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傷寒論綱目》~ 卷首·總論 (1)

回本書目錄

卷首·總論 (1)

1. 脈症總論

鰲按。仲景自序云。著傷寒雜病論十六卷。仲景原書固合傷寒雜病而為一也。迨叔和編次。始分傷寒雜病為兩書。於本論削去雜病。然論中雜病。留而未去者正多。於是仲景原書。後人不得一見。叔和後。註釋者不下什百家。又各以意顛倒。紛紜傳會。更兼日久殘闕。仲景之原文益失。

仲景之書益難讀矣。鰲今輯傷寒論綱目。分條析款。各循六經分次。而其論有不得分屬六經者。因輯脈症總論、六經主症、陰陽、表裡、傳變、愈解六篇冠於前。以為卷首。又輯諸寒熱症、陰陽易、勞復食復、百合病、狐惑病、陰毒、陽毒、陰陽交、瘥後諸病、婦人傷寒十篇。次於六經之後。

白話文:

鰲氏整理了《傷寒論》的框架。他按照條理細分了各個部分,並且根據六經的順序進行排列。然而,在論述中有些內容並不能完全歸納到六經之中,因此他編輯了脈象與症狀的總論、六經的主要症狀、陰陽理論、表裏關系、傳染與變化、痊癒與解毒六個篇章作為總論,放在最前面,作為全書的開頭。他又編輯了各種寒熱症狀、陰陽錯亂、勞累後復發、食後復發、百合病、狐惑病、陰毒、陽毒、陰陽交錯、病癒後的症狀、婦女罹患傷寒等十個篇章,放在六經之後。如此一來,使得原本難以閱讀的《傷寒論》變得更加清晰易懂。

實不免剪綴割裂之譏。然仲景原書。既不復睹。而苟可以發明仲景之書之旨。將質諸冥冥。仲景當亦曲恕。而不以剪綴割裂為余首罪也。閱者其更諒之。

【綱】仲景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目】朱肱曰。太陽、陽明、少陽。皆陽症也。桂枝、麻黃湯、大青龍湯。治太陽傷風寒也。大柴胡湯、大承氣、小承氣、調胃承氣湯。治陽明傷寒也。小柴胡湯。治少陽傷寒也。其他藥。皆發汗吐下後症也。若陽氣獨盛。陰氣暴絕。即為陽毒。當以酸苦之藥投之。令陰氣復而大汗解。

白話文:

【大綱】張仲景說,如果病人出現發熱和畏寒的症狀,這表示病源在陽性;若只有畏寒而沒有發熱,則表示病源在陰性。

【細目】朱肱指出,太陽、陽明、少陽三經的疾病都屬陽性症狀。使用桂枝湯、麻黃湯和大青龍湯來治療太陽傷風或寒病。使用大柴胡湯、大承氣、小承氣和調胃承氣湯來治療陽明經的傷寒。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少陽經的傷寒。除了這些方劑外,其他的藥物則是用於發汗、催吐或下瀉後的症狀。如果陽氣過盛,陰氣突然消失,就成為了陽毒,應該使用酸苦性的藥物來治療,使陰氣恢復並引發大量出汗,達到治療效果。

請讀者對此有更深的理解。

如苦參、大青、葶藶、苦酒之類。皆復其陰氣也。微止用苦。甚則兼用酸苦。折熱復陰。若熱極發厥。陽症似陰者。當以脈別之。太陰、少陰、厥陰。皆陰症也。三陰中寒微。則理中湯。稍厥或中寒下利。乾薑甘草湯。大段重者。四逆湯。無脈者。通脈四逆湯。若陰氣獨盛。

陽氣暴絕。則為陰毒。急灸臍下。服以辛熱之藥。令復陽氣而大汗解。如桂枝、甘草、乾薑、附子之類。能復其陽氣也。微用辛甘。甚則用辛苦。若陰極熱躁。陰症似陽者。亦當以脈別之。

白話文:

在古代中醫學中,常使用像苦參、大青、葶藶、苦酒等物質,這些都是具有補充陰氣作用的材料。在治療時,如果症狀輕微,可以單純使用苦味的藥物;如果症狀嚴重,則需要結合酸和苦的藥物一同使用,來達到降熱並恢復陰氣的效果。當患者出現熱到發厥、陽症表現出像是陰症的特徵時,則需通過脈象來進行分辨。太陰、少陰、厥陰這三個經絡所代表的症狀都屬於陰性的。若患者在三陰部位出現微小的寒症,可以使用理中湯進行調理;如果出現稍有厥逆或下利的寒症,則可使用乾薑甘草湯;對於病情嚴重的患者,則需使用四逆湯;若患者脈搏消失,則需要使用通脈四逆湯。如果陰氣獨自旺盛,則會導致陽氣突然斷絕,形成陰毒。此時,應緊急灸療肚臍下方,並服用具有辛熱效果的藥物,以恢復陽氣,並使其排出大量汗水。常用的藥物如桂枝、甘草、乾薑、附子等,都能夠補充和恢復陽氣。對於輕微的症狀,可以使用辛甘的藥物;若陰氣極度亢進,出現熱燥的情況,並且陰症表現出像是陽症的特徵,同樣需要通過脈象來進行辨別。

