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七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七十 (1)

1. 方論(四十八)

〔亡名氏金創瘛瘲方〕漢志三十卷,佚

服虔曰。音𤬓引之𤬓。

顏師古曰。小兒病也。瘛。音充制反。瘲。音子用反。

〔華氏(佗)外科方〕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劉氏(涓子)鬼遺方〕(新唐志。作男方。宋志。作鬼論。並訛。)隋志十卷,闕

隋志注曰。龔慶宣撰。

龔慶宣序曰。昔劉涓子。晉末于丹陽郊外照射。忽見一物。高二丈許。射而中之。如雷電。聲若風雨。其夜不敢前追。詰旦率門徒子弟數人。尋蹤至山下。見一小兒提罐。問何往。為我主被劉涓子所射。取水洗瘡。而問小兒曰。主人是誰人。云。黃父鬼。仍將小兒相隨。還來至門。

白話文:

《亡名氏金創瘛瘲方》記載於漢志三十卷,現已失傳。服虔解釋「瘛」的讀音為「𤬓」,顏師古則解釋「瘛瘲」為小兒的疾病,讀音分別為「充制反」和「子用反」。

《華氏外科方》記載於醫藏目錄,但卷數缺失,現已不見。

《劉氏鬼遺方》記載於隋志十卷,現已缺失。隋志注釋中提到此方為龔慶宣所撰,並記錄了劉涓子於晉末在丹陽郊外射中一物,追蹤至山下遇到一個小孩提著水罐,小孩稱是為被劉涓子射傷的「黃父鬼」取水洗傷。劉涓子遂將小孩帶回家,但「黃父鬼」的身份不明。

聞搗藥之聲。比及遠見三人。一人開書。一人搗藥。一人臥爾。乃齊唱叫突。三人並走。遺一卷癰疽方。並藥一臼。時從宋武北征。有被創者。以藥塗之即愈。論者云。聖人所作。天必助之。以此天授武帝也。涓子用方為治。千無一失。演為十卷。號曰鬼遺方。(舊脫演為以下九字。

今據太平御覽訂補。)姉適余從叔祖。涓子寄姉書。具敘此事。並方一卷。方是丹陽薄紙本寫。今手跡尚存。從家世能為治方。我而不傳。其孫道慶與余鄰居。情款異常。臨終見語家有神方。兒子幼稚。苟非其人。道不虛行。尋卷診候。兼辨藥性。欲以相傳。屬余既好方術。

白話文:

聽見搗藥的聲音,走近一看,發現三個人,一人在看書,一人在搗藥,一人在休息。他們突然齊聲大喊,三人一起逃跑,留下了一卷癰疽方和一臼藥。當時宋武帝北征,有人受了傷,用這藥塗抹後便痊癒了。有人說,這是聖人所作,上天必定相助,因此天助武帝。涓子用此方治病,千百次沒有一次失敗。他將方子整理成十卷,稱為「鬼遺方」。涓子的姐姐嫁給我的叔祖,涓子寫信給她,詳述此事並附上了一卷方子。方子是用丹陽薄紙寫成,如今字跡還保存著。涓子家世代擅長醫術,但卻不傳於我。他的孫子道慶是我的鄰居,我們關係十分親密。他臨終前告訴我,他家有神方,兒子年幼,只有真正懂得醫術的人才能將它傳承下去。我喜好醫術,便找尋卷軸,診斷病情,辨別藥性,想要將醫術傳承下去。

受而不辭。自得此方。於今五載。所治皆愈。可謂天下神驗。劉氏昔寄龔方。故草寫多無次第。今輒定其前後。簇類相從。為此一部。流布鄉曲。有識之士。幸以自防。齊永元元年大歲已卯五月五日撰。

龔道慶曰。王祖母劉氏有此鬼方一部。道慶祖考相承。謹按處治。萬無一失。舅祖涓子兄弟。自寫。稱云無紙。而用丹陽錄。永和十九年資財不薄。豈復無紙。是以別之耳。(顧修曰。永和只十二年。且去宋武甚遠。疑元嘉之訛。)

宋書宗室傳曰。遵考父涓子。彭城內史。

錢曾曰。劉涓子鬼遺方五卷。劉涓子不知何許人。晉末于丹陽郊外。射中一物云云。是書極為奇秘。收藏家罕見之。別有劉涓子治癰疽神仙遺論一卷。與此同是宋鈔。皆宜別錄副本備之。

白話文:

我得到這個方子已經五年了,所治的病症都痊癒,可謂天下奇效。這個方子是劉氏以前寄給龔氏的,所以草稿寫得很零散,沒有順序。我現在把它整理好,將類似的內容放在一起,編成一本書,流傳到鄉下,希望有識之士能利用它來預防疾病。這本書是在齊永元元年(公元90年)五月五日撰寫的。

龔道慶說,王祖母劉氏有一部鬼方,我祖先代代相傳,謹慎地按照它治療,從未失手。我的舅公涓子兄弟自己抄寫了這部方子,說沒有紙,所以用丹陽錄寫。但永和十九年(公元393年)他們的財力並不薄,怎麼會沒有紙呢?所以這是借口而已。(顧修說,永和只有十二年,而且距離宋武很遠,懷疑是元嘉年的誤寫。)

《宋書·宗室傳》記載,涓子的父親遵考是彭城內史。

錢曾說,劉涓子鬼遺方有五卷,劉涓子是哪裡人不得而知。晉朝末年,他在丹陽郊外射中了一樣東西,由此得到這個方子。這本書非常奇秘,收藏家很少見過。另外還有一卷劉涓子治癰疽的神仙遺論,也是宋朝抄本,都應該另外抄錄備用。

〔神仙遺論〕宋志十卷,闕

陳振孫曰。劉涓子神仙遺論十卷。東蜀刺史李頔錄。按中興書目。引崇文總目云。宋龔慶宣撰。劉涓子者。晉末人。于丹陽縣得鬼遺方一卷。皆治癰疽之法。慶宣得而次第之。今按唐志。有龔慶宣劉涓子男方十卷。未知即此書否。卷。或一板。或止數行。名為十卷。實不多也。

〔甘氏(浚之)癰疽部黨雜病疾源〕隋志三卷,佚

〔療癰疽金創要方〕隋志十四卷,佚

〔療癰疽毒惋雜病方〕隋志三卷,佚

〔甘氏(伯齊)療癰疽金創方〕隋志十五卷(唐志作十二卷),佚

〔亡名氏癰疽論方〕隋志一卷,佚

〔療癰經〕隋志一卷,佚

白話文:

宋朝的志書記載,有一本叫做《神仙遺論》的醫書,作者是劉涓子,一共十卷,現在已經失傳了。據說劉涓子是晉朝末期的人,他在丹陽縣得到了一卷鬼神留下的醫方,專門治療癰疽。宋朝的龔慶宣得到這個醫方後,將其整理成書,就是這本《神仙遺論》。不過,唐朝的志書中也記載了龔慶宣的另一本醫書,叫做《劉涓子男方》,有十卷。目前無法確定這兩本書是否是同一本書。另外,現在所見的《神仙遺論》版本,有的只有一本,有的只有幾行字,雖然名字叫做十卷,其實內容並不多。

隋朝的志書記載,還有其他幾本關於癰疽治療的醫書,也都失傳了,包括:甘氏(浚之)的《癰疽部黨雜病疾源》三卷、佚名氏的《療癰疽金創要方》十四卷、佚名氏的《療癰疽毒惋雜病方》三卷、甘氏(伯齊)的《療癰疽金創方》十五卷(唐朝志書記載為十二卷)、佚名氏的《亡名氏癰疽論方》一卷和《療癰經》一卷。

〔療三十六瘻方〕隋志一卷,佚

〔秦氏(政應)療癰疽諸瘡方〕隋志二卷,佚

〔喻氏(義)纂療癰疽要訣〕(宋志作廣癰疽要訣)唐志一卷,佚

〔瘡腫論〕唐志一卷,佚

鄭樵曰。唐西州節度史藉喻義撰。

錢侗曰。崇文總目。瘡腫論一卷。喻義撰。侗按通志略。作藉喻義撰。誤也。

按千金方癰疽門五香連翹湯注曰。要藉喻義有黃耆甘草芒硝各六分。據此藝文略史籍二字。當作要籍。蓋系官銜。唐書百官志曰。節度使府院法直官要籍逐要親事各一人。又藝文志。有江承宗刪系藥詠三卷。注。鳳翔節度要籍。可以證焉。

白話文:

