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六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十五 (1)

1. 方論(四十三)

〔馮氏(兆張)錦囊秘錄〕二十卷,存

自序曰。大哉醫道之不可不知也。慎哉醫道之不可不深知也。人不知醫。則養生之道何以明。良相之心何以濟。然知之而不深。其患尤甚。病有虛虛實實之變。法有正治從治。標本攻補。先後之宜。識認不清。龍雷者治作實火。中空者治作內余。血虛作楚。治作風邪外束。火冒頭疼。

治作太陽受寒。腎虛作瀉。治作脾胃內傷。燥澀膈噎。治作痰火鬱滯,無根脫氣上衝。治作有餘消導。腎虛奔豚遊痛。治作血塊峻攻。以至脾虛困倦之瘧疾。誤為肝強而削代。勞傷虛襲之微邪。誤為傷寒而重疏。困倦內傷之微滯。誤為傷食而重攻。且外微熱而里和思食。少少進食何妨。

白話文:

馮氏(兆張)錦囊秘錄 自序

大哉醫道之不可不知也。慎哉醫道之不可不深知也。
醫道實在是不可不知,而且更要慎重的去深知。

人不知醫。則養生之道何以明。良相之心何以濟。
如果不懂醫術,就無法明白養生的道理,也無法用良醫的心來救治病人。

然知之而不深。其患尤甚。
然而,只是知道而沒有深入了解,其危害更大。

病有虛虛實實之變。法有正治從治。標本攻補。先後之宜。識認不清。
疾病有虛虛實實的變化,醫治的方法也有正治、從治之分,要辨別標本虛實,並根據輕重缓急進行攻補,若識別不清,就會造成誤治。

龍雷者治作實火。中空者治作內余。血虛作楚。治作風邪外束。火冒頭疼。治作太陽受寒。腎虛作瀉。治作脾胃內傷。燥澀膈噎。治作痰火鬱滯,無根脫氣上衝。治作有餘消導。腎虛奔豚遊痛。治作血塊峻攻。
例如,熱邪熾盛的病人,誤以為是實火;虛寒內傷的病人,誤以為是內余;血虛的病人,誤以為是風邪外束;火熱頭痛的病人,誤以為是太陽受寒;腎虛的病人,誤以為是脾胃內傷;燥熱的病人,誤以為是痰火鬱滯;虛脫的病人,誤以為是食積;腎虛的病人,誤以為是血瘀。

以至脾虛困倦之瘧疾。誤為肝強而削代。勞傷虛襲之微邪。誤為傷寒而重疏。困倦內傷之微滯。誤為傷食而重攻。且外微熱而里和思食。少少進食何妨。
甚至,脾虛困倦的瘧疾,誤以為是肝氣過盛而用瀉法;勞累後的虛弱狀態,誤以為是傷寒而用重藥;困倦內傷的輕微阻滯,誤以為是傷食而用攻伐之法。然而,有些病人雖然表面上略微發熱,但內里卻很舒服,想吃東西,不妨少吃一點。

(未完待續)

因微熱而嚴禁之。每多餓死之冤。表氣虛而畏寒怕風。微微養衛。最宜疑外感而遽汗之。尚有亡陽之嘆。不顧本而徒顧標。標未盡而本先找。縱標盡而何功。不切脈而惟問候。候有誤而脈無虛。候若異而何據。守千古以上之成方。奈千古以下之人。病情不合。讀萬載流傳之證論。

嗟萬載流傳以下。厚薄迥殊。本厚者何妨忘本攻邪。本淺者理宜顧主逐客。凡此種種。察治稍乖。安危頓異。豈不難哉。況男婦之治不同。少長之候有別。先哲云。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莫治一小兒。蓋言其診治之更難也。何則。凡治病有望聞問切四法。若嬰孩一見生人。

白話文:

因為輕微發熱就嚴格禁止一切,很容易造成餓死的冤屈。表氣虛弱,畏寒怕風,應該溫和地養護正氣。最忌諱因為疑似外感就急著出汗,很容易造成陽氣耗散。不顧及根本而只顧表象,表象還沒完全消除,根本就先受損。即使表象消除,又能有什麼功勞呢?不把脈只問病情,病情可能判斷錯誤,脈象卻沒有反映出來。病情若有異,又憑什麼依據?守著千古流傳下來的成方,卻不考慮千古之後的人,病情可能完全不同。讀著萬載流傳的證論,卻不知道時代不同,體質厚薄迥異。體質厚實的人,不妨忘記根本,直接攻邪;體質虛弱的人,就應該顧護正氣,驅逐邪氣。凡此種種,治療稍有偏差,安危就截然不同,難道不難嗎?何況男女的治療方法不同,少兒老人的體質也有差異。古人說,寧可治十個男人,也不要治一個女人;寧可治十個女人,也不要治一個小孩。這是因為他們的診治更困難。為什麼呢?因為治病有望聞問切四法,若嬰兒一看到生人,就會...

定聲啼色變。若是則聲不得其平。色不得其正。而望聞之法廢矣。飢飽未知。痛癢莫曉。欲問其所苦。詢其所由。莫得一二。且脈氣未全未固。嬉戲之餘。脈因而動。寧息之際。脈因而靜。則問切之法又廢矣。四法既廢。察治實難。自非受治精微。闡明至理。視於無形者。安得臨證別有一種玄機。

洞見五內。而極得心應手之樂。口不能言之妙哉。張自業醫以來。日夕兢兢。常思人命最重。所任匪輕。況寄蜉蝣於六合。得天地好生之德。以有生敢不體天地好生之德以濟人。奈資稟庸拙。不學心聾。徒懷濟世之至誠。深愧測海之淺見。然要之見雖淺而念則誠。計唯圖盡吾心而已。

白話文:

病人聲音不正常,脸色也不自然,望聞診察就失去了效用。無法判斷他是否飢餓飽足,也無法得知他的疼痛或癢癢。想要詢問他的痛苦原因和病因,也無法得到有效的解答。更何況脈象尚未穩定,在嬉戲時脈象隨之變化,休息時脈象又變得平靜,脈診也失去作用了。四診都失效,診治就非常困難。除非精通醫理,洞悉病理,才能在無形中找到診斷的玄機,洞察五臟六腑,才能得心應手,達到妙不可言的境界。張自業從事醫術以來,一直兢兢業業,深知人命最為重要,肩負的責任重大。更何況我們就像蜉蝣一樣渺小,卻能享受到天地間生生不息的恩惠,既然有生命,怎能不體會天地好生之德,用來救治他人?可惜我資質平庸,又不肯努力學習,心裡雖然充滿著救世之心,卻愧於自己淺薄的醫術。但話說回來,即使醫術淺薄,心意卻是真誠的,我只能盡力做到問心無愧。

是殫心課纂雜證大小合參。痘疹全集。內經纂要。藥性合參。以及女科外科脈訣讀書。計共二十餘篇。凡歷三十載而始竣。自今聖天子道德性成。萬庶均歌堯舜慈愛。念切群黎。逼頌羲黃。奈張衰老殘疾。既不能少效蟻力。敢不復仰體天心。讀杼野人管籥之見。少佐醫林大學之觀。

惟冀高明愛我。摘其疵而明教之。幸甚。時康熙歲次甲戌夏六月既望。後學馮兆張謹識。

〔張氏(璐)醫通〕十六卷,存

自序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道之興廢。靡不由風俗之變通。非達道人。不能達權通變。以挽風俗之隤弊也。今夫醫道之變。至再至三。豈特一而已哉。餘生萬曆丁巳。於時風俗雖漓。古道未泯。業是道者。各擅專科。未嘗混廁而治也。甲申世變。黎庶奔亡。流離困苦。

白話文:

我竭盡心力,將各種雜症的大小症狀彙整,編寫了《痘疹全集》、《內經纂要》、《藥性合參》,以及婦科、外科、脈訣等書籍,總共二十餘篇,歷經三十年才完成。如今聖上道德高尚,天下百姓都歌頌堯舜的仁愛,念及百姓疾苦,迫切渴望重現羲皇盛世。我年老體衰,殘疾纏身,無法貢獻微薄之力,只能仰望天心,將自己從民間學到的醫術心得寫成文章,希望能為醫學界帶來一點貢獻。

希望各位高明人士能指點迷津,批評指正,感激不盡。這是在康熙甲戌年夏六月十五日寫下的,後學馮兆張謹識。

《張氏(璐)醫通》十六卷,現存。

自序中說,齊國變革到魯國,魯國又變革到道統,道的興衰,都源於風俗的變遷。只有真正懂得道的人,才能掌握權衡,通曉變通,才能挽回風俗的敗壞。如今醫道也經歷了多次變革,不僅僅一次而已。我出生於萬曆丁巳年,當時雖然風俗敗壞,但古道尚未完全消亡,學習醫術的人各有專長,從未混淆醫治。到了甲申年,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困苦不堪。

中病不擇醫。醫隨應請。道之一變。自此而始。當是時也。煢煢孑遺。托跡靈威丈人之故墟。賴有醫藥種樹之書。消磨歲月。因循十有餘載。身同匏繫。以著書自娛。歲己亥。賦歸故園。篋中輯得方書一通。因名醫歸。大都吻合准澠。所間彙集往古傳習諸篇。多有不能暢發其義者。

