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七十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七十一 (9)

1. 方論(四十九)

退著述若素問。若靈樞。若六氣新編。若辨證錄。俱已告竣。計八□□有奇。亦可謂書之富矣。癸亥冬。再遊燕市。所遇者。皆瘡瘍壞證。鐸執方療之。病家懷疑。棄而不用。反信任世醫。刀針割裂。變出非常。復以瑣細輕劑救緩。卒至死。已不悟。鐸痛憫久之。因再著茲編。

名曰洞天奧旨。談醫用藥。無非本諸洞天之傳也。又慮證多方略。附祖父家傳。採古今驗方。列於後。無證不備。無方不神。總不忍夫千百世人。因瘡瘍而夭喪也。或曰。子著述甚富。靈素之書。窮理甚晰。又傳外科。毋乃太多難執乎。鐸謝之曰。靈素之談瘡瘍。僅論營氣不調耳。

末嚐遍傳方法也。且瘡瘍之論。非一二言可罄。其證實多。其變實異。而其禍實大。病已成而後藥之。必非輕小劑可藥也。亂已成而後治之。必非因循常法可治也。今世治瘡瘍者。不姑息養癰。必鹵莽嘗試。害相等也。而其咎本乎不學。然而學亦非易。天下讀外科者,比比也。

往往用之敗績。因傳書術之未可師也。鐸之書術。傳諸洞天之師。其理淵微。其方秘奧。即間採家傳世傳之方。百試百驗。可信可師。傳之千百世。而無誤者也。或又曰。古人治瘡瘍者。多用刀針成名。吾子醫精究理。藥善執方。何獨刀針略之。吾恐子有師而無師也。嗟乎。

鐸豈無師者哉。瘡瘍之尚刀針者。古人不得已而用之。蓋瘡瘍宜急治。而不可少緩。宜重治。而不可過輕。治之早且重。則毒且盡散。毒散則肌肉頓生。何必尚刀針乎。凡用刀針者。此救敗之法也。天師所最忌。故方中無傳。鐸誠□未備。探前代名醫用刀針之法。入之以佐諸方之不逮。

然尚割肉損皮。無神方以輔之。未有不顛沛故也。是刀針可以救敗。而不可以成功。何若專用驗方。轉敗尤速。而取勝更神。萬無一失之為得乎。然則鐸之窮理執方。乃善於得師也。書成因弁之首。山陰陳士鐸字敬之號遠公。別號朱華子。題於燕市。時康熙甲戌仲冬望後三日。

〔程氏(國彭)外科十法〕一卷,存

自序曰。外科十法者。予歸宗普陀時所作也。予自普陀生長天都。五十有三載。業醫者凡三十年。爰著醫學心悟一書。詳言內證梓行於世。而外科有未及。壬子冬還歸普陀修行。適逢聖天子廣發帑金。修茸我菩薩行宮。前後寺僧。及工作人等。不下數千人。其中病患不一。予為調治悉痊。

復有患背疽者。有患臁瘡疥癬者。投以膏散。不半月而收功。因思予在天都時,僅著內科。而未及外科。亦一時之闕略也。乃復會聚精神。參悟外科旨要。約以十法。而施治之道。以無餘蘊。言簡而該。方約而效。以之問世。庶幾其有小補乎,新安江子耀舟見是書。而深喜之。

白話文:

方論(四十九)

我所撰寫的書籍,像是《素問》、《靈樞》、《六氣新編》、《辨證錄》等,都已經完成。總計大概有八十多卷,也可以說藏書非常豐富了。癸亥年冬天,我再次來到燕京,所遇到的都是患有瘡瘍等惡疾的病人。我開立藥方治療,但是病人家屬卻懷疑,不願意採用我的藥方,反而信任那些世俗的庸醫,用刀針切割開創,結果導致病情惡化,再用輕微的藥物緩解,最後還是導致死亡,但他們卻沒有醒悟。我為此感到非常痛心,因此再次撰寫這本書。

