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十四 (4)
卷十四 (4)
1. 本草(六)
因令面判匕藥。皆有至理。病亟。趣令之頤成之。歷十八年。而本草乘雅始出。中冠以先人字者。即博議也。則此書實繼其父書而作。惟此本十卷。而世駿傳。作十二卷。則不知其何故矣。
〔陸氏(仲德)本草拔萃〕未見
錢謙益序曰。醫經經方之義。至河間東垣而大備。國初諸明醫。各有師承。而本草一經。幾為絕學。吾友繆仲淳常喟然嘆息。以謂三墳之書。燼於秦火。獨素問本草存。本草朱黃正文。出黃帝岐伯之手。古之至人。所以相天地之宜。類萬物之情。窮理盡性。精義入神者。發揮變化。
實在於此。而世之學醫者。徒取以庀湯液給方劑。薈蕞津涉。未有能沉研而鑽極者。蓋此書。自唐宋以來。增益於古人之別錄。踳駁於近代之綱目。學者目庸耳食。莫知原本。於是乎醫學承陋。經方傳訛。用藥石殺天下。實自此始。乃奮筆為經疏。以救其失。參治簡誤之文。
若列掌故。若置甲乙。金科玉條。犁然畢舉。上下五百年。發軒岐不傳之秘者。仲淳一人而已。仲淳少苦疾疢。壯多遊寓。所至必訪藥物載刀筆。五十年而成書。仲淳沒後二十餘年。家子陸仲德氏讀繆氏之書。而學其學。作為本草拔萃。以發明其宗要。嗚呼何難也。仲淳天資敏捷。
磊磊瑰偉。從紫柏老人遊。精研教乘。餘事作醫。用以度世耳。余觀其理積疴起奇疾。沉思熟視。如入禪定。忽然而睡。煥然而興。掀髯奮袖。處方撮藥。指麾顧視。拂拂然在十指湧出。語其險。則齊桓之斷孤竹。語其奇。則狄青之度崑崙。語其持重。則趙充國之金城方略。
淺人曲士。逖聽風聲。猶為之口呿不合。況有能論其人讀其書。知而好之。好而傳者乎。余每思仲淳緒言。嘆後世無子云。今得見吾仲德。則仲淳不死也。於其著斯書也。樂為之敘。以導引其志意。而假仲淳以發其端。仲德好學深思。束脩矯志。進德修業。日新富有。余雖昏耄。
尚能為仲德詳敘上醫醫國之事。如太史公之傳扁鵲倉公者。姑書此以俟之。(有學集)
〔岳氏(甫嘉)本草辨真總釋〕未見
按上見醫學正印種子編。
〔劉氏(默)本草發明纂要〕未見
蘇州府志曰。劉默。字默生。錢塘人。僑居郡城之專諸里。以醫名。遇危證能取奇效。所著有證治石鏡錄。本草發明纂要。
〔沈氏(穆)本草洞詮〕二十卷,存
自序略曰。余讀蘄陽李氏綱目一書。精核該博。嘆其美備。從而採英擷粹。兼羅歷代名賢所著。益以經史裨官。微義相關。並資採掇。勒成一編。順治辛丑菊月吳興沈穆石匏氏書。
〔張氏(志聰)本草崇原〕三卷,存
自序曰。神農本草。謂之本經。計三百六十五種。以應周天之數。上品一百二十五種為君。無毒。主久服。養命延年。益氣輕身。神仙不老。中品一百二十種為臣。或有毒。或無毒。主通調血氣。卻邪治病。下品一百二十種為佐使。或有毒。或無毒。或大毒。主除寒熱邪氣。
白話文:
因為要讓人判斷藥的效用,所以藥方都有其深奧的道理。當病情危急時,就催促他趕快完成這件事。經歷了十八年,才開始出版《本草乘雅》。書中以「先人」二字開頭的,就是博採眾議的內容,可見這本書確實是繼承他父親的著作而寫的。這本書原本只有十卷,但後世流傳的卻有十二卷,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陸氏(仲德)《本草拔萃》] 未見此書。
錢謙益在序中說:醫學理論和藥方,到了金元時期的李東垣才算完備。明朝初期的許多名醫,各有師承,而《本草》這門學問,幾乎要失傳了。我的朋友繆仲淳常常感嘆,說三皇五帝時期的典籍,在秦朝都被燒毀了,只有《素問》和《本草》留存下來。《本草》的文字內容,出自黃帝和岐伯之手,是古代聖人,探究天地自然的法則,了解萬物的特性,深入研究其中的道理,達到精微奧妙的境界,進而闡發萬物的變化。
