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象統類》~ 正文 (1)
正文 (1)
1. 正文
(直看橫推)
提綱要脈,不越浮、沉、遲、數、滑、澀六字,以足該表裡陰陽、冷熱虛實、風寒燥濕、臟腑氣血也。蓋浮為陽、為表;沉為陰、為里;遲為在臟,為冷、為虛、為寒;數為在腑,為熱、為燥、為實;滑為血有餘;澀為氣獨滯。能於是縷晰以求之,而疢疾莫能逃矣。顧浮沉以舉按輕重言,若洪、芤、弦、虛、濡、長、散,皆輕按而得之類,故統於浮;短、細、實、伏、牢、革、代,皆重手而得之類,故統於沉。
遲數以息至多少言,若微、弱、緩、結,皆遲之類,故統於遲;緊、促、動,皆數之類,故統於數。至如滑雖似數,澀雖似遲;而其理自殊,緣遲數以呼吸察其至數,滑澀則以往來察其形狀,且滑澀二脈,多主氣血故也,故此二脈,雖無所統,亦平列於後,以為六綱云。
浮,浮以候表(其象輕手乃得,重手不見,動在肌肉以上。)
浮為風虛眩掉之候。陽脈浮,表熱。陰脈浮,表虛。秋為正,肺脈宜,久病則忌。
左寸(傷風、發熱、頭疼、目眩、風痰。兼虛遲,心氣不足、心神不安。兼散,心耗虛煩。兼洪散,心熱。)
左關腹脹。兼數,風熱入肝經。兼促,怒氣傷肝,心胸滿逆。
左尺(膀胱風熱,小便赤澀。兼芤,男子尿血。女子崩漏。兼遲,冷疝,臍下痛。)
右寸(肺感風寒,咳喘、鼻寒、清涕、自汗、體倦。兼洪,肺熱而咳。兼遲,肺寒喘嗽。)
右關(脾虛,中滿不食。兼大澀,宿食。兼遲,脾胃虛。兼滑,痰飲。)
右遲(風邪客下焦,大便秘。兼數,下焦風熱,大便秘。兼虛,元氣不足。)
浮而有力為洪,
(即大脈,又名鉤脈。其象極大而數,按之滿指,如群波之湧,來盛去衰,來大去長也。)
洪為經絡大熱,血氣燔灼之候,夏為正,心脈宜。
血久嗽忌。形瘦多氣者死。凡脈洪則病進。
(為表裡皆熱,為大小便秘,為煩,為口燥咽乾。)
左寸(心經熱,目赤、口瘡、頭疼痛、心內煩。)
左關(肝熱,身痛、四肢浮熱。)
左尺(膀胱熱,小便赤澀。)
右寸(肺熱,毛焦、唾黏、咽乾。)
右關(胃熱,反胃、嘔吐、口乾。兼緊,胸中脹滿。)
右尺(腹滿、大便難或下血。)
浮而無力為芤,
(其象浮大而軟,按之中有兩邊無,中空兩邊實,指下成窟,診在浮舉重按之間得之。)
芤為失血之候,大抵氣有餘血不足,血不足以載氣,故虛而大,為芤之狀。火犯陽經,血上溢,火侵陰絡,血下流,三部脈芤,久病生,卒病死。
左寸(心血妄行、吐衄。)
左關(脅間血氣動,腹中瘀血、吐血,目暗而常昏。)
左尺(小便血、女子月事為病。)
右寸(胸有積血,或衄或嘔。)
右關(腸癰瘀血,嘔血不食。)
右尺(大便血。)
白話文:
[正文]
把脈的重點,不外乎浮、沉、遲、數、滑、澀這六個字,它們可以涵蓋身體的表裡、陰陽、寒熱虛實、風寒燥濕以及臟腑氣血等各種情況。浮脈代表陽氣、在表;沉脈代表陰氣、在裡;遲脈表示在臟、體內偏寒、虛弱;數脈表示在腑、體內偏熱、乾燥、實證;滑脈表示血液充足;澀脈表示氣機運行不暢。如果能仔細分析這些脈象,各種疾病就無所遁形。
浮沉脈是透過輕按和重按來區分的,像是洪、芤、弦、虛、濡、長、散這些脈象,都是輕按就能感覺到的,所以歸屬於浮脈;而短、細、實、伏、牢、革、代這些脈象,都是重按才能感覺到的,所以歸屬於沉脈。
