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八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八十 (3)

1. 運氣

明洪武間呂復作群經古方論云。密語所述。乃六氣之說。與高氏所指諸卷全不侔。則呂復所見者。並非高保衡所見。又偽本中之重佁。且鄭樵通志略。稱玄珠密語十卷。呂復又稱十卷。而此本乃十七卷。則後人更有所附益。又非明初之本矣。術數家假託古人。往往如是。不足詰也。

其書舊列於醫家。今以其多涉㙇祥。故存其目於術數家矣。

〔昭明隱旨〕三卷,佚

林億等曰。昭明隱旨三卷。與今世所謂天元玉冊者。正相表裡。而與王氏之義多不同。

〔啟玄子天元玉冊〕讀書後志三十卷,佚

趙希弁曰。右啟玄子撰。即唐王冰也。書推五運六氣之變。

〔藍先生(闕名)素問入式鈐〕藝文略一卷,佚

〔亡名氏三甲運氣經〕藝文略三卷,佚

〔趙氏(從古)六甲天元運氣鈐〕(舊缺撰人名氏。今據宋志訂補),藝文略二卷,佚

〔亡名氏五運六氣玉鎖子〕藝文略三卷,佚

〔劉氏(溫舒)素問論奧〕藝文略四卷(讀書後志。作三卷是。)存

自序曰。夫醫書者。乃三墳之經。伏羲觀天文造甲歷。神農嘗百藥制本草。黃帝論疾苦成素問。因知其奧妙。不易窮研。自非留心刻意。豈達玄機。且以其間氣運。最為補瀉之要。雖備見黃帝與岐伯鬼臾區問對。分糅篇章。卒無入法。稍難施用。余性識偏陋。竊慕真風。棲心聖典。

積有歲月。雖吏役勞塵之暇。亦未嘗暫舍。筆萃斯文。久以盈軸。莫不究源附說。解惑分圖。括上古運氣之秘文。撮斯書陰陽之精論。若網之在綱。珠之在貫。粲然明白。箋明奧義。感有指歸。詎飾文辭。庶易曉悟。使覽者經目。頓知妙道。幾過半矣。詎敢沽譽。且畏醫藥之差誤。

遺人夭殃。絕人長命爾。元符己卯歲丁丑月望日序。

趙希弁曰。運氣論奧三卷。上皇朝劉溫舒撰。溫舒以素問氣運。最為治病之要。而答問紛糅。文辭古奧。讀者難知。因為三十論。七十二圖。上於朝。

四庫全書提要曰。素問入式運氣論奧三卷。附黃帝內經素問遺論一卷。宋劉溫舒撰。溫舒里居未詳。前有元符己卯自序。題朝散郎太醫學司業。蓋以醫通籍者也。晁公武讀書志云。溫舒以素問氣運。為治病之要。而答問紛糅。文辭古奧。讀者難知。因為三十論。二十七圖。上於朝。

今詳考其圖。實二十九。蓋十千起運。十二支司天。二圖。原本別題曰訣。故公武不以入數。僅曰二十有七。其論為三十一篇。末五行勝復論一篇。原本別注附字。故公武亦不以人數。僅曰三十也。卷末附刺法論一卷。題曰黃帝內經素問遺篇。案刺法論之亡。在王冰作注之前,溫舒生北宋之末。

何從得此。其注亦不知出自何人。始不免有所依託。未可盡信。焦竑國史經籍志。載此書四卷。合此論為一書。益舛誤矣。

白話文:

[運氣]

明朝洪武年間,呂復寫了《群經古方論》這本書,他說書中提到的「密語」,其實是關於「六氣」的學說,和高保衡所指出的那些內容完全不同。這表示呂復看到的,並不是高保衡看到的版本。而且,假托之作中,內容重複冗雜。另外,鄭樵在《通志略》中提到《玄珠密語》有十卷,呂復也說是十卷,但現在這個版本卻有十七卷,可見是後人增補的,並非明朝初期的版本。術數家假託古人名義的情況,常常是這樣,不值得深究。