書名叫做《洞天奧旨》,所談論的醫學用藥,都是根據洞天派的傳承。又擔心病症繁多,沒有辦法詳盡,於是附上祖父傳下來的家傳醫術,以及採集古今有效的驗方,列在書的後面,確保各種病症都有相應的藥方,沒有任何病症沒有對應的藥方,也沒有任何藥方不靈驗,總是不忍心看到千百世的人,因為瘡瘍而夭折。有人說,你寫的書已經很多了,《靈樞》、《素問》等書,已經將醫理闡述得非常透徹,現在又撰寫外科的書籍,會不會太多太難以掌握呢?我回答說,《靈樞》、《素問》所談論的瘡瘍,僅僅是論述營氣不調而已,

並沒有完整傳授治療的方法。而且瘡瘍的學問,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說清楚的,它的病症非常多,變化也很大,造成的禍害也非常嚴重。病已經形成之後才用藥物治療,絕對不能用輕微的藥劑來治療。亂象已經形成之後才想辦法整治,絕對不能用因循苟且的常規方法來治療。現在治療瘡瘍的人,不是姑息養奸,就是魯莽嘗試,造成的傷害是相同的。而這些錯誤的根源都在於沒有認真學習醫術。然而學習醫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天下讀外科醫書的人比比皆是,

往往實際應用卻失敗了,原因在於他們所傳承的醫書和醫術,並不值得效法學習。我的醫書和醫術,是傳承於洞天派的老師,其中的道理非常深奧,藥方也極為精妙。即便是偶爾採用家傳和世傳的藥方,也都能夠百試百驗,值得信任和學習。可以傳承給千百世,而不會產生錯誤。又有人說,古代治療瘡瘍的人,多數是用刀針成名的。你醫術精湛,醫理研究透徹,藥方也運用得很好,為什麼唯獨忽略了刀針呢?我擔心你有名師卻沒有真正學到名師的精髓。唉!

難道我沒有老師嗎?那些提倡用刀針來治療瘡瘍的人,是古代不得已而採用的方法。因為瘡瘍適宜及早治療,不能夠稍微拖延,適宜用重劑來治療,不能夠過於輕微。治療得早而且用藥重,那麼毒素就能夠完全散去,毒素散去肌肉就能夠很快生長,何必要崇尚刀針呢?凡是用刀針的人,都是用來補救失敗的方法,這是天師最忌諱的,因此在藥方中沒有傳授這種方法。我確實學識不夠全面,所以去探求前代名醫使用刀針的方法,加入其中來輔助藥方治療不足的地方。

但是,倘若只是用刀割肉損傷皮膚,而沒有神奇的藥方來輔助,從來沒有不失敗的。因此刀針可以用來補救失敗,卻不能夠用來獲得成功。為什麼不專心使用驗方,這樣反而能夠更快地扭轉敗局,並且獲得更加神奇的療效,確保萬無一失呢?如此說來,我窮究醫理、掌握藥方的能力,是善於從名師學習而來的。書寫完成後,寫在書的開頭。山陰陳士鐸,字敬之,號遠公,別號朱華子,在燕京寫下這段話,時間是康熙甲戌年仲冬望後三日。

〔程氏(國彭)外科十法〕一卷,存

自序說:外科十法這本書,是我在回歸普陀山時所寫的。我從普陀山出生,在天都山住了五十三年,行醫有三十年。於是撰寫了《醫學心悟》一書,詳細闡述了內科病症,並刊行於世。但是外科方面還沒有涉獵。壬子年冬天,我回到普陀山修行,正巧遇到聖天子廣泛撥款,修繕我們菩薩的行宮。前後寺院僧侶和工作人員等,不下數千人,其中患病的人很多,我為他們調理治療,全都痊癒了。

又有患背疽的,也有患臁瘡、疥癬的,我給他們敷上藥膏散劑,不到半個月就痊癒了。因此,我想到我在天都山時,只寫了內科方面的內容,而沒有寫外科,也是一時的疏忽。於是再次匯聚精神,參悟外科的要旨,歸納總結為十種方法,而施治的道理,也全都囊括其中。言簡意賅,藥方精煉而有效,拿來問世,希望能夠有一點點的幫助。新安的江子耀舟看到這本書,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