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十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3)

1. 本草(五)

藥類法象也。心云者。用藥心法也。珍者。潔古珍珠囊也。其餘各家。雖有采輯。然好古受業於潔古。而講肄於東垣。故於二家用藥。尤多徵引焉。考本草藥味不過三品。三百六十五名。陶弘景別錄以下。遞有增加。往往有名未用。即本經所云主治。亦或古今性異。不盡可從。

如黃連。今惟用以清火解毒。而經云。厚腸胃。醫家有敢遵之者哉。好古此書所列。皆從名醫試驗而來。雖為數無多。而條例分明。簡而有要。亦可云適乎實用之書矣。」

〔李氏(浩)諸藥論〕佚

按上見於滕縣誌。

〔王氏(東野)本草〕佚

吉安府志曰。王東野永新人。精方脈。嘗著本草經。當時知名。任太醫院御醫。虞文靖揭文安程雪樓劉申齋趙子昂咸與之交。而尤厚趙魏公。以老致仕。

〔詹氏(瑞方)本草類要〕國志經籍志十卷,未見

〔尚氏(從善)本草元命苞〕國史經籍志七卷(讀書敏求記作九卷),未見

錢曾曰。本草元命苞九卷。元朝崇尚醫學。設令醫官。考試出題。以難素為經。仲景為治法本草而又苦其繁冗。尚從善集此書。求簡易於慎微本草之中。總四百六十八種。蓋便於時人之採摭也。為前序者。至正三年。平江路常熟州知州班惟志未知邑乘中。列其人否。附識以俟參考。

〔朱氏(震亨)丹溪本草〕一卷,未見

按上見於菉竹堂書目。

〔滑氏(壽)本草發揮〕一卷,未見

按上見於浙江通志經籍部。

〔本草韻會〕未見

按上見於古今醫統。

〔徐氏(彥純)本草發揮〕國史經籍志四卷,存

李時珍曰。本草發揮。書凡三卷。洪武時。丹溪弟子山陰徐彥純用誠所集。取張潔古李東垣王海藏朱丹溪成無己數家之說。合成一書爾。別無增益。

〔葉氏(子奇)本草節要〕十卷,未見

按上見於浙江通志。

錢謙益曰。葉子奇。字世傑。龍泉人。王師入處。子奇上書總制孫炎。謂龍鳳常紹宋正統。改紀元政。用薦主巴陵簿。嘗作太玄本旨。究通衍皇極之說。儒者多稱之。洪武十一年春。有司以甲令祭城隍神。群吏竊飲豬腦酒。縣學生髮其事。世傑適至。亦株連就逮獄中。以瓦磨墨。有得輒書。事釋家居。因續成之。號草木子。(列朝詩集)

〔徐氏(彪)本草證治辨明〕明史十卷,未見

松江府志曰。徐彪。字文蔚。太醫院使樞子也。正統十年。以能醫薦入太醫院。時代王久病瘇。又昌平侯楊洪在邊疾篤。受詔往視。皆不旬日而瘳。遂留御藥房。十三年擢御醫。景泰二年遷院判。常侍禁中。每以醫諫。景帝問藥性遲速。對曰。藥性猶人性也。善者千日而不足。

惡者一日而有餘。問攝生。以固元氣對。其因事納忠類此。六年預修中秘書錄。子墱為國子生。彪質直洞達。善談議。少從父入秦。其邸舍。元許文正衡遺址也。秦王以魯庵題之。秦中稱為魯庵。及歸老。以詩畫適情。自號希古。所著本草證治辨明十卷。論咳嗽條。傷寒纂例。

白話文:

[本草(五)]

藥物分類和法則,就像「心」一樣,指的是用藥的心法。這裡提到的「珍」,指的是金元時期醫家張潔古的《珍珠囊》。其他醫家的著作,雖然也有被採集,但編寫這本書的人主要師承潔古,並在李東垣門下學習,因此在用藥方面,特別多參考這兩家的觀點。

考究《本草經》所記載的藥物味道,大致分為上、中、下三品,共三百六十五種。陶弘景的《本草別錄》之後,藥物種類逐漸增加,但往往有名稱卻沒有實際使用。即使是《本草經》所記載的藥物主治功效,也可能因為古今藥性不同,而不能完全照搬。