次第以近代名言易之。草創甫成。同人速予授梓。自揣多所未愜。難以示人。僅以傷寒纘緒二論。先行問世。頗蒙宇內頷之。壬寅以來。儒林上達。每多降志於醫。醫林好尚之士。日漸聲氣交通。便得名譟一時。於是醫風大振。比戶皆醫。此道之再變也。嗟予固陋。不能與世推移。

白話文:

古代疾病流行,人们不挑医生,只要能治病就请。医术从此开始不断变化。我当时孤身一人,借住在灵威丈人的旧宅,靠着医书和种植药草度日,消磨了十多年光阴。生活困苦,我只能以著书自娱。己亥年,我回到家乡,整理出一本医书,名为《医归》,大多符合古法,也收录了一些古代医书的传授内容。但很多地方我还是无法理解。

于是,我用现代语言重新解释这些医术,草草写成后,便想找人刻印出版。但我自知水平有限,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实在不敢拿出来见人。最后,我选择先将《伤寒论》和《脉经》这两本书出版,没想到却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自壬寅年以来,很多有学识的人都开始关注医学,热爱医学的人也越来越多,彼此交流,医术也因此名声大噪,家家户户都有人学医。这可以说是医学的第二次变革。我能力有限,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

應機接物。而外時與先聖晤對一堂。無異手提面命。遞年以來。穎禿半床。稿凡十易。惜乎數奇不偶。曩因趨赴孝伯耿公之招。攜至霅川公暑。失去目科一門。先是內侄顧惠吉持去痘疹一冊。久假不歸。竟成烏有。知機不偶。已將殘編。置之高閣。無復行世之心矣。近聞懸壺之士。

與垂簾之侶。互參恆德之術。聖門之教無違。炎黃之德不顯。道之三變。匪特自今。吾於志學之年。留心是道。迄今桑榆入望。歷世頗多。每思物壯則老。時盛必衰。欲挽風俗之隕弊。寧辭筆削之罪。知因是仍將宿昔所述之言。從頭檢點。爰命倬兒補輯目科治例。志兒參入痘疹心傳。

白話文:

應當隨機應變,與古代聖賢面對面交流,如同親身接受教誨。多年以來,我頭髮日漸稀疏,稿子修改了十多次。可惜命運不濟,以前因為前往耿公的邀請,前往霅川公署,失去了一本眼科醫書。之前侄子顧惠吉拿走了一本痘疹醫書,卻遲遲不還,最後竟無影無蹤。由於時機不湊巧,我已將剩下的草稿放在高閣,不再想讓它問世。最近聽說有懸壺濟世的醫生,

與宮廷中人相互學習醫術,遵循聖賢的教誨,卻無法發揚炎黃的醫德。醫道三變,不僅僅是從今天開始的。我從志學之年就用心學習醫術,至今已年老。人生經歷過許多事情,常想事物興盛必有衰敗,想要挽救世風的敗壞,不惜付出辛勞。因此我將過去的醫術心得重新整理,讓倬兒負責編輯眼科醫書,讓志兒將痘疹心得整理進去。

足成全編。易以通名。標諸簽額。書未竟。適逢客至。隨手開函而語曰。在昔韓氏醫通。名世已久。子亦以是名。得無名實相混之慮乎。予謂不然。吾聞元氏集名長慶。白氏之集。亦名長慶。二集並驅。後世未嘗因名混實。奚必拘拘於是耶。客莞爾而退。遂以醫通定名。迨夫三變之術。

法外之法。非可言語形容也。康熙乙亥季夏石頑張璐。時年七十有九。

四庫全書提要曰。張氏醫通十六卷。國朝張璐撰。璐字路玉。號石頑。吳江人。是取歷代名家名論。匯次成編。門類先後。悉依王肯堂證治準繩。方藥主治。多本薛己醫案。張介賓景岳全書。而以己意參定之。凡古來相傳之說。稍有晦滯者。皆削不錄。其辭氣未暢者。皆潤色發揮。

白話文:

張璐著的《醫通》一書,原本打算取名“足成全編”,後來覺得太過直白,於是改用更通俗易懂的名字,並在書的標題上寫下這個新名字。書還沒有寫完,恰好有客人來訪。張璐隨手打開信封,跟客人聊起此事。客人說,古代有位名叫韓氏的醫術高超,名聲遠播,如今你也用“醫通”作為書名,難道不會讓人混淆嗎?張璐不以為然,他說:“我聽說元氏的文集叫《長慶集》,白氏的文集也叫《長慶集》,兩部文集並存,後世從未因此混淆,為何要拘泥於名字呢?”客人聽了,微微一笑便告辭了。張璐最終還是決定以“醫通”作為書名。書中記載了很多醫學精髓,包括那些難以言喻的“法外之法”。這本書是張璐在康熙乙亥年夏天寫成的,當時他已經七十有九歲了。

《四庫全書》的提要中評價道:張璐的《醫通》十六卷,是他在國朝時期撰寫的。張璐,字路玉,號石頑,是吳江人。他在書中收集了歷代醫學名家的著作和論述,整理編排成冊,門類和順序都遵循了王肯堂的醫學理論。藥方和主治方面,主要參考了薛己的醫案、張介賓的《景岳全書》等醫學著作,並加入了作者自己的理解和見解。書中剔除了古籍中一些含糊不清的內容,並對一些文風不暢的地方進行了潤色和發揮。

務闡其意。康熙乙酉。聖祖仁皇帝南巡。璐子以柔以璐所著本經逢原。診宗三昧。傷寒纘緒論。及此書。彙輯恭進。得旨留覽。考璐自序。是書初名醫歸。未及刊行。佚其目科痘疹二冊。晚年命其子以倬。重修目科治例。以柔重輯痘疹心傳。補成完帙。改題此名。時韓氏醫通。

已久行於世。璐書名與相復。自序謂元氏集名長慶。白氏集亦名長慶。未嘗混也。今刊氏題張氏醫通。蓋亦別於韓氏云。

〔鄭氏(兼山)論證瑣言〕未見

尤侗鄭兼山墓表略曰。鄭之先。昉自宋武顯大夫。扈蹕南渡。賜田松陵。子孫留。外家李氏帶下醫。七世祖海官太醫承事。即始卜居長洲之吉田裡。門前累卷石為小圃。至今稱僻山鄭氏。而其子孫。亦世以山為號云。以予所見。有保御三山公。君之祖也。孝子青山。君之父也。

白話文:

務必闡明其意。康熙乙酉年(1685年),聖祖仁皇帝南巡。璐子以柔以璐所著的《本經逢原》、《診宗三昧》、《傷寒纘緒論》以及此書,彙集起來恭敬地進獻給皇帝。皇帝下旨留下來參閱。

根據璐的自序,這本書最初叫做《醫歸》,還沒有來得及出版,就遺失了關於目科和痘疹的兩冊。晚年,璐命其子以倬重修目科治例,以柔重新整理了痘疹心傳,補齊了整本書,改成現在的書名。當時韓氏的《醫通》已經流傳很久了,璐的書名與之重複。自序中說元氏的醫書集叫做《長慶》,白氏的醫書集也叫做《長慶》,從未混淆過。現在出版的這本書題作張氏《醫通》,大概也是為了與韓氏的《醫通》區分開來吧。

〔鄭氏(兼山)論證瑣言〕未見。

尤侗在鄭兼山的墓表略中寫道:鄭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宋武顯大夫,隨皇室南渡,被賜予松陵的田地。子孫留在了那裡。外家李氏是擅長治療帶下病的醫生。七世祖在海官擔任太醫承事,從此開始定居長洲的吉田裡。門前堆積著石頭形成一個小園子,至今稱為僻山鄭氏。而鄭氏子孫,也世世代代以山為字號。我所見到的保御三山公是他的祖先,孝子青山是他的父親。

昔太倉昊梅村祭酒嘗表保御之墓。而為孝子志銘。述其行誼甚詳。可謂信而有徵矣。君之少也。攻經生家言。以早失怙恃。未遑卒業。卒習保御之傳。保御為醫。有大名於三吳。不減古之秦越人太倉公,以孝子之歿。未有替人。君乃蹶然代興。家聲賴以不墜。是保御之有君。

猶康成之有小同也。君孝子所自出。襁抱於君昭伯為後。嚴孺人其節母也。君入則奉節母之養。出則承孝子之教。保御左提而右挈之。一門之內。訴訴如也。君族祖桐庵先生以名孝廉。隱居教授。君執經問業。多所發覆。先生雅器重之。後雖折肱。手不釋卷。嘗以所受害。教其子焯。

白話文:

昔日太倉昊梅村的祭酒曾為保御之墓立碑,並為孝子撰寫誌銘,詳細描述了他的行誼,可謂真實可信。君在年少時,便開始鑽研經書,學習家傳醫術。因早年喪失父母,未能完成學業,便專心學習保御的醫術。保御是一位名滿三吳的醫生,醫術不亞於古代的秦越人太倉公。在他去世後,無人繼承衣缽。君毅然決然地站出來,肩負起傳承家業的責任,使保御的醫術得以延續。這如同康成有小同,才能將學問傳承下去。

君是孝子所生的孩子,自小由君昭伯撫養長大。嚴孺人是他的繼母。君在家中孝敬繼母,外出則學習孝子的教誨。保御更是悉心教導他,父子二人親密無間,彼此相依為命。君的族祖桐庵先生以孝廉著稱,隱居在家教授學問。君專心向他請教,經常提出精闢見解,讓桐庵先生十分器重他。即使後來君臂骨折斷,依然手不釋卷,勤奮讀書。他將自己受過的傷痛,都用來教導兒子焯,以傳承家風。