戴原禮曰。凡治傷寒。須辨陰陽二候。陽經有三。陰經亦有三。經之陰陽。以臟腑言。腑陽、臟陰也。病之陰陽。乃是外邪之陰陽。陰氣陽氣也。病在太陽。則熱在皮膚之分。翕翕怫怫而熱。便有頭疼惡寒體痛。其脈浮緊。病在陽明。則熱在肌肉之分。或壯熱。或熇熇熱。或蒸蒸熱。

便有頭額痛。或潮熱自汗。其脈長大。病在少陽。則必半表半裡之熱。或往來寒熱。便有頭角痛。口苦。嘔而胸滿脅痛。其脈弦數。病在太陰。則手足漸冷。脈息漸沉。或自利腹滿。嘔吐不渴。病在少陰。雖發熱。手足自冷。其脈沉細。病在厥陰。則手足厥冷。甚則舌卷唇青囊縮。

白話文:

戴原禮說,治療傷寒時,必須分辨陰陽兩種症狀。陽經有三條,陰經也有三條。經絡的陰陽,是以五臟六腑來說,五臟屬陰,六腑屬陽。疾病的陰陽,指的是外來邪氣的陰陽,即陰氣與陽氣。如果病在太陽經,那麼熱氣會在皮膚層面,呈現為熱熱的症狀,通常會伴隨頭痛、畏寒、全身痠痛。脈象會表現為浮緊。如果病在陽明經,熱氣會在肌肉層面,可能表現為高熱、持續的熱感或蒸熱感。可能會出現額頭疼痛,或者潮熱、自汗的情況,脈象會呈現為長大。如果病在少陽經,則會表現為表裡之間的熱氣,可能表現為反覆寒熱,頭部及額部疼痛,口苦,噁心且胸部脹滿、脅部疼痛。脈象會呈現為弦數。如果病在太陰經,會表現為手腳逐漸變冷,脈搏逐漸沈下去。可能伴有自行排便、腹脹、噁心但不口渴的症狀。如果病在少陰經,即使發熱,但手腳仍會保持冰冷。脈象會呈現為沈細。如果病在厥陰經,則會表現為手腳冰涼,嚴重時甚至舌頭捲曲、嘴脣青紫、生殖器收縮。

其脈微緩。三陰症。雖肌表有熱。以手按之。則不甚熱。陰甚者。則冷透手也。陰陽二氣。皆能犯臟腑。故陽氣犯太陽。則為傷風。惡風而有汗。陰氣犯太陽。則為傷寒。惡寒而無汗。在太陽未得解。轉入陽明少陽二經。則純乎陽。不如太陽之易治。若陽氣未能罷。以次傳入陰經。

則為陰中之陽。蓋緣陽經之陽氣。來入陰經。雖有自利慾寐。唇青厥冷。舌卷囊縮等症。亦不可妄投熱藥。宜瀉其陽之在陰經也。若陽病下之太過。陽氣已脫。遂變為陰。所謂害熱未已。寒病復起。或初得病便是陰症。此是陰中之陰。蓋緣陰氣攻陰經。陰自得傳。非自陽經傳來。

白話文:

脈象微弱且緩慢,這是三陰病症的表現。雖然表面上有熱感,但用手按壓時,熱感並不明顯。如果陰邪嚴重,甚至會感到按下去後手都冷了。陽氣和陰氣都能影響五臟六腑,當陽氣侵犯到太陽經,會導致感冒,表現為怕風且出汗;陰氣侵犯到太陽經,則會導致傷寒,表現為怕冷且不出汗。如果在太陽經的病症未能得到解決,轉而進入陽明經和少陽經,那麼病情就純粹是陽性,比在太陽經時更難治療。若陽氣尚未完全消失,然後轉移到陰經,會出現自利、想睡、脣色蒼白、四肢冰冷、舌頭卷縮等症狀,此時不能胡亂服用溫熱的藥物,應該清洩進入陰經的陽氣。

如果陽性病症過度使用下法(如利尿、通便等),導致陽氣脫離,那麼就會轉為陰性病症。這就是說,原本的熱症還未痊癒,又出現了寒症。或者一開始就出現陰性病症,這類病情屬於陰中之陰,因為陰邪直接攻擊陰經,並不是從陽經傳來的。

