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首·總論 (3)

回本書目錄

卷首·總論 (3)

1. 陰陽

【綱】仲景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目】許叔微曰。傷寒六七日。無熱。脈沉緊而細。煩躁不飲水。此陰盛格陽也。當用附子霹靂散。飲水者不可服。

吳綬曰。陰症似陽。乃水極似火也。蓋傷寒傳變。誤服涼劑。攻熱太速。其人素本腎氣虛寒。遂變陰症。冷盛於內。逼其浮陽之火發於外。面赤煩躁。身微熱。渴欲飲而不能飲。大便秘。小便淡黃。或嘔逆氣促、鄭聲、咽喉痛。所以狀似陽症。如妄投寒涼即死。切其脈沉細微遲者。

白話文:

【綱】張仲景說:病症如果表現為發熱且畏寒,這是陽病的表現;如果沒有發熱但畏寒,則是陰病的表現。陽病通常在七天後痊癒,陰病則在六天後痊癒,這是由於陽性數字為七,陰性數字為六的原因。

【目】許叔微說:傷寒病六七天後,若無發熱現象,脈搏沈緊且細,患者煩躁但不願喝水,這表示陰邪過盛,將陽氣擋在內部,應使用附子霹靂散治療。若患者喝水則不宜服用此藥。

吳綬說:陰症表現類似陽症,其實是因為寒極似熱。傷寒病轉變時,誤服涼藥,過度攻擊熱病,若本來就腎氣虛寒的人,會轉變為陰症。體內寒氣過盛,逼使體表的熱氣表現出來,呈現面紅煩躁,身體微熱,口渴想喝水卻無法喝,大便乾結,小便淡黃,或者出現噁心、呼吸急促、語音模糊、咽喉疼痛等症狀,因此看起來類似陽症。如果誤投寒涼藥物,可能會導致死亡。應該注意的是,脈搏沈細微遲的人,可能是陰症的徵兆。

急用通脈四逆湯。倍參、附以接真陽。設或差遲。則陰盛陽衰。參、附亦不救矣。此與陰盛格陽例同。王太僕所謂身熱脈數。按之不鼓擊者。名陰盛格陽。非熱也。陽症似陰。乃火極似水也。蓋傷寒熱甚。失於汗下。陽氣亢極。鬱伏於內。反見勝己之化於外。故身寒逆冷。神氣昏昏。

狀若陰症也。大抵唇焦舌燥。渴飲便秘。溺赤澀。設有稀糞水利出者。此內有燥屎結聚。乃旁流之物。非冷利也。再審有失氣極臭者。是也。脈雖沉。切之必滑有力。或時躁熱。不欲衣被。揚手擲足。譫語。此陽症也。輕者。人參白虎湯。或小柴胡合解毒湯。內實者。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急用通脈四逆湯,其中的黨參和附子用量需加倍,以補充真陽。如果治療過程稍有延遲,可能會導致陰盛陽衰的情況,此時單靠黨參和附子可能就無法輓救了。這種情況類似於陰盛格陽的情況。王太僕所說的「身熱脈數,按之不鼓擊」,指的是陰盛格陽,並非熱症。陽症表現為似陰,實際上是因為火熱到了極點,就像水一樣。傷寒病情嚴重時,如果沒有適當的發汗或排便,陽氣過度亢奮,在體內鬱積,反而在外部表現出勝過自己的化學反應,導致身體寒涼、逆冷、精神混濁,看起來像是陰症。

大約來說,嘴脣乾燥、舌頭乾裂、口渴、便祕、尿液色赤且有澀感。如果有稀糞排出,這是因為內部有燥屎積聚,是旁流的物質,而不是因為冷利所致。再進一步觀察,如果存在氣味極端、極度煩躁、不喜歡穿著被褥、掙扎搖擺、語無倫次等現象,這就是陽症的表現。對於輕微的病症,可以使用人參白虎湯,或者小柴胡配合解毒湯。對於內有實熱的病症,則需要使用調胃承氣湯。

潮熱者。大柴胡湯加芒硝。若大實大滿。秘而不通。大承氣湯。必審輕重而酌用之。此與陽盛拒陰亦同。王太僕所謂病人身寒厥冷。其脈滑數。按之鼓擊指下者。名陽盛拒陰。非寒也。

