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卷首·總論 (2)
卷首·總論 (2)
1. 六經主症
鰲按。此篇非六經無歸者。以並錄六經之首。故亦列總論中。
【綱】仲景曰。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目】李杲曰。治不可越經。假令治太陽陽明。不可遺太陽而只用陽明藥。余仿此。用三陽經藥解後。身反覆重者。若煩。則是有陽明也。若不煩而反覆輕者。知不傳三陰也。不傳三陰。則為解也。大抵三陰之體靜重。與濕相同。傷寒五日後。發熱無汗。謂谷消水去形亡。故下之。
三日前。謂內有水穀。故汗之。太陽禁忌。小便不利。不可更利之。是謂犯本。則邪氣入里不能解。此犯之輕也。以是五苓散不可妄用。大便不可易動。動之是謂動血。此犯之重也。在表不可下。下之是為犯禁。此犯之尤重也。下之而惡風惡寒頭痛。待表症悉罷。方可下之也。
白話文:
【要點】張仲景說,太陽經的症狀,脈搏浮現,頭頸僵硬疼痛,並伴有畏寒。
【詳述】李杲說,治療時不可越過經絡,例如若要治療太陽和陽明,就不能只使用陽明的藥物而忽略太陽的治療。應按照此原則,使用三陽經的藥物來治療。如果治療後身體反覆出現重症,如煩躁,則表示可能涉及了陽明經;如果不煩躁但病症反而減輕,則可能未傳至三陰經。未傳至三陰經,則表示治療有效。
總體來說,三陰經的體質較為靜態且重,與濕氣相似。傷寒後五天,仍有發熱但不出汗,這可能意味著消化系統已恢復正常,水分也已排出,因此可以使用下法。但在傷寒前三天,由於內部仍有水穀,所以需使用發汗法。太陽經的禁忌症狀之一是小便不利,若再行利尿,會使病情加重,這稱為「犯本」,意指邪氣進入內部,無法解除。因此,不能隨意使用五苓散這種利尿藥物。大便不宜輕易變動,若變動,會導致出血,這稱為「犯重」。若在表面病症尚未完全消失時就使用下法,可能會引發風寒頭痛等症狀。
脈浮緊者。犯之必結胸。脈浮緩者。犯之必痞氣。戰而汗解者。太陽也。不戰有汗而解者。陽明也。不戰無汗而解者。少陽也。若先瘥經。必不爾矣。太陽傳陽明。其中或有下症。陽明症反退。而熱兼不渴。卻退顯少陽症。是知可解也。太陽知可解者。為頭不痛。項不強。肢節不痛。
則知表易解。陽明知可解者。為不發熱惡寒。知里易解也。少陽症知可解者。寒熱日不移時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移其時。並氣移於血。血移於氣。是邪無可容之地。知可解也。病有里傳表者。太陽病。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至於大實痛者。
白話文:
脈象浮而緊,接觸到這種脈象的人必定會形成胸中積結;脈象浮而緩,接觸到這種脈象的人會產生腹部脹滿的症狀。如果出現戰慄後汗出,那麼這就是太陽經的症狀;如果沒有戰慄但出汗後症狀解除,這是陽明經的症狀;如果既沒有戰慄也沒有出汗但症狀解除,這就是少陽經的症狀。如果在治療開始時就痊癒了,那就不會如此了。太陽經轉化為陽明經,其中可能出現下利的症狀;陽明經的症狀反而退去,而熱症也不再口渴,這樣退去後顯現少陽經的症狀,這表明可以進行治療。知道可以治療的太陽經症狀,指的是頭部不痛、頸部不僵硬、四肢不疼痛,這表示表症容易解除。知道可以治療的陽明經症狀,指的是不發熱也不畏寒,這表示裡症容易治療。知道可以治療的少陽經症狀,指的是寒熱每日不固定時間出現,邪氣尚未退去。如果使用柴胡藥物使症狀變更時間,並且使氣體轉移到血液,血液轉移到氣體,這表示邪氣無處藏身,這表明可以治療。有裡證傳到表證的情況,太陽病時如果被誤診為內傷而施以下法,接著出現腹滿時痛的症狀,這屬於太陰經的症狀。使用桂枝加芍藥湯來治療。至於出現嚴重的實熱疼痛情況。
胃也。桂枝加大黃湯。己傳戊所以為里傳表。即名誤下傳也。傷寒誤下。變無定體。雜病誤下。變有定體。何則。傷寒自外而入。陽也。陽主動。雜病自內而出。陰也。陰主靜。動者犯之。其變無窮。靜者犯之。其變止痞與腹脅痛而已。故變無窮者為重。痞與腹脅痛者為輕也。
李梴曰。太陽經症。頭疼身熱脊強。此太陽正病也。以後凡言太陽症。即頭疼身熱脊強也。凡言表症者。亦即太陽症也。各經仿此。陽從下起。三陽之長曰太陽。脈尺寸俱浮。浮緊傷寒。浮緩傷風。太陽受病。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頭者諸陽之會。
白話文:
胃部的病症。使用「桂枝加大黃湯」進行治療。病情傳播的方式可能是由裡到表,或者是由表到裡,這種錯誤的診斷和治療方式被稱為「誤下」。在傷寒病中,誤下導致的變化沒有固定的模式;而在其他疾病(雜病)中,誤下所導致的變化則有較為固定的表現形式。原因在於,傷寒病是由外部進入體內,屬陽性,陽性本來就容易產生動態變化;而雜病則是由內部開始,屬陰性,陰性主靜態,因此一旦受到幹擾,變化就主要表現為腹脹、腹部疼痛等。所以,變化無窮的是病情比較嚴重的情況,而表現為腹脹、腹部疼痛的則是病情相對較輕的狀態。
李梴指出,太陽經的病症包括頭痛、身體發熱、背部僵硬,這是太陽經正常的情況。後面提到的所有涉及到的「太陽症」或「表症」,實際上就是頭痛、身體發熱、背部僵硬這些現象。每一個經絡的病症都可以類比這樣理解。陽性的能量從下往上流動,三陽之中以太陽經最長,其脈象呈現尺寸都浮的特徵。浮緊是傷寒的特徵,浮緩則是傷風的特徵。太陽經如果受病,通常在一二天內就會發作,這是因為它的脈象連接著風門,所以會出現頭痛、項背疼痛、腰脊僵硬的症狀。頭部是所有陽性經絡的匯聚地點。
