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八十 (4)
卷八十 (4)
1. 運氣
〔馬氏(昌運)黃帝素問人試秘寶〕宋志七卷,佚
〔陳氏(蓬)天元秘演〕宋志十卷,佚
〔葉氏(玠)五運指掌賦圖〕書錄解題一卷,佚
〔劉氏(完素)內經運氣要旨論〕(舊作素問要旨。今據原病式訂正。)國史經籍志八卷(世善堂書目。作一卷。)未見
劉完素曰。世俗或以謂運氣無徵。而為惑人之妄說者。或但言運氣為大道玄機。若非生而知之。則莫能學之者。由是學者寡而知者鮮。設有攻其本經。而復有注說雕寫之誤也。況乎造化玄奧之理。未有比物立象。以詳說者也。僕雖不敏。以其志慕茲道。而究之以久。略得其意。
惜乎天下尚有未若僕之知者。據乎所見。而輒伸短識。本乎三墳之聖經。兼以眾賢之妙論。編集運氣要妙之說。十萬余言。九篇三部。勒成一部。命曰內經運氣要旨。備見聖經之用矣。(原病式序)
〔亡名氏運氣圖解〕一卷,存
按是書。附刻於張卿子仲景全書。頃又見元板零冊。不載撰人名氏。
〔鄧氏(焱)運氣新書〕佚
吳澄序曰。天地陰陽之運。往過來續。木火土金水。始終如環斯循。六氣相生之序也。歲氣起於子中。盡於子中。故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子午之歲始冬至燥金三十日。然後禪於風木。以至燥金。日各六十者五。而小雪以後。其日三十。復終於寒泉。寅申以下皆然。如是六十年。
至千萬年。氣序相生而無間。非小寒之末。無所於授。大寒之初。無所於承。隔越一氣。不相接續。而截自大寒。為次年初氣之首也。此造化之妙。內經秘而不發。啟玄子闕而不言。近代楊子建昉而推而得之。夫醫家運氣之說。惟陰陽大論七篇具存。而啟玄子取以補內經。醫流之究竟及此者蓋鮮。
鄧焱京文貫通儒書。精專醫伎。純厚謹審。而篤於學。演繹七編。條分類別。目曰運氣新書。經文注義。採拾靡遺。凡著書欲以明運氣者。未有能若是賅且悉也。予又因楊氏所推。特表古聖先賢未發未言之奧於其篇端。鄧氏之此書之行於世也。可無毫髮罅漏矣。(文集)
〔曹氏(大本)運氣考定〕佚
吳澄序曰。邵氏謂素問密語之頻。得術之理。鄆城曹君大本彥禮又嗜邵子書,而尤究意於素問密語運氣之說。裒集大論三卷。密語七卷。亦勤矣。吾鄉有醫士鄧氏所編運氣新書。相近而微不同。予嘗為之序。噫。世之言運氣者。率以每歲大寒節。為今年六之氣於終。來年一之氣所始。
其終始交隔。越一氣不相接續。予嘗疑於是。後見楊子建通神論。乃知其論已先於予。彥禮父好邵學。予請以先天后天卦明之。夫風木冬春之交。東北之維。艮震也。君火春夏之交。東南之維。震巽也。相火正夏之時。正南之方。離也。濕土夏秋之交。南西之維。坤兌也。燥金秋冬之交。
白話文:
書籍與作者(皆已佚失)
- 《馬氏(昌運)黃帝素問人試秘寶》:宋代,共七卷。
- 《陳氏(蓬)天元秘演》:宋代,共十卷。
- 《葉氏(玠)五運指掌賦圖》:書錄解題中有一卷。
- 《劉氏(完素)內經運氣要旨論》:(原名《素問要旨》,後根據《原病式》訂正。)國史經籍志記載為八卷(世善堂書目記載為一卷),但未見傳世。
劉完素的觀點:
