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象統類》~ 正文 (5)
正文 (5)
1. 正文
弱為陽陷入陰,精氣不足之候,亦主筋。脈弱以滑,是有胃氣,脈弱以澀,是為久病;陽浮陰弱,應為血虛筋急、惡寒發熱之病。老得之順,壯得之逆。
(凡脈弱,為痼冷,為烘熱,為泄精,為虛汗,為元氣虧耗,為痿弱不前。)
左寸(陽虛心悸、自汗。)
左關(筋痿無力,女人主產後客風面腫。)
左尺(小便頻數、腎元虛、耳鳴或聾、骨肉間痠疼。)
右寸(身冷多寒、胸中短氣。)
右關(脾胃虛、食不化。)
右尺(下焦冷痛、大便滑泄不禁。)
遲而有力為緩,
(其象比浮而稍大,似遲而小疾,一息四至,來往紆緩,呼吸徐徐。)
緩為氣血向衰之候。若不沉不浮,從容和緩,乃脾家之正脈。四季亦為平脈,非時即病。和緩而勻,無浮沉徐疾微弱之偏,即為胃氣脈。
(凡脈緩,為風,為虛,為痹,為弱,為疼。在上為項強,在下為腳弱。兼浮,感風。兼沉,血氣弱。)
左寸(心氣不足,怔忡、健忘。亦主項背拘急而痛。)
左關(風虛眩暈、腹脅氣結。)
左尺(腎元虛冷、小便頻數,女人主月事過多。)
右寸(肺氣浮、言語短氣。)
右關(胃弱、氣虛。兼浮,脾虛。)
右尺(下寒腳弱、風氣秘滯。兼浮,腸風泄瀉。兼沉,小腹感冷。)
遲而時止為結,
(其象來時遲緩,時一止,復又來。)
結為陰獨盛而陽不能相入之候,此為陰脈之極。按之累累如循長竿曰陰結,藹藹如張車蓋曰陽結,又有如麻子動抽、旋引旋收、聚散不常之結,此三脈,名雖同而實則異。
(凡脈結,為亡陽,為汗下,為疝瘕,為癥結,為老痰滯結,為氣血凝結,為七情鬱結,內為積聚,外為癰腫。兼浮,寒邪滯結。兼沉,積氣在內。
又為氣,為血,為痰,為飲,為食,蓋先因氣寒脈緩,五者有一留滯其間,因而為結,故仲景謂促結皆病脈。)
數,數以候腑(其象一息六至,數數然來。)
數為君相二火炎熱之候,陰不勝陽,故脈來太過,小兒吉,肺病秋深皆忌。
寸(頭疼、上熱咽喉口舌瘡、上血咳嗽。)
關(胃火,脾熱口臭、煩滿、嘔逆;肝火,目赤。)
尺(腎火熾,小便黃赤,大便秘澀。兼浮,表熱。兼沉,裡熱。)
數而弦急為緊,
(其象來時動急,按之長,左右彈指,舉之若牽繩轉索之狀。)
緊為寒風搏急,伏於營衛之間之候。凡緊脈皆主寒與痛,內而腹,外而身,有痛必見緊象。亦有熱痛者,必兼實數,熱為寒束,故急數如此,但須有神氣為妙。
(凡脈緊,人迎傷寒、氣口傷食。兼浮,傷寒而身痛。兼沉,腹中有寒,或為風癇。)
左寸(頭熱目痛,項強。兼沉,心中氣逆,或多寒冷。)
左關(心腹滿痛、腰痛、脅痛、筋急。緊甚,傷寒渾身痛。兼實,痃癖。)
白話文:
[正文]
脈象微弱,代表陽氣虛衰,陷入陰氣之中,是精氣不足的徵兆,也與筋脈相關。脈象微弱但帶有滑脈,表示胃氣尚存;脈象微弱而澀,則代表久病不癒。若脈象呈現陽氣浮散而陰氣虛弱,應為血虛導致筋脈攣急,並伴隨怕冷發熱等病症。老年人出現此脈象是順應自然衰老,年輕人則為病態。
(凡是脈象微弱,多代表體內虛寒,或有虛熱,或有遺精,或有虛汗,或為元氣虧損,或為身體痿軟無力。)
左手寸脈(陽氣虛弱,心悸、自汗。)
左手關脈(筋脈萎縮無力,女性多為產後受風導致面部腫脹。)