這種精神,實在是體現在《本草》之中。然而,現在的學醫之人,只是把《本草》當作開藥方的工具,隨便翻閱,沒有人能深入研究其中的精髓。這本書,從唐宋以來,不斷加入後人對古籍的補充,又被近代《本草綱目》的內容混淆。學醫之人只是盲目地接受,不知道原本的內容是什麼,所以才會導致醫學知識變得淺薄,藥方傳抄錯誤,用藥治病反而害死了很多人,實在是從這裡開始的。因此,繆仲淳才奮筆寫下《本草經疏》,來補救這些缺失,參考並校正了之前醫書的錯誤。
書中列出相關的史料典故,詳細分類甲乙,就像金科玉律一樣,清楚明白。上下五百年間,能夠發掘黃帝和岐伯沒有傳下來的秘密的,只有繆仲淳一人而已。繆仲淳年輕時體弱多病,成年後又四處漂泊,每到一處都會採集藥物,並記錄下來。花了五十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本書。繆仲淳去世二十多年後,他的子侄陸仲德讀了繆仲淳的書,並且繼承了他的學問,寫成《本草拔萃》,來闡明《本草》的宗旨要義。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啊!繆仲淳天資聰穎,才華橫溢。他曾跟隨紫柏老人學習佛法,深入研究佛理。在閒暇之餘,才寫醫書來濟世救人。我看他治療頑疾怪病的時候,沉思熟慮,就像進入禪定一樣。他會突然睡著,又突然醒來,然後高興地捲起袖子,開始開藥方,動作迅速,好像藥方自然從他指尖湧出一般。說他用藥的果斷,就像齊桓公攻打孤竹一樣;說他用藥的奇妙,就像狄青跨越崑崙山一樣;說他用藥的穩重,就像趙充國制定的邊防策略一樣。
淺薄愚昧的人,只是遠遠地聽聞他的事蹟,就已經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了,更何況是那些能夠研究他的學問,閱讀他的著作,了解並喜歡他的學問,進而將之傳播開來的人呢?我常常思考繆仲淳的遺言,感嘆後世沒有像揚雄一樣的傳人。現在能夠看到陸仲德,就覺得繆仲淳的學問沒有失傳。我很高興為陸仲德的這本書作序,來引導他的志向,並且藉由繆仲淳的著作來開啟這個序言的開端。陸仲德好學深思,自我約束,改正錯誤,努力進修,每天都有新的進步。我雖然年紀大了,仍然能夠為陸仲德詳細敘述上等醫者如何治國的事情,就像太史公司馬遷為扁鵲和倉公作傳一樣。我姑且先寫這些,以期待後續的發展。
[岳氏(甫嘉)《本草辨真總釋》] 未見此書。
以上內容可在《醫學正印種子編》中找到。
[劉氏(默)《本草發明纂要》] 未見此書。
《蘇州府志》記載:劉默,字默生,錢塘人,居住在蘇州城內的專諸里。他以醫術聞名,遇到危急的病症,都能夠用奇特的方法治療。他的著作有《證治石鏡錄》和《本草發明纂要》。
[沈氏(穆)《本草洞詮》] 共二十卷,現存。
自序大意是說:我閱讀了蘄陽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發現它內容精確詳細,非常完備,我讚嘆它的美好。因此,我從中採集精華,並蒐集了歷代名醫的著作,還加入了經史和野史中相關的醫學知識,整理成一本書。順治辛丑年秋天,吳興沈穆石匏寫成此書。
[張氏(志聰)《本草崇原》] 共三卷,現存。
自序說:神農本草,稱為《本經》,記載了三百六十五種藥物,來對應周天的度數。上品一百二十五種藥物為君藥,沒有毒性,適合長期服用,可以養生延年,使人身輕體健,像神仙一樣不老。中品一百二十種藥物為臣藥,有的有毒,有的沒有毒,主要用來調和血氣,驅除邪氣,治療疾病。下品一百二十種藥物為佐使藥,有的有毒,有的沒有毒,有的毒性很大,主要用來去除寒熱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