中夜為講禹貢。條委甚悉,君故醫而儒也。至其考究難經索問金匱禁方。保御未嘗數數然有所指授也。而君宿惠妙解。以意得之。雖遇疑疾。投之輒愈。居恆記其所驗治者。一歲幾何。更僕難數。有如淳于意之對文帝者。所著書。有論證瑣言。及先天水火廣嗣諸論。其亦太史公所謂守數精明。

修序弗易者乎。(艮齋倦稿)

按蔣示吉醫宗說約參閱姓氏。有鄭櫛兼山。

〔吳氏(仲朗)醫驗遺書〕未見

方象瑛序曰。內父仲朗先生生世胄。文行藉藉庠序間。非業醫者比也。先世廉憲公精醫蘊。翁父比部公繼之。皆以施方濟物為志。翁習聞家學。綜群書而神明之。蓋殫心者三十年矣。翁之言曰。儒者之醫。先明氣運。啟禎之際。人體多熱。宜用清涼。近今以來。人性多寒。宜用溫補。

白話文:

深夜時分,友人講述禹貢,條理分明,十分詳盡,足見君既是醫者,也是儒者。對於考究難經、索問、金匱、禁方等醫書,君從未輕言妄語,總是能指點迷津。而君天賦異稟,智慧超群,能憑藉自己的理解,解開疑難雜症。即使遇到疑難疾病,只要交給君,就能藥到病除。君總是記住自己治療的案例,一年之中,治癒的病人不計其數,就像淳于意面對漢文帝一樣。君著有論證瑣言、先天水火廣嗣等醫學論著,正如太史公所說,精通醫術,守正不阿。

寫序文並不容易啊!

蔣示吉的醫宗說約中提到,鄭櫛兼山。

吳仲朗的醫驗遺書尚未看到。

方象瑛在序文中寫道:內父仲朗先生出身書香門第,文采斐然,學識淵博,遠超一般醫生。先祖廉憲公精通醫術,父親比部公繼承家學,都以醫術救世為志。仲朗先生秉承家學,博覽群書,醫術精湛,三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仲朗先生說:“儒者行醫,首先要明白氣運變化。在太平盛世,人體多熱,宜用清涼藥物。而今時今日,人性多寒,宜用溫補藥物。”

且服熱而誤。十可救九。服寒而誤。百無一生。故其按脈制方。不必與證對。而施治之要。惟以培元氣固脾土為本。蓋土者五行之母。氣者諸陽之總。母壯則子盛。陽生則陰長。持論有最精者。時醫莫不心誹之。然翁施治立應。全活歲數百人。或者謂翁生平所用。率本理中異功。

而權衡之得。無偏於燥烈。而不知非偏也。予嘗見其白痢用芩連。赤痢用薑桂。目疾宜寒矣。而參附奏功。胎產宜溫矣。而石膏獲效。神明變化。初非執一道以為功。蓋意不前定。以理之所存為意。此乃所以善用其意也。翁初未嘗著書。乙巳過予視痘疹。勸其立說垂世。始匯生平治驗。

白話文:

服用溫熱藥物誤了,十次能救回來九次;服用寒涼藥物誤了,一百次也救不回來一次。因此,診脈開方時,不必拘泥於症狀,而應以培育元氣,固護脾土為根本。因為土為五行之母,氣為諸陽之總,母強則子盛,陽生則陰長。這種論點精妙至極,當時的醫生都暗暗佩服。而翁的治療效果立竿見影,救活了數百人。有人說翁一生用藥,都是遵從本理,卻有異於常人的功效,這是因為他掌握了權衡之道,不偏於燥烈,而這並非刻意而為。我曾見他治療白痢用黃芩黃連,治療赤痢用生薑桂枝,眼睛疾病宜寒,卻用人參附子治癒,產婦宜溫,卻用石膏奏效。如此神妙變化,並非執著於單一理論而獲得成功,而是因為他的思想不先入為主,以理之所存為意,所以才能善用其意。翁最初並未著書,乙巳年我見他治療痘疹,勸他將治驗寫成著作傳世,他才開始整理一生行醫經驗。

冠以論辨。甫及半而歿。才十八篇。危難雜證。尚未屬草。而神明變化之用。大略可以類推。使稍假以年。振聾聵而起夭札。豈淺鮮哉。雖然。趙括讀父書而喪師。荊公用周禮以亂宋。天下之事。莫不皆然。徒守翁遺編。而不能神明。其參附之誤。與庸醫等耳。吾安得起翁九原。

而與之謀利濟哉,(留青採珍集)

〔郭氏(浚)世傳詩括靈方〕未見

自序略曰。予家自宋南渡。以牡丹仙方。得賜國姓稱趙郭。至今代有名醫。其方多所施驗。余弱冠負疴。喜攻方術。每竊聞宗黨諸長老之言。及博攻張劉李朱四先生之論。為之析同異。極變化。求所為一證一方。以立權度於萬世。蓋益嘆窮理之難。而思簡方之便之不易易也。

白話文:

這本書的作者,在完成一半時就過世了,只留下十八篇內容。這些內容主要探討危急重症以及各種疑難雜症,還沒有整理成完整的草稿。儘管如此,書中所闡述的神明變化運用,依然可以推衍出許多道理。如果作者能活得久一點,就能將這些醫學知識傳播出去,拯救更多生命,其貢獻不可謂不深厚。然而,正如趙括只讀了父親的兵法就導致軍隊覆滅,王安石以周禮治國反而導致宋朝混亂,天下事都一樣,空有祖先留下的遺書,卻不能靈活運用,只會一味地遵循前人的教條,如此參差不齊,與庸醫無異。我又怎麼能讓作者起死回生,與他共同造福世人呢?

這本書的作者自稱郭氏,家族自宋朝南渡後,以牡丹仙方治病聞名,並被賜予國姓趙郭,後代也多是名醫,他們的藥方屢試不爽。作者年輕時體弱多病,卻熱衷於鑽研醫術,經常偷聽家族長輩的醫學論述,並廣泛研讀張仲景、劉完素、李杲、朱丹溪四位醫學大師的著作,對他們的觀點進行分析比較,探尋醫學的變化,希望能找到對症下藥的良方,並制定出普適萬世的醫學規範。然而,作者越研究越感到醫學道理的深奧難懂,也越發體會到簡化藥方的困難。

因出家藏秘本詩括靈方。手自參較。梓以行世。復於原方首末。備書治病主用。診候脈證。藥味君臣。詳悉靡遺。殆將以昭先業示來學。既不詭於素難二書。復易通乎。(虹映堂集)

〔錢氏(煌)醫學辨謬〕未見

姚際恆曰。吾友桐鄉錢曉城煌著有醫學辨謬一書。分別仲景書之真偽。兼論醫家源流。雖議論不無過高。使世俗驚駭。然理自不可易。誠為醫家獨開生面者也。今其書藏於家。(古今偽書考)

〔景氏(日昣)嵩崖尊生書〕十五卷,存

弁言曰。予自丱角時治周易。稍長以先孺人寢疾。從事岐黃之學。又數年讀難經本義。已而讀內經靈樞素問諸篇。恍然於醫易之同原也。今夫天地間。不過此陰陽動靜之理。消長變化之機。在天地與人身。原無二致。乾坤之闔闢。即人身之呼吸。晝夜之潮汐。即人身之脈息。

白話文:

由於出家,我收藏了秘本詩括靈方。親自參閱後,將它刻版印行,讓它流傳於世。又在原方的首末,詳細記錄治病的主用方法、診候脈證、藥味君臣等內容,絕無遺漏。這幾乎是為了昭示先人的業績,並傳授給後學。這本書既不違背素問和難經,又通俗易懂。

錢煌寫了一本書叫做《醫學辨謬》,區分了仲景書的真偽,並論述醫家的源流。雖然有些議論過於激進,讓世俗驚駭,但道理卻不可輕易推翻,實在是醫學界獨樹一幟之作。現在這本書收藏在他家。

景日昣寫了《嵩崖尊生書》,共十五卷,現存世。書中自述他從小就研究周易,稍長後,母親生病,他便開始學習醫術。又讀了幾年《難經本義》,之後又讀了《內經靈樞》、《素問》等篇章,突然明白醫學和易學同源。天地間不過是陰陽動靜的道理,消長變化的機制。天地與人身,本質上沒有區別。乾坤的開合,就如同人身的呼吸;晝夜的潮汐,就如同人身的脈息。

故內經言五運六氣。而民病因之。夫易以道陰陽。伏羲八卦。分兩儀之體象。文王八卦。明五行之精微。對待流行。交感錯綜。凡天地間之有形有氣。有體有質。其變化不測盡之矣。乾盡於午。坤盡於子。當二至之令。為天地之中。而左右以判人身之左右。所以有升有降也。

離盡於卯。坎盡於酉。當二分之中,為陰陽之半。而上下以分人身之上下。所以別清別濁也。圓圖象天。其陽在東南。故天不足西北。人身之耳目。所以左明於右也。方圖類地。其剛在西北。故地不滿東南。人身之手足。所以右強於左也。要之人身之配天地。不過此一陰一陽之道。

白話文:

《內經》說到五運六氣,影響著人們的疾病。易經以道陰陽,伏羲八卦分兩儀的體象,文王八卦明五行精微,對待流行,交感錯綜。天地間有形有氣、有體有質,變化莫測。乾卦在午,坤卦在子,當二至之時,為天地之中,左右分人身左右,所以有升有降。離卦在卯,坎卦在酉,當二分之時,為陰陽之半,上下分人身上下,所以分清濁。圓圖象天,陽在東南,故天不足西北,人身耳目,所以左明於右。方圖類地,剛在西北,故地不滿東南,人身手足,所以右強於左。總之,人身配天地,不過陰陽之道而已。

而醫理之贊化育。不過此為升為降之理。微陽宜養。而亢龍有悔。微陰宜惜。而堅冰可畏。所以陽極則熱。陰盛則寒。微者甚之基。盛者衰之漸。故上工不治已然。治未然也。宜降不宜升者。防剝之再進。宜升不宜降者。培復之始生。畏剝所從衰。須從觀始。求復之漸進。宜向臨行。

蓋不易以立其體。而後變易。以致其用。不通變不足以知常。不守常亦不足以達變。易醫之理。括於此矣。業醫者。誠能融會內經。合之四聖之書。則陰陽聚散。剝復消長。一以貫之。運一尋之木。轉萬斛之舟。撥一寸之機。發千鈞之弩。易危為安。轉亂為治。所謂天地好生之心。

白話文:

醫學之道,講究化育,升降有其規律。陽氣初生,要細心呵護,盛極則會衰敗;陰氣過盛,則寒氣入侵。微弱之處,是強盛的基礎;盛極之處,是衰敗的開端。因此,上等的醫者,不治已發之病,而是預防未然。應當降而不升,以避免過度剝削;應當升而不降,以培育生機,防止衰敗。要從觀察中體會變化,尋求復原的漸進之路,及時採取措施。

醫學之道,需先立其根本,再變化運用。不變通,則無法了解常規;不守常規,也無法達到變通。醫學的道理,都在此中。医者若能融會《內經》的精髓,結合四聖之書的智慧,就能貫通陰陽聚散、剝復消長的道理,如同運用一根木棒就能操控萬斛之舟,撥動一寸之機就能發射千鈞之弩,化險為夷,轉危為安。這就是天地間生生不息的奧妙。

聖賢仁孝之精也。非窮理盡性。格物致知。不足與於此矣。夫醫之有靈樞素問。猶儒之有六經。和緩慶意諸大家。皆能窺見奧微。吻合經旨。故其書傳自內經。不列於學官。懦者斥為小道。薦紳家無稱述之者。一二粗工。不過以索方書。求糟粕為絕技。故世人不死於病。而死於醫。

亦不死於醫。乃死於聖經之遺亡也。余固研心有年。略見大意。聊次其所及知。及素所聞見者。敘述為篇。其於易醫同原之理。或亦有一解云爾。康熙丙子年八月既望。嵩崖景日昣東陽氏識。

四庫全書提要曰。景日昣。字東陽。登封人。康熙辛未進士。官至戶部侍郎。(史部地理類存目說嵩注)

白話文:

醫學是聖賢仁孝的精髓,若不窮究道理、盡性至善、格物致知,就無法真正理解醫道。醫學有《靈樞》、《素問》等經典,猶如儒家有六經,歷代名醫如和緩、慶意等,都能洞悉醫學奧秘,符合經文旨意。因此,醫學典籍源自內經,不列入學官,一些懦弱之人斥之為小道,士大夫們也不重視它。只有一部分粗淺的醫者,只會搜集方劑,追求殘缺的醫術,所以世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庸醫。

其實,人們並非死於庸醫,而是死於醫學經典的失傳。我多年來用心鑽研,略窺醫道大意,將我所知和所聞寫成文章,希望對易經與醫學同源的道理有所闡釋。康熙丙子年八月十五日,嵩崖景日昣東陽氏寫於此。

四庫全書提要說:景日昣,字東陽,登封人,康熙辛未年進士,官至戶部侍郎。 (史部地理類存目說嵩注)

〔亡名氏醫師秘笈〕二卷,存

申贊皇序曰。秘笈一書。乃滇南云州學博李君九莖之祖上發公作。令山東聊城時。有隱君子。流寓其地。為人治病多奇效。乃父言恭公延之再三。其人誓不入官衙。後感其誠。出是書以授曰。讀此可以為良醫矣。次日其人即去。蓋隱者之秘笈也。乾隆四十二年。順寧太守佛尼勒捐資刻成。

余適遊宦滇南。因得之。余觀是書所言。以太極陰陽。河圖洛書。先後天之理。闡素問靈樞難經金匱之旨。發前人所未發。實醫道之根源。而其脈證經藥。又簡而明。切而要。誠渡世之寶筏也。同志者勿忽諸。

〔陳氏(治)證治大還〕四十卷,存

白話文:

〔亡名氏醫師秘笈〕二卷,存

**申贊皇序曰:**此秘笈一書,乃滇南雲州學博李君九莖之祖上發公所著。當時發公在山東聊城時,有一位隱居的君子流寓於此地,為人治病多有奇效。發公之父言恭公多次延請這位隱君子,但對方堅決不願入官衙。後來被言恭公的誠意所感動,便將此書贈與發公,並說:「讀此書可成為良醫矣。」隔日,這位隱君子便離去,真是隱士之秘笈啊!乾隆四十二年,順寧太守佛尼勒捐資將此書刻印成冊。

我適逢遊宦滇南,有幸得到此書。我觀看此書所言,以太極陰陽、河圖洛書、先後天之理,闡述《素問》、《靈樞》、《難經》、《金匱》之旨,發掘前人未曾發表的醫道精髓,實為醫道之根源。書中所述脈證、經藥,又簡明扼要,切合實用,誠為救世之寶筏也。同道中人不可輕忽之。

〔陳氏(治)證治大還〕四十卷,存

〔李氏(菩)雜證要訣〕二卷,存

〔治痧要略〕二卷,存

〔端木氏(縉)醫學彙纂指南〕八卷,未見

四庫全書提要曰。上國朝端木縉撰。縉字義標。當塗人。是書成於康熙丁亥。摘取古今醫書。薈萃成帙。每病之下。先詳脈理。次病因。次現證。次治法。頗為明析。惟於素問五運六氣。拘執過甚。未免失於泥古。又第七卷所列醫集。惟載近人治驗。而古法一概不錄。雖醫貴因時。又不免局於目見矣。

〔錢氏(峻)經驗丹方匯綸〕一卷,存

〔俞氏(煥)丹方類綸〕一卷,存

自序略曰。余嘗謂人生而無濟於人者。君子之謂虛生。苟徒自為調攝。而秘藏不以告人。則黃帝岐伯之術。何以流傳至今。而盧公扁鵲何以有不自醫之說哉。故嘗與大兄爾介仲兄彥方。精選藥料。秘製丸散。若寸金丹。催生丸。及太乙靈膏。普施廣送。毫不取其直。此固遠邇所感知者。

白話文:

《李氏(菩)雜證要訣》兩卷,現存。

《治痧要略》兩卷,現存。

《端木氏(縉)醫學彙纂指南》八卷,未見。

四庫全書提要說:這本書是清朝端木縉所著。縉字義標,是當塗人。這本書完成於康熙丁亥年。書中摘取古今醫書,匯集整理成冊。每種疾病之下,先詳細闡述脈理,接著是病因,然後是現症,最後是治療方法,分析得十分清楚。只是對《素問》五運六氣過於拘泥執著,難免過於墨守成規。此外,第七卷所列醫集,只記載了近人的治療經驗,而古法一概沒有記錄。雖然醫術要根據時代變化,但也不免局限於眼前的經驗了。

《錢氏(峻)經驗丹方匯綸》一卷,現存。

《俞氏(煥)丹方類綸》一卷,現存。

自序中簡要地說:我經常認為,人生在世如果不能幫助別人,那就枉為君子。如果只顧著自己調養身體,卻把醫術秘藏起來不傳授給別人,那麼黃帝、岐伯的醫術如何流傳至今?而盧公、扁鵲又為何有「不自醫」的說法呢?所以,我經常與兄長爾介、仲兄彥方精選藥材,秘製丸散,例如寸金丹、催生丸、太乙靈膏等,廣泛施捨給需要的人,從不收取任何費用。這件事,遠近的人都應該知道。

然猶以為傳藥不如傳方。蓋傳藥則吾一家能辨。而傳方則人人可辨也。乃網羅舊聞。摭拾新編。幾費採擇。而後付剞劂。將以布諸海內。俾遠鄉僻壤之家。鹹得一目瞭然。思所以預防而療治之。以無負余意。其有未曾經驗者。概不收錄。書既成。仍顏之曰丹方類編。蓋吳門錢青棆先生舊有此書。

沈子懷玉曾為重梓。而徐子鎔與慕琛吳尚採諸公皆有序。余往求原本不可得。倩友抄錄一通。今踵刻多方。另為開雕。而仍用其名者。不敢忘其所自也。且亦遂余凜遵庭訓。與人為善之素志也。故序數言於簡端。以告當世之閱是編者。