氣病則麻。血病則痛。身熱者。寒客皮毛。鬱閉其陽而後發熱。雖人身正氣。鬱則為邪為熱。熱雖甚不死。蓋傷寒始於寒而終成於熱也。惟不發熱而但惡寒者。邪發於陰也。或熱多寒少。或不大便而泉清頻數。或熱結膀胱而溺澀。或汗多便難。或汗後不解。或汗漏不止。或過經不解。
或蓄血發黃。或喘或吐。皆太陽所主。
鰲按。仲景立論。每經各舉其主脈主症。以為一經之提綱。雖病有變遷。而苟未離此經。即不離此主脈主症。其大較也。
【綱】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
【目】李杲曰。陽明症。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不惡風寒而自汗。或惡熱。脈尺寸俱長。白虎湯主之。陽明禁忌。不當發汗。不當利小便。以竭其津液。致生蓄血症。惟當益津液為上。以其火就燥也。益津液者。連須蔥白湯是也。汗多亡陽。下多亡陰。小便重利之。走氣。
白話文:
氣病會導致人感到麻木,血病則會使人感到疼痛。當身體出現高熱時,這通常是因為寒氣侵入皮膚和毛髮。如果陽氣被阻塞,身體就會開始發熱。即使一個人的正氣是正常的,當它被阻塞時,也可能會成為邪氣並引發熱病。熱病雖然嚴重,但通常不會致命,因為它是由於最初受到寒冷的影響,最終轉化為熱病所致。如果一個人只感到畏寒,但不發熱,那麼這可能是陰邪引起的。在某些情況下,熱病可能伴有寒意,或者大便不通暢、尿頻、尿急,或者大量出汗後仍感不適,或者出汗不斷,或者超過預期的時間仍然沒有好轉。
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蓄積血液並導致黃疸的情況,或者喘息或嘔吐,這都是太陽經的表現。
根據張仲景的理論,每個經絡都有其主脈和主要症狀,用以概括該經絡的主要特徵。即使病情有所變化,只要還處於該經絡的範疇內,通常還是會遵循這些主脈和主要症狀。
「總要」:張仲景說,陽明經的病症,就是胃部的實證。
「細節」:李杲指出,陽明經的症狀包括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腔乾燥、不能躺著睡覺,不畏風寒卻自汗,或者畏熱,脈象尺寸都長。對陽明經的治療,應使用白虎湯。在處理陽明經的疾病時,不應該進行發汗或利尿,這會耗盡體液,導致蓄血癥狀。相反,應該以補充體液為優先,因為熱性物質會增加乾燥。補充體液的方法,例如使用帶根的蔥白湯。大量出汗會導致陽氣流失,大量排便會導致陰液流失,因此需要適當的利尿以排出體內的氣體。
三者之變雖異。亡津液一也。汗者。本所以助陽也。若陽受陰邪。寒結無形。須當發去陰邪以復陽氣。所謂益陽而除風寒也。若陰邪已去而復汗之。反傷陽也。經曰。重陽必陰。故陽去自亡。汗多亡陽。此之謂也。下者。本所以助陰也。若陰受陽邪。熱結有形。須當除去其敗壞者以致新陰。
所謂益陰而除火熱也。若陽邪已去而復下之。反亡陰也。經曰。重陰必陽。故陰氣自亡。下多亡陰。此之謂也。汗不嫌早。非預早之早。乃早晚之早也。謂當午前為陽分。當發其汗。午後陰分。不當發汗。故曰。汗無太早。汗不嫌早。是為善攻。下不嫌晚。非待久之晚。謂當巳後為陰分。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了中醫學中的汗法和下法,主要談論了治療過程中的不同變化,以及在治療過程中如何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
汗法: 汗法通常用於治療體內陽氣不足或受到陰邪(寒邪)影響的情況。如果體內陽氣被陰邪所困,導致寒結無形(即寒邪凝固於體內,表現為形狀不明確的寒性病徵),則應該發汗來去除陰邪,以恢復陽氣,這被稱為「益陽除風寒」。但如果陰邪已經去除,再行發汗,反而會傷害陽氣。這是因為「重陽必陰」,意即過度的陽氣必定會引發陰邪,因此,如果陽氣已經恢復,再進行發汗,就會導致陽氣的流失,這就是「汗多亡陽」。
-
下法: 下法用於治療體內陰氣不足或受到陽邪(熱邪)影響的情況。如果陰氣被陽邪所困,導致熱結有形(即熱邪凝固於體內,表現為形狀明確的熱性病徵),則應當清除這些病邪,以恢復陰氣,這被稱為「益陰除火熱」。但如果陽邪已經去除,再行下法,反而會導致陰氣的流失。這是因為「重陰必陽」,意即過度的陰氣必定會引發陽邪,因此,如果陰氣已經恢復,再進行下法,就會導致陰氣的流失,這就是「下多亡陰」。
-
汗法與下法的時間選擇: 汗法的發汗時間應當在上午(即午前,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因為這時體內陽氣最盛,發汗效果最佳。相反,下午(即午後,陰氣開始上升的時候)就不適合發汗,以免傷害體內的陰氣。因此,發汗不宜太早,但也不必刻意追求「太早」,只要在適當的時間發汗即可。
-
下法的時間選擇: 下法的使用時間應當在下午(即巳後,陰氣最旺盛的時候),因為這時體內陰氣最盛,下法可以有效清除體內的陰邪。因此,下法不必等待太久,只要在陰氣最旺盛的時間進行即可。
總之,中醫治療過程中的發汗和下法都需要根據病情和體內氣血的流動情況來選擇適當的時間和方法,以達到治療的最佳效果。
當下之。巳前陽分。不當下。故曰。下無太晚。下不嫌晚。是為善守。汗本亡陰。以其汗多。陽亦隨陰而走。下本瀉陽。以其下多。陰亦隨陽而走。故曰。汗多亡陽。下多亡陰也。若犯發汗。多蓄血上焦。為衄。若犯利小便。多蓄血下焦。為發狂。其人如狂也。傷寒有九經。
