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八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十 (2)

1. 運氣

近相罰夭。故祖師言六氣之道。本天之機。其來可見。其往可追,可以法之玉版。藏之金櫃。傳之非人。殃墮九祖。

王冰曰。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素問次注序)

林億等曰。詳王氏玄珠。世無傳者。今有玄珠十卷。昭明隱旨三卷。蓋後人附托之文也。雖非王氏之書。亦於素問第十九卷。至二十二卷。頗有發明。

呂復曰。玄珠密語十卷。乃啟玄子所述。其自序謂。得遇玄珠子而師事之。與我啟蒙。故自號啟玄子。蓋啟問於玄珠也。目曰玄珠密語。乃玄珠子密而口授之書也。乃考王氏素問序云。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二序政自相戾。意者玄珠之名。取諸蒙莊子所謂黃帝遺玄珠。

使罔象得之之語。則師事玄珠子。而號啟玄者。皆妄也。宋高保衡等校正內經曰。詳王氏玄珠。世無傳者。今之玄珠。乃後人附托之文耳。雖非王氏之舊。亦於素問十九卷二十二卷。頗有發明。余嘗合素問觀之。而密語所述。乃六氣之說。與高氏所指諸卷全不侔。疑必刊傳者所誤也。

原其所從。蓋捃摭內經六微旨。及至真要等五篇。洎天元玉冊要言。而附會雜說。其諸紀運休祥之應。未必可徵。實偽書也。苟啟玄別撰。果見於世。又豈止述氣運一端而已。覽者取其長。而去其短可也。(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

錢曾曰。玄珠密語十七卷。唐啟玄子王冰述其師密授之口語也。冰云。能究其言。見之天生。可以延生。見之天殺。可以逃殺。百年間不逢志求之士。遂書五本。藏五嶽深洞中。遇者可寶愛之。冰之言如此。余讀其書。浩瀚委曲。莫得其津涯。大概直申素問六氣之隱奧耳。(讀書敏求記)

四庫全書提要曰。玄珠密語十七卷。舊本題唐王冰撰。冰有黃帝素問注。素問序稱。詞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明其道。則冰實有玄珠一書。然考冰為寶應時人。官至太僕令。而此書序中。有因則天理位。而退志休儒之語。時代事蹟。皆不相合。其書本素問五運六氣之說。

而敷衍之。始言醫術。浸淫及於測望占候。前有自序。稱為其師玄珠子所授。故曰玄珠密語。又自謂。以啟問於玄珠。故號啟玄。然考冰所注素問。義蘊宏深。文詞典雅。不似此書之𣍿怪。且序末稱傳之非人。殃墮九祖。乃粗野道流之言。序中文謂余於百年間。不逢志求之士。

亦不敢隱沒聖人之言。遂書五本。藏之五嶽深洞中。是直言藏此書時。其年已在百歲之外。居然自號神仙矣。尤怪妄不可信也。宋高保衡等。校正內經云。詳王氏玄珠。世無傳者。今之玄珠。乃後人附托之文耳。雖非王氏之書。亦於素問十九卷二十四卷。頗有發明。則宋時已知其底。

白話文:

運氣

如果近期運氣不好,通常是過去所做的錯事導致的。所以古代的醫學祖師說,探討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的道理,本來就是要了解自然的規律。它們的來臨是可以觀察到的,它們的離去也是可以追溯的。這些道理可以像玉版一樣珍視,像金櫃一樣收藏,但如果傳給不適合的人,就會禍及九代祖先。

王冰說:「這些道理深奧隱晦,難以用粗淺的言辭表達清楚,所以我另外寫了一本叫《玄珠》的書,來闡述這些道理。」(《素問次注序》)

林億等人說:「詳細考查王冰所寫的《玄珠》,世上已經沒有流傳了。現在流傳的《玄珠》十卷和《昭明隱旨》三卷,大概是後人假託王冰之名所寫的。雖然不是王冰的真作,但對《素問》第十九卷到第二十二卷的內容,還是有所發揮。」

