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七十四 (10)
卷七十四 (10)
1. 方論(五十二)
德顯則謂有因驚風而搐者。有因氣鬱而搐者。驚屬心。風屬肝。而鬱於氣者。亦有搐。陳氏所謂。蓄氣而成搐者。是也。未著其方。余於驚風。則隨證施治。若氣鬱而搐者。則用寬氣飲治之。只以枳殼枳實為主。嘗患搐者。倉卒求藥。教服鋪家枳殼散。而搐亦止。病者深感之。
此又治搐之特見也。其他緊證。俱能究心。用藥之奇。成效之速。有未易縷述者。寄寓予家。將十年。二孫藉其調護。每識證於微眇。制疾於萌芽。其用心之溥。非特於吾輩為然。蓋其篤志於仁。重義輕利。亦自讀書中來。非可與庸俗例視也。讀其方論。因敘數語於篇端。識者儻察予言。
必有知其用心者。
楊仲叔序略曰。予曩職衡邑庠。識曾公於三十載前。茲宦遊過石鼓。握手傾倒。既壽且康。蒙出示其書。曰活幼心書。諸老師序之甚詳。予啟誦。而喜其用心之宏矣。越翌日。衡遭回祿。連薨巨棟。數千室俱煨燼。是書板置諸闤闠中。逃難奔走不暇顧。劫灰未冷。亟視之。則遇好事者。
納諸方池中無恙。籲。金珠玉帛。人不能全。詎能顧此書乎。己力已不逮。尚安能期諸人乎。今是書之存。是不存諸人。而存諸天地。以吾方示之天。而證諸天心之天。予以是知□心中之天矣。
亡名氏序曰。活幼心書。衡士曾君德顯所自著也。德顯儒而業於醫。早有聲譽。其所著書。切脈觀證。用藥之道靡不具。而身所著故。猶備錄焉。夫非泛焉以語人也。非徒自𧌑以祈人之知也。蓋欲業於斯者。深信而依仿之。庶幾居襁褓者。不夭閼其生。而遂至於壯且強也。於是可見仁人之用心矣。
余僑寓於衡。孩提之童。沐其刀圭之惠者非一。即是書讀之。益知其用心之不誣。傳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充是心也。不謂之仁人可乎。德顯號育溪。時年今已八十。而康寧慈惠仁者壽者歟。至順壬申良日。
〔活幼口議〕國史經籍志二十卷,存
〔馮氏(道玄)全嬰簡易方〕佚
熊均曰。
〔亡名氏三十六弔書〕文淵閣書目一部一冊闕(菉竹堂作□卷)未見
〔朱氏(震亨)丹溪活幼心方〕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按醫藏目錄。又有丹溪幼科全書四卷。是蓋傅紹章所假託者。仍不著錄。
〔亡名氏養子直訣〕文淵閣書目一部一冊闕(菉竹堂作一卷)未見
〔養子要言〕文淵閣書目一部一冊闕,未見
白話文:
關於抽搐,有的是因為驚嚇引起的,有的是因為氣鬱引起的。驚嚇屬於心,風屬於肝,而氣鬱也會導致抽搐。陳氏所說的「積蓄氣而導致抽搐」,就是這種情況,但沒有寫出具體藥方。我對於驚嚇引起的抽搐,會根據不同症狀進行治療。如果是氣鬱引起的抽搐,則會使用寬氣飲來治療,主要以枳殼和枳實為主。曾經有病人抽搐,情況緊急來求藥,我教他們服用藥店裡的枳殼散,抽搐就止住了,病人非常感激。
這也是治療抽搐的一個特別方法。他對於其他危急的病症,都能用心研究。用藥奇特,效果迅速,實在難以一一列舉。他寄住在我們家將近十年,我的兩個孫子都靠他調養護理。他總是能在病情剛有苗頭時就發現,並在疾病還沒發展起來時就控制住。他的用心之深,不只是對我們家人如此,而是因為他立志行仁,看重道義而輕視利益,這也是從讀書中得來的,不能把他和庸俗的人相提並論。讀了他的醫學論述,因此在文章開頭寫下這些話。明智的人如果能了解我的話,一定能知道他的用心。
楊仲叔序略說道:我以前在衡陽的學校任職時,在三十年前就認識曾先生了。這次我到石鼓遊歷,再次和他握手相談,他既長壽又健康。他把他的著作《活幼心書》給我看,許多前輩老師都為這本書寫了序。我讀過之後,很佩服他用心的宏大。第二天,衡陽發生火災,燒毀了許多大型房屋,數千間房屋都被燒成灰燼。這本書的書版就放在市場上,大家逃難都來不及顧,等火災的餘燼未冷時,我趕緊去看,發現有好事者把它們放進了池塘中,竟然完好無損。唉!金銀珠寶,人尚且無法保全,又怎能顧及這本書呢?自己的力量已經不足,又怎能期盼別人呢?現在這本書還能保存下來,並不是靠人,而是靠天地。我把這本書給天看,也驗證了天意。我因此知道這本書是出自作者內心的天地。
一位沒有留下姓名的作者在序中說:《活幼心書》是衡陽的曾德顯先生所著。德顯先生是讀書人,又精通醫術,很早就享有盛名。他所寫的書,詳細記載了切脈看病的方法,用藥的道理,全都完備。他親身實踐,所以書中內容詳實。這不是泛泛而談,也不是為了自我宣揚以求人知。而是希望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能夠深信並且效仿,讓嬰幼兒都能平安健康成長,達到強壯。由此可見仁者的用心。
我寄居在衡陽時,許多孩童都受到他醫術的恩惠。我讀了他的書,更加了解他用心的真誠。古人說:愛護自己的孩子,也要愛護別人的孩子,把這種心意擴充出去,不就可以稱作仁人了嗎?德顯先生的號是育溪,現在已經八十歲了,身體健康,慈祥仁愛,真是長壽之人啊。至順壬申良日。
《活幼口議》這本書,在《國史經籍志》中有記載,共二十卷,現在還存在。
《馮氏(道玄)全嬰簡易方》這本書,已經失傳。
熊均說:
《亡名氏三十六弔書》這本書,在文淵閣書目中有一部一冊,內容缺失(菉竹堂的記錄是缺卷),沒有看到。
《朱氏(震亨)丹溪活幼心方》這本書,在《醫藏目錄》中有記錄,但書卷缺失,沒有看到。
根據《醫藏目錄》記載,還有《丹溪幼科全書》四卷,這大概是傅紹章假託之作,所以沒有收錄。
《亡名氏養子直訣》這本書,在文淵閣書目中有一部一冊,內容缺失(菉竹堂的記錄是一卷),沒有看到。
《養子要言》這本書,在文淵閣書目中有一部一冊,內容缺失,沒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