這類書籍過去被歸類於醫學類,但因為其中涉及太多鬼神祥瑞之說,所以現在將它們歸類於術數類。

〔昭明隱旨〕三卷,已失傳

林億等人說,《昭明隱旨》三卷,和現在世俗所謂的《天元玉冊》內容相似,但與王氏的理論有很多不同之處。

〔啟玄子天元玉冊〕《讀書後志》記載有三十卷,已失傳

趙希弁說,這本書是啟玄子寫的,啟玄子就是唐朝的王冰。書中推演五運六氣的變化。

〔藍先生(姓名不詳)《素問入式鈐》〕《藝文略》記載有一卷,已失傳

〔佚名《三甲運氣經》〕《藝文略》記載有三卷,已失傳

〔趙氏(從古)《六甲天元運氣鈐》〕(原本沒有作者名字,現在根據《宋志》補上),《藝文略》記載有二卷,已失傳

〔佚名《五運六氣玉鎖子》〕《藝文略》記載有三卷,已失傳

〔劉氏(溫舒)《素問論奧》〕《藝文略》記載有四卷(《讀書後志》記載是三卷),現存

作者在自序中寫道:醫學書籍,是像《三墳》一樣重要的經典。伏羲觀察天文,制定甲曆;神農品嘗百草,編寫本草;黃帝探討疾病痛苦,寫成《素問》。因此我了解醫學的奧妙,不容易深入研究。如果不用心專研,怎麼能了解其中的玄機?而且,其中關於氣運的學說,是補瀉的關鍵。雖然在黃帝與岐伯、鬼臾區的對話中都有提及,但篇章內容雜亂,沒有一個好的方法可以運用。我天資愚鈍,但很嚮往醫學的真諦,潛心研究這些經典。

多年以來,即使在處理公務的閒暇時間,也從未停止研究。寫下的文章已經很多。每一篇都深入探究本源,提出解釋,分解疑惑,繪製圖解。總結上古時期關於運氣的秘密,摘取書中陰陽學說的精華。就像網上的綱繩,珠子的串線,清晰明白。我解釋了深奧的道理,希望能給人指引方向,而不是裝飾文字,只是希望人們容易理解。讓讀者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奧妙,我已經完成了一半以上的工作。我不敢藉此沽名釣譽,而且也害怕醫藥出現差錯,導致人們夭折或影響壽命。這是元符己卯年丁丑月望日寫的序言。

趙希弁說,《運氣論奧》有三卷,是皇朝的劉溫舒所寫。溫舒認為《素問》中關於氣運的內容,是治療疾病的關鍵,但由於內容雜亂,文辭古奧,讀者難以理解,所以他寫了三十篇論述,繪製了七十二張圖,並上呈朝廷。

《四庫全書提要》說,《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有三卷,附加《黃帝內經素問遺論》一卷,是宋朝的劉溫舒所寫。溫舒的籍貫不清楚。前面有元符己卯年寫的自序,署名為朝散郎太醫學司業,應該是憑藉醫術取得官職的人。晁公武的《讀書志》說,溫舒認為《素問》中關於氣運的內容,是治療疾病的關鍵,但由於對話問答雜亂,文辭古奧,讀者難以理解,所以他寫了三十篇論述,繪製了二十七張圖,並上呈朝廷。

現在仔細考證,圖其實有二十九張。十天干起運和十二地支司天,各有兩張圖。原本另外標題為「訣」,所以晁公武沒有算進去,只說有二十七張。而論述則有三十一篇,最後一篇是關於五行勝復的理論,原本另外註明了「附」字,所以晁公武也沒有算進去,只說有三十篇。書的最後附有《刺法論》一卷,題目為《黃帝內經素問遺篇》。但根據記載,《刺法論》的失傳,早在王冰寫注之前。溫舒是北宋末年的人,怎麼可能得到這篇?而且注釋也不知道出自何人之手,所以不免有些依託之嫌,不可全信。焦竑的《國史經籍志》記載這本書有四卷,把論述和圖合併成一本書,就更加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