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幼科釋謎》~ 卷五 (2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6)

1. 諸病應用方

此方總治一切癇症。

家韭子丸

韭子,鹿茸,蓯蓉,牛膝,熟地,菟絲子,歸身,巴戟,杜仲,石斛,桂心,乾薑酒糊丸。

治膀胱虛寒。不能收攝。以致遺溺淋瀝。

人參理中丸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此方專治中焦病。或吐下多而腹痛滿。

五黃散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黃,大黃,每末一錢煎。

此治內外俱大熱之症。然太寒。非其症勿用。

加味清胃湯

升麻,當歸,黃連,丹皮,生地,以上清胃湯。加茯苓,陳皮

此方治胃熱生痰。咳逆羸瘦。

藿香飲

藿香,白朮(各一兩),炙草,茯苓,生黃耆(各五錢),加薑、棗每五錢煎。幼兒三錢或二錢。隨時酌用。

清涼飲

柴胡,知母,生地,赤苓,防風梢,甘草梢,當歸,黃柏,龍膽草

治熱盛。小便赤澀。或膀胱熱結。

寧神膏

人參(半兩),茯神(二兩),葛根,甘草,五味子,知母,花粉(各三錢),另將生地浸一夜搗爛。絞取汁一碗。熬膏。入藥末。至可丸。每二三十丸棗湯下。

天麻膏

生地(二兩),羌活(一兩半),當歸(一兩二錢),牛膝,元參,杜仲,獨活(各七錢半),天麻(一兩),熬膏丸藥。每三五十丸湯下。或各㕮咀。每三五錢煎服亦可。

白朮防風湯

防風(四錢),白朮,黃耆(各二錢),每粗末二錢煎。

主傷寒太陽經症。汗多不止。

桃奴丸

桃奴(七個,另研),玳瑁(一兩鎊細末),安息香(一兩去渣),上三味同熬成膏。入犀角末,硃砂(各五錢),琥珀,雄黃(各三錢),麝香,冰片,牛黃(各二錢),炒桃仁(十四個),安息膏丸芡子大。陰乾。固藏靜室。每半丸或一丸參湯下。大能辟惡去穢。

七味白朮散

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藿香,木香,葛根(各一錢)

治中氣虛弱。津液短少口渴。或因吐瀉所致。

調中湯

茯苓,當歸,白芍,陳皮(各一錢),白朮(一錢半),又小名調中湯。

治一切浮腫。但用此方。無不愈者。

調中湯

良薑,酒洗當歸,炒白芍,肉桂,川芎,炮附子(各一兩),人參,炙甘草(各五錢),每㕮咀。三錢煎。

治腸胃虛怯。冷氣乘之。腹脅刺痛。洞泄不止。

熱鬱湯

連翹,薄荷,黃芩,栝蔞實,麥冬,甘草,鬱金,竹葉

此方治外感風熱之症。

當歸連翹湯

歸尾,連翹,白芷(各三錢),煨大黃,甘草(各一錢),每㕮咀二錢。食前煎服。

治小兒心脾有熱。致生重舌。

綠袍散

薄荷淨葉,荊芥穗(各五錢),青黛,元明粉,硼砂(各二錢半),百藥煎,甘草(各三線),細研每一字至五分。乾點舌上。令自化。或新水入蜜。調點舌上。

黃金散

黃柏(蜜塗曬十數次),甘草(各一兩),用末乾點患處。或用麥冬湯調點。

白話文:

各種疾病的應用藥方

這個藥方總體可以治療各種癲癇症狀。

  • 家韭子丸

韭菜子、鹿茸、肉蓯蓉、牛膝、熟地黃、菟絲子、當歸身、巴戟天、杜仲、石斛、桂心、乾薑,用酒糊做成藥丸。

  • 適用於膀胱虛寒,無法控制小便,導致小便淋漓不斷。

  • 人參理中丸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 這個藥方專門治療中焦(脾胃)的疾病,或者因嘔吐、腹瀉過多而導致的腹痛腹脹。

