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十一 (10)
卷十一 (10)
1. 本草(三)
四庫全書提要曰。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一卷。國朝徐大椿撰。大椿字靈胎。號洄溪。吳江人。世傳神農本草經三卷。載藥三百六十五味。分上中下三品。今單行之本不傳。惟見於唐慎微本草所載。其刊本以陰文書者。皆其原文也。大椿以舊注但言其當然。不言其所以然。因於三品之中。
採掇一百種。備列經文。而推闡主治之義。有常用之藥。而反不收入者。其凡例謂。辨明藥性。使人不致誤用。非備品以使查閱也。凡所箋釋。多有精意。較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載。發明諸條。頗為簡要。然本草雖稱神農。而所云出產之地。乃時有後漢之郡縣。則後人附益者多。
如所稱久服輕身延年之類。率方士之說。不足盡信。大椿尊崇太過。亦一一究其所以然。殊為附會。又大椿所作藥性專長論曰。藥之治病。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其說最為圓通,則是書所論。猶屬筌蹄之末。要於諸家本草中。為有啟發之功者矣。
白話文:
《四庫全書提要》說,《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一卷,是清朝徐大椿所撰寫。徐大椿字靈胎,號洄溪,是吳江人。世上流傳的《神農本草經》有三卷,記載了三百六十五種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現在單獨流傳的版本已經失傳,只能在唐慎微的《本草》中看到。那些用陰文刊印的文字,都是《神農本草經》的原文。徐大椿認為過去的註解只說藥物的作用,沒有說明作用的原理,因此在三品藥中,選取了一百種藥物,詳細列出經文,並推闡說明藥物主治的意義。有些常用的藥物,反而沒有收入。他書的凡例說,是要辨明藥性,使人們不至於誤用,不是為了收集所有藥品讓人查閱。凡是他箋釋的內容,大多很有精闢的見解。比起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記載,他在很多條目的發明更為簡潔扼要。然而,《本草經》雖然號稱是神農所著,但其中所說的產地,有的是後漢時期的郡縣名稱,可見其中有很多是後人添加的。
例如書中說的久服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之類的話,大多是方士的說法,不能完全相信。徐大椿對《本草經》過於推崇,也一一考究其所以然,但有些解釋顯得牽強附會。另外,徐大椿還寫了《藥性專長論》,他說藥物治病,有些可以解釋其原理,有些則無法解釋。這個說法非常圓融通達。總的來說,這本書所論述的,雖然只是《本草經》的皮毛,但在各家本草中,仍有啟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