何謂也。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是為六也。有太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是為三也。非九而何。陽明者。太陽少陽皆入於胃。故曰正陽陽明也。前三經者。陽明自病。不入於裡。謂之在經。不為正陽陽明矣。三陽從中治。何謂也。太陽陽明。大承氣湯。
白話文:
"當下的原則是,過去的陽氣部分,現在不應該再被調節了,所以說,下調的時間不應過晚,下調的時間不嫌晚,這是善守的表現。出汗會損失陰氣,因為出汗太多,陽氣也會隨著陰氣流失。下調會耗損陽氣,因為下調太多,陰氣也會隨著陽氣流失。所以說,出汗太多會損失陽氣,下調太多會損失陰氣。
如果違反了出汗的方法,可能會導致上焦積聚血液,引發鼻出血(衄)。如果違反了小便排泄的方法,可能會導致下焦積聚血液,引發精神錯亂(發狂),患者會表現出如同瘋狂的狀態。
傷寒有九種類型,分別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這共計六種。又有太陽陽明、少陽陽明、正陽陽明,共計三種。為什麼不是九種呢?因為陽明是指太陽和少陽都進入到胃中,所以稱為正陽陽明。前三種經絡的病症,指的是陽明在身體表面自行發生的病症,未深入內部,我們稱之為在經,所以它們不能被視為正陽陽明。對於三陽的治療,是指對太陽陽明的治療,使用大承氣湯進行處理。"
請注意,這些內容來自中醫理論,並不一定適用於現代醫學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如果您有任何健康問題,請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
少陽陽明。小承氣湯。正陽陽明。調胃承氣湯。以汗症言之。以少陽居其中。謂太陽症為表。當汗。陽明症為里。當下。少陽居其中。故不從汗下。以小柴胡湯從少陽也。以下症言之。陽明居其中。謂太陽經血多氣少。陽明經氣血俱多。少陽經氣多血少。若從太陽下。則犯少陽。
若從少陽下。則犯太陽。故止從陽明也。此三陽合病。謂之正陽陽明。不從標本。從乎中也。緣陽明經居太少陽之中。此經氣血俱多。故取居其中而不從太陽少陽也。陽明自病、調胃承氣湯。三陽並病、白虎湯。是從乎中也。如何是入陰可下。答曰。陽入於陰者可下。非入太少厥陰之三陰。
白話文:
「少陽陽明」指的是在治療上,當遇到少陽和陽明兩種病症同時出現時,通常不會直接使用發汗或下藥的方法來治療。因為少陽位於兩端,一端連接外在的表症(太陽),需要發汗;另一端連接內部的裡症(陽明),需要下藥。因此,當少陽處於其中時,會選擇通過小柴胡湯來治療少陽的病症,而非直接對付表症或裡症。
「以下症言之」部分,進一步解釋了當陽明經脈在身體中間位置時的情況。這裡提到,太陽經脈的血流量較少,而陽明經脈的血流和氣血都較多。如果從太陽處下藥,可能會乾擾到少陽;反之,如果從少陽處下藥,又可能會乾擾到太陽。因此,通常會選擇針對陽明經脈進行治療。
「此三陽合病」指的是當太陽、少陽和陽明三個經脈的病症一起出現時,這種情況稱為「正陽陽明」。治療原則是不考慮病症的標本(表裡),而是集中處理中間的經脈。
「陽明自病、調胃承氣湯」和「三陽並病、白虎湯」則說明瞭在特定情況下,當陽明經脈本身出現問題時,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進行治療;當三個陽明經脈的病症一同出現時,則可能需要使用白虎湯。
最後,對於「如何是入陰可下」的部分,答案是當陽氣進入陰氣(即熱邪進入寒氣)時,可能需要進行下藥治療。然而,這種情況不包括進入太少厥陰這類三陰的情況。
乃入三陽也。三陽亦非太少陽明之三陽。乃胃與大小腸之三陽也。三陽皆為腑。以其受盛水穀。傳導有形。故曰。入乎陰也。仲景云。已入腑者可下是也。仲景太陽陽明。大承氣。少陽陽明。小承氣。正陽陽明。調胃承氣。是三陽已入於臟者。泄之也。太陰。桂枝。少陰。
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當歸四逆湯。是三陰未入於腑者。汗之也。
李梴曰。陽明夾於二陽之中。陽氣盛極。故曰陽明。脈尺寸俱長。長而微洪。經病。長而沉數。腑病。太陽脈靜則不傳。如脈數急欲吐者。此寒邪變熱傳於陽明。當二三日發。以其經中客邪。故目痛鼻乾。身熱者。陽明主肌肉。邪甚則身前皆熱。不眠者。煩盛津干。胃氣不和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學中的「三陽」和「三陰」理論,以及它們在診斷和治療上的應用。
「三陽」並不是少陽、太陽和陽明的三種陽性,而是指胃和大小腸的三種陽性特性。這三種特性都是腑(六腑之一),因為它們能接受和運送飲食精華。因此,它們被稱為「進入陰性」的特徵。張仲景認為,一旦進入腑中,便可用通便的方法來治療。
張仲景分類了太陽、陽明和少陽的病症,分別使用大承氣、小承氣和調胃承氣等藥方進行治療。如果病症已經深入到臟器,就需要通過排泄的方式來治療。對於太陰(脾)的病症,他會使用桂枝;對於少陰(腎)的病症,則會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厥陰(肝)的病症則會用當歸四逆湯來治療。對於還沒有深入到腑中的三陰病症,則需要使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