趙嗣真曰。仲景論陰虛陽盛。陽虛陰盛。理實深奧。經曰。邪氣甚則實。精氣脫則虛。因正氣先虛以致邪氣客之而為盛實。於是有陰虛陽盛陽虛陰盛之別。愚因括仲景之理而詳說之。蓋盛指邪氣言。虛指正氣言。陰陽虛盛。邪正消長之機也。且正氣在人。陽主表而陰主裡。邪氣中人。

白話文:

熱潮來襲時,使用「大柴胡湯」加上「芒硝」。如果症狀表現為大腸積聚,消化不良,導致便祕,則使用「大承氣湯」。使用藥物時,必須評估病情的輕重程度,再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這和陽氣過盛抗拒陰氣的情況相似。王太僕提到,當病人出現身體寒冷、四肢冰冷,脈搏跳動快速而有力(按脈時如擊鼓一般)的症狀時,被稱為陽氣過盛抗拒陰氣,而非真正的寒冷。

趙嗣真說道,張仲景在討論陰虛與陽盛,以及陽虛與陰盛的理論時,其理論深奧。經典中提到,邪氣過重會導致實症,而精氣流失則會造成虛症。這是因為當人的正氣先已虛弱,讓邪氣乘機入侵,導致了過度的實症或虛症。因此有陰虛陽盛與陽虛陰盛的區分。我根據張仲景的理論,詳細闡述了這些概念。這裡的「盛」指的是邪氣的強盛,「虛」指的是正氣的衰弱,是陰陽之間的平衡與失衡的關鍵。而且,在人類體內,陽氣主導表層,而陰氣則主導內部。邪氣進入人體,會影響這兩者的平衡。

表為陰而里為陽。若表之真陽先虛。故陰邪乘陽而盛實。表受邪者。陽虛也。脈浮緊。陰邪盛於外也。是謂陽虛陰盛。所以用桂枝辛甘之溫劑。汗之則陰邪消。溫之則真陽長。使邪去正安。故愈。又若里之真陰先虛。故陽邪入陰而盛實。里受邪者。陰虛也。脈沉實者。陽邪盛於內也。

是謂陰虛陽盛。所以用承氣峻苦之寒劑。下之則陽邪消。寒之則真陰長。邪去正安。故愈。以是知仲景主此二症。蓋一指表症。一為里症。指邪正消長而言。非兼言表和里病。里和表病。而謂之陰陽虛盛也。況和者。無病也。以和訓虛。恐礙理。

李梃曰。概言之。三陽經病。即陽症。手之三陽。從頭走足。故頭疼身熱云云。三陰經病。即陰症。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故腹痛自利云云。然陰陽俱有表裡二症。陽症表裡同歸於熱而已。陰症表郁似陽。入里則有傳經直中之殊。大抵陽症之表。發熱惡寒。清便自調。面光聲亮。

白話文:

表象屬陰,而裏部屬陽。若表層真正的陽氣先虛弱,因此陰邪會乘機入侵,使得表面的邪氣變得強盛。表面受到邪氣侵襲的情況,代表陽氣已經虛弱。脈象浮緊,表示陰邪在體表強盛。這就是說陽氣虛弱,陰邪旺盛。因此使用桂枝這種辛甘溫和的藥物來發汗,就能使陰邪消散;使用溫熱之法,讓真正的陽氣得以增長,這樣邪氣離開,身體就能恢復平靜,疾病自然痊癒。

反之,若內部的真正陰氣先虛弱,那麼陽邪就會進入陰氣中,使得其強盛。內部受到邪氣影響的情況,表示陰氣已經虛弱。脈象沈實,表示陽邪在內部強盛。這就是說陰氣虛弱,陽氣旺盛。因此使用承氣這種峻烈苦寒的藥物來下洩,就能使陽邪消散;使用寒涼之法,讓真正的陰氣得以增長,邪氣離去,身體就能恢復平靜,疾病自然痊癒。

