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七十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七十一 (3)

1. 方論(四十九)

所謂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殆必己誤於人。己尚不知。人誤於己。人亦不悟。嗚呼。己雖不知。天必知之。人雖不悟。神必識之。異日明受天責。陰獲神譴。不在於身。則在於子孫矣。予於是懼。因輯此書,名曰外科理例。蓋其中古人所論。治無非理也。學者能仿其例而推廣之。

於焉而求古人不言之妙旨。庶幾小不誤己。大不誤人。抑□有補於將來焉。輯已成編。復得新甫薛先生心法發揮讀之。觀其論治。亦皆一本於理。而予竊喜暗與之合。於是復採其說。參於其中。庶得以為全書。而學者無復有遺憾矣。是為序。嘉靖辛卯冬十一月長至日。祁門汪機識。

四庫全書提要曰。外科理例七卷。附方一卷。明汪機撰。是書成於嘉靖辛卯。凡分一百四十七類。又補遺七類。共為一百五十四門。後附方一卷。凡一百五十六通。前有自序。其曰理例者。謂古人所論。治無非理。欲學者仿其例。而推廣之也。大旨主於調理元氣。先固根柢。

不輕用寒涼攻利之劑。又分為舍脈從證。舍證從脈。及治之不應。別求其故三例。用法通變。亦異於膠執之談。惟措語拙澀。驟讀之或不了了。是其所短。然方技之書。不能責以文章之事。存而不論可矣。書中多引外科精要。及朱震亨之論。又稱輯已成編。得新甫薛先生心法發揮。

復採其說。參於其中。考新甫為薛己之字。己父鎧弘治時官太醫。則為宏治正德間人。是書杖瘡門中。記療治武宗時。廷杖諫官事。則機在正德中。早以醫名。二人同時。而虛心從善如是。其持論平允。良亦有由也。

〔劉氏(倫)濟世外科經驗全方〕一卷,存

費宷序曰。嘗論國政失則急於修省。夷亂華則急於攘御。醫道內外科亦然。御醫劉宗序已輯內科全方。詳委而核要。而外科實並有關。其重者關存亡死生。其輕者關悔吝安危者也。南京太醫院判薛立齋匯古方書目。唐陸宣公編集良方。李東垣十書。及醫學正傳。救世良方。萬氏家抄等書。

茲以海上丹方為主。採前書凡繫於外科者。累而盈箱。歷年余為之分門別類成篇。醫無漏診。診無漏證。證無漏方。使纖微疑似。闡發明白。一證也。或逆境而憂憤成疾。或順而嗜欲滋毒。一證也。或寒暑鬱結於內。或風露冒觸於外。一證也。或老稚之兩境。或方域之各稟,一證也。

或強弱之異質。或勞逸之殊由。圖其像。則正人幾證。側人幾證。覆人幾證。婦證童證瘋證。歷歷條例。無微不究。無隱不洞。不啻秦越人與盧扁隔垣可見人疾病也者。行是集也。誠患家之針砭。醫林之準繩。其禔福斯民之功。良不淺也。乃知醫人治國。理同事異。國得出將入相。

如裴郭諸公。治兼內外。而寄之生生之任。則金甌永固。外侮消萌。今(下文闕)

白話文:

那些不探究根本原因,只求表面一致的做法,幾乎可以肯定自己已經被別人誤導了。自己還不知道,別人也誤導了自己,但別人也不會明白。唉!自己雖然不知道,但上天一定知道;別人雖然不明白,但神明一定知曉。將來會受到上天的懲罰,暗地裡遭受神明的責備,這報應如果不在自己身上,就會降臨到子孫後代身上了。我因此感到恐懼,所以編輯了這本書,命名為《外科理例》。書中內容都是古人所論述的,治療方法都符合道理。希望後學者能夠仿照書中的例子並加以推廣,進而領悟古人沒有明說的精妙之處,或許可以做到小處不誤導自己,大處不誤導別人,也或許能對將來有所幫助。這本書已經編輯完成,又讀到新甫薛先生的心法發揮,觀看他的論述,也都是以理為本。我暗自欣喜與他的見解不謀而合,於是又採納了他的說法,加入到書中,希望能使這本書更加完整,讓後學者不再感到遺憾。這就是這篇序的由來。嘉靖辛卯年冬至日,祁門汪機撰寫。