例如,黃連現在只被用來清熱解毒,但《本草經》卻說它能增厚腸胃,現在的醫生又有誰敢這樣用呢?這本書所列舉的藥物,都是編者根據名醫的臨床經驗而來。雖然數量不多,但條理清晰,簡明扼要,可以說是一本實用的醫藥著作。

〔李氏(浩)諸藥論〕(已佚失)

據說這本書曾在滕縣的縣誌中被提及。

〔王氏(東野)本草〕(已佚失)

據吉安府志記載,王東野是永新人,精通醫術,曾經撰寫《本草經》,當時很有名氣。他曾任太醫院御醫,與虞文靖、揭文安、程雪樓、劉申齋、趙子昂等人都很交好,尤其與趙魏公的關係最為密切。王東野晚年告老還鄉。

〔詹氏(瑞方)本草類要〕(已佚失)

這本書在《國志經籍志》中記載有十卷,但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尚氏(從善)本草元命苞〕(已佚失)

《國史經籍志》記載有七卷(《讀書敏求記》記為九卷),但現在也找不到了。

錢曾說,《本草元命苞》共有九卷。元朝崇尚醫學,設立醫官,並通過考試選拔人才。考試內容以《難經》為理論基礎,《傷寒論》和《本草經》為治療方法,但又覺得《本草經》太過繁雜。尚從善編寫這本書,目的是從《慎微本草》中提煉出簡要的內容,總共收錄了四百六十八種藥物,方便當時的人們查閱和使用。這本書的序言由班惟志於至正三年寫作,當時他是平江路常熟州的知州。不知道常熟縣誌中有沒有記載班惟志這個人,這裡附帶記錄一下,以供參考。

〔朱氏(震亨)丹溪本草〕(已佚失)

據說這本書曾在《菉竹堂書目》中被提及。

〔滑氏(壽)本草發揮〕(已佚失)

據《浙江通志經籍部》記載,有這本書。

〔本草韻會〕(已佚失)

據《古今醫統》記載,有這本書。

〔徐氏(彥純)本草發揮〕(現存)

《國史經籍志》記載這本書有四卷,現在還存留。

李時珍說,《本草發揮》這本書共有三卷,是明朝洪武年間,朱丹溪的弟子徐彥純從山陰(今浙江紹興)所編寫。他主要是採用張潔古、李東垣、王海藏、朱丹溪、成無己等幾位醫家的觀點,彙集成書,並沒有自己增加什麼新的內容。

〔葉氏(子奇)本草節要〕(已佚失)

據《浙江通志》記載,有這本書,共十卷。

錢謙益說,葉子奇,字世傑,是龍泉人。元朝滅亡,明朝建立後,葉子奇曾上書給總制孫炎,認為龍鳳是宋朝的正統,應該改用宋朝的紀元,並推薦自己擔任巴陵簿的官職。他曾寫過《太玄本旨》,深入研究易經的衍皇極之說,被儒士們稱讚。洪武十一年春天,地方官吏按照甲令祭祀城隍神,有官吏偷喝豬腦酒,被縣學生揭發。葉子奇恰巧到來,也受到牽連被捕入獄。在獄中,他用瓦片磨墨,有空就寫字。事情結束後,他回到家中,繼續寫作,並將書命名為《草木子》。

〔徐氏(彪)本草證治辨明〕(已佚失)

《明史》記載這本書有十卷,但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松江府志記載,徐彪,字文蔚,是太醫院使樞的兒子。正統十年,他因為醫術高明被推薦進入太醫院。當時代王久病不癒,昌平侯楊洪在邊境病重,徐彪奉命前去診治,都很快就治好了。於是,他被留在御藥房任職,十三年升任御醫。景泰二年,升任院判,經常在皇宮中侍奉,並經常通過醫學向皇帝提出建議。景帝詢問藥性的快慢,徐彪回答說:「藥性就像人性一樣,好的藥,服用一千日也不嫌多,壞的藥,服用一天就足以產生禍害。」景帝又問養生之道,徐彪則以固守元氣來回答。諸如此類因事納忠的言論有很多。景泰六年,他參與編修中秘書錄。他的兒子徐墱是國子學生。徐彪性格直率、通達事理、善於辯論。年輕時曾跟隨父親前往秦地,他們居住的地方是元朝許文正衡的故居。秦王將此地命名為魯庵。當地人稱徐彪為魯庵。晚年告老還鄉後,他以詩畫自娛,自號希古。他所著的《本草證治辨明》共有十卷,內容包括咳嗽的治療,以及傷寒的辨證論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