呂復說:「《玄珠密語》十卷,是啟玄子所寫的。他的自序說,他遇到了玄珠子並拜他為師,玄珠子啟發了他,所以他自稱啟玄子。他把這本書叫做《玄珠密語》,是因為這本書是玄珠子秘密口述的內容。但是,如果對照王冰在《素問》序中說的『這些道理深奧隱晦,難以用粗淺的言辭表達清楚,所以我另外寫了一本叫《玄珠》的書,來闡述這些道理』,就會發現兩者說法矛盾。我認為《玄珠》這個名稱,應該是取自莊子的典故,說黃帝遺失了玄珠,被罔象撿到了。那麼,啟玄子自稱拜玄珠子為師,並自號啟玄子,都是虛妄的說法。宋朝的高保衡等人校訂《內經》時說:『詳細考查王冰所寫的《玄珠》,世上已經沒有流傳了。現在流傳的《玄珠》,是後人假託王冰之名所寫的。雖然不是王冰的真作,但對《素問》第十九卷到第二十二卷的內容,還是有所發揮。』我曾經把《素問》和《玄珠密語》對照來看,發現《玄珠密語》所說的六氣理論,和高保衡等人所說的那些內容完全不一樣。我懷疑一定是傳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

追溯這本書的來源,它大概是摘取了《內經》中關於六微旨、《至真要》等五篇,以及《天元玉冊要言》的內容,然後再加上一些雜亂的說法拼湊而成。它所記載的關於運氣吉凶應驗的說法,未必可靠,其實是一本偽書。如果啟玄子真的有另外寫書,並且流傳於世,也不會只寫氣運這一個方面。讀這本書的人,應該取其優點,去除其缺點。」(《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

錢曾說:「《玄珠密語》十七卷,是唐朝的啟玄子王冰記錄他老師秘密口授的內容。王冰說:『如果能徹底理解這本書的道理,就可以知道天生萬物的規律,可以延長壽命,也可以躲避災禍。我一百年來沒有遇到真正有志向的人,所以把這本書抄寫了五份,藏在五嶽的深洞中,有緣遇到的人可以珍藏。』王冰是這麼說的。我讀了這本書,感覺它內容廣泛而曲折,無法找到它的重點。它大概只是在解釋《素問》中關於六氣的深奧道理而已。」(《讀書敏求記》)

《四庫全書提要》說:「《玄珠密語》十七卷,舊版本標題是唐朝王冰所寫。王冰寫有《黃帝素問注》,他在《素問序》中說:『這些道理深奧隱晦,難以用粗淺的言辭表達清楚,所以我另外寫了一本叫《玄珠》的書,來闡述這些道理。』可見王冰確實寫過《玄珠》這本書。但考證王冰是寶應時人,官至太僕令,而這本書的序言中,有提到因為武則天當政而退隱的說法,這和當時的歷史事實不符。這本書主要是闡述《素問》中關於五運六氣的理論,並加以發揮,開始是說醫術,後來就越來越多地講到了測量、觀星、占卜等方面。書的前面有自序,說是他的老師玄珠子傳授給他的,所以叫做《玄珠密語》。他又說,自己因為向玄珠子請教問題,所以自稱啟玄。但是,對照王冰所注的《素問》,它的內容博大精深,文筆優美典雅,不像這本書這樣粗俗怪異。而且,序言的末尾說,如果把這本書傳給不對的人,就會禍及九代祖先,這像是粗鄙道士說的話。序言中又說,我一百年來沒有遇到真正有志向的人,也不敢隱藏聖人的言論,所以寫了五份,藏在五嶽的深洞中。這等於直接說藏書的時候他已經一百多歲了,簡直是把自己當神仙了,更加荒謬不可信。宋朝的高保衡等人校訂《內經》時說:『詳細考查王冰所寫的《玄珠》,世上已經沒有流傳了。現在流傳的《玄珠》,是後人假託王冰之名所寫的。雖然不是王冰的真作,但對《素問》第十九卷到第二十四卷的內容,還是有所發揮。』可見宋朝時的人就已經知道這本書的底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