李梴指出,陽明位於兩種陽性的中間,其特點是陽氣非常旺盛,所以稱為陽明。陽明的脈搏特徵是尺寸都長,且長而微洪。經絡病時,脈搏長而沈數。如果太陽脈搏平靜,表示疾病不會傳至陽明。若脈搏數而緊,有想吐的感覺,這表示寒邪轉變為熱邪,並傳至陽明。這種情況通常在二三日內出現,因為經絡中寄宿的邪氣影響了眼睛、鼻子和身體的溫度。陽明主肌肉,邪氣過重時,身體前方會變得熱熱的,無法入睡可能是由於煩躁、口渴、胃部功能失調。
太陽未罷者。發熱惡寒。太陽已罷者。不惡寒而反惡熱。煩渴作嘔。津干便硬。或即狂言。謂之正陽明。少陽陽明。脅滿。不大便而嘔。或瘀血發黃。或下血譫語。或胸煩懊憹。皆此經所主。然亦有裡寒下利。或寒氣結積而為痼瘕者。不可不知。
柯琴曰。陽明為傳化之腑。當更實更虛。食入。胃實而腸虛。食下。胃虛而腸實。若但實而不虛。斯為陽明之病根矣。胃實不是陽明病。而陽明之為病。悉從胃實上得來。故以胃家實為陽明一經之綱領也。陽明病外症。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
【綱】仲景曰。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目】李杲曰。少陽症。胸脅痛。往來寒熱而嘔。或咳而耳聾。脈尺寸俱弦。小柴胡湯主之。須各隨仲景本條下加減用之。少陽忌發汗。忌利小便大便。故名三禁。湯乃和解之劑。若犯之。則各隨上下前後。本變及中變與諸變不可勝數。宜詳之。如何是半表半裡。答曰。身後為太陽。
白話文:
太陽經尚未完成其功能時,會表現為發熱且畏寒;當太陽經功能完成後,則不再畏寒而開始畏熱。會出現口渴、嘔吐、津液耗盡、大便乾硬的症狀。也可能會出現神志狂亂的情況,這被稱為正陽明或少陽陽明。少陽陽明會引起脹滿感,同時可能伴有大便不通而嘔吐的現象。也可能出現瘀血導致黃疸,或者下血伴隨神志錯亂,以及胸部煩躁不安的症狀。這些都是陽明經所主的症狀範圍。
然而,也有裡寒下利的症狀,或是寒氣凝結形成的長期癥塊,這種情況不可不注意。
柯琴認為,陽明經是負責傳遞和轉化的臟腑,應該處於交替的實質和虛弱狀態。食物進入體內後,胃部會變得實質,腸道則會虛弱;食物通過腸道後,胃部會變得虛弱,腸道則會實質。如果只有實質而無虛弱,那麼這就是陽明經病的根源。胃部實質並非陽明經病,但陽明經的病症都來自胃部的實質,因此,以胃家實作為陽明經的總領原則。陽明經的外部症狀包括身熱、自行出汗、不畏寒反而畏熱。
【總綱】根據張仲景的說法,少陽經的病症包括口苦、咽喉乾燥、頭暈目眩。
【詳細說明】李杲指出,少陽經的症狀包括胸脅疼痛、間歇性寒熱和嘔吐,或者咳嗽和耳鳴,脈搏尺寸都呈現緊張狀。小柴胡湯可以治療這些症狀,但必須根據張仲景的原方進行適當調整使用。少陽經避免發汗、利尿和排便,這是所謂的「三禁」。小柴胡湯是一種調和解毒的藥方,如果違反了這些禁忌,症狀可能會因藥物的影響而變化,包括上下、前後、基本變化和其他變化,數量無法一一列舉,因此需要仔細研究。對於「半表半裡」的定義,答案是:身體後面的部位屬於太陽經。
是陽中之陽。陽分也。身前為陽明。為陽中之陰。陰分也。陽為表。陰為里。即太陽陽明二分。邪在其中矣。治當不從標本。從乎中治。此乃治少陽之法也。太陽膀胱。水寒也。陽明胃經。燥也。邪在其中。近後膀胱寒水。則惡寒。近前陽明燥金。則發熱。故往來寒熱也。此為三陽之表裡。
非內外之表裡也。俱不可認作宜下之裡。故以此藥作和解之劑。非汗非下也。邪在榮衛之間。謂之半表裡也。太陽陽明之間。少陽居身之半表裡也。五苓散分陰陽。膀胱經之半表裡也。理中湯治吐瀉。上下之半表裡也。
李梴曰。少。初也。陽氣初嫩。亞於陽明。故曰少陽。脈尺寸俱弦而滑數者。陽極發厥。弦而和者。病欲散。少陽受病。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風熱上壅不利。則耳聾脅痛。寒熱往來。不食。嘔而口苦咽乾目眩。若不嘔吐而能食者。為三陰不受邪也。若身無大熱躁悶者。陽去入陰無疑矣。似瘧。婦人血結。皆此經所主。
白話文:
"這是陽性的部分,指的是陽明經,是陽性中的陰性部分,是陰性的分類。陽性代表外部,陰性代表內部,也就是太陽和陽明兩部分,邪氣就藏在這兩部分中。治療時應從中間進行,這是治療少陽的方法。太陽膀胱部位,屬水寒;陽明胃經部位,屬燥。邪氣就在這些地方。如果接近後面膀胱的寒水,就會感到畏寒;如果接近前方陽明的燥金,就會發熱,所以會出現往來寒熱的情況。這就是三陽經的表裏關係。
這並不是指內外的表裏關係,都不能認為是需要下藥的內部。因此使用這種藥物作為調和的劑量,既不是發汗也不是下藥。邪氣在榮衛之間,被稱為半表半裡。在太陽和陽明之間,少陽處於身體的半表半裡。五苓散分隔陰陽,是膀胱經的半表半裡。理中湯用於治療嘔吐和腹瀉,是上下半表半裡的病症。
李梴說:少,是指開始,陽氣剛開始生長,還不及陽明,所以稱為少陽。脈象尺寸都呈弦而滑數,是陽氣極度亢進,弦而和的脈象,表示疾病有散去的趨勢。少陽受病,通常在三至四天後發作。因為脈象循行於脅部,與耳朵相連,所以風熱上衝,導致耳聾脅痛。寒熱往來,不想吃東西,嘔吐且口苦、咽乾、目眩。如果不嘔吐但能吃飯,表明三陰部分沒有受到邪氣的影響。如果身體沒有大的熱感和煩躁,那麼可以確定陽氣已經進入陰部。這像是瘧疾。婦女的血塊問題,都是由這個經絡所主導的。"
柯琴曰。太陽主表。頭項強痛為提綱。陽明主裡。胃家實為提綱。少陽居半表半裡之位。仲景特揭口苦咽乾目眩為提綱。奇而至當也。蓋口咽目三者。不可謂表。又不可謂里。是表之入里。里之出表處。所謂半表半裡也。三者能開能闔。開之可見。闔之不可見。恰合樞機之象。
故兩耳為少陽經絡出入之地。三症為少陽一經病機。兼風寒雜病而言。但見一症即是。不必悉具。
