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十二 (2)
卷十二 (2)
1. 本草(四)
〔李氏(當之)本草經〕七錄一卷,佚
韓保升曰。李當之華佗弟子。修神農本經。而世少行用。
〔藥錄〕七錄六卷,佚
李時珍曰。李氏藥錄。其書散見吳氏陶氏本草中。頗有發明。
〔隨氏(費)本草〕七錄九卷,佚
〔秦氏(承祖)本草〕七錄六卷,佚
宋書曰。秦承祖性耿介。專好藝術。於方藥不問貴賤。皆治療之。多所全獲。當時稱之為工手。撰方三十卷。大行於世。(太平御覽)
〔雷氏(斅)炮炙論〕(宋志作炮炙方)藝文略三卷,佚
自序曰。若夫世人使藥。豈知自有君臣。既辨君臣。寧分相制。只如栨毛沾溺。立銷斑腫之毒。象膽揮黏。乃知藥有情異。鮭魚插樹。立便乾枯。用狗塗之。卻當榮盛。無名止楚截指。而似去甲毛。聖石開盲明目。而如雲離日。當歸止血破血。頭尾效各不同。蕤子熟生。足睡不眠立據。
弊萆淡滷。如酒沾交。鐵遇神砂。如泥似粉。石經鶴糞。化作塵飛。栨見橘花。似髓斷絃折。遇鸞血而如初。海竭江枯。投遊波而立泛。令鉛拒火。須仗修天。如要形堅。豈忘紫背。留砒住鼎。全賴宗心。唯得芥花。立便成庚。碙遇赤須。水留金鼎。水中生火。非猾髓而莫能長齒生牙。
賴雄鼠之骨末。發眉墮落。塗半夏而立生。目闢眼𥍃。有五花而自正。腳生肉栨。棍系菪根。囊皴漩多。夜煎竹木。體寒腹大。全賴顱鷀。血泛經過。飲調瓜子。咳逆數數。酒服熟雄。遍體疹風。冷調生側。腸虛泄痢。須假草零。久渴心煩。宜投竹瀝。除癥去塊。全仗消碙。
益食加觴。須煎蘆樸。強筋建骨。酒是蓯鯶。駐色延年。精蒸神錦。知瘡所在。口點陰膠。產後肌浮。甘皮酒服。口瘡舌拆。立愈黃蘇。腦痛欲亡。鼻投硝末。心痛欲死。速覓延胡。如斯百種。是藥之功。某忝遇明時。誤看醫理。雖尋聖法。難可窮微。略陳藥餌之功能。豈溺仙人之要術。
其製藥炮熬炙煮。不能記年月哉,欲審原由。須看海集。某不量短見。直錄炮熬煮炙。列藥制方。分為上中下三卷。有二百件名。具陳於後。
蘇頌曰。雷斅雖隋人。觀其書,乃有言唐以後藥名者。或是後人增損之歟。(證類本草。引圖經滑石注。)
趙希弁曰。雷公炮炙三卷。古宋雷斅撰。胡洽重定。述百藥性味炮煮熬炙之方。其論多本之乾寧晏先生。斅稱內究守國安正公。當是官名。未詳。
李時珍曰。雷公炮炙論。藥凡三百種。為上中下三卷。其性味炮炙煮熬修事之法。多古奧。文亦古質。別是一家。多本於乾寧晏先生。其首序論述物理。亦甚幽玄。錄載於後。乾寧先生名晏封。著制伏草石論六卷。蓋丹石家書也。
按雷斅一稱隋人。一稱宋人。未詳何是。然胡洽名見於劉敬叔異苑。彼加其重定。則當為宋人矣。乾寧晏先生制伏草石論六卷。出於新唐志。今以其為道家之書。不著錄焉。
白話文:
李氏(當之)本草經:這本書共有七卷,但已失傳。據韓保升說,李當之是華佗的弟子,他曾修訂《神農本草經》,但世人很少使用這本書。
藥錄:這本書共有七卷,但已失傳。李時珍認為,《李氏藥錄》的內容散見於吳氏和陶氏的本草著作中,其中有一些獨到的見解。
隨氏(費)本草:這本書共有九卷,但已失傳。
秦氏(承祖)本草:這本書共有六卷,但已失傳。《宋書》記載,秦承祖為人正直耿介,專注於醫術,無論藥物貴賤都用於治療,並多能治癒,當時被譽為良醫。他撰寫的醫方有三十卷,在世間廣為流傳(出自《太平御覽》)。
