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脈象統類》~ 正文 (2)

回本書目錄

正文 (2)

1. 正文

(古人云,前大後細,脫血也,夫前大後細,非芤而何。)

浮而端直為弦,

(其象按之不移,舉之應手,端直如新張弓弦之狀。)

弦為血氣收斂,為陽中伏陰,或經絡間為寒所滯之候。弦緊數勁為太過,弦緊而細為不及;弦而軟病輕,弦而硬病重;輕虛以滑者平,實滑如循長竿者病;勁急如新張弓弦者死。春為正,肝脈宜,若肝木剋土而至不食難治。瘧病自弦。

(凡脈弦,為痛,為瘧,為疝,為飲,為冷痹,為勞倦,為拘急,為寒熱,為血虛盜汗,為寒凝氣結。兼數,勞瘧。兼長,中有積滯。雙弦,脅急痛。)

左寸(頭疼、心惕、勞傷、盜汗、乏力。)

左關(脅肋痛、痃癖。兼小,寒冷癖。兼緊,瘀血、疝瘕。)

左尺(小腹痛。兼滑,腰腳痛。)

右寸(肺經受風寒,咳嗽胸膈間有寒痰。)

右頭(脾胃傷冷、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又為飲。)

右尺(臍下急痛不安,下焦停水。)

浮而遲大為虛,

(其象遲軟散大,舉按少力,豁然空,不能自固。)

虛為氣血俱虛之候,氣血虛則脈虛,主多在內不足之症,久病脈虛,多不治。

(凡脈虛,為傷暑,為虛煩,為自汗,為小兒驚風。)

寸(血不榮心、怔忡、恍惚、驚悸。)

關(腹脹、食不易化。)

尺(骨蒸、痿痹、精血虧損。)

浮而遲細為濡,

(即軟脈。其象虛軟無力,應手細散,如綿絮之在水中,輕手相得,重手按之,即隨手而沒。)

濡為氣血兩虛之候,亦主脾濕,病後產後可治,平人脈濡難治。

(凡脈濡,為疲損,為自汗,為痹,為下冷,為無血少氣。)

左寸(心虛易驚、盜汗、短氣。)

左關(榮衛不和、精神離散、體虛懶、少力。)

左尺(男傷精女脫血、小便數、自汗多。)

右寸(烘熱憎寒、氣乏體虛。)

右關(脾弱,食不化;胃虛,食不進。)

右尺(下元冷憊、腸虛泄瀉。)

浮而迢亙為長,

(其象不大不小,迢迢自若,指下有餘,過於本位。)

長為氣血皆有餘之候,有三部之長,有一部之長,按之如牽繩,則病矣。長屬肝,宜於春,診無病肝脈自見。

(凡脈長,為壯熱,為癲癇,為陽毒內蘊,為三焦煩熱,為陽明熱甚。)

浮而虛大為散,

(其象有表無里,有陰無陽,按之滿指,散而不聚,來去不明,漫無根柢,如渙散不收。)

散為氣血耗散,臟腑氣絕之候,在病脈主虛陽不斂,又主心氣不足,大抵非佳兆也。心浮大而散,肺短澀而散,猶為平脈。若病脈見代散,必死。產婦脈散,臨盆之兆,如未到產期,必致墮胎。

寸(怔忡、雨汗。)

關(溢飲、胻腫。)

尺(腎絕。)

,沉以候里(其象輕手不見,重手乃得,按至肌肉以下,著於筋骨之間。)

沉為陰逆陽虛之候,主陰經、主氣、主水、主寒、主骨,太過病在外,不及病在內,冬為正,女寸男尺俱宜。

白話文:

古人說,前面大後面細的脈象,是失血的表現,這種前面大後面細的脈象,不是芤脈是什麼呢?

脈搏浮在表面,而且直直的像是拉緊的弓弦,稱為弦脈。(弦脈的感覺是按下去不會移動,抬起手指就感覺到,就像新拉開的弓弦一樣直挺)。

弦脈代表血氣收斂,是陽氣中潛伏陰氣的表現,或是經絡之間被寒氣阻滯的徵兆。弦脈如果又緊又快又強勁,表示病邪過盛;弦脈如果緊而細,表示氣血不足;弦脈如果軟弱,表示病情較輕;弦脈如果堅硬,表示病情嚴重;輕微虛弱又帶滑的脈象,屬於正常;實在滑膩,像摸到長竹竿一樣的,則是有病的表現;如果脈搏像新拉開的弓弦一樣急促強勁,表示病情危急。春季是弦脈的正常表現,也是肝脈應該有的脈象,如果肝木剋土,導致不思飲食,就難以治療。瘧疾病情會出現弦脈。