由此可知,張仲景主導這兩種症狀,一種指的是表症,另一種為裏症,指的是邪氣與正氣的消長情況,而非同時論述表和裏的病狀,或同時論述裏和表的病狀,並將其稱為陰陽虛盛。此外,「和」的意思是沒有病,如果將「和」解讀為虛弱,可能會與道理相悖。

李梃認為,簡單來說,三陽經的病狀即是陽症,三陽經由頭部流向腳部,所以會出現頭疼、身體發熱等現象。三陰經的病狀即是陰症,三陰經由腳部流向腹部,所以會出現腹痛、自行排便等現象。然而,陰陽兩者都有表和裏兩種病狀,陽症的表和裏都歸於熱性。陰症的表部表現類似陽症,但進入裏部後,會有不同的傳經直中的特點。總的來說,陽症的表部會有發熱、畏寒的現象,排便順暢,臉色紅潤、聲音洪亮。

鼻息如常。手足溫。陽症之裡。唇焦舌燥。爪甲紅活。身輕易轉。煩渴。掀衣。揚手擲足。大便硬閉。小便赤澀。脈浮洪數。用汗吐下和四法以治之。陰症之表。無熱惡寒。面慘聲短。鼻息氣冷。手足厥逆。陰症之裡。唇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難轉。不渴。引衣。臥多蜷足。

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脈細沉微。每與陽症相反。蓋陽症自上而下。故初起有頭疼。陰症則無也。陽症自外傳入。故鬱而為熱。陰症則無熱而反厥冷也。陽症揚手擲足。陰症則臥多蜷足。陽症內熱而渴。陰症則不渴。陽症二便閉。陰症則二便清且利也。惟腹痛與嘔。陰陽二症俱有。

白話文:

鼻息正常,手腳溫暖。陽症的內在表現,嘴脣乾燥,舌頭乾燥,指甲紅潤有活力。身體輕盈易動,口渴,掀開衣物,抬手踢腳,大便堅硬難解,小便色紅且澀。脈搏浮動洪大快速。應使用發汗、吐出、導瀉和調和四種方法來治療。陰症的外表,沒有熱感,臉色蒼白聲音短促,鼻息冷涼,手腳冰冷。陰症的內在表現,嘴脣紫暗,舌頭卷縮,指甲呈青黑色。身體沈重難以轉動,不口渴,拉開衣物,躺著時常蜷曲腳部。大便稀軟,小便清白。脈搏細小沈穩,常常與陽症相對。陽症自上而下,所以初期會有頭痛,陰症則不然。陽症由外而內傳播,導致內部熱化,陰症則沒有熱感反而感到寒冷。陽症抬手踢腳,陰症則躺著蜷曲腳部。陽症內熱而口渴,陰症則不口渴。陽症二便閉塞,陰症則二便清暢且順利。只有腹痛和嘔吐,陰陽兩種症狀都有。

然陰脈沉微。凡言陽症。多得之風寒暑濕。邪生於太陽也。凡言陰症。多得之起居飲食喜怒。邪生於少陰也。故云。傷寒挾內傷者。十居八九。此陰陽正病也。陽邪不深。不能至於厥逆。陰邪不甚。不能至於煩躁。此水極似火。火極似水。謂之反化。亢極則害之義也。陽症潮汗秘赤滿渴狂譫。

甚則斑血喘急。然熱極忽然熱伏於內。故身寒四肢厥逆。狀若陰症。但身雖冷而不欲近衣。神雖昏而氣色光潤。脈必沉滑而有力。此陽極似陰也。宜大柴胡下之。或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陰症厥冷吐利不渴靜蜷。甚則咽痛鄭聲。然寒極忽然火浮於外。發躁擾亂。狀若陽症。然身雖煩躁。

白話文:

然而,陰脈沈弱。凡是提到陽症,大多因風寒暑濕等外邪侵入,病源在於太陽經。若是提到陰症,則多由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情緒變動等因素導致,病源在於少陰經。所以說,傷寒兼有內傷的情況十分普遍,這是正常的陰陽病症。陽邪如果不深入,不足以引發厥逆(四肢冰冷)的症狀;陰邪如果不嚴重,不足以引發煩躁的症狀。這就像是水極似火,火極似水,稱為「反化」,意思是過度發展後會對身體造成損害。陽症表現為潮汗、尿赤、腹脹、口渴、精神狂亂。

