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十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5)

1. 本草(三)

可以垂於方來者。即訪求解送。以備採入藝文志。如已刻行者。即刷印一部送部。或其家自欲進獻者聽。奉此。臣故父時珍原任楚府奉祠。奉敕進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縣。生平篤學。刻意纂修。曾著本草一部。甫及刻成。忽值數盡。撰有遺表。令臣代獻。臣竊思之。父有遺命。

而子不遵。何以承先志。父有遺書。而子不獻。何以應朝命。矧今修史之時。又值書之會。臣不揣譾陋。不避斧鉞。謹述故父遺表。臣父時珍幼多羸疾。長成鈍稚。耽嗜典籍。若啖蔗飴。考古證今。奮發縮摩。苦志辨疑。訂誤留心。纂述諸書。伏念本草一書。關係頗重。誤解群氏。

謬誤亦多。行年三十。力肆校讎。歷歲七旬。功始成就。野人炙背食芥。尚欲獻之天子。微臣採珠聚玉。敢不上之明君。昔炎皇辨百穀嘗百草。而分別氣味之良毒。軒轅師岐伯遵伯高。而剖析經絡之本標。遂有神農本草三卷。藝文錄為醫家一經。及漢末而李當之始加校修。至梁末而陶弘景益以註釋。

古藥三百六十五種。以應重卦。唐高宗命司空李勣重修。長史蘇恭表請。伏定增藥一百一十四種。宋太祖命醫官劉翰詳校。宋仁宗再詔補註。增藥一百種。蜀醫唐慎微合為證類。修補眾本草五百種,自是人皆指為全書。醫則目為奧典。夷考其間。玭瑕不少。有當析而混者。如葳蕤女萎二物。

而併入一條。有當並而析者。如南星虎掌一物。而分為二種。生薑薯蕷。菜也。而列草品。檳榔龍眼。果也。而列木部。八谷。生民之天也。不能明辨其種類。三菘。日用之蔬也。罔克的別其名稱。黑豆赤菽。大小同條。硝石芒硝。水火混注。以蘭花為蘭草。卷丹為百合。此寇氏衍義之舛謬。

謂黃精即鉤吻。旋花即山姜。乃陶氏別錄之差訛。歐漿若膽草菜重出。掌氏之不審。天花栝蔞。兩處圖形。蘇氏之欠明。五倍子。耩蟲窠也。而認為木實。大蘋草。田字草也。而指為浮萍。似茲之類。不可枚陳。略摘一二。以見錯誤。若不類分品列。何以印定群疑。臣不揣猥愚,僭肆刪述。

重複者芟之。遺缺者補之。如磨刀水、潦水。桑柴火、艾火、鎖陽、山柰、土伏苓、番木鱉、金枯、樟腦、蠍虎、狗蠅、白蠟、水蛇、狗寶、秋蟲之類。並今方所用。而古本則無。三七、地羅、九師子、蜘蛛香、豬腰子、勾金皮之類。皆方物土苴。而稗官不載。今增新藥凡三百七十四種。

類析舊本分為一十六部。雖非集成。實亦粗備。有數名或散見各部。總標正名為綱。余各附釋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誤。詳其出產形狀也。次以氣味主治附方。著其體用也。上自墳典。下至傳奇。凡有相關。靡不收採。雖命醫書。實該物理。我太祖高皇帝。首設醫院。

白話文:

這些可以流傳於世的著作,如果有新的出現,就應該派人去尋找並呈送上來,以便收錄到《藝文志》中。如果已經刻印發行的,就印一部送交朝廷。或者作者自己想要進獻的,也聽任他們。以上是我的意見。

臣的已故父親李時珍,原任楚王府的奉祠官,奉旨晉升為文林郎,曾任四川蓬溪縣知縣。他一生勤奮好學,專心致力於研究編纂,曾經撰寫了一部《本草》著作。剛刻印完成,就突然去世了。他寫有一份遺表,囑咐我代為呈獻。