《四庫全書提要》記載,《外科理例》共七卷,附方一卷,是明朝汪機所著。這本書完成於嘉靖辛卯年,共分為一百四十七類,另有補遺七類,總共一百五十四門。書後附有方劑一卷,共有方劑一百五十六個。書前有作者自序,其中所謂的「理例」,是指古人所論述的,治療方法都符合道理,希望後學者能仿照書中的例子並加以推廣。本書的宗旨是調理元氣,先鞏固根本,不輕易使用寒涼攻伐的藥劑。又將病情分為「捨脈從證」、「捨證從脈」以及「治療無效,另尋病因」三種情況。用藥靈活變通,不同於那些固執己見的說法。只是書中用詞比較生澀,初讀可能不易理解,這是本書的缺點。然而,醫學書籍不應以文章來要求,可以暫且不論這點。書中引用了許多《外科精要》和朱震亨的論述。作者還說,書稿完成後,又得到了新甫薛先生心法的發揮,並採納了他的說法,加入到書中。考證新甫是薛己的字,薛己的父親薛鎧在弘治年間擔任太醫,所以薛己是弘治、正德年間的人。本書的「杖瘡門」中,記載了治療武宗時廷杖諫官的事情,由此可見汪機在正德年間就已醫術聞名。兩人是同時期的人,而汪機能如此虛心學習他人的優點,他的持論公正平和,也是有原因的。

〔劉氏(倫)濟世外科經驗全方〕一卷,現存。

費宷在序中說,我曾經認為國家政治出了問題,就要趕緊反省改正;外族侵擾中原,就要趕緊抵禦。醫道中的內科和外科也是如此。御醫劉宗序已經編輯了內科全方,詳細而又抓住要點。但外科實際上也同樣重要,它嚴重的時候關乎人的生死存亡,輕微的時候也關乎人的悔恨和安危。南京太醫院判薛立齋匯集了古方書目,包括唐朝陸宣公編輯的良方、李東垣的十書、《醫學正傳》、《救世良方》、《萬氏家抄》等書籍。

現在以海上的丹方為主,採集前述書籍中所有關於外科的內容,累積了很多。我花費多年時間,為它們分門別類,編輯成篇。做到醫生沒有漏診的,診斷沒有漏掉病症,病症沒有漏掉治療方案,使得那些細微的疑似之處都能闡發明白。每一種疾病,或者因處境困頓而憂憤成疾,或者因處境順遂而嗜欲過度;每一種疾病,或者因寒暑鬱結於內,或者因風露侵襲於外;每一種疾病,或者因老人和小孩的體質差異,或者因不同地域的稟賦差異;每一種疾病,或者因體質的強弱差異,或者因勞累與安逸的生活方式差異。把這些情況畫成圖,就能看出正常人患哪些病,側身的人患哪些病,覆身的人患哪些病,婦女病、兒童病、精神病,都一一列出條例,沒有細微之處不深入研究,沒有隱藏之處不徹底了解。這種情況就像秦越人和扁鵲隔著牆壁就能看見人的疾病一樣。這本書的成書,確實是病家的針砭,醫界的準繩。它對百姓的福祉所做的貢獻,實在是不小啊。由此可見,醫人治病和治理國家,道理相同而具體做法不同。國家能選出像裴度、郭子儀這樣能文能武的大臣,內外兼顧,並把百姓的生計重任寄託給他們,那麼國家就能長治久安,外來的侵擾也能消弭。現在(下文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