只當以溫藥回其陽。故陽入陰者變陽以救陰。陰入陽者用陽以救陽。二者不可不辨。有傷寒正病。有傷寒雜病。傷寒雜病者。難以正病治。如病人症狀不一。有冷有熱。陰陽顯在目前。當就其中大節先治。其餘症則徐治。然亦不可用獨熱獨寒之劑。又如嘔渴煩熱。進小柴胡湯。

嘔渴煩熱止矣。而下利不休。以小柴胡為非。則嘔渴煩熱不應止。以為是。則下利不應見。吐利厥逆。進姜附湯。吐利厥逆止矣。而熱渴譫語。昏不知人。以姜附湯為非。則吐利厥逆不應止。以為是。則熱渴譫語不應見。此亦傷寒雜病。雖無前項冷熱二症顯然並見之跡。而陰中有陽。

白話文:

在治療時,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來補充體內的陽氣。因此,當陽氣進入陰氣中時,我們需要用陽氣來救助陰氣;當陰氣進入陽氣中時,則用陽氣來救助陽氣。這兩種情況都需要區分清楚。

在治療傷寒這種疾病時,還可能會遇到其他病症混雜的情況,這時用正規的傷寒療法可能不太適合。例如,病人的症狀會有冷熱交替,這是明顯的陰陽失調現象。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首先應該針對主要症狀進行治療,其他細節症狀可以慢慢處理。然而,我們也不能單純使用強烈的熱性或寒性藥物。

例如,當病人出現噁心、口渴、煩躁、發熱等症狀時,可以使用柴胡湯。如果病人的噁心、口渴、煩躁、發熱已經得到緩解,但仍然有腹瀉不停,這可能是因為使用了不適合的藥物(如柴胡),導致症狀無法完全消失。反之,如果認為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但腹瀉不停,這也說明治療方法可能出錯。

如果病人出現嘔吐、腹瀉、四肢冰冷的症狀,可以使用姜附湯來治療。如果嘔吐、腹瀉、四肢冰冷的症狀已經得到改善,但卻出現口渴、說胡話、昏迷等症狀,這可能是因為使用了不適合的藥物(如姜附湯),導致這些新的症狀出現。反之,如果認為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但口渴、說胡話、昏迷等症狀仍然存在,這也說明治療方法可能出錯。

以上都是在傷寒之外的其他病症,雖然沒有明顯的熱性和寒性症狀同時出現,但仍可能存在陰陽失調的情況。

陽中有陰。潛伏其間。未即發見。用藥一偏。此衰彼盛。醫者當於有可疑之處。能反復體認。無舉一廢一。則盡善矣。

樓全善曰。素問云。脈從而病反。言症似陽者。脈亦從症似陽。而其病反是寒也。症似陰者。脈亦從症似陰。而其病反是熱也。故皆反其脈症施治。如身熱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症似陽也。身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若不知脈。

誤謂實熱。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名曰陰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少陰症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治之。

白話文:

在健康體內,陽氣之中隱含著陰氣,這些陰氣可能不易被察覺。如果我們只使用一種藥物,可能會導致健康的部分區域變得更糟,而另一部分卻得到改善。因此,醫生應該對任何可疑的情況進行反覆評估,避免過度或不適當地治療任何一個問題,這纔是最理想的治療方式。

樓全善指出,《黃帝內經》提到「脈隨病反」,意即病徵看似陽性的時候,脈象卻呈現陰性,實際病情反而為寒症;反之,病徵看似陰性的時候,脈象卻呈現陽性,實際病情反而為熱症。因此,治療時應反轉脈象和病徵的診斷。例如,雖然患者有高熱且臉色紅潤,但脈搏卻微弱,這表示病徵看似陽性,實際上卻是陰症。患者高熱,可能是體內有寒症;臉色紅潤,可能是陰氣過盛;下部虛弱,是因為陰氣過度聚集於下部。若不知道脈搏情況,誤判為真正的熱症,反而使用涼藥,會導致氣息消散,引發嚴重疾病。

《外臺祕要》中提到「陰氣過盛導致焦躁不安」,稱為「陰躁」,患者可能想坐在井中,應使用溫熱藥物進行治療。因此,當仲景在處理少陰症狀中,患者臉色紅潤時,會使用四逆湯加上蔥白進行治療。

李氏杲曰。寒涼之藥入腹。則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陰躁之極。故欲坐井中。是陽已先亡。醫猶不悟。復認為熱。重以寒藥投之。其死何疑焉。或因吐。因嘔。因嗽而發躁。蒸蒸身熱。如坐甑中。欲得去衣。居寒處。飲寒水。則便如故。振寒復至。則氣短促。胸中滿悶。甚則口開目瞪。