劉完素說,世俗有些人認為運氣學說沒有根據,是迷惑人的胡言亂語;又有些人認為運氣學說是高深的玄妙道理,不是天生就知道的,就無法學習。因此,研究的人很少,真正了解的人更少。就算有人研究《內經》的原本,也可能有註解或抄寫的錯誤。更何況造化奧妙的道理,如果沒有用具體的事物來比喻說明,就難以詳細理解。我雖然不聰明,但因嚮往這個學說,並且長期研究,略微掌握了其中的意思。
可惜的是,天下還有很多人不如我了解,他們只根據自己片面的見解就發表淺薄的看法。我依據《三墳》等古代經典,並參考眾多賢哲的精妙論述,編輯了關於運氣學說的精華內容,共有十萬多字,分為九篇三部,匯集成一部著作,命名為《內經運氣要旨》,其中詳盡闡述了《內經》的應用。(出自《原病式序》)
其他著作
- 《亡名氏運氣圖解》:一卷,現存。這本書附刻在張卿子《仲景全書》中。近日又發現元代的零散冊頁,但沒有署名作者。
- 《鄧氏(焱)運氣新書》:已佚失。
吳澄為《運氣新書》寫的序言:
吳澄在序中說,天地的陰陽運行,循環往復。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運行,像圓環一樣循環不止,這是六氣相生的次序。歲氣從子月的中間開始,到子月的中間結束,所以說「冬至是子月的一半,天心不會改變」。子午年從冬至開始,先是燥金三十天,然後依次轉變為風木,直到燥金,每個階段都是六十天,最後小雪之後的三十天,又回到寒水結束。寅申等其他年份也是如此。這樣循環六十年,乃至千萬年,氣的次序不斷相生,沒有間斷。不是在小寒的末尾就沒有交接,在大寒的開始就沒有承接,而是隔了一個氣,不能接續,從大寒就斷開,作為第二年初氣的開始。這是造化的奧妙。《內經》對此秘而不宣,啟玄子也沒有提到。近代楊子建才發現並推導出這個道理。醫家對運氣學說的論述,只有《陰陽大論》七篇保存完整,啟玄子把它用來補充《內經》。醫學界能深入研究到這種程度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鄧焱精通儒家經典,又專精醫術,為人純樸、謹慎,並且勤奮好學。他將七篇內容加以闡釋,並分類整理,命名為《運氣新書》。書中對經文的註解,蒐集完整,凡是想闡明運氣學說的著作,沒有能比得上這本書如此詳盡周全的。我根據楊子建的推論,把古代聖賢沒有發現的奧秘標示在書的開頭。鄧焱的這本書流傳於世,應該不會有任何遺漏了。(出自《文集》)
- 《曹氏(大本)運氣考定》:已佚失。
吳澄為《運氣考定》寫的序言:
吳澄序中說,邵氏(邵雍)認為《素問》中經常提到一些隱晦的道理,只有掌握方法才能理解。鄆城的曹大本,號彥禮,很喜歡邵雍的著作,尤其深入研究《素問》中關於運氣的隱晦道理。他收集整理了《大論》三卷,《密語》七卷,也算是勤奮了。我的家鄉有位醫生鄧氏,他編寫了《運氣新書》,內容與曹大本的著作相近,但略有不同。我曾經為《運氣新書》寫過序。唉,世俗談論運氣的人,大多認為每年的大寒節是當年六氣的結束,也是來年一氣的開始。他們的理解是,終始之間隔了一個氣,無法接續。我一直對此感到疑惑。後來看到楊子建的《通神論》,才知道他的觀點早於我。彥禮的父親喜歡邵雍的學說,我便請他用先天和後天八卦來解釋這個問題。風木在冬春之交,位於東北方,對應艮卦和震卦。君火在春夏之交,位於東南方,對應震卦和巽卦。相火在盛夏,位於正南方,對應離卦。濕土在夏秋之交,位於西南方,對應坤卦和兌卦。燥金在秋冬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