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七十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七十五 (6)

1. 方論(五十三)

自宋及今。以醫名家。數傳而容湖神知幼術。恂恂若儒。求活者若市。年愈耆而業愈精。予暇日懋之以是書求冠為請。予嘗以胤祈命知客湖。故不佞僭言。

湖州府志曰。王中立。烏程人。精於嬰兒方脈。孫以勤。曾孫元吉。世傳其業。至鑾繼業尤精。名動四方。所著幼科類萃行世。

按烏程縣誌。以是書為中立曾孫元吉所著。浙江通志。引黃氏書目曰。鑾字元吉。二書似誤。

〔魯氏(守仁)保嬰心法〕未見

李維禎太醫院吏目魯君墓誌曰。君先世衢郡常山縣人也。國初祖望石為醫學提領。始徙西安。望石生廷臣。廷臣生世華。世華生一檟。一檟生明。明生宗知宗信宗朝。宗知生守世守仁守身。嘉靖間章聖獻皇后不豫。諸醫無功。有薦宗朝者。服湯三日而間。拜太醫院御醫。朝無子。

以守仁為後。受其要享。盡其方書。所著保嬰心法行於世。則君父也。(大泌山房集)

〔徐氏(春甫)幼幼彙集〕三卷,存

〔劉氏(倫)濟世幼科經驗全方〕一卷,存

〔亡名氏活幼濟世全書〕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活幼名方〕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秘傳幼科纂要〕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釋氏(如惺)普慈秘要〕醫藏目錄二卷,未見

〔許氏(養沖)葆元一鑑〕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何氏(繼宗)醫機心論〕醫藏目錄二卷,未見

〔閔氏(道揚)保嬰要覽〕醫藏目錄二卷,未見

〔賈氏(一元)保嬰全書〕醫藏目錄四卷,存

〔李氏(捷)小兒脈辨方論〕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支氏(秉中)保嬰直指〕國史經籍志五卷(古今醫統作四卷)未見

〔姚氏(能)小兒正蒙〕未見

按上見於浙江通志。

〔秦氏(昌邁)幼科折衷〕未見

按上見於松江府志。

〔萬氏(全)育嬰家秘〕四卷,存

〔幼科發揮〕二卷,存

自序曰。粵自先祖杏坡翁。豫章人。以幼科鳴第一世早卒。先考菊軒翁孤。繼其志而述之。成化庚子客於羅。娶先妣陳氏生不肖。乃家焉。其術大行。遠近聞而誦之。萬氏小兒科。云為二世。羅有巨儒張王泉胡柳溪。講明律歷史綱之學。翁知全可教命。從遊於夫子之門而學焉。

頗得其傳。翁卒矣。顧其幼科之不明不行也。前無作者。雖美弗彰。後無述者。雖盛弗傳。不肖之責也。故予暇日。自求家世相傳之緒。散失者集之,缺略者補之,繁蕪者刪之。錯誤者訂之。書成。名育嬰家秘,以遺子孫為三世。惜乎有子十人。未有能而行之者。其書已流傳於荊襄閩洛吳越之間。

莫不曰此萬氏家傳小兒科也。餘切念之。治病者法也。主治者意也。擇法而不精徒法也。語意而不詳徒意也。法愈煩而意無補於世。不如無書。又著幼科發揮以明之者。發明育嬰家秘之遺意也。吾不明。後世君子必有明之者。不與諸子。恐其不能明。不能行。萬氏之澤。未及四世而斬矣。

白話文:

從宋朝到現在,以醫術聞名的人家很多,其中有一位名叫容湖的醫生,他的幼科醫術傳了好幾代。他謙虛有禮,像個儒生一樣,求醫的人像市場一樣多。年紀越大,醫術越精湛。我趁著空閒,整理這本書,想請求他為這本書寫序。我曾經因為祈求子嗣的事,認識了容湖醫生,所以我冒昧的說幾句。

《湖州府志》記載,王中立是烏程人,精通嬰兒的脈象和方劑。他的孫子王以勤、曾孫王元吉都繼承了他的醫術。到了王鑾這一代,醫術更加精湛,名聲傳遍四方,他所著的《幼科類萃》也流傳於世。