聲聞於外。而涕淚涎痰大作。其發躁須臾而已如前。六脈弦細而澀。按之而虛。此大寒症也。以辛寒甘寒。大瀉南方。北方則愈。

張氏介賓曰。傷寒綱領。惟陰陽為最。有純陽症。有純陰症。當宜分治也。又有陰陽相半症。如寒之即陰勝。熱之即陽勝。或今日見陰。而明日見陽。或今日見陽。而明日見陰。然以陰變陽多吉。以陽變陰多凶。凡病人開目、喜明、欲見人、多談者。屬陽。閉目、喜暗、不欲見人、懶言者。

白話文:

李氏杲說:冰冷的藥物進入肚子後,身體四周的熱氣因為受到水分的影響會上升,陰氣極度亢進,所以會有想要坐在井裡的感覺,這表示陽氣已經先消失,但醫者卻未能理解,反而誤認為是熱病,於是再施加冰冷的藥物治療,這種情況下,死亡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或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嘔吐、咳嗽等症狀,導致內心煩躁,體溫升高,如同蒸籠中的熱氣,想脫掉衣物,尋找冷靜的地方,喝冷水來舒緩,但這樣做後症狀會有所改善,一旦再次感到寒冷,就會呼吸急促,胸口感到堵塞,嚴重時甚至會口開目瞪,聲音傳到外面,並且開始流鼻涕、出眼淚、吐口水和痰,這種煩躁的狀態只持續很短時間,就像之前一樣。脈搏會呈現為弦細而乾澀,按下去會感到虛弱,這是嚴重的寒症,使用辛寒和甘寒的藥物來治療,可以幫助消除南方的寒氣,北方的病情會得到改善。

張氏介賓說:傷寒的基本原則,最重要的是分辨陰陽兩種不同的症狀。有純陽的症狀,有純陰的症狀,應該要分別對待。還有一種是陰陽平衡的症狀,像是寒症會讓陰氣更盛,熱症會讓陽氣更強,或者今天出現陰症狀,明天又轉為陽症狀,或者今天出現陽症狀,明天又轉為陰症狀。然而,陰轉為陽通常會帶來好轉的結果,而陽轉為陰則往往會帶來不利的結果。對於病人的表現,開著眼睛、喜歡光明、想要見人、多說話的,屬於陽性。閉著眼睛、喜歡黑暗、不想見人、少說話的,則屬於陰性。

屬陰。論曰。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又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此陰陽乃以寒熱為言也。陽盛陰虛。言內熱有餘而外寒不甚也。夫邪必入腑。然後作熱。熱實於內。即陽盛也。故再用溫熱以汗之。則死矣。

陽虛陰盛。言寒邪有餘而鬱熱未深也。夫邪中於表。必因風寒。寒束於外。即陰盛也。故妄用沉寒以下之。則死矣。所以陽盛者。用桂枝則斃。陰盛者。用承氣則亡也。

鰲按。三陽病。俱有不發熱者。便是發於陰。三陰病。俱有反發熱者。便是發於陽。

【綱】仲景曰。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浮、大、滑、動、數。此名陽也。脈沉、弱、澀、弦、微。此名陰也。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白話文:

陰和陽是中醫學中的基本概念。當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時,若使用發汗法,病人可能會死亡;但如果陰氣過盛而陽氣不足時,使用發汗法反而會使病情改善。反之,當陽氣不足而陰氣過盛時,使用攻下法可使病情好轉;若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時,使用攻下法卻可能導致死亡。這段話提到,如果服用了桂枝(一種具有溫熱效果的草藥)對於陽氣過盛的病人而言,可能會造成死亡;而如果服用了大承氣湯(一種具有清熱效果的草藥)對於陰氣過盛的病人而言,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這段話在討論的是「陰陽」與「寒熱」之間的關係。

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的情況,指的是體內熱量過多,但外在寒氣並不明顯。邪氣進入體內後,會先產生熱症狀,這就是陽氣過盛的表現。因此,如果再使用溫熱的藥物進行治療,可能會對病人造成傷害,導致死亡。

相反地,若體內寒氣過重而熱量未充分產生,這表示邪氣進入了皮膚層面,此時體內的寒氣就是「陰氣過盛」的表現。如果無端使用寒涼的藥物來進行治療,也可能對病人造成傷害,導致死亡。所以,對於陽氣過盛的病人來說,服用桂枝可能導致死亡;對於陰氣過盛的病人來說,服用大承氣湯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