左手尺脈(小便次數頻繁、腎元虛弱、耳鳴或耳聾、骨骼肌肉間痠痛。)
右手寸脈(身體怕冷畏寒、胸悶氣短。)
右手關脈(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右手尺脈(下焦虛寒疼痛、大便滑瀉不止。)
脈象遲緩但有力,稱為緩脈。
(其脈象比浮脈稍大,類似遲脈但又略快,一息四次,來回緩和,呼吸徐緩。)
緩脈代表氣血衰退。如果脈象不沉不浮,從容和緩,是脾胃正常的脈象。四季皆為平脈,若非此時則為病脈。脈象和緩均勻,無浮沉快慢強弱的偏頗,即為有胃氣的脈象。
(凡是脈象緩慢,代表受風、虛弱、痺症、身體虛弱無力、疼痛。表現在上為頸項僵硬,表現在下為腳部無力。兼見浮脈,代表感風。兼見沉脈,代表氣血虛弱。)
左手寸脈(心氣不足,心悸、健忘。也代表頸背部拘緊疼痛。)
左手關脈(風虛導致眩暈、腹部及兩側肋骨處氣機鬱結。)
左手尺脈(腎元虛寒、小便頻繁,女性多為月經量過多。)
右手寸脈(肺氣浮散、說話氣短。)
右手關脈(脾胃虛弱、氣虛。兼見浮脈,代表脾虛。)
右手尺脈(下焦虛寒導致腳部無力、風邪導致大便秘結。兼見浮脈,代表腸風泄瀉。兼見沉脈,代表小腹怕冷。)
脈象遲緩且時有停頓,稱為結脈。
(其脈象來時遲緩,時而停頓,然後又繼續跳動。)
結脈代表陰氣過盛而陽氣無法融合的徵兆,此為陰脈的極端表現。按壓時感覺脈搏如長竿一樣連綿不斷的稱為陰結,按壓時感覺脈搏如張開的車蓋一樣的稱為陽結,還有一種如麻子一樣跳動、抽搐、旋轉、時聚時散的結脈,這三種脈象名稱相同,但實質不同。
(凡是脈象結脈,代表陽氣將亡、汗出過多、腹部疝氣腫塊、積聚、老痰滯留、氣血凝滯、七情鬱結等,體內可能積聚腫塊,體外可能有癰腫。兼見浮脈,代表寒邪滯留。兼見沉脈,代表體內有積氣。
又代表氣、血、痰、飲、食等問題,多是因為先有氣虛寒脈緩,五者之一滯留體內,進而形成結脈,所以張仲景認為促脈和結脈都是病脈。)
脈象跳動快速,稱為數脈,數脈可推知腑臟的狀況。(其脈象一息六次,頻繁跳動。)
數脈代表君火和相火過於亢盛,陰氣不足以制約陽氣,因此脈象跳動過快。小孩出現此脈象為吉,但肺病患者在秋季則為不祥之兆。
寸脈(頭痛、上焦有熱導致咽喉、口舌生瘡、上部出血、咳嗽。)
關脈(胃火旺盛,脾熱導致口臭、煩躁、嘔吐;肝火旺盛,眼睛紅腫。)
尺脈(腎火旺盛,小便黃赤,大便乾硬。兼見浮脈,代表表熱。兼見沉脈,代表裡熱。)
脈象跳動快且弦急,稱為緊脈。
(其脈象來時急速,按壓時感覺脈搏較長,左右彈指,感覺像拉緊繩索一樣。)
緊脈代表寒邪侵襲,伏於營衛之間的徵兆。凡是緊脈,都代表有寒和痛,內在為腹痛,外在為身體疼痛,有痛必見緊脈。也有熱痛的,但必須兼有實數脈,熱為寒所束縛,所以脈象急數,但必須有神氣為妙。
(凡是緊脈,人迎脈代表受寒,氣口脈代表飲食不化。兼見浮脈,代表受寒且身體疼痛。兼見沉脈,代表腹內有寒,或可能為風癇。)
左手寸脈(頭部發熱、眼睛疼痛、頸部僵硬。兼見沉脈,代表心中氣機逆亂,或多為虛寒。)
左手關脈(心腹脹痛、腰痛、脅痛、筋脈攣急。緊脈嚴重時,代表受寒導致全身疼痛。兼見實脈,代表腹中癥瘕積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