雷氏(斅)炮炙論:這本書在《宋史·藝文志》中被稱為《炮炙方》,共有三卷,但已失傳。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世人使用藥物,哪裡知道藥物有君臣佐使的關係?即使知道君臣佐使,也不懂得藥物間的相互制約作用。例如,用豬毛沾上污水,就能立即消除皮膚上的毒瘡腫塊;用象膽來處理粘稠的東西,就知道藥物有不同的特性。用鮭魚插在樹上,樹木就會立刻枯萎;用狗屎塗抹,樹木反而會茂盛。用無名藥來止痛截指,效果就像去除指甲和毛髮一樣。用聖石來治療失明,使人重見光明,如同撥開雲霧見到太陽。當歸有止血和破血的功效,頭部和尾部的作用各不相同。蕤子的果實,生用可以使人安睡,熟用可以使人不眠。
弊萆這種藥物用淡鹽水處理後,如同用酒浸泡一樣;鐵遇到神砂,會像泥土一樣變成粉末。石頭經過鶴糞的浸泡,會化為塵埃。豬毛遇到橘花,會像琴弦斷裂一樣;但遇到鸞鳥的血,又會恢復如初。大海和江河乾涸,只要投入漂浮的波浪,就能立刻泛起。要想使鉛抗拒火焰,需要借助修煉的方法;要想使其堅硬,不能忘記紫背這種藥物。用砒霜來使鼎保持穩定,完全要依靠煉丹者的專注。只要得到芥菜花,就能立刻變成庚金(一種礦物)。碙石遇到赤須,可以使水留在鼎中。水中生火,如果沒有猾髓就無法使牙齒長出。
想要毛髮脫落,可以依賴雄鼠的骨頭末;想要毛髮重新生長,可以塗抹半夏。眼睛斜視不正,可以用五花來矯正。腳上長肉刺,可以用棍子捆綁莨菪根來治療。想要使陰囊皺紋增多,可以在晚上煎煮竹木。身體寒冷腹脹,可以完全依賴顱鷀這種藥物。血氣運行不暢,可以飲用瓜子湯。咳嗽不止,可以飲用熟地黃酒。全身起疹子,可以冷服生側柏葉。腸虛泄瀉,需要藉助草零這種藥物。久渴心煩,可以飲用竹瀝。去除腫塊,全靠消碙。
想要增加食慾和飲酒量,需要煎煮蘆樸。想要強筋健骨,可以飲用肉蓯蓉酒。想要保持容顏、延年益壽,可以精煉使用神錦。想要知道瘡在哪裡,可以用陰膠塗抹在嘴裡。產後身體虛浮,可以服用甘草皮酒。想要治療口瘡和舌裂,可以立即使用黃蘇。想要治療頭痛欲裂,可以將硝末吹入鼻中。想要治療心痛欲死,可以迅速尋找延胡索。像這樣有上百種藥物的功效。我(雷斅)有幸生活在開明的時代,卻誤讀了醫理,雖然努力尋求聖賢之法,還是難以窮盡其精微。我只是簡略地陳述了藥物的功效,並非沉溺於仙術。
關於藥物的炮製、煎煮、燒烤等方法,時間久遠,已經難以記清,想要了解藥物的起源,必須參考《海集》。我(雷斅)不自量力,直接記錄了炮製、煎煮、燒烤的方法,並列出了藥物的製作方法,分為上、中、下三卷,共有兩百種藥物,詳細地陳述在後面。
蘇頌說:雷斅雖然是隋朝人,但從他的書中看,卻有提到唐朝以後的藥名,可能是後人增補修改的。(出自《證類本草·引圖經·滑石注》)
趙希弁說:雷公的《炮炙論》共有三卷,是古宋人雷斅所撰寫,後由胡洽重新修訂。書中闡述了一百種藥物的性味、炮製方法和煎煮方法,其中的理論多出自乾寧晏先生。雷斅自稱“內究守國安正公”,這應該是個官職,但不清楚具體是什麼。
李時珍說:雷公的《炮炙論》記載了三百種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卷。書中關於藥物的性味、炮製、煎煮、修治等方法,大多深奧難懂,文風也古樸。這本書自成一派,很多觀點都來自乾寧晏先生。書的首序部分闡述了物理,也十分深奧玄妙,我把它記錄在後面。乾寧先生,名晏封,著有《制伏草石論》六卷,屬於道家丹藥書籍。
按:雷斅,有的說他是隋朝人,有的說他是宋朝人,不清楚哪個說法正確。但胡洽的名字出現在劉敬叔的《異苑》中,他曾對此書進行修訂,因此雷斅應該是宋朝人。乾寧晏先生的《制伏草石論》六卷,出自《新唐志》,現在因為它是道家書籍,所以不予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