周朗序曰。余不敏。少所指授。弗能為良醫。竊意濟人利物之事。隨在可行。居嘗與四方君子。咨諏藥石。又嘗周歷吳越諸邦。所在延訪古先名手醫方若干。匯為一冊。試之輒效。用之通神。私竊自喜。藉此可以利物濟人矣。比年秋謀付梓人。流之於世。適新安俞君曉園重刻經驗丹方類編。

白話文:

然而,我認為傳授藥物不如傳授醫方。因為傳授藥物,只有我這一家人能辨認,而傳授醫方,則人人皆可辨認。因此,我廣泛收集古籍,並整理新編的醫方,費盡心思,才將這些醫方整理好,並準備將其傳播到全國各地,讓偏遠地區的人們也能一目了然,思考如何預防和治療疾病,不辜負我的心意。對於那些沒有實際經驗的醫方,我概不收錄。書成之後,我將其命名為《丹方類編》,因為吳門的錢青棆先生以前就有一本書叫做這個名字。

沈子懷玉曾經為此書重印,而徐子鎔、慕琛、吳尚採等人都為此書寫了序言。我曾經想要尋找原本,但卻找不到,只好請朋友抄錄了一份。如今我重新雕版印刷,並採用了原來的書名,不敢忘記它的來源。這也是我秉持著父親的教誨,與人為善的初衷。因此,我在書的開頭寫下這段序言,告訴閱讀這本書的人們。

周朗在序言中說,我能力有限,從小沒有得到好的指導,無法成為一名好醫生。但我認為,濟世利民的事,隨處可行。我經常與四方君子討論藥石之方,也曾周遊吳越諸國,拜訪許多古今名醫,收集了許多醫方,編寫成了一本書。這些醫方經過驗證,效果顯著,使用起來如神靈一般。我私下非常高興,因為藉此可以利物濟人。不久前,我打算將這本書付梓印刷,流傳於世。恰逢新安俞君曉園重新刻印了《經驗丹方類編》,

余既重樂此書之大有利濟於人物也。余正重樂此書之適相浹洽於鄙衷也。爰揀生平編集奇方一冊。附刻於後。夫故未敢妄附於為良之列。亦用自托於一介存心之意云。

〔劉氏(闕名)醫統管見〕未見

〔孫氏(偉)經驗藏書〕二卷,未見

〔良朋彙集〕五卷,存

亡名氏序略曰。燕山孫子。慷慨好義士也。諱偉。號望林。今行年七十有六。自述幼因家寒。父兄教以錢行糶米為業。頗不願意。留心方術。施藥濟人。年二十許。涉歷江湖。流寓楚之常山。賣藥數載。思歸故里。遂於崇文門內懸壺。二十餘年。每見重於當代之王公大人。延請招致。

白話文:

我非常看重這本書對人世間的大益處,我也很樂意這本書正合我心意。因此,我挑選了生平所編寫的奇方,收錄成冊,附在書末。我不敢妄自將它列入良方,也只是想以此表達我的一片真心。

劉氏(姓名不詳)的《醫統管見》沒見到。

孫氏(偉)的《經驗藏書》兩卷,沒見到。

《良朋彙集》五卷,現存。

無名氏序文簡略地說:燕山孫子,是一位慷慨仗義的士人,名叫偉,號望林。現在七十六歲了。他自述年少時家境貧寒,父親兄弟教他做米行生意,但他很不願意。他專心學習醫術,行醫救人。二十多歲時,他遊歷江湖,輾轉來到楚地的常山,賣藥幾年,想念故鄉,於是就在崇文門內行醫。二十多年來,他深得當時的王公大臣的重視,多次被邀請。

迨無虛日。後又進內院供事十四年。在方略館。霑恩授貴州關山嶺管驛。因年近古稀。隻身萬里。告職還里。有五十年行道所積之方。集成二卷。名曰經驗藏書。將版駝進京城。刷印三千餘部行世。偉自說近日又得許多奇方。可惜無傳。吳德老憫公之志曰。新書之費幾何。首舉者屬余。

為公前驅。同友中有情願相幫任。如之大家作此功德。故爾同一發心。刊刻藥書,一部五卷。分金木水火土名。標曰良朋彙集。此書不蹤別書。不言脈理。不諳文法。皆大家與眾人所有經驗應手家藏。海外異人。種種秘方。雜集成書。雖不能以理言動高明。用方救人。效在頃刻。

白話文:

這位老先生在內院供職了十四年,之後被派往貴州關山嶺擔任管驛,年近古稀,便辭官返鄉。他將五十年行醫所得的方子集結成兩卷,名為《經驗藏書》,並將版刻運往京城印刷了三千多部。他表示自己最近又得到許多奇方,可惜無人傳承。一位姓吳的仁厚長者,了解他的心願,便主動承擔了出版新書的費用,並號召朋友們一起出力,將這些經驗方子集結成五卷,以五行命名,取名《良朋彙集》。這本書不拘泥於理論,也不講究文法,完全是大家在行醫過程中積累的應急經驗和珍藏秘方,甚至包括海外奇人提供的秘方,雖然理論可能不深奧,但卻能迅速救治病人。

雖隔山一照。其病即靈。用藥無不效也。誠信然耳。燕山黃子聞其說而嘉之。愚昔勷良友劉子。彙集古今方書脈理經絡藥性病機。無不備載。名曰醫統管見。繕寫成書。宛然如昨。撫舊帙而太息。感遺物而興懷。則於孫子是書也。知為濟物利人。登俗仁壽之至意云。

〔吳氏(世昌)奇方類編〕二卷,存

〔董氏(紀)正誼堂課餘〕二卷,未見

鳳陽縣誌曰。董紀。字仲修。丹徒人。幼多病。於諸方書無不讀。病既愈。醫亦精。康熙末盧鳳道鮑鈐延至鳳陽。遂占籍焉。性恬靜工書。善寫菊。著正誼堂課餘二卷。論證九十三條。經三十年而後脫稿。一時推重。

白話文:

即使隔着山也能照應到病人,只要用藥就能靈驗,真是誠信可靠。燕山黃子聽到這話非常讚賞。我以前也有一位良友劉子,他將古今醫書中的脈理、經絡、藥性、病機等內容全部整理歸納,寫成了一本書名為《醫統管見》,如今這本書依然完好如初。翻看舊書,不禁感慨萬千,想起往事,就更能理解孫子這本書的用意,是為了救濟世人,造福百姓,達到仁愛長壽的至善境界。

〔蔡氏(溥)狐白集〕未見

〔醫統〕未見

鳳陽縣誌曰。蔡溥。字公濟。善醫。所著狐白集。醫統。藏於家。卒。年八十四。

〔沈氏(國柱)醫通〕四十卷,未見

淳安縣誌曰。沈國柱。字公任。其先越之山陰人。來寓邑東茶坡。徙居賦溪遂家焉。國柱妙解經脈。病必理其本。處劑不過數種。或直用古人傳方輒效。然至其隨手之變。則又自用我法。往往以意之。嘗取黃帝脈書為宗。而旁引諸所論。疏通證明之。著為醫書四十卷。青溪診籍一卷。

有以病請。不因寒暑豐嗇為去留。國朝雍正中。嘗與鄉飲賓筵。蓋亦今之越人也。

〔青溪診籍〕一卷,未見

白話文:

蔡溥,字公濟,精通醫術,著有《狐白集》和《醫統》兩本書,收藏在家中。他去世時,八十四歲。

沈國柱,字公任,祖籍越州山陰,遷居到淳安縣東茶坡,後又搬到賦溪定居。沈國柱精通經脈,醫治疾病總能找出根本原因,用藥很少超過幾種,有時直接用古人的傳方也能奏效。但當他靈活應變時,又會使用自己的方法,往往憑藉經驗判斷。他以《黃帝脈書》為基礎,參閱其他醫書,用來闡述和證明自己的醫術。他寫了四十卷的醫書和一卷的《青溪診籍》。

他看病不因季節、貧富而有所區別,清朝雍正年間,曾經參加鄉飲宴會。他也是現在的越州人。

〔王氏(納表)醫方解〕未見

按上見於建德縣誌。

〔趙氏(世熙)河洛醫宗〕未見

按上見於嘉定縣誌。

〔汪氏(光爵)醫要〕未見

唐大烈曰。汪纘功。名光爵。號學舟。太學生。屢試不售。考授州同知。遂業醫。治病多奇中。載在吳縣誌。及蘇州府醫學志。年五十六歲。歿於康熙五十七年。著有醫要若干卷。未梓行世。而同學多有傳抄為秘本者。(吳醫匯講)

〔何氏(鎮)家傳集效方〕二卷,存

〔濟生邃論〕十八卷,未見

〔原病式〕未見

按上二書。見於本草綱目必讀類纂。

〔李氏(延昰)醫學口訣〕未見

按上見於曝書亭集高士李君塔銘。

白話文:

《王氏(納表)醫方解》未見。這本書在《建德縣誌》中有所記載。

《趙氏(世熙)河洛醫宗》未見。這本書在《嘉定縣誌》中有所記載。

《汪氏(光爵)醫要》未見。唐大烈說:汪纘功,名光爵,號學舟,是太學生,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不中。後來考取州同知,便專心研究醫術。他治病常能奇效,記載於《吳縣誌》和《蘇州府醫學志》。他五十六歲時,於康熙五十七年去世。他著有《醫要》若干卷,未曾出版,但他的同學中有很多抄寫收藏,視為秘本。(出自《吳醫匯講》)

