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十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7)

1. 本草(三)

施濟大且遠也。遂託言衰邁。堅辭診視之召。梓遜言遍告。惟一意著述不朽業。今正訛補遺一書。補綱目本草所未備。其久大之學術。雖列方技。不愧儒林。

〔吳氏(毓昌)重訂本草綱目〕二十卷,未見

杭州府志曰。吳毓昌字玉涵。以太學生。為內閣中書。重然諾。急友人難。兼善岐黃術。

〔何氏(鎮)本草綱目必讀類纂〕十二卷,存

自序曰。上古聖人。取草木療民疾苦。辨其品類性味。傳及後世。即炎帝嘗草遇毒之遺編也。以所採多草根木皮。故定名曰本草。其編在書契未備之先。而奕祀之立方濟世者,實無不準乎此。若是乎本草既具。而詳論以濟生者之不可無也。愚每究觀本草。凡生植飛走。金石蟲魚。

以及水火土灰。品彙萬殊。無一不可以療疾。則前賢已定之藥品。必當按其寒暖剛柔。審夫君臣佐使。斯無不立起沉疴。奏效壽世矣。但學者苦其繁多。難以精悉。茲特宗諸綱目。取主治與本草。刪訂而發明之。復將品物之殊類。區分而序列之。如草木之益人也多。故列之編首。

余則五穀蔬菜。為人生日用之需。亦可治病。以次及之。再則人為萬物之靈。古人惟採剩餘。他置勿用。茲亦凜遵遺意。止列河車乳汁數種。又次及之。若禽獸鱗介。金石魚蟲諸類。各能奏功。又次第及之。既不欲繁。又不敢略。編訂成帙。題曰綱目類纂。後即附以濟生邃論。

家傳效方。闡明聖賢之秘旨。備述前人之驗方。體用具備。綱舉目張。簡閱良便。僭名必讀。不過欲為醫學之一助。以共躋斯世於仁壽也云爾。知我罪我。亦烏敢置喙云。康熙十一年。歲次壬子。嘉平月天臘節前一日。京江何鎮培元氏題。

〔浦氏(士貞)夕庵讀本草快編〕六卷,存

凡例曰。蘄水李氏父子。搜賾索隱。三易稿而始成。分類別部。皆有微意。首列水火土者。水火乃天地之先。土為萬物之母。次金石者。從土也。次草谷菜果木者。從微及巨也。次服器者。從草木也。次蟲魚介禽。終以人者。從賤及貴也。予不敢紊。悉遵其舊。題曰讀者。明非自撰之書。

蓋讀綱目得其快。而拈出之者也。一諸家所著。繁簡不一。重複舛誤。至綱目出。而析條有望洋之嘆。難作枕中之寶。予因撮其要攪其華。刪繁就約。使覽者若執燭之明。讀者無魯魚之誤矣。一品類既多。分用不少。若一物別為數條。則愈滋其冗。今以本名。統其同類。庶一目瞭然。

如阿膠之統於驢。輕粉之統於汞。鬱金之統於茂。海馬之統於蝦。更有同類而氣味稍殊。功用相仿者。則合為總論。如瓜、如蛇、如苔、如飯之類。蓋取其簡而可考。備而不瑣也。

〔趙氏(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十卷,未見

(按上見於匯刻書目。)

白話文:

施藥的範圍既廣且遠。因此推託自己年老體衰,堅決拒絕應邀看診。他的兒子們到處傳揚,他只專心致力於著述不朽的事業。如今這本《正訛補遺》一書,補足了《本草綱目》中未完善之處。他淵博的學術,即使被歸類為方技之學,也足以媲美儒學之士。