【綱】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目】李杲曰。太陰症。腹滿咽乾。手足自溫。自利不渴。時腹痛。脈尺寸俱沉細。太陰病。可汗。可溫。可下也。脈浮可汗。桂枝湯。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可溫。四逆輩。此條雖不言脈。當知脈沉遲而弱。仲景理中湯丸。暨易老人參黃耆湯。其輕重或溫或熱。
白話文:
柯琴說:太陽經主司體表,頭項強痛是其主要症狀;陽明經主司體內,胃部實熱是其主要症狀。少陽經處於半表半裡的位置,張仲景特別指出口苦、咽喉乾燥、眼花是其主要症狀,這是極為精確且正確的描述。因為口、咽、眼這三個部位,既不能視為表,也不能視為裡,而是表和裡之間的過渡地帶,即半表半裡的狀態。這三個部位的功能可以開啟或閉合,開啟時可見,閉合時則不可見,正好符合了樞機(身體的轉換點)的象徵。
兩耳是少陽經脈出入的部位,這三個主要症狀是少陽經的一種病理現象。如果只是考慮風寒等雜病,只要看到其中一個症狀即可,不一定需要全部出現。
【總綱】張仲景說:太陰經的病症表現為腹部脹滿,嘔吐,飲食不下,自行排便加重,時常感到腹部疼痛。如果用藥誤導,必定會在胸部以下出現結塊或堅硬感。
【詳細說明】李杲說:太陰經的症狀包括腹部脹滿、咽喉乾燥、四肢自己感到溫暖、自行排便而不口渴、時常感到腹部疼痛。脈象尺寸都細小且沈。太陰經的病症,可以使用發汗、溫補、瀉下的方法進行治療。脈象浮動時,可以使用桂枝湯進行發汗。若自行排便且不口渴,屬於太陰經的病症,這是由於臟腑有寒所致,可以使用溫補的方法,如四逆湯類的藥物。即使條文中未明確提到脈象,應推測脈象為沈遲且微弱。張仲景的理中湯丸,以及易老的人參黃耆湯,根據病情的輕重,可以選擇溫補或熱補的方法。
視人之強弱虛實所宜者選用之。太陰可下者。以本太陽症。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太陰也。桂枝芍藥湯。大實痛。桂枝加大黃湯。易老云。此非本有是症。以其錯下。脾傳於胃。故為誤下傳。太陰禁忌。太陰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則胸下結硬。
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傷寒而脈浮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小便自利者。則不發黃。日久利甚。必止者。便硬。乃入腑傳陽明也。
白話文:
選擇適合病人強弱和虛實狀況的藥物進行治療。如果陽太陰的病症出現了腹脹且時常疼痛的現象,這表明可能是太陰病,應使用桂枝芍藥湯來進行治療。若病情嚴重,出現了大腸實熱、腹痛的症狀,則可以使用桂枝加大黃湯進行治療。李時珍提到,這並非原本就有的疾病,而是因為錯誤地進行了下法治療,導致脾氣傳遞至胃部,結果造成了誤下的後果。對於太陰病的治療禁忌包括:太陰病若表現為腹脹、嘔吐、食後不消化,並且出現自行排便增多的現象,時常感到腹部疼痛。如果誤用了下法治療,可能會導致胸下部結塊的癥狀。
太陰病的脈象較為微弱,若該病患持續自行排便,如果需要使用大黃和芍藥等藥物,應適當減少用量,因為這表示該病患的胃氣較弱,容易受到影響。若傷寒期間脈象浮緩,手腳仍感溫暖,這表明病情可能在太陰經絡;若小便能自行排出,那麼通常不會出現黃疸的症狀。然而,如果長期持續的腹瀉加重,必定會出現便祕的情況,這可能表示病情已經由太陰經轉入陽明經,進入了腑病的階段。
李梴曰。陰從天降。首曰太陰。在陽為表。在陰為里。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故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細無力。當溫。太陰受病。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咽嗌。故腹滿或痛。而嗌喉下乾燥。或大便不通。小便如常。或自利。手足溫而渴者。為傳經腑熱。
或自利不渴。手足冷者。為直中陰經。或因內傷飲食。冷氣入脾。必腹痛。胸膈不快。然太陰乃三陽之終。三陰之始。陽經表氣未盡。宜汗。半表裡胸滿多痰。宜吐。傳經裡熱。宜下。直中陰經。宜溫。調脾勝邪。正在此關。
柯琴曰。陽明。三陽之裡。故提綱屬裡之陽症。太陰。三陰之裡。故提綱屬裡之陰症。太陰之上。濕氣主之。腹痛吐利。從濕化也。脾為濕土。故傷於濕。脾先受之。然寒濕傷人。入於陰經。不能動臟。則還於腑也。
白話文:
李梴說:陰氣源自天降,首部是太陰,陽部為外表,陰部為內部。邪氣在表時會表現出陽性的脈象,在裡時會表現出陰性的脈象。因此,如果脈象既深又沈、堅實有力,表示病情嚴重;反之,如果脈象深而細、無力,則應溫和治療。太陰受病通常在四至五天後發作,因為其脈象分佈於胃中,連接於咽喉,所以會出現腹部飽脹或疼痛、咽喉乾燥或大便不通、小便正常、或自行排便等症狀。若自行排便且口不渴,手腳冷,這表示病已深入陰經。若因內傷飲食,冷氣進入脾臟,必會引起腹痛、胸膈不舒。然而,太陰是三陽的終點,也是三陰的起點,陽經的表層氣息尚未完全消失,應使用發汗法;半表裡的胸部滿脹多痰,應使用吐法;傳經到內部的熱症,應使用下法;若病已深入陰經,則應使用溫和法,調理脾臟,抵抗邪氣,就在此處。
柯琴說:陽明是三陽的內部,所以其主要症狀是屬於內在的熱症。太陰是三陰的內部,所以其主要症狀是屬於內在的冷症。太陰的上部由濕氣主導,腹部疼痛、嘔吐、大便失禁,這些都是由濕氣所引起的。脾臟是濕土,因此受到濕氣傷害時,脾臟首先受到影響。然而,寒濕侵襲人體,進入陰經後,不會直接傷及臟器,而是會回到腸道。