《何氏(鎮)家傳集效方》二卷,現存。

《濟生邃論》十八卷,未見。

《原病式》未見。

上面兩本書,在《本草綱目必讀類纂》中有記載。

《李氏(延昰)醫學口訣》未見。這本書在《曝書亭集高士李君塔銘》中有記載。

〔年氏(希堯)集驗良方〕六卷,存

自序曰。予素不喜醫。而性好覽方書。凡河間東垣諸名家著作。無不取而遍觀之。而尤嗜集良方。耳目所睹記。友朋所傳說。悉一一舉而錄之。私之篋衍。中間或遇病者。則出以療之。亦無不隨試輒效。由是愈益嗜之。如是者三十年矣。癸卯春。宦遊五嶺。土地卑濕。山川鬱蒸。

居斯土者。往往以疾疢是慮。廷尉梁君適觀察是邦。因惠予集驗良方三卷。予取而讀之。見其論病則抉夫源。用藥則歸於正。凡病皆有方。方皆已驗。是誠萃河間東垣之精英。而非世之承陋傳訛者可比。心甚善之。意欲廣刷千百本。流布人間。越半歲。梁君晉秩廷評。琴鶴北上。

白話文:

年氏(希堯)集驗良方 自序

我原本不喜歡醫術,卻天生喜歡閱讀醫書。河間、東垣等名家著作,我都盡數翻閱。其中我最喜愛的就是「集驗良方」了。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以及朋友們口耳相傳的良方,都一一記錄下來,收藏在我的箱子裡。

偶爾遇到病人,我就拿出這些方子來治療,效果都很不錯。因此我對這些方子更加喜愛,足足珍藏了三十年。癸卯年春天,我因公務來到五嶺,這裡土地低窪潮濕,山川悶熱潮濕。

居住在這裡的人,經常因為疾病而擔心。當時廷尉梁君正好擔任觀察使,他送了我三卷「集驗良方」。我仔細閱讀之後,發現這本書論述疾病就抓住了根源,用藥則符合正道。每種病症都有相應的方子,而且這些方子都經過驗證。這本書真是繼承了河間、東垣的精華,不是世俗間那些膚淺、傳訛的方子所能比擬的。我非常喜愛這本書,想要大量印製千百本,讓它流傳於世。

過了半年,梁君升遷為廷評,帶著琴鶴返回北方。

板亦隨之度嶺。此願竟未酬也。甲辰長夏。檢集叢殘。得舊錄方書一本。其為梁君所刻者什之三。未刻者什之七。恐其久而零落也。因合梁君之書。並而梓之。以酬向日之願。刻既成。將識其緣起。因思大涅槃經新醫舊醫之說。而深有感焉。夫舊醫新醫之所用者。皆乳藥也,當王之初病也。

新醫禁舊醫之乳藥。國中欲服者。當斬其首。而王病愈。及王之復病也。新醫占王病。仍應服舊醫之乳藥。而王病亦愈。夫舊醫之治病也。不辨風熱寒溫。悉令服乳。新醫之厲禁之宜也。迨王之熱病作也。非乳不起。而新醫之所以除病者。即所禁舊醫之乳藥而已。今所刻諸方。

白話文:

我原想將這些醫書整理後刻印出版,但一直未能實現。今年夏天,我整理了手邊零散的醫書,發現一本梁先生刻的舊醫書,只刻了三分之一,剩下七分之三還沒刻。擔心時間久了會遺失,我便將梁先生的書與自己收集的書整理在一起,刻印出版,以完成我的心願。刻印完成後,我想到《大涅槃經》中新醫和舊醫的論述,深有感觸。新醫和舊醫所用的藥物都是乳藥,在國王初次生病時,新醫禁止使用舊醫的乳藥,並嚴令服藥者斬首。國王病好了。後來國王再次生病,新醫診斷後認為應該使用舊醫的乳藥,國王也因此痊癒了。舊醫治病不分風熱寒溫,一律用乳藥,所以新醫嚴禁使用是合理的。直到國王患上熱病,如果不使用乳藥就無法痊癒。而新醫治好疾病所用的藥物,正是他們先前禁止使用的舊醫乳藥。現在我將這些醫方刻印出版,……

舊醫之乳藥也。用者能神而明之。則在在皆為新醫之乳藥矣。若舍舊醫之乳藥。而欲別求新醫之乳藥。雖謁大自在天而求之。豈可得耶。因識其語於簡端。並以貽梁君。以為何如也,雍正二年夏五。廣寧年希堯書於五羊官署。

〔程氏(國彭)醫學心悟,五卷〕存

自序曰。古人有言。病臥於床。委之庸醫。比於不慈不孝。是以為人父子者。不可以不知醫。雖然。醫豈易知乎哉。知其淺。而不知其深。猶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猶未知也。以卑鄙管窺之見。而自稱神良。其差誤殆有甚焉。予少多病。每遘疾。則纏綿難愈。因爾酷嗜醫學。

潛心玩索者有年。而四方求治者日益繁。四方從遊者日益眾。然此衷常慄慄危懼,凡書理有未貫徹者。則晝夜追思。恍然有悟。即援筆而識之。歷今三十載。殊覺此道精微。思貴專一。不容淺嘗者問津。學貴沉潛。不容浮躁者涉獵。蓋以上奉君親。中及僚友。下逮卑幼。性命攸關。

白話文:

舊醫的藥方,如果能用心領悟,就能在各種情況下運用,成為新的藥方。若捨棄舊醫的藥方,另尋新醫的藥方,就算向大自在天祈求,也不可能得到。因此我將這些話寫在簡冊上,送給梁君,希望對你有幫助。雍正二年夏五,廣寧年希堯於五羊官署寫下。

這本書的作者自序說:古人說,人生病臥床,若交給庸醫,就如同不慈不孝。所以作為人子,不可不知醫術。然而,醫術並不容易學懂。只懂皮毛,不懂深奧,還算不上懂得;只懂一部分,不懂全貌,也還算不上懂得。以膚淺的見解自稱精通醫術,其錯誤可能更加嚴重。我年輕時多病,每當生病就久病難癒,因此我酷愛醫學。

多年來潛心鑽研,求診者和學生越來越多。我始終戰戰兢兢,凡是醫書中尚未完全理解的地方,就晝夜思考,直到恍然大悟,才提筆記錄下來。三十年來,我愈發覺得醫學之道精微奧妙,專心致志才是關鍵,不能淺嘗輒止;深入研究才是重點,不能浮躁草率。因為醫術關乎君親、同僚、子弟的生命,不能不慎。

其操術不可不工。其處心不可不慈。其讀書明理。不至於豁然大悟不止。爰作是書,以教吾徒。而名之曰醫學心悟。蓋警之也。然心悟者上達之機。言傳者下學之要。二三子讀是書。而更加博覽群言。沉思力索。以造詣於精微之域。則心如明鏡。筆發春花。於以拯救蒼生。而藥無虛發。

方必有功。仰體天帝好生之德。修證菩提普救之念。俾閭閻昌熾。比戶安和。永杜夭札之傷,咸登仁壽之域。豈非業醫者所深快乎。況為父者知此。可以言慈。為子者知此,可以言孝。以之保身而裕如。以之利人而各足。存之心則為仁術。見之事則為慈祥。尤吾道中所當景慕也。

白話文:

醫術必須精益求精,醫者待人更要心懷慈悲。學習醫術要明理洞悉,不可止步於表面理解。我寫下這本書,傳授給我的學生,並取名為《醫學心悟》,以提醒他們。心悟是達到高深境界的關鍵,言傳是學習醫術的必要途徑。你們要認真研讀本書,同時廣泛學習其他醫書,沉思推敲,深入鑽研醫學精髓,才能像明鏡般通透,醫術精湛如春花般綻放。如此才能救治百姓,藥到病除。

治病必定要有成效,要效法天帝仁慈好生的美德,修煉醫術,普救眾生,讓百姓安居樂業,家家戶戶幸福安康,杜絕疾病折磨,人人享有健康長壽。這難道不是醫者最欣慰的事嗎?作為父親,懂得這些道理,就可以稱得上慈愛;作為子女,懂得這些道理,就可以稱得上孝順。用醫術保全自身,無憂無慮;用醫術幫助他人,皆得其所。用心去行醫,便是仁術;用醫術救人,便是慈祥。這也是我們醫者應該景仰和追尋的最高境界。

二三子識之。予日望之。時雍正十年孟春月吉旦。天都普明子程國彭鍾齡自序。

〔王氏(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三卷,存

自序曰。嘗讀周禮。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以五聲五氣五色。眂其生死。歲終則各書其所以。入於醫師。蓋至慎也。顧通其學室難。苟師心自用。而不準乎古人之成法。患在不學。泥一成之法。而欲強人之病。以就其說,患在膠執,二者交談。其於醫道。

日以傎矣。余制舉之餘。從事於醫。力學者二十餘年。燃松繼晷。研尋古訓。所撰脈色本草傷寒雜病一書。自謂有得。迨年逾五十。始窺古聖賢窔奧。乃知從前急於著書。尚覺鹵莽。深自愧悔。盡付之火。然立言明道之心。至老未能或忘。溯上古神農辨藥性。軒岐著靈素。伊尹巫咸作湯液。

白話文:

我認識二三子,我一直期盼著與他們相見。這是雍正十年孟春月吉旦,天都普明子程國彭鍾齡自序。

《王氏(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三卷,保存至今。

自序中說道:我曾經讀過《周禮》,裡面記載醫官掌管著萬民的疾病,用五味五穀五藥來治療疾病,用五聲五氣五色來推斷生死。每年結束時,他們會將所有治療方法記錄下來,呈交給醫官。這顯示出古代醫學的謹慎程度。然而,要通曉醫學並不容易。如果只憑著自己的想法,而不遵循古人的方法,就會因為不學無術而犯錯。如果拘泥於一種方法,強迫病人去適應,就會因為固執己見而犯錯。這兩種情況都會阻礙醫學的發展。

我參加科舉考試之後,開始從事醫學研究,努力學習了二十多年,廢寢忘食,鑽研古籍。我曾經寫過《脈色本草傷寒雜病》一書,自認為有所領悟。直到年過五十,我才開始窺見古聖賢的深奧思想,才意識到自己以前急於著書,顯得粗糙莽撞,深感愧悔,便將所有著作都燒掉了。然而,我立志言明醫學之道的心願,直到年老也無法忘記。我回溯上古時期,神農氏辨別藥性,軒轅黃帝和岐伯著述《靈樞》,伊尹和巫咸創作湯液,他們的醫術精湛,值得後人學習。

扁鵲解八十一難。皆醫中上聖。莫或儷焉。至東漢張仲景。著書一十六卷。其傷寒論。申明六經治病。採擇祖方。化成百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處方則一成而不易。用法則萬變而不滯。上紹軒黃。下開來哲。猶馬遷之於文。子美之於詩。平原之於書。可謂兼先聖之長。其醫學之集大成者乎。

厥後唐王冰始有註釋。宋錢仲陽發議論。造成無己有方解。吳鶴皋有方考。柯韻伯有名賢方論。國朝汪訒庵則集眾說而成注。遞相祖述。輔翼前人。厥功偉矣。獨於方之有矩。法之有規。猶鮮有旁推交通之者。夫用藥之道。等於用兵。廢孫吳之法。而曰我善為陣。我善為戰。

白話文:

扁鵲精通醫術,解決了八十一種疑難雜症,是醫學界中的頂尖人物,無人能與之相比。到了東漢時期,張仲景寫了一本十六卷的著作,其中《傷寒論》闡述了六經治病的原理,並選取前人的方劑,化為一百一十三個方劑,三百九十七種方法。處方方面堅持原則,用法方面靈活多變。他繼承了軒轅黃帝的醫學,為後世醫家開創了新的境界,就像司馬遷之於史學,杜甫之於詩歌,平原君之於書籍一樣,可以說集先賢之長處於一身,是醫學集大成的代表人物。

後來,唐朝的王冰開始為《傷寒論》做註釋,宋朝的錢仲陽提出了一些見解,並編著了《無己有方解》。之後,吳鶴皋有《方考》,柯韻伯有《名賢方論》,清朝的汪訒庵則集眾家之說,完成了《傷寒論》的註釋。這些醫家一代代相繼,繼承和輔助前人,貢獻很大。只是在方劑的規範和用法規則方面,仍然缺乏更深入的探討和聯繫。醫者用藥如同用兵,如果拋棄孫武、吳起的用兵之道,而自稱精通戰陣,精於戰鬥,那是不可能的。

烏合之眾。其不足為節制之師也。明矣。然車戰之制。房琯用之。而卒以致敗。則神明變化之用。終有未盡也。余不敏。竊選古方之合於三方四制十劑者。為之顯微闡幽。申明其方之中矩。法之中規。剛柔有變。約制有道。治三焦則分大小之劑。處銖兩則分多寡之數。其間辨五行之生化。

察天時之溫嚴。審人事之陰陽虛實。與夫藥性之君臣佐使。無不調而劑焉。所謂運用之妙。存於一心。皆古人未發之蘊。而猶不敢參以臆說也。蓋醫之精義。皆具於書。顧世人習焉而不察耳。因釐為三卷。上卷獨明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中下二卷。發明內科女科瘍科幼科眼科。

白話文:

古代醫學著作中常提及「烏合之眾」,意指無法有效控制和調度的軍隊或羣體。此處引用此詞,強調在軍事戰術中,團結與統一的重要性。然而,即便如此,房琯在實際運用車戰策略時失敗,表明瞭策略的靈活性及適應性仍有待完善。

作者接下來表示,自己不夠聰明,但選擇了古代合乎三種原則、四種結構和十種藥劑的方子,以深入探討其精華,並明確其遵循的原則和規範。在治療不同病症時,方子的使用會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進行調整,例如對三焦進行治療時會區分大劑和小劑,對秤量藥物時會區分藥量的多寡,同時還需辨識五行的生長、相剋關係,觀察天氣的冷暖,分析人體的陰陽虛實,以及藥物的主次配伍,確保每一個細節都得到恰當處理。

「運用之妙,存於一心」,指的是高超的醫術來自於深刻的理解和靈活的應用,這些都是古代醫學家尚未完全揭示的祕密。作者謙虛地表示,他不敢隨便添加自己的意見,因為真正的醫學精華都在典籍中。因此,他整理成三卷,上卷專門介紹張仲景的113個方子和397種療法,中下卷則分別闡述內科、婦科、外科、兒科和眼科的治療方法。

及各科之方。未附雜方藥性。名曰古方選注。雖不敢謂有當立言之業。然古人之書。本可以不朽。而余得疏通推闡於後。則質之古人。或不至以余言為盭。而於周禮疾醫之旨。殆亦有合也夫。遂書之以為序。雍正十年九月望後六日。古吳王子接晉三序。

四庫全書提要曰。絳雪園古方選注三卷。國朝王子接撰。子接字晉三。長洲人。自古集經方者。不過注某丸某散。主治某證而已。其兼論病源脈候者。已不多見。至於制方之意,則未有發明之者。近始有醫方集解。然所見較淺。亦未盡窺運用之本旨。是書所選之方。雖非秘異。

白話文:

這本書收錄了各科的古方,但沒有附上雜方藥性,取名為《古方選注》。雖然不敢說自己有什麼值得流傳的成就,但古人的著作本應流傳千古。我得以整理推闡,讓後人得以理解,也算是對古人有所交代,古人或許不會認為我的話是廢話,而且也符合周禮中關於醫學的旨意。因此寫下這篇序言。雍正十年九月望後六日,古吳王子接晉三寫。

《四庫全書提要》中說,《絳雪園古方選注》三卷,由清朝王子接撰寫。子接字晉三,長洲人。古代收集醫方的人,通常只是註明某丸某散,主治某種症狀而已。能兼論病源脈候的已經不多見,至於制方之意,更是沒有人深入探討。近來才出現一些醫方集解,但見解都比較淺薄,也沒有完全窺探到運用的本旨。這本書所選的方子,雖然不是什麼秘方奇方,

而其中加減之道。銖兩之宜。君臣佐使之義。皆推闡其所以然。前有自序。稱釐為三卷。上卷獨明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中下二卷。發明內科女科外科幼科眼科。及各科之方。未附雜方藥性。以書按之。則和寒溫汗吐下六劑。及內科以下諸科。上中下三品本草。

俱各自為帙。不題卷數。蓋其門人葉桂吳蒙等所分。非子接之舊也。今仍定為三卷。以還其舊。而得宜本草。則附於末焉。

〔陶氏(承熹)惠直堂經驗方〕四卷,存

自序曰。昔倉公挾方術。周行天下。歷久而術益工。方益多。是知治病不可無方。而方尤不可不蓄之富也。予髫年。先大夫之任蠡吾。適民苦疫病。先大夫出篋中所藏輯效方三帙。命從兄慕莊。接方製藥。詳病施治。無不應手而愈。丐藥者如趨市。民賴存活。不可數計。予益信醫之不可無方也如是夫。

白話文:

而其中加減藥物的道理,分量輕重的合適,君臣佐使的運用,都詳細闡述了其所以然。以前有自序,稱此書為三卷。上卷只列明仲景的113個方劑,397種方法。中下二卷,則詳述了內科、婦科、外科、兒科、眼科以及各科的方劑。但沒有附上雜方和藥性。以書按之,則和寒溫、汗吐下六種劑型,以及內科以下各科,上中下三品本草,都各自成帙,不題卷數。這是因為其門人葉桂、吳蒙等人所分,並非作者原來的安排。現在仍然把它定為三卷,恢復原本的樣貌。而得到適合的本草,則附在書末。

陶氏(承熹)惠直堂經驗方四卷,現存。

自序中說:以前倉公精通醫術,周遊天下,經歷了很長時間,醫術更加精湛,方劑也越來越多。由此可知,治病不可沒有方劑,而方劑更需要豐富。我年幼時,父親被任命為蠡吾縣令,當地百姓正飽受疫病折磨。父親從箱子裡拿出自己收藏的有效方劑三帙,讓我哥哥慕莊接方製藥,仔細診斷病症,施以治療,無不藥到病除。求藥的人像趕集一樣多,百姓得以生存,不可勝數。我更加相信醫術不可沒有方劑,確實如此啊!