《吳氏(毓昌)重訂本草綱目》二十卷,現已失傳。

《杭州府志》記載,吳毓昌字玉涵,以太學生的身份擔任內閣中書。他非常重視承諾,樂於幫助朋友度過難關,同時也精通醫術。

《何氏(鎮)本草綱目必讀類纂》十二卷,現仍存世。

何鎮在序言中寫道,上古聖人採集草藥來治療人民的疾病,辨別它們的種類和藥性,並傳給後世,這就是炎帝親嘗百草中毒後留下的文獻。因為所採集的藥物大多是草根和樹皮,所以命名為「本草」。在文字尚未普及的時代,以此為基礎的醫方用來救濟世人,都是以此為標準。可見本草書既然存在,那麼詳細論述它以濟世救人是絕對不可或缺的。我經常研究本草,發現凡是生物,不管是植物、動物、礦物、昆蟲、魚類,以及水、火、土、灰等等,種類繁多,沒有一樣不可以拿來治病。所以前人已經確定的藥物,必定要按照它們的寒熱屬性、剛柔性質,審慎地考慮君臣佐使的配伍,這樣才能起死回生,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但是,學者們苦於藥物品種繁多,難以全部精通。因此,我特別依循《本草綱目》,摘取主要療效和本草內容,進行刪減訂正,並加以闡明。又將各類藥物區分開來,按照順序排列。因為草木對人類的益處最大,所以將它們放在最前面。接著是五穀蔬菜,因為是人們日常生活必需,而且也可以治病,所以依次排列。再其次,人是萬物之靈,古人只取用剩下的部分,其他就擱置不用,我這次也遵循古人的遺訓,只列出河車(胎盤)和乳汁等幾種,放在後面。至於禽獸、鱗介、礦物、魚蟲等,各有各的療效,也依次排列。既不希望過於繁瑣,又不敢有所省略。編訂成書後,題名為《綱目類纂》。後面再附上濟世救人的深入論述,以及家傳的有效藥方,闡明聖賢的奧秘,詳細描述前人的驗方,使理論和應用兼備,提綱挈領,一目瞭然,方便閱讀,我僭稱為「必讀」,不過是想對醫學略盡一份綿薄之力,希望能夠和大家共同創造一個仁愛長壽的世界。了解我的,責怪我的,我都無可置喙。康熙十一年,歲次壬子年,嘉平月天臘節前一日,京江何鎮培元氏題。

《浦氏(士貞)夕庵讀本草快編》六卷,現仍存世。

浦士貞在凡例中說,蘄水的李時珍父子,探究奧秘,反覆修改三次才完成《本草綱目》。他們的分類分部,都蘊含著深意。首先將水火土列在最前面,是因為水火是天地的根源,土是萬物之母。其次是金石,是從土衍生而來。再其次是草、穀、菜、果、木,是從微小到巨大。接著是服用器具,是從草木製作而來。最後是蟲、魚、介、禽,並以人為終結,是從卑賤到高貴的排序。我不敢打亂這個順序,完全遵照原來的做法,所以題名為「讀本」,表明這不是我個人撰寫的書。

這是因為讀《本草綱目》能夠獲得快速的理解,並從中摘取要點而編寫出來的。各家所著的本草書,內容詳略不一,重複和錯誤之處很多,等到《本草綱目》問世,才讓人有瞭望洋興嘆的感覺,覺得很難作為隨身攜帶的珍寶來使用。所以我摘取它的精華,刪除繁雜的部分,使閱讀的人如同手持蠟燭照明,不會有像「魯魚亥豕」的錯誤。又因為藥物品類繁多,使用方法各不相同。如果一種藥物分成很多條目,反而會增加冗雜。所以現在用本名來統攝同一類藥物,使人一目瞭然。比如阿膠歸於驢,輕粉歸於汞,鬱金歸於茂,海馬歸於蝦。還有一些同類但氣味略有不同,功效相似的,就合併為總論,如瓜類、蛇類、苔類、飯類等,目的是為了簡潔易考,內容詳盡而不瑣碎。

《趙氏(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十卷,現已失傳。

(這個訊息是從匯刻書目中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