鰲按:三種陽性病狀都有可能不表現出發熱的徵兆,這代表病癥可能是由陰性因素所引發。同樣地,三種陰性病狀都可能出現發熱的徵兆,這代表病癥可能是由陽性因素所引發。

【總結】根據張仲景的說法,脈象的特性可以辨別陰性和陽性。浮、大、滑、動、數的脈象表示陽性,沈、弱、澀、弦、微的脈象表示陰性。寸口脈浮表示病狀在表層,沈表示病狀在內部;數表示病狀在體腔,遲表示病狀在臟器。陰性病狀出現陽性脈象的病人可以存活,而陽性病狀出現陰性脈象的病人則可能死亡。

【目】張介賓曰。按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此古今相傳之法也。然沉脈亦有表症。此陰實陽虛。寒勝者然也。浮脈亦有里症。此陽實陰虛。水虧者然也。故凡欲察表邪者。不宜單據浮沉。只當以緊數與否為辨。蓋寒邪在表。脈皆緊數。緊數甚者邪亦甚。緊數微者邪亦微。緊數浮洪有力者。

邪在陽分。即陽症也。緊數浮洪無力者。邪在陰分。即陰症也。以緊數之脈而兼見表症者。其為外感無疑。即當解散。然內傷之脈。亦有緊數者。但其來有漸。外感之緊。發於陡然。以此辨之最切當。其有似緊非緊。但較之平昔。稍見滑疾。而不甚者。亦有外感之症。此其邪之輕者。

白話文:

張介賓說,按脈搏浮現表示在外表,沈降表示在內部,這是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方法。然而,沈脈也有外表症狀,這是因為陰實陽虛、寒氣過盛所導致的。浮脈也有內部症狀,這是因為陽實陰虛、水分不足所引起的。所以,想要觀察外表邪氣時,不應僅僅根據脈搏的浮沈來判斷,應該以脈搏是否緊數作為辨別依據。因為在外表受寒邪時,脈搏通常會緊數且快速。脈搏緊數程度越重,邪氣就越嚴重;脈搏緊數程度輕微,邪氣也就輕微。如果脈搏緊數且浮現洪大、有力,那麼邪氣就在陽性部位,即為陽症。如果脈搏緊數且浮現洪大、無力,則邪氣在陰性部位,即為陰症。如果脈搏緊數且同時出現外表症狀,那麼可以確定是外感病症,應該使用「解散」方法治療。然而,內傷所引起的脈搏緊數,也可能存在,但通常來得緩慢。外感的脈搏緊數,通常會突然出現。以此來分辨,最為恰當。還有一些脈搏緊數但並非真正緊數,只是比平常略顯滑動和快速,但不十分明顯的,也可能有外感病症。這代表邪氣比較輕微。

或以初感而未甚者。亦多此脈。又不可見症而不察之也。若其和緩。而全無緊疾意。則脈雖浮大。自無外邪之症。陶節庵曰。夫脈浮當汗。脈沉當下。固其宜也。然其脈雖浮。亦有可下者。謂邪熱入腑。大便難也。使大便不難。豈敢下乎。脈雖沉。亦有可汗者。謂少陰病。身有熱也。

使身不熱。豈敢汗乎。據此。可見沉有表。浮亦有里也。傷寒之邪。實無定體。或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或入陰經精分。則少陰為先。其脈以浮緊而有力無力。可知表之虛實。沉緊而有力無力。可知里之虛實。中按而有力無力。可知陰陽之吉凶。所當問症以知其外。察脈以知其內。

白話文:

對於剛開始出現但尚未嚴重的症狀,也可能會有這種脈象。並且,不能只看到症狀而忽略脈象的察覺。如果脈象平和,完全沒有緊張急迫的感覺,那麼即使脈象浮大,也應該不會有外在邪氣的症狀。陶節庵說,脈象浮起時應發汗,脈象沈下時應通便,這是理所當然的。然而,脈象雖然浮起,也有可以通便的情況,指的是邪熱進入大腸,導致大便困難。如果大便沒有困難,怎麼敢進行通便呢?脈象雖然沈下,也有可以發汗的情況,指的是少陰病,身體有熱感。如果身體沒有熱感,怎麼敢進行發汗呢?根據這一點,可以看出脈象沈下有表象,脈象浮起也有內部問題。傷寒的邪氣實際上沒有固定的形態,或者進入陽經的氣分,太陽為主導;或者進入陰經的精分,少陰為主要。脈象以浮緊和有力或無力來分辨表層的虛實,沈緊和有力或無力來分辨內部的虛實,中間按壓的有力或無力來判斷陰陽的好壞。應該通過問診瞭解外部情況,通過察脈瞭解內部情況。

