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2)

1. 本草(六)

復自周遊省直。于都邑市廛。幽巖隱谷之間。遍訪耆宿。登堂請益。採其昔所未詳。今所屢驗者。一一核載。校李氏原本。稍有減增。用供國手之取裁。殊有大裨。一論藥集方。必見諸古本有據。時賢有驗者。方敢信從。每論每方。必注姓氏出處。公諸天下。猶恐字有訛脫。

貽誤於人。復再三考訂而存之。締觀旁註。略見苦心。至於芟繁汰復。尤不待言。一神農嘗百草而定藥。故其書曰本草。意必先以草為正。嗣後果木金石禽魚等繼之。故集中先列草部。然取藥求其切於治病耳。方士家謂可以供爐鼎服食。如先賢韓柳。歷陳服鍾乳金丹之誤。不止一人。

下及砒石可化熱痰。生漆可補腦髓。一切荒誕之談。誤聽之而橫夭者多矣。概屏不錄。所以正道術辟邪說也。

浙江通志曰。倪朱謨字純字。少沉默好古。治桐君岐伯家言得其閫奧。治疾奇效。多奔走而延致之。不得則怨。朱謨乃集歷代本草書。窮搜博詢。辨疑證誤。考訂極其詳核。名之曰本草匯言。子洙龍刻之行於世。世謂李之本草綱目得其詳。此得其要。可並埒云。

〔顧氏(逢伯)分部本草妙用〕十卷,存

自序曰。嘗聞用藥如用兵。余讀兵書。而知兵之水土有異也。伎倆不同也。南人習於水戰。北人習於陸戰。山川利於峻險。邊境利於沙漠。或有長於劍戟。長於弓弩。長於矛盾。長於火攻。長於車戰者。假使驅陸戰者而攻水。則先溺之於波濤矣。驅平原者於險地。則先危之於壘卵矣。

易弓弩而戈矛。則措手下能支。易車戰而火攻。則倒施自陷。至於天時地利之不可違。彼己虛實之早宜量。此又因時權變者也。予讀醫書。而知用藥亦猶是爾。心肝脾肺腎。藥之性也。各走其臟。寒溫補瀉平。藥之能也。各效其靈。引經謬則生克顛倒。補瀉差則證候反劇。至於陰陽氣運之變更。

五方燥濕之不一。表裡虛實異形。風寒暑濕異證。又宜因天時人事。而靈應之者也。妙得其機。而適投其竅。藥之靈奇也。不猶亞夫武穆之軍。有令人不可測識也哉。予故以本草一書分為臟。猶兵之有五部也。其兼經雜藥。猶兵之有擅眾長堪令使者。類序其寒溫補瀉。猶兵之各善其長。

而各利一方者。昭列於前。井然不亂。俟識者得其性知其能。而各奏其效也。不猶王家之兵。聽之能將將。能將兵者之調遣也耶。至於以陰陽五行之微。運用乎草木金石之藥。宜是知彼將識九天九地之機。而操縱如神者。噫。當我世而安得醫師如赤松臥龍者哉。非曰能之。願學焉。

崇禎歲次庚午一陽日。古吳友七散人顧逢伯君升父題於贊育齋。

〔李氏(中梓)本草通元〕二卷,存

〔雷公炮製藥性解〕六卷,存

四庫全書提要曰。雷公炮製藥性解六卷。舊本題明李中梓撰。凡金石部三十三種。果部十八種。谷部十一種。草部九十六種。木部五十七種。人部十種。禽獸部十八種。蟲魚部二十六種。每味之下。各有論案。其稱雷公云者。蓋採炮炙論之文。別附於末。考宋雷斅炮炙論三卷。

白話文:

我再次走遍各省,到處在都市街市、幽靜山谷之間,廣泛拜訪年長的醫者,登門請教。我採集了他們過去不清楚、現在卻屢次驗證有效的內容,一一加以核實記錄。我比對李時珍的原著,稍作刪減或增補,以便給國家級的醫師參考,希望能有很大的幫助。我所論述的藥材和方劑,必定是根據古代典籍有記載、而且當代醫者有驗證的,才敢相信並採用。每個論述和方劑,我都會註明作者的姓氏和出處,公諸於世。即使如此,我還是擔心文字會有錯誤或脫漏,因而會誤導他人,所以又再三考訂後才保留下來。仔細觀察我書中的旁註,就略可見我的苦心。至於刪除繁雜、去除重複,更是不必多說。神農氏嘗遍百草,確定了藥的功效,所以他的書稱作《本草》。他的用意必定是先以草藥為首要,然後才是果實、木本、金石、禽鳥魚類等依序補充。所以本書先列草部。然而,用藥是為了有效治療疾病。方士之流說可以用來煉丹服食,如同先賢韓愈、柳宗元,都曾多次陳述服用鐘乳、金丹的錯誤,而且不只他們兩人。甚至還有人說砒霜可以化解熱痰,生漆可以補腦髓,這些荒誕的言論,誤信而導致橫死的人很多。我一概不予記錄,就是要端正醫術,駁斥邪說。

《浙江通志》記載:倪朱謨,字純字,年輕時就沉默寡言、喜好古籍。他研究桐君、岐伯的醫學理論,深得其精髓,治療疾病有奇效。許多人奔走請他看病,如果得不到他的醫治,就會抱怨。倪朱謨於是收集歷代本草書籍,廣泛蒐羅、詳細詢問,辨別疑點、訂正錯誤,考證非常詳盡,並將此書命名為《本草匯言》。他的兒子倪洙龍將此書刊刻流傳於世。世人認為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雖然詳細,但倪朱謨的書抓住了要點,可以與之並駕齊驅。

〔顧氏(逢伯)分部本草妙用〕十卷,現存。

自序說:我曾聽說用藥如同用兵。我閱讀兵書,才知道不同地方的兵,因水土不同,作戰方式也不同。南方人擅長水戰,北方人擅長陸戰;山川險峻的地方適合防守,邊境沙漠適合騎兵作戰。有的人擅長劍戟,有的人擅長弓弩,有的人擅長矛盾,有的人擅長火攻,有的人擅長車戰。如果讓擅長陸戰的人去水戰,他們會先被淹死在波濤中;如果讓習慣平原作戰的人去險峻之地,他們會先像堆疊的蛋一樣危險。如果將弓弩換成戈矛,就會不知所措;如果將車戰換成火攻,就會自投陷阱。至於天時地利不可違背,敵我虛實要盡早衡量,這些都是因時制宜的變化。我閱讀醫書,知道用藥也是如此。心肝脾肺腎,是藥性歸屬的臟腑;寒溫補瀉平,是藥物作用的屬性。每種藥都有它的功效。如果引經藥用錯,藥性就會顛倒相剋;如果補瀉用錯,病情就會加劇。至於陰陽氣運的變化、五方燥濕的不同、表裡虛實的差異、風寒暑濕的不同證候,都應該根據天時人事,靈活應變。能巧妙抓住病機,對症下藥,藥效就會神奇。這不就像亞夫、岳飛的軍隊一樣,令人難以捉摸嗎?所以我將《本草》一書分為五臟,就像軍隊有五個部隊。其中包含經絡、雜藥,就像軍隊有各種擅長不同領域的人,可以被任用。按照寒溫補瀉分類,就像軍隊各有長處、各有適合發揮的領域。將其清楚地陳列在前面,井然有序,讓懂得藥性的人了解藥效,各自發揮作用。這不就像王家的軍隊,能讓將領發揮領導才能、調遣士兵嗎?至於運用陰陽五行的奧妙,來使用草木金石之藥,應該是既知己又知彼、掌握天地間的玄機,才能運用自如。唉!當今世上,哪裡能找到像赤松子、諸葛亮那樣的醫師呢?我雖然不能做到,但希望學習他們的精神。

崇禎庚午年(1630年),初陽之日,古吳人友七散人顧逢伯題於贊育齋。

〔李氏(中梓)本草通元〕二卷,現存。

〔雷公炮製藥性解〕六卷,現存。

《四庫全書提要》記載:《雷公炮製藥性解》六卷,舊本題為明代李中梓撰寫。內容包括金石部三十三種、果部十八種、谷部十一種、草部九十六種、木部五十七種、人部十種、禽獸部十八種、蟲魚部二十六種。每種藥物下面都有論述和案例。其中標註「雷公」的,是採集炮製論的文字,另外附在後面。考察宋代的《雷斅炮炙論》有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