遲數脈是透過脈搏跳動的快慢來區分的,像是微、弱、緩、結這些脈象,都屬於慢的,所以歸屬於遲脈;而緊、促、動這些脈象,都屬於快的,所以歸屬於數脈。至於滑脈雖然聽起來像數脈,澀脈雖然聽起來像遲脈,但它們的道理卻不同。遲數脈是透過呼吸來觀察脈搏跳動的次數,而滑澀脈則是透過脈搏的形狀來判斷。而且滑澀二脈,多與氣血有關,所以這兩個脈雖然沒有歸屬,也並列在後,作為判斷的六大綱領。
浮脈
浮脈是觀察身體表面的脈象(輕輕按壓就能感覺到,重按則感覺不到,脈動在肌肉之上)。
浮脈代表風邪入侵、虛弱、頭暈目眩等情況。陽脈呈現浮象,表示身體表面有熱。陰脈呈現浮象,表示身體表面虛弱。秋天為正常,肺脈應該是浮脈,但久病則不宜出現浮脈。
- 左寸:傷風感冒、發燒、頭痛、頭暈、風痰。如果同時出現虛和遲的脈象,表示心氣不足、心神不安。如果同時出現散脈,表示心氣耗損、虛煩。如果同時出現洪散脈,表示心臟有熱。
- 左關:腹脹。如果同時出現數脈,表示風熱侵入肝經。如果同時出現促脈,表示因怒氣而傷肝,導致心胸悶脹。
- 左尺:膀胱有風熱,小便顏色赤紅、排尿困難。如果同時出現芤脈,男性可能會有血尿,女性可能會有崩漏(不正常的子宮出血)。如果同時出現遲脈,表示有冷疝(睪丸疼痛),肚臍下方疼痛。
- 右寸:肺部感受風寒,出現咳嗽、喘氣、鼻塞、流清鼻涕、自汗、身體疲倦。如果同時出現洪脈,表示肺部有熱而咳嗽。如果同時出現遲脈,表示肺部有寒而喘咳。
- 右關:脾虛,腹部脹滿、沒有食慾。如果同時出現大澀脈,表示有宿食(食物積滯)。如果同時出現遲脈,表示脾胃虛弱。如果同時出現滑脈,表示有痰飲。
- 右尺:風邪入侵下焦,導致大便秘結。如果同時出現數脈,表示下焦有風熱,導致大便秘結。如果同時出現虛脈,表示元氣不足。
浮脈有力為洪脈
(也就是大脈,又名鉤脈。脈象極大且跳動快速,按下去感覺充滿手指,像波浪湧起,來勢洶湧、後勁衰弱,來時脈大、去時脈長。)
洪脈表示經絡有大熱,氣血極度亢奮。夏天為正常,心脈應該是洪脈。
久咳且有血者忌諱洪脈。體型消瘦且呼吸急促者死。一般來說,脈象呈現洪脈,表示病情正在發展。
(代表身體表裡都有熱,大小便秘結、煩躁、口乾咽燥。)
- 左寸:心經有熱,眼睛赤紅、口腔潰瘍、頭痛、內心煩躁。
- 左關:肝有熱,身體疼痛、四肢發熱。
- 左尺:膀胱有熱,小便顏色赤紅、排尿困難。
- 右寸:肺有熱,毛髮乾枯、唾液黏稠、咽喉乾燥。
- 右關:胃有熱,反胃、嘔吐、口渴。如果同時出現緊脈,表示胸中脹滿。
- 右尺:腹部脹滿、大便困難或便血。
浮脈無力為芤脈
(脈象浮大而軟,按壓時中間感覺空虛,兩邊則有,指下感覺像是凹陷下去,在輕按和重按之間可以感覺到。)
芤脈表示失血。大致來說是氣有餘而血不足,因為血不足以承載氣,所以呈現虛而大的芤脈。如果火邪侵犯陽經,血會向上溢出;如果火邪侵犯陰絡,血會向下流失。三部脈都呈現芤脈,久病者會存活,新病者則有生命危險。
- 左寸:心血妄動、吐血或流鼻血。
- 左關:脅肋間氣血動盪、腹內有瘀血、吐血、眼睛昏暗。
- 左尺:小便有血、女性月經異常。
- 右寸:胸部有積血,可能出現流鼻血或嘔血。
- 右關:腸癰(腸道膿腫)有瘀血,嘔血且沒有食慾。
- 右尺:大便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