病情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斑點、出血、呼吸急促的現象。然而,熱到極點時,熱氣會突然在體內潛藏,因此會出現身體寒冷、四肢冰涼的症狀,看似陰症。但實際上,即使身體寒冷,卻不想接近衣物,神志雖然混濁,但臉色光潤。脈搏必定是沈滑且有力。這就是陽症過度表現為陰症的情況。適合使用大柴胡湯進行治療,或者使用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陰症表現為四肢冰涼、嘔吐拉肚子、沒有口渴感、蜷縮在一處。病情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咽喉疼痛、語音模糊不清(鄭聲)。然而,寒到極點時,熱氣會突然在體外升騰,引發焦躁和混亂的症狀,看似陽症。然而,身體雖然感到煩躁。

而引衣自蓋。口雖燥渴而飲水不下。脈必沉細無力。此陰極似陽也。宜通脈四逆湯。從治者。反攻也。熱藥冷飲。冷藥熱飲。或熱藥為君。而佐以涼藥。或冷藥為君。而佐以熱藥。亦非判然如庸醫之差誤也。借有熱病服熱藥而愈者。必先服寒藥過多。寒病服寒藥而愈者。必先服熱藥過多故耳。

若夫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此為逆治。逆治者。正治也。正治之法。人孰不知之乎。

張介賓曰。凡治傷寒。須先辨陰陽二症。若病自三陽。不能解散。而傳入三陰。則寒鬱為熱。因成陽症。蓋其初病。必發熱頭痛。脈浮緊。無汗。以漸而深。乃入陰經。此邪自陽分傳來。愈深則愈入。雖則陰經。亦陽症也。脈必沉實有力。其症必煩熱熾盛。此當攻裡。或清或下。

白話文:

古人會自我覆蓋,即使感到乾渴,但喝水卻不下嚥。脈搏必定細弱無力。這是陰氣極度虛弱,看似有陽氣的現象。應使用「四逆湯」進行治療。若採取相反的治療方式,就是錯誤的做法。熱藥配合冷飲,冷藥配合熱飲,或者熱藥作為主要藥物,搭配一些涼藥;或者冷藥作為主要藥物,搭配一些熱藥,這些都不是像庸醫那樣的明顯錯誤。只是熱病服用熱藥而痊癒的情況,一定是先前服用過量的寒藥;寒病服用寒藥而痊癒的情況,一定是先前服用過量的熱藥。

至於使用寒藥來治療熱病,或者使用熱藥來治療寒病,這稱為逆治。逆治是正治的方式。正治的方法,誰不知道呢?

張介賓說:凡是要治療傷寒,必須首先分辨陰性和陽性的症狀。如果疾病原本在三陽部位,無法疏散,轉而進入三陰部位,則寒氣積聚成為熱病,形成陽性症狀。起初的病症,必定會出現發熱、頭痛,脈搏浮緊,沒有汗液。隨著病情加深,進入陰經。這表示邪氣從陽部傳來,越深入就越接近陰部,雖然處於陰經,也是陽性症狀。脈搏必定沈實有力,症狀必定煩熱熾盛。這時應該攻擊內臟,或者清熱,或者使用下藥。

隨宜而用。若內不熱。安得謂陽症乎。若初起本無發熱頭疼等症。原不由陽經所傳而竟入陰分者。其症或厥冷。或嘔吐。或腹痛瀉利。或畏寒不渴。或脈來沉弱無力。此皆元陽元氣不足。乃為真正陰症。經曰。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此以傳經不傳經而論陰陽也。

陰陽之治。又當察其虛實如下。治傷寒。凡陽症宜涼宜瀉。陰症宜補宜溫。此大法也。但以經臟言陰陽。則陰中本有陽症。此傳經之熱邪也。以脈症言陰陽。則陽中最多陰症。此似陽之虛邪也。惟陰中之陽易辨。而陽中之陰難知。如發熱狂躁。口渴。心煩喜冷。飲水無度。大便硬。

白話文:

根據情勢適時地運用藥物。如果體內沒有熱象,怎麼能稱為陽症呢?如果在疾病初期並無發熱、頭痛等症狀,原本就不是由陽經傳播,而是直接進入陰經系統的。這些症狀可能包括四肢厥冷、噁心、嘔吐、腹部疼痛、拉肚子、畏寒、不想喝水,或者脈搏微弱、力道不足。這都是因為元陽元氣不足,這是真正的陰症。經書上說,發熱和畏寒開始於陽經,沒有發熱和畏寒開始於陰經。這是以傳播經絡與未傳播經絡來討論陰陽的。

對於陰陽的治療,還需要觀察病情的虛實如下:治療傷寒,凡是陽症應使用清涼和瀉下之法,陰症則應使用補益和溫暖之法,這是基本原則。但從經絡和臟腑的角度來論述陰陽,則陰經中本身就存在著陽症,這是傳播經絡的熱邪。從脈象和症狀的角度來論述陰陽,則陽經中最多的反而是陰症,這是看似陽經的虛邪。唯有在陰經中的陽症比較容易辨認,而在陽經中的陰症則難以認識。例如,發熱、狂躁、口渴、心煩、喜愛冷飲、飲水量無限增加、大便乾硬。

小便赤。喉痛口瘡。身粗氣急。脈滑實有力者。此真正陽症也。其有身雖熱。而脈來微弱無力者。此雖外症似陽。實非陽症。陶節庵云。凡發熱面赤。煩躁揭衣。唇口赤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虛狂假斑。脈大者。人皆誤認陽症。殊不知陰症。不分熱與不熱。須憑脈下藥。

至為切當。不問脈之浮沉大小。(亦是切脈要訣)但指下無力。重按則無。便是陰脈。不可與涼藥。服之必死。急與五積散通解表裡之寒。甚者必加薑、附。又曰。病自陽分傳入三陰者。俱是脈沉。須以指下有力無力為辨。(切脈要訣)有力者為陽為熱為實。無力者為陰為虛為寒。

白話文:

小便呈紅色,喉嚨疼痛,口腔潰瘍,身體燥熱,呼吸急促,脈搏滑潤有力,這些症狀都是真正的熱性病症。然而,如果身體雖然熱,但脈搏卻微弱無力,那麼這類症狀雖然外表上看似熱性,實際上並非熱性病症。陶節庵曾經說過,熱臉潮紅,焦慮不安,嘴脣和口腔乾裂,說話時表現出喜怒無常,對親疏不一,虛妄的斑痕,脈搏強大的,人們往往誤認為是熱性病症,但實際上可能是陰性病症。不分清熱性或非熱性,必須根據脈象來選擇藥物,這是正確的做法。不管脈象的浮沈大小(這是診脈的重要原則)。但是,如果指下無力,用力按下去也沒有脈搏,這種就是陰性脈象,不可以使用涼性藥物,否則會導致死亡。應該使用「五積散」來通調表裡的寒氣,嚴重的情況可能需要加入薑和附子。此外,疾病從陽性部分傳入三陰部分,脈象通常沈,需要根據指下的有力或無力來分辨。有力表示為陽、熱、實;無力表示為陰、虛、寒。

此節庵出人之見也。然以余觀之。似陽非陽之症。不必謂其外熱煩躁。微渴戴陽之類。即皆為陰症也。但見其元陽不足。而氣虛於中。雖有外熱。亦假熱耳。設用清涼消耗。則中氣愈散。中氣既敗。則邪氣愈強。其能生乎。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中醫學的一個理論觀點。然而,以我的觀點來看,對於那些看似陽氣但實際並非純陽的病症,我們不應該只認為它們會表現出外在的熱燥和焦慮,以及微微口渴、面帶陽氣等特徵。實際上,這些病症可能都是陰性質的。

這種病症的主要特徵是本來的陽氣不足,並且在體內的氣血運行上有虛弱的情況。即使出現了外在的熱象,這也只是虛假的熱象。如果使用清涼消炎的方法來治療,可能會導致體內的氣血更加散失,使得體內的氣血運行功能更加衰敗。當體內的氣血運行功能衰敗時,邪氣就會更強,這樣就無法達到康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