(凡是脈象呈現弦脈,都表示有疼痛、瘧疾、疝氣、痰飲、冷痹、勞累、拘急、寒熱、血虛盜汗、寒氣凝結等問題。如果同時帶有數脈,表示有勞累引起的瘧疾;如果同時帶有長脈,表示體內有積滯;如果兩邊脈象都呈現弦脈,表示脅肋部位有急痛。)

左手寸關脈:可能頭痛、心悸不安、勞累損傷、盜汗、疲乏無力。

左手關脈:可能脅肋疼痛、痃癖(腹部腫塊),如果脈象較小,表示寒冷引起的癖疾;如果脈象較緊,表示有瘀血、疝氣腫塊。

左手尺脈:可能小腹疼痛。如果脈象帶滑,表示腰腿疼痛。

右手寸脈:可能是肺經受到風寒,導致咳嗽,胸膈之間有寒痰。

右手關脈:可能是脾胃受寒、宿食不化、心腹冷痛,也可能是因為有飲邪。

右手尺脈:可能是臍下部位有急痛不安的感覺,也可能是下焦有停水。

脈搏浮在表面,而且遲緩寬大,稱為虛脈。(虛脈的感覺是遲緩、軟弱、散大,按下去感覺力道不足,空空的,無法自己維持)。

虛脈代表氣血兩虛,氣血虛弱就會出現脈象虛弱,大多是體內不足的病症,久病出現脈虛,大多難以治癒。

(凡是脈象呈現虛脈,都表示有中暑、虛煩、自汗、小兒驚風等問題。)

寸脈:可能心血不足、心神不寧、恍惚、驚悸。

關脈:可能腹脹、食物不易消化。

尺脈:可能骨蒸潮熱、痿痹(肢體痿弱無力)、精血虧損。

脈搏浮在表面,而且遲緩細小,稱為濡脈。(也就是軟脈。濡脈的感覺是虛弱無力,按下去感覺細小散亂,像水中的棉絮一樣,輕輕觸摸能感覺到,稍微用力按壓就消失了)。

濡脈代表氣血兩虛,也可能是脾虛濕盛,病後或產後出現這種脈象還可治癒,平常人出現濡脈則難以治療。

(凡是脈象呈現濡脈,都表示有疲憊虛損、自汗、痹痛、下身怕冷、氣血不足等問題。)

左手寸脈:可能心虛容易驚嚇、盜汗、呼吸短促。

左手關脈:可能營衛不和、精神渙散、身體虛弱、懶散、乏力。

左手尺脈:可能是男性精血損傷,女性失血過多、小便頻繁、自汗多。

右手寸脈:可能發熱怕冷、氣虛體弱。

右手關脈:可能脾胃虛弱,導致食物難以消化;胃氣虛弱,導致食慾不佳。

右手尺脈:可能下元虛冷、腸道虛弱,容易腹瀉。

脈搏浮在表面,而且延綿不斷,稱為長脈。(長脈的感覺是不大不小,綿延不斷,手指感覺脈搏有餘,超過脈搏正常的位置)。

長脈代表氣血充盛有餘,可能有全身都呈現長脈,也可能只有部分部位呈現長脈,如果按下去像拉繩子一樣,表示有病。長脈屬於肝脈,適合在春季出現,如果沒有病,也會看到正常的肝脈。

(凡是脈象呈現長脈,都表示有壯熱、癲癇、陽毒內蘊、三焦煩熱、陽明熱盛等問題。)

脈搏浮在表面,而且虛大無力,稱為散脈。(散脈的感覺是有表無裡,有陰無陽,按下去感覺範圍很大,散而不聚,來去不明顯,沒有根基,像渙散不收攏的樣子)。

散脈代表氣血耗散,臟腑氣絕的徵兆,在病脈中表示虛陽外越,又表示心氣不足,總體來說不是好徵兆。如果心脈浮大而散,肺脈短澀而散,還算正常脈象。如果是病脈出現散脈,而且又帶有代脈,則表示病情危急。產婦脈象散亂,表示即將生產,如果還沒到產期,則表示可能流產。

寸脈:可能心悸不安、容易出汗。

關脈:可能溢飲(痰飲)水腫、脛骨腫脹。

尺脈:表示腎氣衰竭。

脈搏沉在深處,稱為沉脈,沉脈是探測臟腑內在情況的。(沉脈的感覺是輕輕觸摸不到,必須用力按壓到肌肉以下,接近筋骨的地方才能感覺到)。

沉脈代表陰氣盛而陽氣虛弱,主導陰經、氣機、水液、寒邪、骨骼問題,如果過於有力,表示疾病在體表,如果力量不足,表示疾病在體內。冬季是沉脈正常的時節,女性的寸脈和男性的尺脈都適合呈現沉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