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自序

回本書目錄

自序

1. 自序

內經揭傷寒之症,未詳傷寒之變;自仲景創論,分陰陽,析六經,立方治,人始知傷寒之病之大,與傷寒之病之治矣,而實未知其所以大、所以治也。

傷寒之病,有傳經,有直中,有始終不傳,有風寒交中,千態萬狀,棼如亂絲,稍涉疑似,汗吐下誤施,致生他變,又復誤治,至再至三,其焉有不斃者乎?乃猶語於人曰:「吾固用仲景法,其如病之不治何?」夫不知病之所犯,於臟腑經絡輕重、虛實之何若,而但云用仲景法,其曷有濟?

乃又詭言仲景但知治外感,不知治內傷;又詭言但取仲景法,不取仲景方。夫方因法立,法就方施,仲景方果不足取,仲景之法亦非法矣!不知一百一十三方,方方皆活;三百九十七法,法法皆通。即其法與方,融會貫通之,誠有取之無盡,用之不竭者,人顧不此之思,欲妄言以文其謬,可慨已!

廿年來,余專讀傷寒書,至百餘家,人各一說,不勝繁冗駁雜之慮。倘欲學者如是以為業,恐白首不獲所據;不如是以為業,又空空罔所識知。

乃不揣,著為綱目一書,循六經之次,析各款之繁,以仲景論為綱,歷代諸家之語,足以闡明仲景者為目,庶覽是書者,可尋流溯源,而曉然於仲景之旨矣。

時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十一月中浣沈金鰲芊錄氏書。

白話文:

《黃帝內經》雖然提到了傷寒的症狀,但沒有詳細說明傷寒的變化。自從張仲景創立傷寒理論,區分陰陽、分析六經,並制定治療方劑後,人們才開始認識到傷寒這種疾病的嚴重性,以及如何治療。然而,人們其實並不知道傷寒之所以嚴重的原因,也不知道治療的真正道理。傷寒的病症,有沿著經絡傳遞的,有直接侵犯臟腑的,有從始至終都不傳遞的,也有風寒交錯侵襲的,千姿百態,紛亂如麻。如果稍有懷疑,就錯誤地使用發汗、催吐、瀉下的方法,就會導致其他病變,如果接著又用錯治療方法,一錯再錯,哪有不喪命的呢?但人們仍然會對別人說:「我確實用了張仲景的方法,可是病就是治不好啊。」卻不知道病人所犯的病,在臟腑經絡的輕重、虛實方面是怎樣的,只是一味地說用了張仲景的方法,這哪裡會有效果呢?還有人詭辯說,張仲景只懂得治療外感疾病,不懂得治療內傷。又有人詭辯說,只採用張仲景的理論,不採用張仲景的方劑。要知道,方劑是根據理論而制定的,理論是通過方劑來實施的。如果張仲景的方劑真的不值得採用,那麼他的理論也就不可信了。他們不知道張仲景的一百一十三個方劑,個個靈活有效;三百九十七個法則,個個都能貫通運用。只要將他的理論和方劑融會貫通,就真的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們卻不思考這些,而想用謬論來掩蓋自己的錯誤,真是可悲啊!近二十年來,我專心研讀傷寒書籍,讀了一百多家,各家都有自己的說法,繁雜而又相互矛盾,實在讓人擔憂。如果讓學者們這樣去研究傷寒,恐怕到了白頭也找不到可以依據的準則。如果不用心研究,又會空無所知。因此,我冒昧地編著了《綱目》一書,按照六經的順序,分析各種繁雜的病症,以張仲景的論述為綱領,引用歷代各家的言論,凡是能夠闡明張仲景思想的,都作為條目列出,希望閱讀這本書的人,可以追溯根源,從而清楚地了解張仲景的精髓。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十一月中旬,沈金鰲芊錄氏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