【綱】仲景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目】李杲曰。少陰症。口燥舌乾而渴。脈尺寸俱沉疾。大承氣湯。沉遲。四逆湯。太陰邪入於裡。上接於心。與火俱化而剋金。惡候或上氣。死。入胃。脈沉細而疾。疾則大承氣湯下之。下入於本。與水俱化而為寒。厥逆。或見身冷靜重。脈沉細而遲。遲則四逆湯溫之。疾雖可下。
若疾而無力者。亦不可下。為陽將盡也。少陰症。口燥舌乾而渴。身表涼。脈沉細而虛。瀉心湯。此有形無形之藥也。傷寒外症。全在下症。大熱而脈反細小。不可下。瀉心湯。少陰受病。身涼無汗。體沉。或體輕。脈沉。有頭痛。不厥。麻黃附子瀉心湯。
白話文:
【綱】張仲景說:少陰病的症狀,脈搏微弱細小,患者只想睡覺。
【目】李杲說:少陰症狀,口乾舌燥且有口渴感,脈搏在寸和尺的位置都深且快速。使用大承氣湯,脈搏又慢又深。如果脈搏慢而遲緩,則使用四逆湯。如果太陰邪氣進入體內,並上行至心臟,與火相結合,導致金元素受損。可能會出現上氣等惡性症狀,預示著死亡。若邪氣進入胃部,脈搏會呈現沈細且快速的特徵,此時可使用大承氣湯來通便。若邪氣進入根本,與水分結合形成寒氣,會導致厥逆現象,或者出現身體冰涼、沈重的情況,脈搏沈細且遲緩,這時可用四逆湯來溫暖身體。
如果脈搏快速但力道不足,則不可使用通便藥物,因為可能表示陽氣已經耗盡。少陰病的症狀包括口乾舌燥且有口渴感,身體表面感覺涼爽,脈搏沈細且虛弱。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瀉心湯來治療,它是一種既針對有形物質也針對無形物質的藥物。如果傷寒的外症狀完全表現於下部,即使出現高熱但脈搏反而細小,不適合使用瀉心湯。如果少陰病影響到身體,造成身體涼爽、無汗、體質沈重,或者體質輕盈,脈搏沈實,並伴有頭痛、不發顫的情況,可以使用麻黃附子瀉心湯來治療。
其人病身熱而煩躁不寧。大小便自利。其脈沉洪而無力。按之全無者。附子瀉心湯。其人病上吐下瀉不止。當渴而反不渴。其脈微細而弱。理中湯。渴而脈沉有力而疾者。五苓散。少陰病。發熱脈沉者。必當汗。若緩汗之。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若微汗之。用麻黃附子甘草湯。
少陰下利。色青者。當下之。色不青者。當溫之。口中和者。當溫之。口中不和。乾燥者。當下之。少陰脈沉細數。病為在裡。忌發汗。脈微者。忌發汗。尺脈微弱澀者。忌下。麻黃附子細辛湯。體沉。加防己、蒼朮。勝濕也。體輕。加石膏、知母。乃勝熱也。
白話文:
此人患病,身體發熱且煩躁不安。大、小便自行暢通。脈象深而洪大,按之無力。此情況適用「附子瀉心湯」。 此人患病,上吐下瀉不停止。應有口渴之狀,但實際並非如此。脈象微細且弱。此情況適用「理中湯」。 口渴且脈象深沈有力且快速,此為「五苓散」適用之症狀。 少陰病,出現發熱且脈象沈的現象,一定會出汗。若緩慢地出汗,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若微汗,則使用「麻黃附子甘草湯」。 少陰病,下利且面色青,應該進行下利治療。面色非青,應進行溫暖治療。口中平和,應進行溫暖治療。口中不平和,乾燥,則應進行下利治療。 少陰脈象沈細數,表示病情在內部。忌用發汗方法。脈微,忌用發汗方法。尺脈微弱澀,忌用下利方法。「麻黃附子細辛湯」,如果體質沈,可加入「防己、蒼朮」,以去除濕氣;如果體質輕,可加入「石膏、知母」,以消除熱氣。
李梴曰。少陰次於太陰。故曰少陰。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微無力。當溫。少陰受病。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起於足心。貫腎。絡於肺系。故舌乾口燥而渴。或自利清水。心痛腹脹。或大便閉硬。不欲厚衣者。皆熱入里之深也。若厥逆畏寒。欲吐未吐。腹痛自利。小便自利。
或乾嘔亡陽。咽痛。脈微欲寐者。乃陰毒入臟之深也。或下利體痛咳嘔者。水氣也。或飲食入口則吐。脈弦遲。厥逆心下實者。不可下也。宜吐之。或脈沉。發熱者。宜汗。蓋有初得病。直攻少陰。不先自太陽傳次而入也。
柯琴曰。三陽以少陽為樞。三陰以少陰為樞。弦為木象。浮而弦細者。陽之少也。微為水象。沉而微細者。陰之少也。衛氣行陽則寤。行陰則寐。日行二十五度。常從足少陰之間分行臟腑。今少陰病。則入陽分多。故欲寐。欲寐。是病人意中。非實能寐也。與少陽提綱。各臻其妙。
白話文:
李梴指出,少陰在太陰之後,所以稱為少陰。少陰的脈象表現為尺寸俱沈,沈實有力,若是沈微無力,則應溫和對待。少陰出現疾病,通常會在五到六天後發作。因為少陰脈起於足心,穿過腎臟,連接至肺部,所以會出現舌乾口燥、口渴、自行排出清水、心痛腹脹等症狀,或者大便閉結、不喜穿厚重衣物,這都是熱邪進入內部的表現。如果出現四肢逆冷、怕冷、想吐但又吐不出來、腹痛自行排便、小便自行排便,則可能是陰毒深入臟腑。或者出現下利、身體疼痛、咳嗽、嘔吐,這可能是水氣引起的。如果吃東西後就吐,脈象弦遲、四肢逆冷、心下實滿,這情況不能使用下藥,應該使用吐法。如果脈象沈、發熱,則適合使用發汗方法。這表示有些人在初次患病時,直接攻擊少陰,沒有經過太陽的循環而直接進入少陰。
柯琴進一步解釋,三陽之中以少陽為主軸,三陰之中以少陰為主軸。脈象呈弦狀,浮而弦細,代表陽氣不足;沈而微細,代表陰氣不足。衛氣在陽經運行使人清醒,在陰經運行使人睏倦,每天運行二十五度,通常從足少陰開始分佈至內臟。若少陰有病,則進入陽經的時間較長,因此會感到睏倦,實際上並非真正的睡眠,而是睏倦的表現。這與少陽的主軸原則各有其精妙之處。