先病為本。後病為標。合參脈症。而知緩急先後者。乃為上工。診法曰。浮脈為在表。凡脈見浮緊而數者。即表邪也。再加頭項痛腰脊強等症。此即太陽經病。當求本經輕重為解散之。脈見洪長有力。而外兼陽明症者。即陽明在經之邪也。宜求本經之寒熱散之。脈見弦數。而兼少陽之症者。

即少陽經半表半裡之病。宜和解而散之。沉脈為在裡。病屬三陰。但沉數有力。是即熱邪傳裡也。若表症深入。而內見大滿大實。陽邪熱結等症。當下之。沉緊無力。而外無大熱。內無煩渴等症。此陰症也。若或畏寒厥冷。及嘔吐腹痛瀉利者。此即陰寒直中。宜溫中。脈大者。

白話文:

「先病的叫做根本,後病的叫做附帶。綜合脈象與症狀,能分辨病情的緩急與先後順序的,這就是高明的醫生。診法說明:浮動的脈象表示疾病在表層。如果脈象見到浮緊且快速,那就是表層的病邪。再加上頭痛、項背疼痛、腰脊僵硬等症狀,這是太陽經的疾病,應該尋找該經的輕重來進行治療。脈象見到洪大有力,且外兼有陽明經的症狀,這是陽明經的病邪,應該尋求該經的寒熱來進行治療。脈象見到弦緊且數,且兼有少陽經的症狀,這是少陽經半表半裡的疾病,應該調和其表裡兩端並進行治療。沈降的脈象表示疾病在裡部,屬於三陰的範疇。但如果沈脈見到數且有力,則是熱邪已經傳入裡部。如果表層的症狀深入,內部出現了大滿大實、陽邪熱結等症狀,應該進行下法的治療。沈脈見到緊而無力,外部沒有大熱,內部沒有煩渴等症狀,這是陰症。如果有畏寒、發冷、嘔吐、腹痛、洩瀉等症狀,這是陰寒直接深入的病症,應該使用溫中的方法。」

為病進。大因邪氣勝。病日甚也。脈漸緩者。為邪退。緩則胃氣至。病將愈也。故以大為病進也。然亦有宜大不宜大者。又當詳辨。如脈體本大。而再加洪數。此病進之脈。不可當也。如脈體本小。服藥後漸見滑大有力者。此自陰轉陽。必將汗解。乃為吉兆。蓋脈至不數者。

由氣虛而然。無陽豈能作汗也。

柯琴曰。脈有十種。陰陽兩分。即具五法。浮沉是脈體。大弱是脈勢。滑澀是脈氣。動弦是脈形。遲數是脈息。總是病脈。而非平脈。二條。寸口兼兩手六部言。三條。凡字不是承接語。陽脈指胃氣言。所謂二十五陽者是也。五臟之陽和發見。故生。陰脈。指真臟言。胃脘之陽。

白話文:

在診斷疾病時,如果病情惡化,通常是因為邪氣佔了上風。病情逐漸加重。脈象逐漸緩和,這表示邪氣正在消退,緩和的脈象代表胃氣的恢復,暗示病情將會好轉。所以脈象大的情況通常被認為是病情加重。然而,也有脈象大或不大的情況需要詳細辨別。例如,如果脈象原本就大,再變得更加洪大,這種脈象表示病情加重,不適合用來判斷。相反,如果脈象原本較小,服藥後逐漸變得滑潤且有力,這可能表示身體從陰性轉向陽性,預示著將通過出汗來痊癒,這是好的徵兆。因為脈象不急促的狀態,通常是因為氣虛所導致的,沒有陽氣怎麼能出汗呢?

柯琴說,脈象有十種,可以分為陰陽兩大類,每一大類又包含五個基本法則:浮沈是脈象的形態,大弱是脈象的勢態,滑澀是脈象的氣息,動弦是脈象的形狀,遲數是脈息的快慢,這些都是疾病的脈象,而不是正常的脈象。第二,脈象的描述適用於整個手腕和前臂的脈搏,共三條脈。凡字並非連接詞,陽脈是指與胃氣相關的脈象,所謂的二十五陽就是這個意思。五臟的陽氣充足,才能使生命產生,陰脈是指真正反映內臟狀況的脈象,胃脘的陽氣。

不至於手太陰。五臟之真陰發見。故死。要知上條沉澀弱弦遲。是病脈不是死脈。其見於陽病最多。若真臟脈至。如肝脈中外急。心脈堅而搏。肺脈大而浮。腎脈如彈石。脾脈如啄距。反見有餘之象。豈可以陽名之。若以胃脈為遲。真陰為數。豈不誤人。

【綱】仲景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克之也。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目】張介賓曰。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脈純弦者死。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脈陰陽俱盛。大汗出。熱不解者死。脈沉細。手足逆冷。譫語妄言者死。脈症俱虛。而見譫妄者死。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白話文:

【經文】 如果不涉及手太陰經,五臟真正的陰氣得以顯現,因此會死亡。要知道上一條提到的沈、澀、弱、弦、遲等脈象,是疾病脈象而不是死亡脈象。這些脈象在陽病中出現得最多。但如果看到真臟脈出現,如肝脈中間緊縮、心脈堅硬且跳動、肺脈大且浮、腎脈像彈石一樣、脾脈像鳥喙一樣,反而呈現出過度的象徵。怎能用陽病的名字來命名呢?如果認為胃脈為遲緩,真陰脈為快速,這不誤導人嗎?