我私下想,父親有遺命,兒子卻不遵從,如何繼承父親的遺志?父親有遺書,兒子卻不進獻,如何回應朝廷的命令?況且現在正值修史之時,又是收集書籍的機會,我不顧自己才疏學淺,不畏懼觸犯法律,謹將父親的遺表陳述如下。

我的父親李時珍,從小體弱多病,長大後資質也比較遲鈍,但卻非常喜愛讀書,如同吃甘蔗一樣樂此不疲。他研究古代,考證當今,奮發努力,反覆琢磨,刻苦鑽研,辨明疑點,訂正錯誤,用心撰寫了許多書籍。他認為《本草》這部書非常重要,但其中誤解和錯誤也很多。他三十歲時,就開始盡力校勘,歷經七十年,才終於完成。即使是鄉野之人,也會把自己烤背用的柴火和吃的芥菜獻給天子。我收集的就像珍珠美玉一樣珍貴,怎敢不呈獻給英明的君主呢?

從前,炎帝神農親自辨別各種穀物,品嘗各種草藥,並區分它們的氣味和毒性。黃帝軒轅師從岐伯和伯高,剖析經絡的根本和標誌。於是有了《神農本草》三卷,被《藝文志》收錄為醫家經典。到了漢末,李當之開始加以校訂,到梁末,陶弘景又增加了註釋。古書記載的藥物有三百六十五種,以應和《周易》的卦象。唐高宗命令司空李勣重新修訂,長史蘇恭上表請求。最後確定增加了藥物一百一十四種。宋太祖命令醫官劉翰詳細校勘,宋仁宗再次詔令補充註釋,增加了藥物一百種。蜀地的醫生唐慎微將各種本草合編為《證類本草》,修訂補充了五百種,從此人們都認為這是全書,醫家視為寶典。

但是仔細考察,其中錯誤和瑕疵並不少。有應該分開卻混在一起的,比如葳蕤和女萎兩種藥物,被歸為一條。有應該合併卻分開的,比如南星和虎掌本為一物,卻被分為兩種。生薑和薯蕷本為蔬菜,卻被列入草類。檳榔和龍眼本為果實,卻被列入木類。八穀,是人生存的根本,卻不能明確辨別它們的種類。三種菘菜,是人們日常食用的蔬菜,卻沒有區分它們的名稱。黑豆和赤菽,大小豆都被列為一條。硝石和芒硝,水火的性質混淆在一起。把蘭花當作蘭草,把卷丹當作百合。這是寇氏《衍義本草》的錯誤。說黃精就是鉤吻,旋花就是山姜,這是陶氏《別錄》的差錯。歐漿像膽草,重複記載,是掌氏的不仔細。天花和栝蔞,兩個地方的圖形不一致,是蘇氏的不夠明白。五倍子明明是蟣蟲的巢穴,卻認為是木本植物的果實。大蘋草是田字草,卻被指認為浮萍。像這類的錯誤,數不勝數。我只是略舉一二,用來說明錯誤之處。如果不分類別,排列清楚,又怎麼能消除大家的疑惑呢?

我不顧自己的淺陋愚鈍,擅自進行刪改和著述。重複的刪除,遺漏的補充。比如磨刀水、雨水、桑柴火、艾火、鎖陽、山柰、土茯苓、番木鱉、金枯、樟腦、蠍虎、狗蠅、白蠟、水蛇、狗寶、秋蟲之類,都是現在藥方中使用的,而古代的本草中沒有記載。三七、地羅、九師子、蜘蛛香、豬腰子、勾金皮之類,都是地方的藥材和土產,而野史雜記中沒有記載。現在我新增加了藥物共三百七十四種。

將舊本的藥物分類,分為十六部。雖然算不上集大成,但也算粗略完備了。有的藥物名稱散見在各部,我將它們的正確名稱標註為綱,其餘的都附在綱下作為目。這就是一個開始。其次是集解,辨別疑點,訂正錯誤,詳細說明藥物的產地和形狀。再其次是氣味、主治和藥方,說明藥物的功效和用途。上至古代典籍,下至民間傳說,凡是有關聯的,都一併收錄。雖然稱之為醫書,實際上涵蓋了物理學的知識。

我朝太祖高皇帝,首先設立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