隋朝的醫書《療三十六瘻方》和《秦氏(政應)療癰疽諸瘡方》都已失傳。唐朝的醫書《喻氏(義)纂療癰疽要訣》(宋朝的目錄記載為《廣癰疽要訣》)和《瘡腫論》也都已失傳。鄭樵說,《瘡腫論》是由唐朝西州節度史喻義撰寫的。錢侗說,《崇文總目》記載《瘡腫論》一卷,由喻義撰寫,而《通志略》寫成「藉喻義撰」,是錯誤的。根據《千金方》中「癰疽門」的注釋,喻義的方子中含有黃耆、甘草、芒硝各六分,因此《藝文略》中記載的「藉」字應為「要籍」,這是官銜。唐朝的《百官志》記載,節度使府院法直官中有一個官職叫做「要籍」,負責處理重要事務。另外,《藝文志》中記載江承宗刪定的《系藥詠》三卷,注釋中說明這是鳳翔節度使的「要籍」,也可以作為證據。

〔沈氏(泰之)癰疽論〕唐志二卷,佚

〔藺道者仙授理傷續斷方〕四卷,存

亡名氏序曰。此方乃唐會昌間。有一頭陀。結草菴於宜春之鐘村。貌甚古。年百四五十歲。買數畝墾畬。種粟以自給。村氓有彭叟者。常常往來其廬。顏情甚稔。或助之耕。一日彭之子升木伐條。誤墜於地。折頸挫肱。呻吟不絕。彭訴於道人。道人請視之。命買數品藥。親制以餌。

俄而痛定。數日已如平時。始知道人能醫。求者益眾。道人亦厭之。乃取方授彭。使自制以應求者。且誓之以無苟取。毋輕售。毋傳非人。由是言治損者宗彭氏。彭叟之初識道人三十許。今老矣。然風采無異前時。問其姓名。曰藺道者。問其氏曰。長安人也。始道人閉門不通人事。

白話文:

沈氏(泰之)癰疽論 唐志二卷,佚

藺道者仙授理傷續斷方 四卷,存

序言:

此方乃唐朝會昌年間,有一位頭陀,在宜春的鐘村結草為庵。他相貌十分古老,年紀大約在一百四五十歲。他買了幾畝田地開墾耕種,以種出的穀物自給自足。村裡有個名叫彭叟的老人,常常來往他的草庵,兩人關係十分親密,彭叟有時還幫忙道人耕作。

有一天,彭叟的兒子爬樹砍枝時,不小心從樹上摔落,折斷了脖子,傷了手臂,不斷地呻吟。彭叟向道人訴說此事,道人前去查看傷勢,便叫彭叟去買幾味藥,親自配製成藥丸給兒子服用。

沒過多久,傷者的疼痛就消失了,幾天後就恢復如常。人們才知道道人精通醫術,求醫者越來越多。道人感到厭煩,便把方子交給彭叟,讓他自行配藥醫治求醫者,並告誡彭叟不可貪圖錢財,不可輕易出售藥方,不可傳授給不適當的人。從此,治療跌打損傷的人就都以彭叟為師。

彭叟最初認識道人時,大約三十多歲,如今已老了,但風采依然如故。問他道人的姓名,他說叫藺道者,問他道人的籍貫,他說他是長安人。最初道人閉門謝客,不與人來往。

人亦少至。惟一鄧先生每春晴秋爽。攜稚過之。必載酒殽從焉。道人懸一椰瓢壁間。鄧至則取瓢更酌。彭或遇之亦酌。二人皆談笑竟晷。醉則高歌。其詞曰。經世學。經世學。成無用著。山中樂。山中樂。土堪耕鑿。癭瓢有酒。同君酌。醉臥草廬。誰喚覺。松陰忽聽雙鳩鶴。

起來日出穿林薄。彭踳樸不知所言為何。惟熟聽其歌。亦得其腔。每歸對人歌之。人亦不省。居久。鄧先生不至。彭聞道人。道人云。已仙去。彭卒不悟。後江西觀察使行部至袁州。聞彭所歌異之。詰其詞得道人姓氏。遂遣人同彭叟至其廬。邀之。至則行矣。惟瓢存焉。廉大以為恨。

白話文:

鄧先生每年春暖秋爽時,都會帶著小孩前往山中拜訪道人,每次都帶著酒菜。道人會掛著一個椰子瓢在牆上,鄧先生到訪時便取下瓢來喝酒,彭祖有時也會遇到鄧先生,一起喝酒,二人談笑風生,喝醉了就高歌一曲,歌詞是:「經世學,經世學,成無用著。山中樂,山中樂,土堪耕鑿。癭瓢有酒,同君酌。醉臥草廬,誰喚覺。松陰忽聽雙鳩鶴。」

日出穿過樹林,彭祖雖然不懂歌詞,但仔細聆聽,也學會了曲調。每次回家都會對人唱這首歌,但人們都不明白歌詞的意思。過了一段時間,鄧先生不再來拜訪,彭祖去問道人,道人說鄧先生已經羽化成仙了。彭祖始終不明白。後來江西觀察使巡視到袁州,聽說彭祖唱的歌很特別,詢問歌詞,得知道人的姓氏。於是派人帶著彭祖到道人的茅廬,邀請他一起喝酒,但道人已經離開了,只剩下椰子瓢。觀察使十分惋惜。

謂彭得其治損諸方。因易其村曰鞏。道人有書數篇所授者。特其最後一卷云。

〔亡名氏癰疽論〕崇文總目三卷,佚

〔釋氏(智宣)發背論〕崇文總目一卷,佚

〔白氏(岑)發背論〕崇文總目十卷(通志略宋志作一卷)佚

李肇曰。白岑嘗遇異人。傳發背方。其驗十全。岑賣弄以求利。後為淮南小節度使高適。脅取其方。然終不甚效。岑至九江為虎所食。驛吏收其囊中。乃得真本。太原王升之寫以傳布。(國史補)

〔釋波利譯吞字貼腫方〕(通志略作唐波馳波利奉詔譯)崇文總目一卷,佚

〔亡名氏瘰癧方〕崇文總目一卷,佚

〔療小兒丹法〕通志略一卷,佚

白話文:

相傳彭祖精通治療損傷的各種方法,因此他將自己的村莊改名為鞏。據說一位道人曾經傳授他幾卷書,其中最後一卷名為《亡名氏癰疽論》,共三卷,現已失傳。

此外,還有《釋氏(智宣)發背論》一卷、《白氏(岑)發背論》十卷(《通志略》和《宋志》記載為一卷),也已失傳。

李肇記載,白岑曾經遇到一位奇人,得到治療發背的方子,效果十分顯著。白岑為了牟利,將方子賣給了淮南小節度使高適,結果高適強行索取,卻效果不佳。後來白岑在九江被老虎吃掉了,驛吏在他囊中找到了真正的方子,太原王升之將其抄錄傳播。

其他失傳的醫書還包括《釋波利譯吞字貼腫方》(《通志略》作唐波馳波利奉詔譯)、《亡名氏瘰癧方》和《療小兒丹法》。

〔邢氏(元補)癰疽論〕(宋志注邪一作邾)宋志一卷,俠

〔徐氏(夢符)外科灸法論粹新書〕宋志一卷,佚

〔王氏(蘧)經效癰疽方〕宋志一卷,佚

自序曰。元祐三年夏四月官京師。疽發於背。召國醫治之。逾月勢益甚。得徐州蕭縣人張生。以艾火加瘡上。自旦及暮。凡一百五十壯。知痛乃已。明日鑷去黑痂。膿血盡潰。膚理皆紅。亦不復痛。始別以藥敷之。日一易焉。易時旋剪去黑爛惡肉。月許瘡乃平。是歲秋夏間。

京師士大夫。病疽者七人。余獨生。此雖司命事。然固有料理。不知其方。遂至不幸者。以人意論之。可為慨然。於是撰次前後。所得方。模版以施。庶幾古人濟眾之意。紹聖三年三月日題。(本事方)

白話文:

元祐三年夏天四月,我身在京城,背上長了疽瘡,請了國醫治療,一個多月病情卻越來越嚴重。後來遇到了徐州蕭縣人張生,他用艾火灸我的瘡口,從早到晚,一共灸了一百五十壯,疼痛才消失。第二天,他用鑷子去掉黑痂,膿血完全流出,皮膚表面都紅了,也不再疼痛。接著,他用藥敷在傷口上,每天換藥一次,換藥時還會剪掉黑爛的肉。一個月後,瘡口才痊癒。同年秋夏之際,京城裡很多士大夫都得了疽瘡,只有我活了下來。這雖然是命運使然,但的確是缺乏治療方法,才會導致不幸。想到這,我便將之前治療的過程和藥方記錄下來,以便日後遇到類似情況可以參考,希望能延續古人救治眾生的精神。紹聖三年三月,寫於此。

〔胡氏(權)治癰疽膿毒方〕宋志一卷,佚

〔史氏(源)治背瘡方〕宋志一卷,佚

史源序曰。源幼時學畢業。全不知醫藥。甲戌年。自太學歸省。國醫常穎士器之適在府下。求為母氏一診。云。有蓄熱必渴。時母子不引飲。略喜水。又云。但防作瘡覺瘡。便著艾於上。熱盛則五花灸之。(謂中及四旁。隨赤到處灸。非方停也。)切記。至辛巳年六月望日。