【總論】 張仲景說,寸脈不能達到關部,表示陽氣絕望。尺脈不能達到關部,表示陰氣絕望。這兩種情況都無法治療,預示必死。如果計算餘命與生死期限,可以用月份和節氣來確定。問:如何分辨脈象表明病情好轉或未好轉?答:在寸口、關部和尺中的三個地方,脈象無論大小、浮沈、遲數都相同。即使有寒熱不解除的情況,脈象顯示陰陽平和,即使病情嚴重,最終也會好轉。

【註解】 張介賓說,陰病出現陽脈象者可活,陽病出現陰脈象者則不可活。單獨脈象純為弦者,代表死亡。脈象表現出陰陽雙虛、熱症持續者,代表死亡。脈象表現出陰陽雙盛、大量出汗、熱症仍不解除者,代表死亡。脈象沈細,手腳逆冷,胡言亂語者,代表死亡。脈象與症狀均呈虛弱,但出現胡言亂語者,代表死亡。傷寒病六七天後,脈搏微弱,手腳冰冷,煩躁不安,灸厥陰穴,如果厥冷不回復,代表死亡。寸脈不能達到關部為陽氣絕望,尺脈不能達到關部為陰氣絕望。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可治療的,預示必死。傷寒病期間下利,每日十多次,脈象反而強實,代表死亡。

魏荔彤曰。和而均平。在脈則無過不及。故大小浮沉遲數本皆病脈。至於三處同等則為和脈也。曰脈病。以病時脈為問也。今見此診。竟可以和脈答之。即或病寒。或病熱。而脈已同等。陰陽和平。即病劇。亦直決之為愈而已。此辨脈察病進退之機也。

【綱】仲景曰。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目】李梴曰。三陰有中有傳。故三陰最不可執。有宜下者。宜溫者。自三陽氣分。傳入三陰。謂之傳經陰症。夫傳非傳入脾腎肝也。乃入三陰血分。胃與大小腸之腑也。仲景謂已入於腑。可下之是也。若不是陽經傳來。直中三陰之經。初起厥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陰自受寒也。

白話文:

魏荔彤說,保持調和與均衡,在脈搏上表現為無過度也無不足,因此,脈搏的大小、浮沈、緩急都屬於疾病脈象。當脈搏在三個主要部位都相等時,則稱為和脈。「脈病」指的是以病發時的脈象為問題。現在看到這個診斷結果,可以直接用和脈來回答。即使病況是寒症或熱症,只要脈搏已經相等,陰陽處於平和狀態,即使病情嚴重,也能直接判斷會好轉。這是辨別脈象和診斷病情進展的重要方法。

【總綱】張仲景說,傷寒病發展到第三天,三陽經的氣血已經耗盡,三陰經應該接受病邪。但病人反而能正常飲食,沒有嘔吐,這表示三陰經並未受到病邪的影響。傷寒病發展到第六、七天,如果沒有出現嚴重的高熱症狀,但病人表現出焦慮和煩躁,這是因為陽氣離開了身體進入陰性環境的表現。

【具體分析】李梴指出,三陰經的病症可能有內部傳遞或外部傳遞的情況,因此三陰經的病症不能一概而論。有需要下藥治療或溫補的情況,從三陽經的氣血開始,傳遞到三陰經,被稱為傳經陰症。這裡的「傳經」並不是指進入脾、腎、肝等器官,而是進入三陰經的血液循環系統,包括胃和大小腸等臟腑。張仲景認為,如果病邪已經進入臟腑,應該採取下藥治療的方式。但如果病癥不是由陽經傳來,而是直接侵入三陰經,初期表現為四肢厥冷、腹痛、自行排便、口渴,這可能是太陰經受寒所導致的。

上症加之嘔吐。少陰自受寒也。又加小便清利。厥陰自受寒也。熱藥溫之。猶恐或遲。陰陽一差。死生立判。雖然。傳經直中。先賢發之盡矣。然豈無傳變者乎。假如傳經之際。輕生者。或食生冷。或犯房欲。或粗工猛施汗下。真氣衰弱。陽症變為陰症。如俗所謂陽症歸陰。