  • 五黃散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黃、大黃,每味藥磨成粉末,取一錢煎煮服用。

  • 這個藥方治療身體內外都有嚴重熱象的疾病,但藥性太過寒涼,不是這種症狀不要使用。

  • 加味清胃湯

升麻、當歸、黃連、丹皮、生地黃,以上是清胃湯的基礎方,再加上茯苓、陳皮。

  • 這個藥方治療胃熱產生痰液,導致咳嗽、氣逆、身體消瘦。

  • 藿香飲

藿香、白朮(各一兩),炙甘草、茯苓、生黃耆(各五錢),再加入生薑、紅棗,每味藥各五錢煎煮。兒童用量為三錢或二錢,可隨時情況調整。

  • 清涼飲

柴胡、知母、生地黃、赤茯苓、防風梢、甘草梢、當歸、黃柏、龍膽草

  • 適用於熱邪旺盛,小便赤黃澀痛,或者膀胱熱結的症狀。

  • 寧神膏

人參(半兩)、茯神(二兩)、葛根、甘草、五味子、知母、花粉(各三錢),另外將生地黃浸泡一夜後搗爛,擠出汁液一碗,熬成膏狀,再加入其他藥粉,製成可以搓成藥丸的程度。每次服用二三十粒,用紅棗湯送服。

  • 天麻膏

生地黃(二兩)、羌活(一兩半)、當歸(一兩二錢)、牛膝、元參、杜仲、獨活(各七錢半)、天麻(一兩),熬成膏狀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粒,用湯藥送服。也可以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三五錢煎服。

  • 白朮防風湯

防風(四錢)、白朮、黃耆(各二錢),每味藥取粗末二錢煎煮服用。

  • 主要治療傷寒病太陽經的症狀,如汗出過多不止。

  • 桃奴丸

桃奴(七個,另外研磨),玳瑁(一兩,磨成細粉),安息香(一兩,去除雜質),將以上三味藥一起熬成膏狀,再加入犀角粉、硃砂(各五錢),琥珀、雄黃(各三錢),麝香、冰片、牛黃(各二錢),炒桃仁(十四個),製成安息膏大小的藥丸,陰乾後儲存在安靜的房間。每次服用半丸或一丸,用人參湯送服。具有強大的辟邪除穢功效。

  • 七味白朮散

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藿香、木香、葛根(各一錢)

  • 治療中氣虛弱,津液不足導致口渴,或者因嘔吐腹瀉所引起的症狀。

  • 調中湯

茯苓、當歸、白芍、陳皮(各一錢)、白朮(一錢半),又稱小調中湯。

  • 治療各種浮腫,使用這個藥方,沒有不痊癒的。

  • 調中湯

良薑、酒洗當歸、炒白芍、肉桂、川芎、炮附子(各一兩),人參、炙甘草(各五錢),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三錢煎煮服用。

  • 治療腸胃虛弱,受寒氣侵襲,導致腹部及兩側疼痛,腹瀉不止。

  • 熱鬱湯

連翹、薄荷、黃芩、瓜蔞實、麥冬、甘草、鬱金、竹葉

  • 這個藥方治療外感風熱的症狀。

  • 當歸連翹湯

當歸尾、連翹、白芷(各三錢),煨大黃、甘草(各一錢),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二錢,飯前煎服。

  • 治療兒童心脾有熱,導致舌頭下方生瘡(重舌)。

  • 綠袍散

薄荷葉、荊芥穗(各五錢),青黛、元明粉、硼砂(各二錢半),百藥煎、甘草(各三線),研磨成細粉,每次取一字至五分,乾粉塗抹在舌頭上,讓其自行融化。也可以用新水加入蜂蜜調和後,塗抹在舌頭上。

  • 黃金散

黃柏(用蜂蜜塗抹後曬乾十多次)、甘草(各一兩),將藥材磨成粉,乾粉塗抹在患處。也可以用麥冬湯調和後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