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七十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七十四 (7)

1. 方論(五十二)

按萬曆丙戌。古吳陳履端刊行是書。其方論字句。併為筆削。以故劉氏原書之晦尚矣。特秘府所藏。明人鈔本。實為完帙。每卷首尾有二印。曰中山世裔。曰和陽劉氏。奕世儒醫。豈其方明氏之後歟。寬政辛亥祖考藍溪君申請以傳錄之。醫藏目錄。為陳履端所著。疏甚。

〔鄭氏(端友)全嬰方論〕二十三卷,存

按是書世久不見傳本。文政己卯西京福井榕亭(需)繕寫。以被貽焉。來書稱其板式。類乎宋槧。而惜闕第一第二兩卷。云考觀末卷記常所治病。有紹興庚戌乾道壬午文。則知端友實為高孝兩朝間人。醫學源流。所謂淳祐中。當是淳熙訛字。而其方論。援證該備。間述新見。有劉氏幼幼新書。所未收者。是亦小方脈科不可少之書也。

〔朱氏(端章)衛生家寶小兒方〕宋志二卷,佚

〔亡名氏小兒秘要論〕宋志一卷,佚

〔亡名氏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二十卷,存

何大任序曰。余先君有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二十卷。家藏甚久。今六十餘載矣。不知作者謂誰。博加搜訪。未嘗聞此書之流播也。自嬰孩初育。以至成童。所謂保衛其生。總括精微。視古今方書。極為詳盡。仁哉著書者之心也。宗族親舊間。幼稚有疾。余每口傳指授。效如影響。

又取其可以通用於大人者。增湯劑而用之。尤為神異。豈此書不言之妙。有待於余而發耶。烏可掩為一家之寶。而不與人共之。於是集二三同志。訂正其謄寫之舛。鋟於行在太醫局。以廣其傳。得此者敬而用之。當知余言不繆。或未免畫蛇添足之譏。不暇顧矣。籲。齊魯大臣。

史失其名。恨不得詳其人也。嘉定丙午立春日。和安大夫特差判太醫局何大任序。

朱臣序曰。保幼大全。即小兒總微論方之別名也。以其制方著論。詳審精密。故復名之。曰保幼大全。予素頗有志於濟物。見醫家書。每喜蓄之。揮使鄭君和精於小兒醫者也。與予友善。予扣其所以精於醫之故。乃出是書焉。予閱是書之異於尋常也。又扣其所以得之之故。則曰。

相傳農人得之於古塚中。於是求以錄之。鄭君無難色。遂以全集授予。錄而珍藏諸笥者有年矣。間遇小兒疾。按方試之。往往得奇驗。一日偕宣城令李君宗仁詢民瘼。會於公所。語及是書。宗仁樂於濟物者也。即取而刊之。以廣其傳。不數月而成。噫,予竊祿明時。無補於吾民尚矣。

使一二孩提之童。得因是書而濟萬分之一於危迫倉卒之際。予之素心。寧不亦少慰乎。若其為術之高下。明者當自得之。蓋不待予言者。姑序其所自云。

四庫全書提要曰。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二十卷。不著撰人名氏。凡論一百條。自初生以至成童。無不悉備。論後各附以方。前有嘉定丙午和安大夫特差判太醫局何大任序。稱家藏是書六十餘哉。不知作者為誰。博加搜訪。亦未嘗聞此書之流播。因鋟於行在太醫院。(案南宋雖定都臨安。

白話文:

據記載,明朝萬曆丙戌年,古吳的陳履端出版了這本書,他修改了書中的方論文字,使得劉氏原著更加難以理解。幸好,在皇家圖書館藏有明朝人的抄本,才是完整版本。每卷首尾都有兩個印章,分別是「中山世裔」和「和陽劉氏」,表明這家族是世代行醫的儒者,或許是明朝劉氏的後代。清朝寬政辛亥年,我的祖父藍溪先生申請將其傳抄下來。醫藏目錄是陳履端所撰寫,內容簡略。

《鄭氏(端友)全嬰方論》共二十三卷,現存。這本書流傳不廣,很久沒見到傳本。文政己卯年,西京的福井榕亭(需)抄寫了這本書,並將其贈送給我。他來信說,這本書的版式類似宋朝的刻本,可惜缺少第一和第二卷。據他考證末卷記載的常治疾病,有紹興庚戌年和乾道壬午年的文字,推斷鄭端友是高宗和孝宗年間的人物。關於醫學源流,書中提到的淳祐年,應該是淳熙年的誤字。而這本方論,援引各種證據,闡述十分詳盡,並時有新見解,有些是劉氏《幼幼新書》所未收錄的,是小兒科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朱氏(端章)衛生家寶小兒方》,宋朝的書籍目錄記載有兩卷,現已失傳。

《佚名氏小兒秘要論》,宋朝的書籍目錄記載有一卷,現已失傳。

《佚名氏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共二十卷,現存。

何大任在序言中說,我先父藏有一本《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共二十卷,已經藏在家中很久了,至今有六十多年。我不知道作者是誰,多方尋訪,也沒聽說過這本書的流傳。這本書從嬰兒初生到成長為兒童,詳細記載了關於保護兒童生命、總結醫學精微的方法,比古今的醫書都要詳盡,作者真是仁心仁術!我的宗族親友中有小孩生病,我經常口頭傳授,效果非常顯著。我又將其中一些適用於成人的方法,增加藥方使用,效果更加神奇。難道是這本書的奧妙之處,要等我去發掘嗎?我怎麼可以將它當成自家珍寶,而不與他人分享呢?於是,我召集了兩三位志同道合的人,校訂謄寫中的錯誤,刻印在當時的太醫局中,廣為流傳。得到這本書的人,請仔細使用,應當明白我說的不是虛言。或許有人會譏笑我畫蛇添足,我也不在乎了。唉!齊魯的大臣,歷史沒有記載他的名字,真可惜無法知道他是誰。嘉定丙午年立春日,和安大夫特差判太醫局何大任作序。

朱臣在序言中說,《保幼大全》是《小兒總微論方》的別名,因為它在藥方和理論的撰寫上,詳細審慎,所以又名為《保幼大全》。我一直有濟世救人的志向,看到醫書就喜歡收藏。鄭君和精通小兒醫學,與我交好。我問他為什麼精於醫術,他就拿出了這本書給我。我發現這本書與其他醫書不同,又問他從何而來,他說是一位農夫從古墓中得到的。我請求他將書抄給我,他欣然答應,將全集都給了我。我將書抄錄下來,珍藏了好幾年。偶爾遇到小孩生病,按照書中的藥方試用,往往效果奇佳。有一天,我和宣城縣令李宗仁一起詢問民生疾苦,在官府裡談到這本書。李宗仁也是個熱衷於濟世的人,立刻將書取去刻印,廣為流傳,不到幾個月就完成了。唉,我身居高位,卻未能造福百姓。如果能讓一兩個孩童,因為這本書在危急時刻得到一分的幫助,我一直以來的願望,也算是得到一點安慰了。至於醫術的高低,明眼人自然會明白,不必我多說。我只是敘述一下這本書的來歷。

《四庫全書提要》說,《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共二十卷,沒有記載作者姓名。全書共有100條論述,從初生到成童,無不詳盡。論述之後都附有藥方。前面有嘉定丙午年和安大夫特差判太醫局何大任的序言,說家中藏有此書六十多年,不知道作者是誰,多方尋訪,也沒聽說過這本書的流傳,於是將書刻印在當時的太醫院。(按南宋雖然定都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