根據《烏程縣誌》記載,這本書是王中立的曾孫王元吉所著。《浙江通志》引用黃氏的書目說,王鑾字元吉,這兩本書的記載似乎有誤。

〔魯氏(守仁)保嬰心法〕,這本書沒有見到。

李維禎所寫的太醫院吏目魯君墓誌中說,魯君的祖先是衢州常山縣人。明朝初年,他的祖先魯望石擔任醫學提領,開始遷居西安。魯望石生下魯廷臣,魯廷臣生下魯世華,魯世華生下魯一檟,魯一檟生下魯明,魯明生下魯宗知、魯宗信、魯宗朝。魯宗知生下魯守世、魯守仁、魯守身。嘉靖年間,章聖獻皇后生病,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有人推薦魯宗朝,他開的藥方服用了三天就見效,被任命為太醫院御醫。魯宗朝沒有兒子,

就以魯守仁為後代,繼承了他的醫術精髓,得到了他所有的醫方。魯守仁所著的《保嬰心法》流傳於世,可以說他是魯宗朝的醫術傳人。(出自《大泌山房集》)

〔徐氏(春甫)幼幼彙集〕三卷,現存。

〔劉氏(倫)濟世幼科經驗全方〕一卷,現存。

〔亡名氏活幼濟世全書〕這本書在《醫藏目錄》中記錄闕失,沒有見到。

〔活幼名方〕這本書在《醫藏目錄》中記錄闕失,沒有見到。

〔秘傳幼科纂要〕這本書在《醫藏目錄》中記錄闕失,沒有見到。

〔釋氏(如惺)普慈秘要〕這本書在《醫藏目錄》中記錄有兩卷,但沒有見到。

〔許氏(養沖)葆元一鑑〕這本書在《醫藏目錄》中記錄闕失,沒有見到。

〔何氏(繼宗)醫機心論〕這本書在《醫藏目錄》中記錄有兩卷,但沒有見到。

〔閔氏(道揚)保嬰要覽〕這本書在《醫藏目錄》中記錄有兩卷,但沒有見到。

〔賈氏(一元)保嬰全書〕這本書在《醫藏目錄》中記錄有四卷,現存。

〔李氏(捷)小兒脈辨方論〕這本書在《醫藏目錄》中記錄有一卷,但沒有見到。

〔支氏(秉中)保嬰直指〕《國史經籍志》記載有五卷(《古今醫統》記載為四卷),但沒有見到。

〔姚氏(能)小兒正蒙〕沒有見到。

以上這些內容在《浙江通志》中有記載。

〔秦氏(昌邁)幼科折衷〕沒有見到。

以上這些內容在《松江府志》中有記載。

〔萬氏(全)育嬰家秘〕四卷,現存。

〔幼科發揮〕二卷,現存。

《幼科發揮》的自序中說:我的先祖杏坡翁是江西人,以幼科醫術聞名,但是第一代就早逝了。我的先父菊軒翁孤身一人,繼承了他的遺志並加以發揚。在成化庚子年,他客居羅地,娶了我的母親陳氏,生下了我,我們就定居在那裡。他的醫術非常高明,遠近的人都聽說了並稱讚他。萬家的小兒科傳到我這一代是第二代。羅地有大學者張王泉、胡柳溪,他們講授律令、歷史和綱常的學問。我的父親知道我還可以教導,就讓我跟隨他們學習。

我繼承了父親的醫術,我的父親去世了,但擔心他的幼科醫術沒有被發揚光大。以前沒有人著書立說,即使醫術再好也不能彰顯;以後沒有人著述,即使醫術再盛行也不能流傳,這是我的責任。所以我利用閒暇時間,整理我們家傳的醫術,把散失的收集起來,把缺少的補全,把繁雜的刪除,把錯誤的訂正。書成之後,命名為《育嬰家秘》,作為傳給子孫的第三代。可惜我有十個兒子,沒有一個能繼承我的醫術。這本書已經在荊州、襄陽、福建、洛陽、吳越等地流傳。

大家都說這是萬家家傳的小兒科。我仔細思考,治病要用方法,主治要用心意。如果選擇的方法不精確,只會是徒有虛表;如果說明心意不詳細,也只是徒有空談。方法越繁瑣,心意反而對世事沒有幫助,不如沒有這本書。所以我又寫了《幼科發揮》來闡明《育嬰家秘》的遺意。我如果沒有說明清楚,後世一定會有賢明的人把它發揚光大。我不把這些道理告訴我的兒子們,是擔心他們不能理解,不能實踐。這樣一來,萬家的醫術可能傳不到第四代就斷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