眼花、脖子僵硬、肢體疼痛、鼻塞、皮膚麻木、風疹、小兒虛風的藥方
-
張渙辛荑膏 辛夷葉(一錢,焙乾)、細辛、木通、白芷、木香(各半兩)、杏仁(二錢,研磨),用羊髓、豬油各二兩,用小火慢慢熬成膏狀,呈現黃色時放涼,加入冰片、麝香各一錢,攪拌均勻。每次取少量塗抹於鼻腔內。
-
張渙清肺膏 瓜蒂(半兩)、附子(一枚)、赤小豆、細辛、甘草(各一錢)、冰片(九分),用蜂蜜調和做成藥丸,用棉布包裹塞入鼻腔。
這個藥方治療小兒鼻塞不通,聞不到氣味的症狀。
治療小兒腦戶受風寒、鼻涕多、精神昏沉的藥方
- 聖惠菊花散 甘菊、白朮、細辛、茯苓、炙甘草、防風、人參(各一兩),每種藥材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煎服。
治療小兒腦熱、沒有鼻涕、口乾煩躁、睡眠不安的藥方
- 聖惠木通散 木通、麥冬、升麻(各半兩)、知母、炙甘草、犀角、杏仁(各錢半)、梔子(三枚)。
治療腦熱、肺部阻塞、鼻子乾燥的藥方
- 犀角升麻湯 犀角(三錢)、升麻、牙硝、黃連(各錢半)、硃砂、牛黃、冰片(各一分),每種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湯藥送服。
治療小兒鼻息肉的藥方
- 千金方 將煉製過的雄黃,每天塞入一個棗子大小的量於鼻腔中,十天後,息肉會自行脫落,而且不會再復發。
治療身體內部有熱、肺部阻塞導致流鼻血的藥方
- 楊氏地黃散 生地、赤芍、當歸、川芎,每種藥材等量。每次取二三錢煎服,春夏時節加入蒲黃汁,秋冬時節加入車前子汁。
治療小兒兩耳聽力衰退、耳鳴的藥方
- 通鳴散 菖蒲、遠志(各一兩)、柴胡、麥冬、防風(各五錢)、細辛、甜葶藶(各二錢半)、磁石(四錢)、杏仁(十四粒),每種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蔥白湯送服。
治療小兒耳聾、可能是腦熱、進水或吹風造成的藥方
- 細辛散 細辛、防風、大黃、黃芩(各一兩)、蜂蠟、川椒(各五錢),將藥材切碎,用三合清麻油熬煮,直到藥材呈現紫色時,濾掉藥渣,加入蜂蠟,等蜂蠟融化後,做成膏狀。每次取大豆大小的量點入耳中,每天三次。
治療小兒耳鳴不止的藥方
- 菖烏散 菖蒲、炒烏頭(各四分),磨成粉末,用棉布包裹塞入耳中,每天兩次。
治療小兒耳痛的藥方
- 菖附散 炮附子、菖蒲等量,磨成粉末,用棉布包裹塞入耳中。
治療耳朵流膿液、久治不癒的藥方
- 紅藍花散 紅藍花、黃柏(各一兩)、烏賊骨、黃芩(各半兩)、雄黃(四錢)、麝香(五分),用棉布蘸藥塞入耳中,每天兩次。
治療脾虛弱、健忘、心悸等症狀的藥方
- 加味歸脾湯 人參、黃耆、茯神(各二錢)、甘草(五分)、木香(四分)、白朮、遠志、棗仁、當歸、龍眼肉、丹皮、山梔(各一錢)。本方去掉丹皮、山梔就是歸脾湯。
治療痰症、驚厥後痰涎不斷的藥方
- 半夏丸 生半夏(二兩)、赤苓、枳殼(各一兩)、風化朴硝(二錢半),用薑汁和糯米粉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四十丸。
治療咳嗽有痰、感冒發燒、嘔吐腹瀉、心神不安的藥方
- 白附丸 南星(二兩)、半夏、白附子、白礬(各一兩),用薑汁糊做成藥丸,一歲的嬰兒服用七丸,用薄荷湯送服。這個藥方廣泛適用於各種咳嗽有痰、感冒發燒、嘔吐腹瀉、心神不安的症狀,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