鰲按。仲景論。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者。當救其里。宜四逆湯。此條。舊本俱入太陽篇。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此條。舊本俱入少陰篇。前人因有少陰症似太陽。太陽脈似少陰。而反用藥不同之說。竊思頭疼發熱。固是太陽表症。
然脈沉。已為在裡。則此條當是初起屬太陽。及既入里。虛陽之浮於表者雖仍發熱。而寒邪據里。實屬真陰難解。故脈沉。而必治以四逆也。曰反者。見得初起之時。頭痛發熱。脈宜浮而反沉。其非專屬太陽明矣。故雖治以麻黃而終不瘥。必當以四逆救其里也。夫四逆者。少陰之劑。
白話文:
鰲按,張仲景在論述中提到,當患者出現發熱頭痛的症狀,但脈象卻呈現沈脈,如果治療後病情沒有好轉,且身體感到疼痛,這代表疾病已經進入內在(即「裡」),應該要治療內在的問題。適宜的治療方式是使用「四逆湯」。
過去的版本,這條原則都被歸類在「太陽病」的篇章中。另一個條目則指出,當少陰病患者在最初被診斷時,就出現發熱、脈象沈脈的情況,應該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進行治療。這個版本過去都被歸類在「少陰病」的篇章中。
前人認為,雖然頭痛和發熱是典型的太陽病徵兆,但是當脈象呈現沈脈時,表示病症已經進入了體內(即「裡」)。即使外在仍然發熱,但實際上體內已經受到寒邪的影響,這表明真正的問題在於體內的陰寒,而非表面的熱性症狀。因此,必須使用「四逆湯」來治療體內的問題。其中的「反者」一詞,指的是在疾病的初期,本應有浮脈的症狀,卻出現了沈脈,這顯示這種情況並非單純的太陽病,因此即使開始用「麻黃」進行治療,但最終還是需要使用「四逆湯」來調理體內的問題。而「四逆湯」則是針對少陰病的藥方。
則此條當屬少陰經症。不得以初起之太陽。遂列太陽篇中。並以為太陽脈似少陰也。至少陰病始得而無頭痛。宜屬少陰症矣。曰反熱者。以寒邪尚在於表。但皮膚腠理鬱閉為熱。故用麻黃細辛以發表間之熱。而尤必用附子以溫少陰之經。其所以必溫之者。以寒邪尚未入里。內未作熱也。
若寒入里。則必內熱而外不熱。當見吐利厥逆等症。不曰反發熱矣。
【綱】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李杲曰。陽中之陽水。太陽是也。為三陽之首。能循經傳。亦能越經傳。陽中之陽土。陽明是也。夫陽明為中州之土。主納而不出。如太陽傳至此。名曰循經傳也。陽中之陽木。少陽是也。上傳陽明。下傳太陰。如太陽傳至此。為越經傳也。陰中之陰土。太陰是也。上傳少陽為順。
白話文:
這條屬於少陰經的症狀,不能將其歸類在剛開始的太陽經中,因為認為太陽脈有類似少陰的情況。至少陰病開始出現,且沒有頭痛,應該被歸類為少陰的症狀。「反熱」表示寒邪仍然在表層,皮膚和腠理因寒邪而產生熱象,因此使用麻黃和細辛來疏散表層的熱,同時必須使用附子來溫暖少陰經絡。之所以一定要用溫熱藥物,是因爲寒邪尚未進入內裡,內部尚未產生熱象。
如果寒邪進入內裡,就會產生內熱而外表不熱,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瀉和厥逆等症狀,而不是「反發熱」。
【總述】 《傷寒論》中提到,厥陰的病症包括口渴、氣往上沖心、心內疼痛、饑餓但不想吃東西、吃了會吐出蟲子。若要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腹瀉不停。
【解析】 李杲指出,太陽是三陽中的首部,能遵循經絡傳導,也能越過經絡傳導。陽明是中土,主納物但不易排出,如果太陽傳到這個位置,稱為遵循經絡傳導。少陽是陽中之木,上傳到陽明,下傳到太陰,如果太陽傳到這裡,則稱為越過經絡傳導。太陰是陰中之土,上傳到少陽是順序的。
下傳少陰為逆。此為上下傳也。如太陰傳太陽。為誤下傳也。陰中之陽水。少陰是也。上傳太陰為順。下傳厥陰為生。如太陽傳至此。乃表傳裡也。陰中之陰木。厥陰也。上傳少陰為實。再傳太陽。為自愈也。太陽者。巨陽也。為諸陽之首。膀胱經病。若渴者。自入於本也。
名曰傳本。太陽傳陽明胃土者。名曰循經傳。為發汗不徹。利小便。餘邪不盡。透入於裡也。太陽傳少陽膽木者。名曰越經傳。為元受病。脈浮無汗。當用麻黃而不用之故也。太陽傳少陰腎水者。名曰表傳裡。為得病。急當發汗而反下。汗不出。所以傳也。太陽傳太陰脾土者。
白話文:
「下傳少陰為逆」,意思是如果疾病從少陰傳至其他部位,這就是一種逆轉的現象。「此為上下傳也」,這是表示疾病的傳播方向,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如太陰傳太陽」,這是指正常的疾病傳播流程,例如從太陰傳到太陽。「為誤下傳也」,若非正常地從較低的部位傳到較高的部位,就被認為是錯誤的傳播方式。「陰中之陽水」,指的是少陰這個部位的特性。「上傳太陰為順」,如果疾病從較高的部位傳至較低的部位,則被視為順序的傳播。「下傳厥陰為生」,如果從少陰傳至厥陰,則被認為是生命狀態的傳播。「如太陽傳至此」,這是在描述疾病傳播到某個特定部位的情況。「乃表傳裡也」,表示從表層傳到內部的過程。「陰中之陰木」,指的是厥陰這個部位的特性。「上傳少陰為實」,如果疾病從厥陰傳至少陰,則可能表現出實質的症狀。「再傳太陽」,若病情再進一步傳至太陽,可能意味著自我康復的開始。「太陽者,巨陽也」,太陽代表了身體的主要系統,特別是膀胱經。「為諸陽之首」,太陽系統是所有陽性系統的主導。「膀胱經病」,若膀胱經出現問題,可能會引發渴感。「若渴者,自入於本」,如果患者感到口渴,這可能是疾病深入體內的徵兆。
