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七十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十三 (2)

1. 方論(五十一)

總論曰。盡萬物而觀之。山無不草木。地無不黍稷。人無不生育。要之得其養耳。得其養則磽者肥。瘠者以沃。草木何懼乎不蕃。黍稷何懼乎不秀。夫人亦由是也。苟形質強壯。而嗜欲無節。久之不免虛衰。賦稟怯薄。而攝養有道。終焉亦能完實。不特少健而老衰。早壯而晚憊。

滋悟保護之間。固不以挽秋冬而復春夏也。昔者名醫羅天益壬戌午春桃李始華。雨雪厚寸。一園叟令舉家擊樹墮雪。焚草於下。是年他果蕭然。而此園大熟。然則天地之氣。尚可以力轉移。於人之身。豈無所用其術哉。橋乃不慚愚昧。積以平日所聞。縉紳方士之說。質諸古今名家論議。

著為調理精血。直指真源。男女服藥三論。陰陽虛實四圖。合用方法三十五道。附經驗秘方。號曰廣嗣要語。精切曉明。纖芥弗隱。信此以行。將見天下無不可父之男。無不可母之女。而螽斯之應。比屋皆然矣。

〔薛氏(己)女科撮要〕醫藏目錄二卷,存

〔嗣產法論〕一卷,存

〔張氏(聲道)產科大通論方〕國史經籍志一卷,佚

〔趙氏(輝)胎產須知〕國史經籍志二卷,佚

〔亡名氏女科樞要〕國史經籍志四卷,佚

〔辨疑集〕國史經籍志三卷,佚

〔萬氏(全)廣嗣紀要〕五卷,存

萬全曰。全嘗著廣嗣紀要。一曰修德。以積其慶。二曰寡欲。以全其真。三曰擇配。以昌其後。四曰調元。以卻其疾。五曰協期。以會其神。遵而行之。有子之道也。若山水之靈。所禱之應。必有德無欲者。天地交感。志意潛通。不茀無子。而獲孔釋抱送之祥矣。否則僥福於冥冥之中。其不為天地厭之者幾希。

〔婦人秘科〕三卷,存

〔廣嗣精要〕未見

按上見於羅田縣誌。

〔徐氏(春甫)婦科心鏡〕三卷,存

徐春甫曰。婦人之疾。惟調經胎產為至要。固有大異於丈夫。只云婦科者。恐先□此也。其餘雜病。多與男子同。茲專集胎產須知一卷於前。分析雜證二卷於後。俾檢閱者。知所先後重輕焉。

〔螽斯廣育〕一卷,存

汪衢序曰。螽斯廣育者。孰集之。徐氏汝元集而傳之。以公於人也。汝元余故友襄府典膳鶴山遺腹子也。生質敏穎。幼從學於太學生葉光山。攻舉子業。既而多病。復問醫學於余族侄子良。子良素以醫術鳴時。汝元以儒通醫。故其術易精。其存心每每以濟人為急務。弗規於利。

良可嘉也。頻往來於余。常以素問脈理。病機治法。及劉李張朱諸氏之書誥之。汝元皆亹亹直條析。隨問隨對。略無凝滯。此見汝元醫有所本。業有師承。非復近時俗醫記本草而療病。泥古方而藥人也不侔。凡醫書自上古軒岐靈素。歷漢唐宋。而至於我皇明。作術之行於世者。

二百餘家。汝元悉究精微。敘而集之。名曰古今醫統。凡有關於醫者。靡不博極該詳。誠集諸醫之大成者也。螽斯廣育卷。余披而閱之。有原始要終論。陰虛論。調經諸論。尤見生生不息之功多。余嘉其有心得之妙。鑿鑿有理。諄諄懇懇。以嗣續為重。果能體而行之。未必無螽斯之產也。

白話文:

總的來說,觀察世間萬物,山沒有不長草木的,地沒有不長糧食的,人沒有不繁衍後代的,關鍵在於是否得到滋養。得到滋養,即使貧瘠的土地也會變得肥沃,乾旱的土地也會變得濕潤,草木就不怕不茂盛,糧食就不怕不豐收。人也是一樣,如果天生體格強壯,但慾望沒有節制,長久下去也難免虛弱衰敗;如果天生體質虛弱,但懂得養生之道,最終也能變得健康強壯。這不僅僅是年輕時強壯而年老時衰弱,或是早年強壯而晚年疲憊的區別。