越數年歸里。復得外祖大來李公生平所集驗方若干卷。一見欣然。如獲奇珍。厥後每於見聞之餘。偶得一方。輒錄而藏焉。人或秘不與。亦必多方購求。務期必得。如是者幾二十年。而方略備。往往集同志者。修合施捨以為快。歲甲寅。客東粵。以所攜膏丹藥濟人。屢獲奇效。

王子殷玉見是書。即欲梓之以公世。予因擇其藥味和平。用有成驗者。九百餘方。分為四十七門。名之曰經驗方。又取怪證急救救荒三門。附於卷末。以備採用。名之曰備急方。共四卷。計方一千有奇。參究考訂。凡五越月。書始成。而王子已仙逝矣。其友孫子聚五好義樂施。

篤於交情。慨然欲竟其志。因為捐資。以付剞劂焉。籲。是書也。先外祖暨先大夫。集之數十年之前。而予復蒐羅博採。歷舉而試之。至數十年之久。時時以有志未逮為憂。今孫子乃能相與有成。俾閱是書者。遇病了然。不啻取懷。而予寧非予與孫子之所大快耶。雖然。病有虛實陰陽。

白話文:

数年后我回到家乡,意外得到外祖父李公生前所收集的验方若干卷,当时欣喜若狂,如获至宝。此后,每当我听到一些新的药方,便会记录收藏,即使有人秘而不宣,我也会想方设法求取,务必得到。就这样过了近二十年,我的药方积累得相当丰富。我经常召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制药方,然后免费施舍给有需要的人,以此为乐。

在甲寅年,我来到东粤,用随身携带的膏丹药物救治病人,屡屡收到奇效。王子殷玉看到这些方子,便想要出版发行,让世人受益。我便从中挑选药性平和、疗效显著的方子九百余个,将其分为四十七个类别,命名为“经验方”。我又选取了一些奇症急救和救荒的方子,附在卷末,以备不时之需,命名为“备急方”。共计四卷,方子一千余个。我认真校对,历时五个多月,书稿终于完成。而王子却不幸仙逝了。他的友人孙子是一位乐善好施、重情重义之人,为了完成王子遗愿,慷慨解囊,资助出版。

啊,这本书,是我外祖父和父亲数十年来收集的,而我又在此基础上广泛搜集、整理,并亲自试用,花费了数十年时间。我一直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完成这件事。如今孙子慷慨相助,终于得以出版,让读者们遇到病症时一目了然,犹如获得宝藏。这难道不是我和孙子共同的大快事吗?不过,疾病有虚实阴阳之分,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治疗。

方有溫涼補瀉。故病不一方。方必對病。古人因病立方。今人以方湊病。苟不詳審病情。揣摩方旨。而用之倘有弗驗。必咎立方之未善。是有方反不若無方矣。豈予集方之心。並孫子鐫之心哉。所望於用方之君子。為之神明變化於其間也可。雍正十二年。歲次甲寅冬至日。會稽青山學士陶承熹。

〔尤氏(怡)醫學讀書記〕三卷,存

自序曰。夫治病猶治國也。治國者。必審往古理亂之事蹟。與正治之得失。而後斟之以時。酌之以勢。而後從而因革之。治病者。必知前哲察病之機宜。與治療之方法。而後合之氣體。辨之方土。而從而損益之。蓋未有事不師古。而有濟於今者。亦未有言之無文。而能行之遠者。

白話文:

醫方有溫、涼、補、瀉之分,因此疾病不會只用一種方子。用方必須對症,古人根據疾病制定方子,而今人卻用方子去湊合疾病。如果不明確病情,不細心揣摩方子的意旨,就胡亂使用,一旦效果不佳,就怪罪方子不好,這就如同有方不如無方了。難道我收集方子的心意,跟孫子用兵的心意一樣嗎?我期望使用方子的君子,能夠靈活變通,如同神明般在其中變化。雍正十二年,甲寅年冬至日,會稽青山學士陶承熹。

〔尤氏(怡)醫學讀書記〕三卷,現存。

自序說:醫治疾病如同治理國家。治理國家,必須審察古代治亂的歷史事蹟,以及得失的經驗教訓,然後根據時代變化,權衡局勢,才能做出改變。醫治疾病,也必須了解前賢的診病方法和治療手段,然後結合患者的氣體,分辨當地環境,再根據情況增減藥物。總之,沒有事情不學習古代,才能有所幫助;沒有文字的記載,也無法行之久遠。

於自弱冠。即喜博涉醫學。自軒岐以迄近代諸書。搜覽之下。凡有所得。或言或疑。輒筆諸簡。雖所見未廣。而日月既多。卷帙遂成。昔真西山修讀書記。謂門人曰。此人君為治之門。如有用我者。執此以往。予之是集。即西山讀書記之意也。執此以往。亦可以應變無窮矣。

飲鶴山人尤怡識。

徐大椿序曰。文中子云。醫者意也。藥者瀹也。謂先通其意。而後用藥物以疏瀹之也。善哉言乎。醫理在是矣。而意之通實難。泥一成之見。而欲強人之病。以就吾說。其患在固執。好作聰明。而不窮究乎古人之成書。是猶兵家之廢陣圖。法吏之廢律令也。其患在不學。由前之說。

白話文:

我從弱冠之年起,就喜歡廣泛涉獵醫學,從古代醫學典籍到近代醫學書籍,我都仔細研讀。凡是有所領悟或有所疑惑的地方,就立刻記錄下來。雖然見識還不算廣博,但日積月累,也寫下了不少卷帙。以前真西山寫《讀書記》,曾對他的學生說:「治國治民之道,就像這本書一樣。如果有人要請教我,就拿這本書給他,這是我讀書的感悟。」我寫這本書也是秉持著同樣的心意,只要持續鑽研,就能應付各種情況。

飲鶴山人尤怡識

徐大椿在序言中說:「文中子說:‘醫者意也,藥者瀹也’,意思是說,要先理解疾病的本質,然後再用藥物來疏通治療。這句話說得真好,醫學的真諦就在這裡。但要理解疾病的本質卻很難。如果固執己見,想要強迫病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就會陷入固執的錯誤。如果喜歡自作聰明,不認真鑽研前人的醫學著作,就好比軍隊丟棄陣圖,法官廢棄律令一樣,這都是因為缺乏學習造成的。」

在不能用意。由後之說。在誤於用意。夫然。以不學之人。與不通之識。而又熾以忮同列競名利之心。以此用藥。其不致抱薪而救火。持水而投石者。幾何哉。語云。學書紙費。學醫人費。蓋為此也。尤君在涇。讀書好古士也,而肆其力於醫。於軒岐以下諸書。靡昕夕寒暑。

穿穴幾遍。而以己意條貫之。其間凡有所得。筆之於書。日月既多。卷帙略定。辨五行之生克。察四氣之溫嚴。審人事之陰陽虛實。與夫藥性之君臣佐使,凡成書之沿誤者。釐而正之。古人紛紜聚訟者。折而衷之。夫惟多讀古人之書。斯能善用古人之書。不誤於用意。亦不泥於用意,於長沙氏之旨。

白話文:

若不懂得用藥之道,只憑後人錯誤的說法來用藥,就會誤用藥物。因為沒有醫學知識,也缺乏醫學常識,還被功利心所驅使,用這種心態來用藥,怎麼可能不抱薪救火、徒勞無功呢?古人說:「學書要花費紙張,學醫要花費人力」,正是這個道理。尤君在涇,是個喜好讀書研究古籍的人,但他專心鑽研醫術,從軒轅岐伯以來的醫書,他都孜孜不倦地研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反覆研讀了不知多少遍。他根據自己的理解將醫書內容條理化,并将所悟所得記錄下來,經過長時間的积累,整理成書。他深入理解五行相生相剋、四氣溫寒、人體阴阳虚实,以及药物的君臣佐使等原理,并纠正前人书中错误的地方,调和古人争论不休的观点。只有广泛阅读前人的著作,才能善用古人的智慧,既不会误用藥物,也不会墨守成规,才能真正领悟长沙氏的醫學精髓。

庶幾得之。可謂通其意者矣。抑吾觀太史公之傳扁鵲也。云。長桑君以禁方盡與之。忽然不見。後遂能生死人。其說近於鬼物。其人不可再得。而其傳淳于意也。謂得禁方於公乘陽慶。傳黃帝扁鵲脈書。五色診病。是多讀書。而通於意者。扁鵲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如淳于意者。

斯可矣。尤君之學。不知於古人何如。然多讀書。而通以意。是聞古人之風。而興起者。由此書以治病。尚不貽譏於人費也夫。乾隆四年己未春三月。松陵徐大椿靈胎敘。

〔醫學續記〕一卷,存

〔靜香樓醫案〕一,卷存

白話文:

希望能得到它,才能算得上真正理解其意了。我觀察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扁鵲,說長桑君將禁方全部傳給他,突然就消失了。之後扁鵲就能生死人,這說法近乎鬼神之說,這樣的人是無法再見到的。而他的記載中說淳于意從公乘陽慶那裡得到了禁方,傳承了黃帝、扁鵲的脈書,用五色診病,這就是博覽群書,真正理解了其精髓。我沒能見到扁鵲,能見到像淳于意這樣的人,就已經很滿足了。

您學習醫術,不知道和古人相比如何。但您博覽群書,能夠領悟其中的道理,這就是繼承了古人的精神,並有所發展。憑藉這本書來治病,一定不會讓人覺得是浪費時間。乾隆四年己未年春季三月,松陵徐大椿於靈胎寫下此序。

《醫學續記》一卷,保存下來。

《靜香樓醫案》一卷,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