「名曰傳本」,傳本是指疾病從較低的部位傳至較高的部位,這是中醫理論中的特殊情況。「太陽傳陽明胃土者,名曰循經傳」,這是指疾病沿著經絡系統的正常傳播,通常會通過發汗或利尿來清除餘邪。「為發汗不徹,利小便,餘邪不盡」,如果發汗或利尿未能徹底清除體內的餘邪,疾病可能會進一步向內部發展。「太陽傳少陽膽木者,名曰越經傳」,越經傳指的是疾病跳過正常經絡系統的傳播,可能因為疾病的初期階段尚未完全表現出來,或者因為治療方法的選擇不當。「為元受病」,這是對疾病初始階段的描述。「脈浮無汗」,表示疾病的初期可能沒有發汗的症狀。「當用麻黃而不用之故也」,這是對未使用適當藥物治療的原因的解釋。「太陽傳少陰腎水者,名曰表傳裡」,表傳裡指的是疾病從表面傳至體內的過程,通常在疾病初期就應該發汗治療,但若反其道而行之,進行下藥,則可能導致病情的傳播。「為得病,急當發汗而反下」,這是對不當治療導致病情惡化的描述。「汗不出,所以傳也」,這表示由於未能有效發汗,疾病得以傳播。最後,「太陽傳太陰脾土者」,這是在描述疾病從太陽傳至脾土的過程,脾土在中醫理論中代表消化系統。
名曰誤下傳。為元受病。脈緩有汗。當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當時腹痛。四肢沉重。太陽傳厥陰肝木者。為三陰脈不至於首。惟厥陰與督脈上行。與太陽相接。名曰循經得度傳。
李梴曰。厥陰。陰盡則變。而厥逆生。蓋傳經至此已盡。無復可傳。再傳則逆於首經矣。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遲無力。當溫。浮緩。病自愈。厥陰受病。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唇青舌卷而煩滿者。胸中氣滿急也。或囊拳者。陰囊縮也。在女子則陰戶急痛引小腹。
此傳經厥陰風熱毒深於內也。肝木移熱克脾。脾受賊邪。五臟六腑皆困。榮衛不通。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則死。速下以救。五死一生。或下利譫語者。內有燥屎也。仍宜下之。或嘔而發熱者。和之。或發熱惡寒如瘧。囊不縮。脈微浮。微緩。胃之脈。脾氣既全不受賊邪。
白話文:
名為「誤下傳」,指的是當病情由元氣受損開始,脈象緩和且有汗出,本應使用桂枝湯來治療,但卻錯誤地使用了下法(即通便方法),導致這種病症的產生。初期可能出現腹痛、四肢沈重的症狀,這是由於太陽病傳至厥陰肝木所導致的,表現為三陰脈不能達到頭部,只有厥陰與督脈上行,與太陽相接,稱為循經得度傳。
李梴認為,厥陰是陰氣到極點後轉變,出現逆冷的情況。在這裡,病情已經傳遍,不能再傳,如果再傳下去,就會逆轉至頭經。脈象尺寸都沈,沈實有力,應當使用下法;沈遲無力,則需溫和處理;浮緩,則病狀自然痊癒。厥陰病通常在六七天後發作,因為其脈象循環至陰器,連接著肝,因此嘴脣發青、舌頭捲曲且感到煩躁和脹滿,這是因為胸中氣體滿而緊繃的緣故。男性可能出現陰囊收縮的情況,女性則可能出現陰戶緊繃並牽引至小腹的症狀。
這表明瞭循經厥陰風熱毒深入體內的情況,肝木之熱轉移並侵襲脾,脾受到敵對的邪氣,五臟六腑都感到疲憊,榮衛不暢通。耳朵聽力減退,陰囊收縮,失去知覺,進而死亡。若需迅速下藥以救援,則有可能使其中五死一人。對於下利譫語的患者,可能是內部有乾燥的糞便,仍需下藥處理。對於嘔吐並發熱的患者,應調和治療。對於發熱畏寒像瘧疾一樣的患者,陰囊沒有收縮,脈象微浮、微緩,這與胃脈相關,說明脾氣已經完全不受邪氣侵害。
榮衛將復。水升火降。寒熱作而大汗解矣。或下利腹脹身疼者。當先救表。而後溫里。若下利清穀。大汗出而厥。四肢疼。小腹拘急。或乾嘔吐沫。或氣衝心痛。吐蛔發熱消渴。皆厥陰寒症也。宜溫之。以上正文六言。乃萬病之祖。非得之內經。不能六言包括無遺如此。凡言六經所見之症。
即此三陽三陰經症也。凡雜病亦然。
柯琴曰。太陰厥陰。皆以里症為提綱。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為陰中之至陰。厥陰為陰中之陽也。
鰲按。厥者。絕也。厥陰者。陰絕陽也。陰既絕陽。則本經所發。自無熱症。其或有之者。厥陰之脈絡於膽。皆少陽相火所化令也。
白話文:
榮衛將復,水升火降,寒熱作而大汗解矣。或者出現腹瀉、腹部脹滿、身體疼痛的情況時,應當首先治療表面的症狀,然後再進行溫裏的治療。如果出現下利清穀、大汗淋灕且有厥冷、四肢疼痛、小腹緊繃或者乾嘔吐沫、氣衝心痛、吐蛔蟲伴隨發熱和口渴等症狀,這都是屬於厥陰寒症的表現。對於這些情況,應當採取溫暖治療的方法。以上所述的六種表述,乃是萬病之源,不是從《內經》中可以完全概括而來的。凡是提到的六經所見的症狀,實際上就是三陽三陰經的症狀。無論是綜合病症,亦是如此。
柯琴指出,太陰與厥陰都以內部的症狀為主要的治療方向,其中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是陰性中的極陰,而厥陰則是陰性中的陽性。
鰲按:「厥」是指斷絕的意思,「厥陰」指的是陰性斷絕了陽性的狀態。當陰性斷絕了陽性,那麼原本的經絡所產生的症狀自然不會有熱性的表現。然而,有些情況下,厥陰的脈絡涉及到膽,這是由少陽相火所導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