滋養和保護之間的關係,本來就不是像挽回秋冬使其復返春夏那樣簡單。過去,名醫羅天益在壬戌年春天,桃花李花盛開的時候,下了一場厚厚的雪。一位老翁叫全家人把樹上的雪打掉,並在樹下焚燒草,結果當年其他果園都歉收,只有他的果園大豐收。由此可見,天地之氣尚且可以用人力轉移,應用在人身上,難道沒有方法嗎?我雖然不才,但積累了平日所聽聞的,包括達官貴人和方士的說法,並參考古今名家的論述,

寫成了這本關於調理精血,直指本源的著作,名為《廣嗣要語》,包括男女服藥的三篇論述、陰陽虛實的四張圖解,以及三十五種合用方法,並附上經驗秘方。書中內容精確明白,沒有絲毫隱瞞。如果能夠按照此書實行,將會看到天下沒有不能做父親的男子,沒有不能做母親的女子,而子孫眾多、家族興旺的景象也會比比皆是。

《薛氏(己)女科撮要》共兩卷,現存。

《嗣產法論》共一卷,現存。

《張氏(聲道)產科大通論方》原為一卷,已失傳。

《趙氏(輝)胎產須知》原為兩卷,已失傳。

《亡名氏女科樞要》原為四卷,已失傳。

《辨疑集》原為三卷,已失傳。

《萬氏(全)廣嗣紀要》共五卷,現存。

萬全說:我曾經寫過《廣嗣紀要》,內容包括五個方面:一是修養德行,積累福氣;二是減少慾望,保全真元;三是選擇配偶,使後代昌盛;四是調理元氣,祛除疾病;五是配合時機,使精神會合。遵循這些原則,就能夠有孩子。如果能像山水之靈,祈禱就能應驗,必定是那些有德行、少慾望的人。他們與天地交感,心意相通,不會沒有子嗣,並且能獲得像孔子和釋迦牟尼那樣的祥瑞。否則,如果在冥冥之中求取僥倖,恐怕很少不會被天地所厭惡。

《婦人秘科》共三卷,現存。

《廣嗣精要》,未見。根據羅田縣志記載。

《徐氏(春甫)婦科心鏡》共三卷,現存。

徐春甫說:婦女的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調理月經和胎產,這與男子有很大的不同。只說婦科,恐怕會先忽略這一點。其他的雜病,大多與男子相同。所以我先專門寫了一卷《胎產須知》,然後再寫兩卷分析各種雜病,讓讀者知道什麼是首要的,什麼是次要的。

《螽斯廣育》共一卷,現存。

汪衢序中寫道:《螽斯廣育》這本書是誰編撰的呢?是徐汝元編撰並流傳於世的。汝元是我的故友襄府典膳鶴山的遺腹子。他天資聰穎,從小跟隨太學生葉光山學習,準備科舉考試。後來因為多病,又向我的族侄子良學習醫學。子良醫術高明,汝元憑藉儒學基礎學習醫學,所以更容易精通。他總是把救人濟世當成首要任務,不追求利益。

他多次來拜訪我,經常討論《素問》的脈理、病機和治療方法,以及劉完素、李杲、張元素、朱震亨等人的著作。汝元都能夠仔細分析,對答如流,沒有絲毫遲疑。由此可見,汝元的醫學是有根基的,有師承的,而不是像現在那些庸醫一樣,只會背誦本草綱目來治病,或者照搬古方來用藥。古代醫書,從軒轅黃帝和岐伯的《靈樞》、《素問》,經歷漢唐宋,直到我朝明朝,在世上流傳的醫學著作,

有二百多家。汝元都深入研究,並整理成書,名為《古今醫統》。凡是與醫學有關的,都廣泛而詳細地記錄下來,可謂集各家之大成者。《螽斯廣育》這本書,我仔細閱讀過,其中的原始要終論、陰虛論、調經諸論,尤其體現了生生不息的功效。我讚賞他有獨到的見解,說的條條有理,苦口婆心,把子嗣傳承看得很重要。如果能按照書中的方法實行,一定能夠子孫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