母氏忽言。背胛間微癢。視之有赤半寸許。方有白粒如黍粟。記器之言。乃急著艾。其赤隨消。故二七壯而止。信宿復覺微痛。視之有赤下流。長二寸。闊如韭葉。舉家不悉。皆以前灸為悔。親戚交謫。謂赤熱如何用火。有詆器之者。遂呼外醫。用膏藥覆之。益引一日夜。增一暈。

白話文:

胡權有一本治療癰疽膿毒的醫方,收錄在宋志一卷中,現已失傳。史源也有一本治療背瘡的醫方,同樣收錄在宋志一卷中,現已失傳。史源在序言中提到,他年輕時學成畢業,完全不懂醫藥。甲戌年,他從太學回家省親,國醫常穎士恰好在府上,史源請他為母親診病。常穎士說,母親體內有蓄熱,所以會感到口渴,但史源母子卻不願喝水,只略微喜歡喝水。常穎士還說,只要預防背部長瘡,一發現就用艾灸治療,如果熱氣旺盛就用五花灸(即在瘡周圍五個方向隨着紅色蔓延的地方灸,並不是固定灸法)。史源記下了常穎士的叮囑。到了辛巳年六月十五日,史源母親突然說背部微微發癢,一看發現有一塊紅色,約半寸大小,上面長着像小米粒一樣的白點。史源想起常穎士的話,馬上用艾灸治療,紅色的地方慢慢消退。二十天後就痊癒了。隔天晚上,史源母親又感到微痛,一看發現紅色向下蔓延,長約兩寸,寬像韭菜葉一樣。全家人都很擔心,認為之前用艾灸治療是錯誤的,親戚朋友也紛紛指責,說熱毒怎麼可以用火燒。有人甚至責怪常穎士。於是史源請來外醫,外醫用膏藥敷在患處,結果過了一天一夜,紅色的範圍反而擴大了。

至二十二日。衡斜約六七寸。痛楚不勝。間一呻吟。聽之心碎。蒼忙詢告。或云。等慈寺尼知全者。前病瘡甚大。得灸而愈。奔問之。全云。劇時昏不知。但小師輩言。範八奉議。(忠宣之子)守定灸八百餘壯。方蘇。約艾一篩爾。亟歸白之見從。始以銀杏作炷。其上十數。

殊不覺。乃截四旁。亦引其炷。滅四之三。皆覺痛。七壯後覺癢。每一壯燼。則赤隨縮入。灸至三十餘壯。赤暈收退。病者信。遂以艾作團梅杏大。灸其上。漸加至雞黃大。約四十團。方覺痛。視火焦處已寸余。蓋灸之遲。而初發處。肉已壞。壞肉盛隔。至好肉方痛爾。四旁知痛者。

白話文:

到了二十二日,腫塊斜著長約六七寸,疼痛難忍,時不時呻吟,聽著讓人心碎。急忙四處詢問,有人說等慈寺的尼姑知全道長,以前患過很嚴重的瘡,靠灸法治好了。急忙跑去問她,知全道長說當時病重昏迷不醒,只聽小徒弟說,範八(忠宣王之子)堅持用艾灸,灸了八百多壯才恢復,大概用了一篩子艾草。急忙回家稟報,得到同意後,便開始用銀杏做灸炷,先灸了十多壯,

毫無感覺。於是就截取腫塊周圍的皮膚,也引燃灸炷,滅掉四個灸炷中的三個,都感到疼痛。灸了七壯之後,感覺到癢。每灸一壯,燒完之後,紅腫就隨著縮進去。灸了三十多壯,紅腫消退了,病人也相信了。於是就用艾草做成團,像梅杏大小,在腫塊上灸。逐漸加大,到雞蛋黃大小,大約灸了四十團,才感覺到疼痛。看到被燒焦的地方已經有一寸多深,因為灸治得比較晚,而最初發病的地方,肉已經壞了,壞肉堆積在好肉上面,所以等到好肉才感到疼痛。周圍感到疼痛的地方,是好肉。

肉未壞也。又有言。一潘殿直居城南。施瘡藥每效。源即再拜邀講。時已曛黑。火焮滿背。潘以手離瘡五六寸許試之。云。瘡高阜而熱。不妨。(且云。怕不高而熱氣少者。)病者食粥訖安寢。(前此六夜不寢。)至曉示之瘡。如覆一甌。突然高三四寸。上有百數小竅。色正黑。

以千金所說。與潘氏高阜之言求之。突然高者。毒氣出外而聚也。百數小竅者。毒未聚。而浮攻肌膚也。色正黑者。皮與肉俱壞也。非艾火出其毒於壞肉之裡。則五臟逼矣。至是方悟明堂圖。與煙蘿子所畫。五臟在背。如懸掛然。今毒行分肉間。待其外穿潰。則內虛外實。虛則易入。

白話文:

肉還沒壞掉。還有個說法,城南住著一位名叫潘殿直的醫生,他治瘡藥很有效,源某就拜託他來看看病。當時天色已晚,火燒般疼痛蔓延全身。潘醫生用手在瘡口附近五六寸的地方試探,說瘡口高腫發熱,問題不大。(而且說,怕的是不高而熱氣不足。)病人吃了粥後就安然入睡。(之前六天六夜都沒睡。)到天亮,潘醫生給他看瘡口,發現瘡口像蓋著一個茶杯一樣,突然高出三四寸,上面有許多小孔,顏色是黑色的。

根據《千金方》和潘醫生「高阜」的說法,瘡口突然高起來,是毒氣從體內排出並聚集。百數小孔,說明毒氣還未完全聚集,只是浮在皮膚上。顏色是黑色,表示皮膚和肌肉都壞掉了。如果不用艾灸將毒氣從壞肉裡逼出來,就會侵犯五臟六腑。到這裡,才明白明堂圖和煙蘿子畫的圖裡,五臟在背部像懸掛一樣。現在毒氣在肌肉之間蔓延,如果等到毒氣從外部穿透潰爛,就會變成內虛外實,虛弱的地方容易被毒氣侵入。

實難出。較然可見。而聽庸醫。用尋常赤腫敷貼涼冷藥。以消散之。此藉寇兵也。源痛自咎。為人子不曉醫藥。致親疾危甚。荷神明扶佑於蒼茫間。問知艾力已危而獲安。顧何以報神明之德。唯詳具灸效。及以名醫所論。長者所教。體常治療。將養避忌之法。盡告後來。庶以推廣聖賢垂濟之意。

警發人子之用心。少謝母氏獨獲更生之幸云。壬午上元日穎昌史源序。

〔定齋居士五痔方〕宋志一卷,佚

〔宋氏(霖)丹毒備急方〕宋志三卷,佚

〔李氏(闕名)癰疽方〕宋志一卷,佚

〔亡名氏治發背惡瘡內補方〕宋志一卷,佚

〔亡名氏衛濟寶書〕宋志一卷,未見

白話文:

病症實在難以治癒,情況明顯可見。偏偏又聽信庸醫,用一些普通的紅腫敷貼涼冷藥物,想藉此消散,這無異於引寇兵入境。病痛的根源來自自身的過錯,作為子女不懂醫藥,導致親人病危。幸好得到神明的庇佑,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救治之法,得知艾灸的功效,才得以安然無恙。如今该如何报答神明的恩德呢?唯有详细记录灸法的功效,以及名医的论述、长辈的教诲,还有日常治疗、调养、避忌的方法,全部告诉后人,希望能将圣贤救治世人的慈悲心肠传承下去,警醒后人用心,避免重蹈覆辙,也感谢母亲得以重获新生的幸运。这是壬午年上元节颖昌史源所写的前言。

《定斋居士五痔方》记载于宋志一卷,现已失传。

《宋氏(霖)丹毒备急方》记载于宋志三卷,现已失传。

《李氏(阙名)痈疽方》记载于宋志一卷,现已失传。

《亡名氏治发背恶疮内补方》记载于宋志一卷,现已失传。

《亡名氏卫济宝书》记载于宋志一卷,未曾发现。

陳振孫曰。衛濟寶書一卷。稱東軒居士。不著名氏。治癰疽方也。

四庫全書提要曰。衛濟寶書二卷。舊本題東軒居士撰。不著名氏。陳振孫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皆列其目。為一卷。世間久無傳本。惟永樂大典內。尚有其文。並原序一篇。稱予家藏癰疽方論二十二篇。圖證悉具。可傳無窮。故記之曰家傳衛濟寶書。序中具述方論之所自來。

而復言恁文註解。片言隻字。皆不妄發云云。然則是書所載。本以經驗舊方。裒輯成帙。惟中間注語。乃東軒居士所增入耳。又別有董璉序一篇。紀其得此書於妻家汪氏始末。中有乾道紀年。知東軒居士尚當為孝宗以前人。特其姓名。終不可考。至徐文禮。不過校正刊行。而所作後序。

白話文:

陳振孫說,《衛濟寶書》只有一卷,作者自稱東軒居士,但姓名不詳,書中記載治療癰疽的方劑。

《四庫全書提要》記載,《衛濟寶書》共有兩卷,舊本標題為東軒居士撰寫,但作者姓名不詳。陳振孫在書中寫了題解,宋史藝文志也收錄了這本書,都記載它只有一卷。現在市面上已經沒有流傳的版本了,只有永樂大典中保存了這本書的內容,以及一篇原序。序言中提到作者家中收藏了二十二篇關於治療癰疽的方論,圖文並茂,可以流傳下去,因此將其命名為《家傳衛濟寶書》。序言中詳細說明了這些方論的來源。

序言中還說,書中的文字註解,每個字、每個詞都絕非妄言。由此可見,書中所記載的內容,都是作者根據經驗和古方整理而成。只是中間的註解部分,是東軒居士後來添加的。另外還有一篇董璉寫的序言,記錄了他是如何從妻子汪氏家族得到這本書的。序言中提到了乾道年間,說明東軒居士應該生活在孝宗皇帝之前。只是他的姓名至今仍無法考證。徐文禮只是校對並出版了這本書,他在書末寫了篇後序。

亦有舉諸家治法。集成一書之語。乃當時坊本。售名欺世之陋習。不足信也。其書首列論治諸條。皆設為問答之詞。原序以為傳之不老山高先生。其說頗荒誕不可稽。而剖晰精微。深中奧妙。實非有所師授者不能。其後臚列諸方。附以圖說。於藥物之修制。針灸之利害。抉摘無遺。

多後來醫流所未見。謹因其舊文。掇拾排比。析為上下二卷。著之於錄。以備醫家之一種。其乳癰軟癤二門。則別系之卷末。俾各從其類焉。

〔李氏(迅)集驗背疽方〕書錄解題一卷,未見

李迅序曰。耕當問農。識當問婢。業之貴乎專門。固也。苟得於口耳道聽。古人所不取。余自上世。本以儒術名家。取科第與鄉薦。代不乏人。今猶未艾於醫方。特寓意於其間。志在濟人而已。他無苟焉。其視徒廣於收方。每有所得。靳而不與人者。心實病之。凡士大夫家傳名方。

白話文:

有些醫書彙集了各家治療方法,雖然號稱是當時流行的版本,但其實是為了欺騙世人而取名,不可信。這些書的開頭列舉一些治療原則,都以問答的形式呈現,序言中說這些內容是傳自不老山高先生,這種說法很荒謬,不可考證。但書中對疾病的剖析精微,深奧玄妙,如果不是有師傅傳授,是做不到的。之後列舉許多藥方,並附有圖解,對藥物的製作、針灸的利害關係都分析得淋漓盡致,很多都是後來的醫家從未見過的。我謹慎地根據這些舊文,整理排比,分成上下兩卷,寫入記錄中,供醫家參考。其中乳癰和軟癤兩章,則另外附在卷末,讓它們歸類到各自的範疇。

《李氏(迅)集驗背疽方》一卷,尚未看到。

李迅在序言中說:耕田要問農夫,識字要問書僮,專業知識很重要。如果只是道聽途說,古人是不會採信的。我家族世代以儒學名家著稱,考取功名、鄉薦,代代都有,我卻對醫方產生興趣,專心研究,希望能幫助他人,沒有其他目的。我看到有些人收集了許多藥方,卻不肯分享,心裡覺得很可惜。凡是士大夫家裡傳承的名方,…

每喜於更相傳授。至於醫生術士。或有所長。賂以重賄。幸而得之,則必試而用之。心知其經驗有固。病來叩隨證贈方。一無吝色,行之無倦。繼志述事。今歷二世。獨背疽之疾。世醫以為奇疾。望風斂手。於是尤盡心焉。始則試之田夫野人。中則用之富家巨室。久而獻之貴官達官。

有如印券契鑰之驗。屢欲編集。以貽後人。愧非專門而止。茲因賢土大夫。適爾過聽。諄諄下問。欲廣其傳。乃退而敬嘆其存心之良。高出收方之士數百等。用是不敢固辭。取平昔所用經驗之方。從而編次。明辨其證候。詳論其顛末。與夫用藥之先後。修合之精粗。病者之調攝。

白話文:

每當遇到有人願意互相傳授醫術,我總是十分欣喜。至於那些醫生和術士,若是有所長,我便會以重金賄賂,幸運得到他們的醫術後,必定會親自試驗並應用。一旦發現他們的經驗確有成效,便會在病人前來求診時,根據病症贈予藥方,毫無保留,並樂於施行,從不厭倦。我繼承先人志願,記錄醫術,至今已經傳承兩代。然而,對於背疽這種疾病,世上的醫生都視為奇疾,聞風喪膽。因此,我更加專心研究它。起初,我將藥方試用在農夫和鄉野之人身上,接著應用於富貴人家,最後則獻給高官顯貴。

這些藥方的效用如同印章、契約和鑰匙般明確可靠。我多次想要將這些經驗編撰成書,傳給後代,卻因自身非專門醫學出身而作罷。直到最近,一位賢德的醫師路過偶然聽聞此事,不斷追問,希望我能廣傳這些經驗。我退思良久,敬佩他的良善之心,這份用心遠勝於那些只注重收取藥方費用的醫師。因此,我無法拒絕他的請求,便將平時所用的經驗方整理編排,明辨各個病症,詳細論述治療過程,包括用藥的先後順序、藥材的品質,以及病人應如何調理身體。

飲食居所之戒忌。靡所不載。自知鄙俚而繁贅。然以口授心傳之術。而寄於筆端。一或不詳且盡。因致錯誤。則性命所繫。陰譴之報。其誰屍之。故不恥而為之撰集。用藥之際。更宜讀思之。明辨之。宦遊四方。聞見益廣。續得名方。因風教告。以警不逮。豈特愚之素志。實君子聞善相告之意也。

慶元歲在柔兆執徐。律中大呂中浣日。遂江李迅嗣立書。(外科精要)

陳振孫曰。李氏集驗背疽方一卷。泉江李迅嗣立撰。凡五十二條。其論議詳盡曲當。

四庫全書提要曰。集驗背疽方一卷。宋李迅撰。迅字嗣立。泉州人。官大理評事。以醫著名。此書見於陳振孫書錄解題。稱所集凡五十三條。其議論詳盡曲當。馬端臨經籍考。亦著於錄。而題作李逸撰。與書錄解題不合。今案此書。前有郭應祥序。亦云嗣立名迅。則通考誤也。

白話文:

關於飲食居住的禁忌,我盡可能地全部記載下來。雖然我知道這些內容可能顯得瑣碎繁複,但我還是希望能將口授心傳的醫術記錄下來,避免因遺漏或理解錯誤而導致性命攸關,招致陰譴之報。為此,我不得不勉為其難地撰寫了這本書。在用藥時,更應該仔細閱讀思考,明辨藥性。我遊歷四方,見聞廣博,也收集了不少名方,因此將這些知識整理記錄下來,以警示那些尚未了解的人。這不僅是我個人的志向,更是君子聞善相告的責任。

這本書是在慶元年間,柔兆執徐、律中大呂中浣日寫成的,由泉州李迅(字嗣立)整理記錄。

陳振孫說,李氏的《集驗背疽方》一卷,是泉州李迅(字嗣立)所撰,共有五十二條內容,論述詳盡,切合實際。

《四庫全書提要》中記載,《集驗背疽方》一卷,是宋代李迅所撰,迅字嗣立,泉州人,官至大理評事,因醫術高超而聞名。此書記載於陳振孫的《書錄解題》中,稱所集共有五十三條,論述詳盡,切合實際。馬端臨的《經籍考》也記載了這本書,但將作者寫作李逸,與《書錄解題》的記載不符。現在看來,這本書的序言是郭應祥所寫,他也明確指出作者是嗣立,名迅,所以《通考》的記載是錯誤的。

背疽為患至鉅。俗醫剽竊一二冊方。或妄施刀針。而於受病之源。發病之形。及夫用藥次第。節宣禁忌之所宜。俱置不講。後夭瘀者。十恆八九。今迅所撰。於集方之前。俱系以論說。凡診候之虛實。治療之節度。無不斟酌輕重。辨析毫芒。使讀者瞭如指掌。中如五香連翹湯。

內補十宣散。加料十全湯。加減八味丸。立效散之類。皆醇粹無疵。足稱良劑。至忍冬丸。與治乳癰發背神方。皆只金銀花一味。用藥易而收功多。於窮鄉僻壤。難以覓醫。或貧家無力服藥者。尤為有益。洵瘍科中之善本矣。讀從永樂大典中。採掇裒訂。仍為一卷。其麥飯石膏。

白話文:

背疽(背部化膿的疾病)的危害極大,民間醫生往往只剽竊一些方劑,或胡亂使用刀針,卻絲毫不講究病源、病症、用藥順序、禁忌等,導致患者早夭者十之八九。我如今所撰寫的內容,在收集方劑之前,都附有論述。凡是診斷病情虛實,治療的尺度,都仔細斟酌輕重,辨析細微,讓讀者一目了然。

例如,像中如五香連翹湯、內補十宣散、加料十全湯、加減八味丸、立效散之類,都精煉純粹,無可挑剔,堪稱良藥。至於忍冬丸和治療乳癰發背的靈方,都只用金銀花一味藥材,用藥簡便,卻功效顯著。對於偏遠地區難以尋醫,或貧困家庭无力購買藥物的人來說,尤為有用。這確實是瘍科(外科)中的良書。我從永樂大典中摘錄、整理,編為一卷。其中還包括了麥飯石膏的方劑。

及神異膏二方。諸方中最神妙者。而永樂大典。乃偶佚之。令據蘇沈良方。及危亦林得效方補入。又赤水元珠。亦載有神異膏方。與得效方。稍有不同。今並列之。以備參考焉。

按查文獻通考。亦作李迅。其誤作李逸者。見於國史經籍志。提要說失考。

〔伍氏(起予)外科新書〕(舊作起子訛)宋志一卷,佚

鄒應龍序曰。大抵癰疽。發於背者。至危殆之疾也。多至不救者。夫豈皆命也哉。然有法可活。非膏塗末敷之能愈。初覺便從頭上作艾炷。宜泄蘊毒。使毒氣亟奪。而無內蝕之患。惟頭及頸則否。此更生法也。灼艾之外。則又有奇方存。起予平昔屢用屢效。實不敢私。以廣其傳。開禧丁卯十月旦日。江南西路提刑鄒應龍為之序跋。刊於章首。(外科精要)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中提到了一些藥方,包括神異膏和得效方,這些方子在古代醫學典籍中被認為非常神奇。其中神異膏的配方在不同典籍中有所差異,所以將不同版本的配方都列出來供參考。

此外,還提到了李迅(或李逸)的著作《伍氏外科新書》,這本書主要講述治療癰疽的方法。作者認為,癰疽發於背部,極其危險,但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是可以治療的。書中提倡用艾灸的方法,並且介紹了其他的奇方,作者希望將這些方法廣泛傳播,讓更多人受益。

〔亡名氏外科積要方〕佚

按上見於朱氏集驗方。

〔張氏(允蹈)外科保安要用方〕宋志五卷(書錄解題作三卷)佚

陳振孫曰。外科保安方三卷。知興化軍毫社張允蹈家藏方。龔參政茂良劉太史夙為之序跋。

〔亡名氏五發方論〕書錄解題一卷,佚

陳振孫曰。五發方論一卷。不知名氏。亦吳晦父所錄。

〔李氏(世英)癰疽辨疑論〕二卷,存

史彌忠序曰。余嘗觀隋大業中巢元方等。著諸病源候論。其論癰疽諸證。固多本於古書。但能定人以必死之期。而未嘗示人以救死之方。然則此書流傳於世。見之者毛骨竦立而已。果何益乎。近時陳無擇三因方盛行。所謂病有三因者。實原於金匱要略。非臆說也。其為癰疽敘論。

白話文:

《外科積要方》這本書的作者不詳,據說是收錄在朱氏的《集驗方》中。

《外科保安要用方》是宋代張允蹈所著,共五卷,書錄解題說是三卷,作者不詳。陳振孫說這本書是三卷,出自興化軍毫社張允蹈家,龔參政茂良和劉太史都曾為其寫序跋。

《五發方論》這本書只有一卷,作者不詳,收錄在書錄解題中,作者不詳。陳振孫說這本書只有一卷,作者不明,是吳晦父所錄。

《癰疽辨疑論》是李世英所著,共兩卷,現存。史彌忠在序言中說,他曾經看過隋朝大業年間巢元方等人所著的《諸病源候論》,書中論述癰疽的各種症狀,大多源於古書,但只能斷定病人必死無疑,卻沒有提供救治的方法。因此,這本書流傳於世,讀者看了只會毛骨悚然,毫無益處。近來陳無擇的《三因方》非常流行,所謂“病有三因”的說法,其實是源於《金匱要略》,并非臆想。書中論述癰疽的內容,……

謂陰滯於陽則發癰。陽滯於陰則發疽。而此二毒。發無定處。常以脈別之。浮洪滑數則為陽。微沉緩澀則為陰。陰則熱治。陽則冷治。可謂明白簡易矣。然考其所用之方。則不能無疑。如乳香連翹。與漏蘆二湯。及洪丞相所序內補散。固已明言不可守此一法。而普攻之矣。但謂內因則用遠志。

外因則用大黃。不內外因則用甘草。所謂陰則熱治者。初未嘗有方及之。後雖有內塞散一方。亦用附子。但施之於熱退膿血不止之時。非是用於其疾興作之際。則夫熱治之說。竟成泯默而無傳可乎。余弟定叔得此疾於積年患渴之後。不數日間。腫大如杯。勢極可慮。不敢輕用外科。

白話文:

意思是說,陰氣滯留在陽氣部位就會長出癰瘡,陽氣滯留在陰氣部位就會長出疽瘡。這兩種毒素發病的位置不定,通常要靠脈象來辨別。脈象浮、洪、滑、數的是陽氣,脈象微、沉、緩、澀的是陰氣。陰氣要用熱性的藥物治療,陽氣要用寒性的藥物治療。這些道理講起來很明白簡單。

但是,仔細研究治療這些疾病的方劑,就會產生疑問。例如,乳香、連翹與漏蘆二湯,以及洪丞相所寫的內補散方,都明確說明不能單純按照這個原則治療,而是要廣泛地治療。另外,說到內因要用遠志,外因要用大黃,沒有內外因就用甘草。所謂陰氣要用熱性的藥物治療,其實並沒有具體的方劑。後來雖然出現了內塞散一方,也用附子,但只適用於熱退膿血不止的時候,而不是用在疾病剛開始發作的時候。這樣一來,熱性治療的說法就徹底消失了,沒有人再傳授。

我的弟弟定叔,在長期患有口渴症之後,不久就得了這種病,腫得像杯子一樣大,情況十分危急。我不敢輕易使用外科治療。

父子兄弟。相與為謀。惟有李君太醫。老成更練。可付茲事。丞致禮招之。至則診其脈。察其證。遽舉手相賀曰。此陰病也。見得甚明。無唐過憂。但用多備雄附等料耳。暨服其藥數日。病者大覺煩躁。且索冰水。沃手盥湔。至呼諸子來前。而誥李君曰。汝以附子殺我。我死。

兒輩忍不從汝取償吾命乎。李君但笑而唯唯。不得已而應之曰。今夜乃住此藥。退而語諸子曰。今正是服附子時。舍則無藥可進。況病人飲食精神。皆不失常。瘡潰而膿如湧泉。皆善證也。非服附子之功而何。但用附子。稍雜以他劑而進之。使不能別其氣味。斯可矣。諸子如其言。

白話文:

父子兄弟,大家一起商量。只有李太醫,經驗老練,可以擔當這件事。就派人禮貌地邀請他。李太醫來了,診脈看病症,立刻舉手祝賀說:「這是陰病,症狀很明顯,不用過度擔心,只要用多一些附子等藥材就行了。」

病人服藥幾天後,感到非常煩躁,還要求冰水洗手洗臉。他叫來兒子們,責罵李太醫說:「你用附子毒死我,我死了,你們兒子會不為我報仇嗎?」李太醫只是微笑點頭,無奈地回答說:「今晚就停藥。」

李太醫退出去後,告訴兒子們:「現在正是要服用附子的時候,停藥就沒有藥可用了。況且病人吃飯精神都正常,瘡口潰爛,膿液像泉水一樣湧出來,都是好的徵兆。這不是服用附子效果怎麼來的?就繼續用附子,稍微加一些其他藥材,讓病人無法分辨藥味就可以了。」兒子們按照李太醫的話去做。

遂收全功。病涉數月。用附子逾三百之數。皆余所目擊。向使李君初無定見。終無定力。顧不殆哉。余於此尤惜陳無擇三因方證治。未及處熱治之方也,李君世攻外科。壯歲從古綰陸從老學。指下明徹。如洞見肺腑。用藥親切。如射必中的。晚歲遂為吾鄉獨步。一日與余言。

今老矣。且憚於出入。然醫書之備。莫盛於今日。學者儻能按圖而索焉。十豈不能得其五六。但癰疽一證。實為至危之疾。乃絕無所謂熱治之方。後學何所考據。況近世有不幸而罹此疾者。多發於陰。如憂慮鬱結。色欲過度。陽氣衰弱。榮衛不調。非陰類乎。某輒犯不韙。著辨疑論。

白話文:

於是收穫了全部療效。病人病了幾個月,用了附子三百多顆。這些都是我親眼見證的。假如李君一開始沒有堅定的見解,始終沒有堅定的意志力,恐怕會很危險吧。我對於這一點特別惋惜,陳無擇的《三因方》證治,還沒有涉及到熱證治療的方法。

李君一生專攻外科,年輕時跟隨古綰陸從老學習,醫術精湛,如同洞悉肺腑,用藥精準,就像射箭一定命中目標一樣。晚年成為我們鄉里獨一無二的醫生。有一天他跟我說:

“現在老了,而且厭倦於外出診治。然而醫書的豐富程度,沒有比現在更盛的了。學習者如果能夠按照圖索驥,十之八九都能夠掌握五六分。但是癰疽這一種病症,確實是極為危險的疾病,卻完全沒有所謂熱證治療的方法。後學者要怎麼考據呢?況且近來有不幸罹患這種疾病的人,大多是陰證,例如憂慮鬱結、縱欲過度、陽氣衰弱、氣血失調,這不都是陰證嗎?我冒昧寫下這篇辨疑論。”

仍以常用既效之方。具述於後。因欲命工刻梓。以廣其傳。幸不靳一語。與之即可。則其為不費之惠。夫豈淺淺。彌忠當不文辭。而此論不必以文而行遠。於是乎書。淳祐壬寅季秋既望。端明殿學士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史彌忠序。

李世英跋曰。僕年過從心。歷醫五十餘載。耳聞目見。受此病者。十中僅有三二可保其生。緣此病有陰陽緩急之異。蓋醫者不決。使病者惶怖。世英僅將家傳積世秘效之方書。參考古今諸家之論。並親承前輩諸老先生指證之教。編成一帙。命曰癰疽辨疑論。其實只欲辨明陰陽之疑惑。

次用藥劑之輕重。非敢為贅言也。更望四方高明之士。洞燭此書。或恐語未能盡善。悉為考證。庶得旨要諦當。欲廣流傳。深願家家盡曉。人人自會。或城邑市井。猶可命醫。或道途阻。深山大澤。忽感此疾。倉卒之間。命醫未及。但將此書詳覽。先別陰陽。隨證施治。庶不致陰陽錯繆。

白話文:

這本書使用的是一直以來有效的方子,以下將詳細說明。希望有人願意幫忙刻版印刷,讓它廣為流傳。我不會吝嗇一句話,只要願意幫忙,就等於無私的恩惠,這份恩情絕非淺薄。我雖然文筆不佳,但忠心耿耿。這本書的論點不需要華麗的文筆,只要有用就好,所以我才把它寫下來。這是淳祐壬寅年秋末的十五日,端明殿學士金紫光祿大夫史彌忠所寫的序。

李世英在後面寫道:我年紀大了,從事醫術已經五十年了。我耳聞目睹,患這種病的人,十個裡面只有三四個能保住性命。因為這種病有陰陽緩急之分,醫生判斷不準,患者就會惶恐不安。我李世英只不過把家傳的秘方和經驗,參考古今醫書,並向前輩們請教,編成一本書,叫做《癰疽辨疑論》。其實我只是想把陰陽方面的疑惑說清楚。

接下來說明藥物的輕重,並不是多餘的話。希望四方醫術精湛的人,能仔細研讀這本書。也許我的話語並非完美,希望大家能仔細考證,得到精髓。我希望這本書能廣泛流傳,家家戶戶都能明白,人人皆能自救。即使在城鎮市集,也能請醫生,或者是在路途遙遠、深山大澤之中,突然發病,臨時找不到醫生,也能參考這本書,先辨別陰陽,再根據症狀治療,這樣就不會因為陰陽弄錯而延誤病情。

舉獲康寧。為利益小補哉。時大歲壬寅淳祐二年仲冬晦日。雪岩李世英少穎書。

〔陳氏(自明)外科精要〕醫藏目錄三卷,存

陳自明序曰。凡癰疽之疾。比他病最酷。聖人推為雜病之先。自古雖有瘍醫一科。及鬼遺等論。後人不能深究。於是此方淪沒。轉乖迷塗。今鄉井多是下甲人。專攻此科。然沾此疾。又多富貴者。內經云。大凡癰瘡。多生於膏粱之人。僕家世大方脈。每見沾此疾者。十存一二。

蓋醫者少有精妙能究方論者。問讀其書。又不能探頤索隱。及至臨病之際。倉卒之間。無非對病閱方。遍試諸藥。況能療癰疽。持補割。理折傷。攻牙療痔。多是庸俗。不通文理之人。一見文繁。即便厭棄。病家又執方論。以詰難之。遂使醫者鼯鼠技窮。中心惶惑。當下不下。

白話文:

祝您身體健康,這些只是小補,這是在壬寅年(淳祐二年)仲冬月晦日寫的,雪岩李世英少穎所書。

《陳氏(自明)外科精要》醫藏目錄三卷,現存。

陳自明在序文中說:癰疽之疾,比其他疾病更為嚴酷,聖人將其列為雜病之首。自古雖有瘍醫專科以及鬼遺等理論,但後人未能深入研究,導致這方面的醫術逐漸失傳,人們也走上歧途。如今鄉間多是水平低劣的醫生專攻此科,而患此疾者又多是富貴之人,正如《內經》所言:癰瘡多生於膏粱之人。我家族世代行醫,常年見證許多富貴人家染上此疾,十個中僅存一兩個。

因為精通醫術、能深入研究醫方的人少之又少,即使讀過相關書籍,也無法深入探究其中的奧秘。等到面對病人時,時間緊迫,只能對症下藥,嘗試各種藥物。更何況治療癰疽、做補割、處理折傷、治療牙病和痔瘡等,多是庸俗、不通文理的人在做,他們一看到醫書繁複,就感到厭煩。病人又執著於醫方,不斷提出疑問,讓醫生束手無策,心中惶恐不安,不知該怎麼辦。

悠悠弗決。遷延日久。遂令輕者重。重者死。又多見生疽之人。隱諱者眾。不喜人言。是癰疽發疾。但喜云只是小小癤毒而已。及至孔洪。遂致不救。又有病家猜鄙。吝其所費浩瀚。不肯請明瞭之醫。而甘心委命於庸俗之手。或有醫者。用心不臧。貪人財利。不肯便投的當伐病之劑。

惟恐效速。而無所得。是禍不極。則功不大矣。又有確執一二藥方。而全無變通者。又有當先用而後下者。當後下而先用者。(多見一得疾之初。便令多服排膿內補十宣散。而及增其疾。此藥是破後排膿內補之藥。而洪內翰未解用藥之意。而妄為序跋。以誤天下後世者眾矣。

白話文:

病情拖延日久,輕症會加重,重症則會致死。許多人患了癰疽,卻隱瞞病情,不願聽人勸告,只說自己只是小小的癤毒,直到病情嚴重到無法救治才後悔莫及。還有些病人因為貪圖便宜,不願意花錢請名醫,反而把性命交給庸醫手中。有的醫生為了貪圖財利,不肯使用有效的藥物,只怕治癒得快了,自己沒什麼賺頭,結果導致病人病情惡化。還有些醫生固執己見,只用固定的藥方,不懂得根據病情靈活變通。有的該先用內服藥後用外敷藥,卻反過來使用,比如有些人剛患病就大量服用排膿內補的十宣散,結果病情加重,因為這藥是病情加重後才使用的。洪內翰不懂藥理,卻妄加序跋,誤導了後世無數人。

陳無擇云。當在第四節用之。是也。)又有得一二方子。以為秘傳。惟恐人知之。穹貴之人。不見藥味。而不肯信服者多矣。又有自知眾人嘗用已效之方。而改易其名。而為秘方。或妄增藥味。以惑眾聽。而返無效者。亦多矣。此等之徒。皆含靈之巨賊。何足相向。又有道聽塗說之人。

遠來問病。自逞了了。詐作明能。談說異端。或云是虛。或云是實。出示一方。力言奇效。奏於某處。此等之人。皆是貢諛。其實皆未曾經歷一病。初無寸長。病家無主。易於搖惑。欲於速效。又喜不費資財。更不待醫者商議。可服不可服。即欲投之。倏然至禍。各自走散。

白話文:

陳無擇提到,在第四節使用這種方法是正確的。此外,有時候會得到一二個祕方,這些祕方被認為是傳授的祕密,人們都怕讓人知道。對於那些地位高貴的人,即使他們看不到藥物的成分,也不願意相信和服用藥物的情形相當普遍。還有一些人,知道自己使用的方子已經對眾人有效,於是改變藥方的名字,把它變成祕密方子,或者無端增加藥物的種類,來迷惑大眾,結果卻無效。這些人都是危害靈魂的大賊,不值得我們理會。還有那些從旁邊聽到一些道聽途說的人,遠道來尋求診治,自以為懂得很多,故意裝出懂行的模樣,談論一些怪異的理論,有的說是虛的,有的說是實的。他們拿出一個方子,強烈地誇張其奇效,然後告訴別人,這是在某處得到的。這些人都是獻媚的,事實上他們從未親身體驗過任何疾病,沒有任何長處。病患無人指揮,容易被搖動和迷惑,他們希望獲得迅速的效果,並且喜歡不用花費財力,也不等待醫生商量是否適合服用,就立刻要將藥物投下。結果很快就會帶來災難,他們各自逃散。