仍宜直中寒症法治。故內經止言傳變而不言直中者。蓋言變則包直中。局方言傳陰傳陽。則不是。當言傳陽變陰。夫傳經為裡熱。直中與變為裡寒。臨症察脈。直中三陽。傳經三陽。病在於表。脈浮長弦。傳經三陰。病在於里。脈沉數實。直中三陰。病在於經。脈沉微緩。此表裡虛實大小分焉。

白話文:

病症若伴有嘔吐現象,這可能是少陰經受寒所致;若再加上小便清利,這可能是厥陰經受寒的表現。對於這些寒性病症,應使用溫熱藥物進行治療,但也要小心,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產生誤診,導致生死之別。然而,即使是經絡直接受到病邪侵襲,前人已經有充分的論述。但難道沒有轉變的可能嗎?例如,在經絡傳遞的過程中,如果患者輕視生命,食用生冷食物,或違反房事慾望,或者因醫生過度使用汗藥和下藥,導致真氣衰弱,原本的熱性症狀可能會轉變為寒性症狀,如同民間所說的「熱症轉為寒症」。

因此,對於這種情況,仍然應遵循直接由寒邪引起的療法。《內經》只提到轉變而不提直接中寒的原因是,轉變包括了直接中寒的情況。在討論經絡傳遞的轉變時,應該明確地提到「傳陽轉為陰」。經絡傳遞通常代表著內部熱性的病症,而直接中寒則代表著內部寒性的病症。臨牀診斷時,要根據脈象來判斷。對於直接中寒的情況,脈象通常會呈現浮長弦;經絡傳遞的情況,脈象則會呈現沈數實;而轉變為直接中寒的情況,脈象則會呈現沈微緩。這樣就可以區分出疾病是表層還是內部,以及其虛實、大小等不同特徵。

以陽為熱。陰為寒也。

柯琴曰。此是陽邪自表入里之症。陰指裡言。非指三陰也。或入太陽之本。而熱結膀胱。或入陽明之本。胃中乾燥。或入少陽之本。而脅下硬滿。或入太陰。而暴煩下利。或入少陰。而口燥咽乾。或入厥陰。而心中疼熱。皆入陰之謂。

【綱】仲景曰。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目】魏荔彤曰。此病愈後。風邪留滯之症。十二日愈者。陰氣復而自神清氣爽。不須妄治也。

柯琴曰。不了了。餘邪未除也。此雖舉風家。傷寒概之矣。仲景分別六經。各經各有中風傷寒脈症治法。叔和時。太陽篇存者多而失者少。他經存者少而失者多。陽明篇尚有中風脈症二條。少陽經只症一條而不及脈。三陰俱有中風欲愈脈。俱無中風欲愈脈症。以傷寒論為全書。不亦疏乎。

白話文:

「以陽代表熱,陰代表寒。」

「柯琴說,這是指陽性病徵從表面進入內部的情況。這裡提到的陰,指的是內部,而非三陰(陰經)的概念。可能進入太陽經的本部,導致膀胱熱結;也可能進入陽明經的本部,引起胃部乾燥;或者進入少陽經的本部,出現脹滿在肋骨下的現象;又或者進入太陰經,突然感到煩躁並伴隨腹瀉;進入少陰經,則表現為口乾舌燥、咽喉乾燥;進入厥陰經,則會感到心臟疼痛熱感。這些都是進入陰性範疇的病症。」

「[大綱] 仲景說,風病的表面症狀已經解除,但仍有未完全消除的餘邪,12天後可以痊癒。」

「[目錄] 魏荔彤表示,這段描述的是病後風邪留滯的情況,在12天後自行恢復,這是因為陰氣重新恢復,人自然感到神清氣爽,無需進行錯誤的治療。」

「柯琴說,「不了了」意指餘邪尚未清除。雖然這裡提到了風病,實際上也是概括了所有傷寒病的特徵。仲景對六經(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分別進行了分類,每經都有其獨特的脈診和療法。叔和時代,太陽經的內容保留得多,遺失得少;其他經的內容保留得少,遺失得卻多。陽明經還有兩條關於風病的脈診和症狀;少陽經只有一條關於症狀,但沒有脈診的描述;三陰經都有風病欲痊癒的脈診,但都沒有風病欲痊癒的脈診和症狀。以傷寒論為全書,似乎有些粗略。」

鰲按。據柯氏說。知仲景當時。必六經皆有中風脈症治法。今既非完書。則此條亦不得強隸太陽矣。故特列於總論中。

白話文:

根據柯氏的說法,我們可以知道張仲景當年對於六經的中風脈症都有治療的方法。現在既然這本書並非完整版,那麼這條規則就不能強行歸類為太陽經了。因此,特別在總論中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