古人云。貧無達士將金贈。病有閒人說藥方。此世之通患。歷代不能革。凡癰疽之疾。真如草寇。不守律法。出意凶暴。待之稍寬。殺人縱火。無可疑者。凡療斯疾。不可以禮法待之。仍要便服一二緊要經效之藥。把定臟腑。外施針灸。以泄毒氣。其勢稍定。卻乃詳觀方論。

或命醫者。詳察定名。是癰是疽。是虛是實。是冷是熱。或重或輕。對證用藥。無失先後次序。病者不必憂惶。醫者確執己見。不可妄立名色。愴惶惑亂。收效必矣。如近代名醫李嗣立伍起予曾孚先輩。編集上古得效方論要訣。愚因暇日。採摭群言。自立要領。或先或後。不失次序。

白話文:

古人說:「窮人沒有高尚的品格,卻會送你金錢;病人卻有閒暇的人,會給你藥方。」這是世上的通病,歷代都無法改變。

凡是癰疽的疾病,就像草寇一樣,不守法規,心懷不軌,對待牠稍微寬鬆,牠就會殺人放火,毫無疑問。治療這種疾病,不能用禮法對待牠,要立刻服用一些緊要有效的藥物,控制住臟腑,外部施行針灸,以排除毒氣。病勢稍稍穩定後,才能仔細觀察方論。

或是請醫生診治時,要仔細觀察,確定病名,是癰還是疽,是虛還是實,是寒還是熱,病情是輕還是重,根據病症對症用藥,不可錯過先後次序。病人不必憂慮慌張,醫生要堅守自己的見解,不可胡亂立名,慌慌張張,混淆不清,這樣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就像近代的名醫李嗣立、伍起予、曾孚等前輩,彙編了上古有效的方論和要訣。我因為有空閒時間,就收集了各種意見,自己也總結了一些要領,無論是先用還是後用,都不會錯過順序。

其中重複繁文者削之。取其言簡意盡。綱領節目。整然不紊。庶幾覽者。如指諸掌。雖不能盡聖人之萬一。使臨病之際。便有所主。毋致渴而穿井。鬥而鑄兵者乎。時景定癸亥孟秋。寶唐習醫陳自明良甫序。

〔朱氏(震亨)外科精要發揮〕佚

接上見於宋濂丹溪朱公石表。

〔熊氏(宗立)外科精要附遺〕三卷,存

〔薛氏(己)校注外科精要〕三卷,存

薛已序曰。外科。蓋指瘡瘍門言也。上古無外科專名。實昉於季世。後人遂因而分內外為二科。茲外科乃宋陳良甫先生所著。雖以瘍科名其書。而其治法。固多合外內之道。如作渴泄瀉灸法等論。誠有以發內經之微旨。殆亙古今所未嘗道及者。可傳之萬世。而無弊也,第其他所設方藥,亦不無宜於昔。

白話文:

這本書是宋朝陳良甫先生所著,雖然名為《外科精要》,但治療方法卻兼顧內外,例如治療渴症、泄瀉等症的灸法,都深入闡述了《內經》的精髓,是古今醫書中前所未有的創舉,值得流傳後世。書中所記載的藥方,也有一些適合當時的時代背景。

而不宜於今者。非先生之術。有未精要也。良由今人所稟。遠不逮昔。雖使先生至今存。亦不得不因時而損益之矣。余於時自忘淺鄙。漫仿元本之所既備而未悉者。斷以愚意而折衷之。仍其舊名。釐為四卷。其補錄一卷。則出余管見。同志幸勿咎其僭。而進其所未至焉。嘉靖丁未春月吉日。

奉政大夫太醫院使致仕昊郡薛已謹序。

〔外科精要補〕一卷,存

〔竇氏(傑)瘡瘍經驗全書〕醫藏目錄十二卷,存

申時行序曰。宋有竇漢卿者。以瘍醫行於慶曆祥符之間。詔治太子疾。召入仁智殿下訊之。未幾太子病愈。輒嘉勞之。封為太師。以國老稱。遂命制諸方。以弘濟寰海外內。一時神其術者。咸知有竇氏瘍醫矣。然其書之傳於世者。分析種種。繪圖定方。具有法度。信利人之妙術。

白話文:

這本書不適合現代人使用,因為作者的醫術並未完全精通,這是因為現代人的體質遠不如古代人。即使作者至今仍然在世,也必須根據時代的不同而調整醫術。我雖然知道自己學識淺薄,但仍大膽仿照原本已有的內容,並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取捨,保留原來的名字,整理成四卷。其中補錄的一卷則是我自己的見解,希望同道中人不要責怪我僭越,並能進一步完善這本書。嘉靖丁未年春季吉日。

奉政大夫太醫院使致仕昊郡薛已謹序。

〔外科精要補〕一卷,現存

〔竇氏(傑)瘡瘍經驗全書〕醫藏目錄十二卷,現存

申時行序曰:宋朝有個叫竇漢卿的人,以治療瘡瘍聞名於慶曆、祥符年間。他曾被詔令治療太子疾病,被召入仁智殿下詢問病情。不久太子病癒,便受到嘉獎,被封為太師,以國老之名稱呼。於是下令整理其醫方,用來救治天下百姓。當時人們都敬佩他的醫術,都知道有竇氏瘡瘍醫術。他的著作流傳至今,詳細分析各種瘡瘍,繪圖制定方劑,具有嚴謹的規範,確實是利於百姓的妙術。

濟世之弘軌也。我朝以來。家有傳焉。其方多驗。裔孫楠續授太醫院醫士。其子夢麟術業益工。聲稱藉甚。乃緝遺書。重增經驗諸方。梓以行世。蓋溯漢卿為合肥人。嘗遊江湖。遇一至人。而其術益神。則醫業之精。信非偶然者矣。夢麟號仲泉。今家常之無錫。與華太學復陽遊。

復陽為秋官補庵公之子。比來京師。備能道之。

四庫全書提要曰。疳瘍經驗全書十三卷。舊本題宋竇漢卿撰。卷首暑燕山竇漢卿。而申時行序。考宋藝文志。不載此書。僅有竇太師子午流注一卷。亦不詳竇為何名。疑其說出於附會。且其中治驗。皆夢麟所自述。或即夢麟私撰。托之乃祖也。國朝康熙丁酉。歙人洪瞻岩重刊。乃云。得宋刻秘本校之。殆亦虛詞。

白話文:

濟世救人的廣大道路啊!自我們朝代以來,家裡就流傳著竇漢卿的醫術,這些方子都很有效。他的後代楠續任太醫院醫士,他的兒子夢麟醫術更加精進,名聲很大。他整理了竇漢卿的遺書,又增加了自己的經驗方子,刻印出版,讓世人得以學習。據說竇漢卿是合肥人,曾經遊歷江湖,遇到一位高人,因此他的醫術更加精妙,可見醫術精湛並非偶然。夢麟號仲泉,現在住在無錫,與華太學復陽交好。

復陽是秋官補庵公的兒子,最近在京城,他也精通醫道。

四庫全書提要說,《疳瘍經驗全書》十三卷,舊本說是宋朝竇漢卿所寫。卷首署名暑燕山竇漢卿,申時行寫了序言。考查宋朝的藝文志,沒有記載這本書,只有竇太師的《子午流注》一卷,也不知道這個竇是誰。懷疑這說法是附會而來。而且書中記載的治療經驗都是夢麟自己說的,很可能是夢麟自己寫的,假借他祖先的名義。清朝康熙丁酉年,歙縣人洪瞻岩重印此書,說得到了宋朝刻的秘本校對,這也是虛假的說法。

按竇傑金末人。事履詳著於明堂經脈類。申氏說妄甚。

〔胡氏(元慶)癰疽神秘灸經〕醫藏目錄一卷,存

楊子成序曰。人具五臟之形。而氣血之運。必有以疏載之。其流則曰歷。曰循。曰經。曰至。曰抵。其交際。則曰會。曰過。曰行。曰達者。概又所謂十二經焉。十二經左右手足。各備陰陽者三。陰右而陽左也。陽順施而陰逆施。以三陽言之,則太陽少陽陽明。則陽有太少也矣。

而有陽明者。取陰陽合明之意也。以三陰言之。則太陰少陰厥陰。陰既有太少矣。又有厥陰者。取兩陰交會之義也。非徒經之有十二。又有系絡者。為系絡之數。三百六十五。所以附經而行。周流不息。若陰陽維蹺沖帶六脈。皆有所繫。惟任督二經。則包乎腹背。而有專穴。

白話文:

根據竇傑在金末時期的著作,關於經脈的詳細記載都可以在《明堂經脈類》中找到。申氏的說法實在是太過誇張了。

楊子成在序文中說,人體擁有五臟六腑,氣血循環必須有特定的通道來運載,這些通道被稱為經脈。它們有不同的走向,有的循行,有的到達,有的抵達,還有交匯、經過、通行和到達等。這些都是指十二經脈,它們分佈在左右手足,各有陰陽三條,右邊為陰,左邊為陽。陽經循行順勢,而陰經則逆勢而行。三陽經脈包括太陽、少陽、陽明,其中陽明取陰陽合明的意義。三陰經脈包括太陰、少陰、厥陰,厥陰取兩陰交會的意義。除了十二經脈,還有三百六十五條系絡,它們依附於經脈運行,周流不息。像陰陽維、蹺、沖、帶六脈,都與系絡相連。只有任脈和督脈,分別包覆在腹部和背部,它們有專屬的穴位。

諸經滿而溢者受之。初不可常而忽焉。宜與諸經並論。通考其穴,三百五十又七。此人身之常遍也。概經血所滯。發而為癰疽。為疔癤。此皆氣血不能通之謂也。歷觀諸經。傳變不一。是經之滯。當審何經所發。何穴所滯。辨視其穴。則用火以攻之。疏其源流。而無滯也。猶如溝渠塞其庭水氾濫。

今胡元慶先生深窮妙理。周遍玄微。遂緝十二經所滯之穴。毫端妙理。用以廣生民之福。同躋仁壽之域也。至正甲子。永昌楊子成序。

〔薛氏(己)癰疽神秘灸經校補〕一卷,存

〔齊氏(德之)外科精義〕國史經籍志二卷,存

齊德之曰。夫醫者。人之司命也。脈者。醫之大業也。蓋醫家苟不明脈。則如冥行索途。動致顛覆矣。夫大方脈。婦人小兒風科。必先診脈。後對證處藥。獨瘡科之流。多有不診其脈候。專攻治外。或有證候疑難。別招方脈診察。於瘡科之輩。甘當淺陋之名。噫。其小哉如是。

白話文:

當全身經脈充盈飽滿時,就會溢出積聚在特定部位,一開始可能並不常出現,但會突然發作。這些部位需要與其他經脈一同考量,總共有三百五十八個穴位,遍布全身。這些積聚的經血如果阻塞不通,就會形成癰疽、疔癤等瘡瘍,都是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的。觀察各種經脈,它們的傳變方式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審慎判斷是哪條經脈阻塞,以及阻塞在哪個穴位。針對這些穴位,可以使用火灸治療,疏通經脈源流,消除阻塞。就像溝渠堵塞,導致庭院積水泛濫一樣。

胡元慶先生精通醫理,探究深奧的醫學理論,彙集了十二經脈阻塞的穴位,運用精妙的針灸方法,為廣大百姓造福,讓大家都能健康長壽。至正甲子年,楊子成作序。

這是一本關於治療癰疽的針灸書籍,名叫《薛氏癰疽神秘灸經校補》,現存一卷。

齊德之在其著作《外科精義》中提到,醫生是掌管人們生命的,脈診是醫學的重要基礎。如果醫生不明白脈象,就像在黑暗中摸索道路,很容易導致錯誤。在治療各種疾病時,尤其是婦人和兒童,以及風症,都需要先診脈,再根據證狀用藥。只有瘡瘍科醫生,往往不重視脈診,只注重外治,遇到疑難雜症時,才去請其他醫生診脈,甘願被稱為淺薄。真是太可惜了!

原夫瘡腫之生。皆由陰陽不和。血氣凝滯。若不診候。何以知陰陽勇怯。血氣聚散耶。由是觀之。則須信療瘡腫。於診候之道。不可闕也。歷觀古今治療瘡腫方書甚多。其間診候之法。略而未詳。比夫諸科。甚有滅裂。愚雖不才。輒取黃帝素問難經靈樞甲乙。及叔和仲景扁鵲華佗千金外臺聖惠總錄。

古今名醫諸家方論之中。診候瘡腫之說。簡編類次。貫成篇帙。首載診候入式之法。次論血氣色脈參應之源。後明脈之名狀。所主證候。及瘡腫逆從之方。庶使為瘡腫科者。覽此則判然可曉。了無凝滯於胸次。一朝臨疾。診候至此。則察逆從。決成敗。若黑白之易分耳。

白話文:

瘡腫的產生,都是因為陰陽失調、血氣淤積造成的。如果不仔細診斷,怎麼能知道陰陽的虛實、血氣的盛衰呢?由此可見,治療瘡腫,診斷方法不可或缺。古今治療瘡腫的醫書很多,但其中關於診斷的方法卻很簡略,比起其他科別,明顯不足。我雖然才疏學淺,但也參考了《黃帝素問》、《難經》、《靈樞》、《甲乙經》、《叔和》、《仲景》、《扁鵲》、《華佗》、《千金》、《外臺》、《聖惠》、《總錄》等古今名醫的醫論,將他們關於診斷瘡腫的論述,整理成冊。書中首先介紹診斷方法,接著論述血氣、顏色、脈象之間的相互關係,然後說明脈象的形態及其所代表的病症,以及瘡腫的治療方法。希望學者們閱讀此書,就能夠明瞭瘡腫的診治之道,不再感到困惑。一旦遇到病人,只要依照此書診斷,就能夠分辨病情的輕重緩急,決定治療方案,就像黑白分明一樣容易。

四庫全書提要曰。外科精義二卷。元齊德之撰。德之始末未詳。惟其結銜。稱醫學博士充御藥院外科太醫。是編先論後方。於瘡腫診候。淺深虛實。最為詳盡。考周禮天官。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劑。注曰。劀。謂刮去膿血。殺。謂以藥食其惡肉。又曰。凡療瘍以五毒攻之。

注曰。今醫方有五毒之藥。合黃堥。置石膽。丹砂。雄黃。礬石。磁石其中。燒之三日三夜。其煙上著。以雞羽埽取之。以注惡肉破骨則盡出。又曰。以五氣養之。以五藥療之。以五味節之。注曰。既劀殺而攻盡其宿肉。乃養之也。五氣。當作五穀。字之誤也。節。節成其藥之力云云。

白話文:

《四庫全書總目》提到的「外科精義」是一部兩卷的醫學著作,由元朝的齊德之撰寫。關於齊德之的生平,我們並不清楚,但他自稱為醫學博士,並在御藥院擔任外科醫生。這本書先論述理論,再提供治療方法,對於傷口的診斷和處理,特別詳細。從周禮中的「天官」部分可以看到,古代的「瘍醫」負責治療腫瘤、潰瘍、金瘍(金屬造成的傷害)、折瘍(骨折)等疾病,他們使用藥物和手術來治療。

在描述治療過程時,提到「劀」是刮除膿血,「殺」則是指用藥或食物來消融壞死組織。另外,還提到用五種毒藥與黃土、石膽、丹砂、雄黃、礬石、磁石等混合,燒三天三夜,產生的煙可以清除壞死組織。同時,也強調治療過程應該結合五種氣候、五種藥物和五種味道來調節。

在進行手術後,接著要進行養生的過程,但這裡可能出現了筆誤,「五氣」應該被理解為「五穀」,意指通過五穀來滋養身體。同時,「節」字可能是誤寫,實際上是在講述如何調節藥物的效能。這段描述強調了手術後的養生和調理,確保身體能夠康復。

是則古者瘍醫。攻補兼施之明證。後之瘍醫。惟持攻毒之方。治其外而不治內。治其末而不治本。故所失恆多。德之此書。務審病之所以然。而量其陰陽強弱以施療。故於瘍科之中。最為善本。書中無一字及李杲。李杲平生亦不以外科者。原本附東垣十書之末。蓋坊刻雜合之本。

取以備十書之數。與所載朱震亨書。均為濫人。孫一奎赤水玄珠引之。竟稱東垣外科精義。不考甚矣。

〔滑氏(壽)痔瘻篇〕佚

按上見於朱右攖寧生傳。

白話文:

因此,古時候的瘍醫,懂得攻補兼施的道理,這正是古代瘍醫高明的地方。而後世的瘍醫,只懂得使用攻毒的藥方,只治外不治內,只治末不治本,所以常常失誤。這本書注重了解疾病的成因,並根據病人的陰陽虛實來施治,因此在瘍科中,是最為優秀的書籍。書中沒有提到李杲,李杲一生也沒有專研外科,這本書原本是附在東垣十書的後面,是坊間刻書雜合的版本,為了湊足十本書的數目才加進去的。書中所載的朱震亨的書,都是無名小卒的作品。孫一奎在《赤水玄珠》中引用此書,竟然稱之為《東垣外科精義》,實在是考證不足。

這段文字是關於《滑氏(壽)痔瘻篇》的佚文,內容是從朱右攖寧生的傳記中摘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