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七十 (7)
卷七十 (7)
1. 方論(四十八)
次用藥劑之輕重。非敢為贅言也。更望四方高明之士。洞燭此書。或恐語未能盡善。悉為考證。庶得旨要諦當。欲廣流傳。深願家家盡曉。人人自會。或城邑市井。猶可命醫。或道途阻。深山大澤。忽感此疾。倉卒之間。命醫未及。但將此書詳覽。先別陰陽。隨證施治。庶不致陰陽錯繆。
舉獲康寧。為利益小補哉。時大歲壬寅淳祐二年仲冬晦日。雪岩李世英少穎書。
〔陳氏(自明)外科精要〕醫藏目錄三卷,存
陳自明序曰。凡癰疽之疾。比他病最酷。聖人推為雜病之先。自古雖有瘍醫一科。及鬼遺等論。後人不能深究。於是此方淪沒。轉乖迷塗。今鄉井多是下甲人。專攻此科。然沾此疾。又多富貴者。內經云。大凡癰瘡。多生於膏粱之人。僕家世大方脈。每見沾此疾者。十存一二。
蓋醫者少有精妙能究方論者。問讀其書。又不能探頤索隱。及至臨病之際。倉卒之間。無非對病閱方。遍試諸藥。況能療癰疽。持補割。理折傷。攻牙療痔。多是庸俗。不通文理之人。一見文繁。即便厭棄。病家又執方論。以詰難之。遂使醫者鼯鼠技窮。中心惶惑。當下不下。
悠悠弗決。遷延日久。遂令輕者重。重者死。又多見生疽之人。隱諱者眾。不喜人言。是癰疽發疾。但喜云只是小小癤毒而已。及至孔洪。遂致不救。又有病家猜鄙。吝其所費浩瀚。不肯請明瞭之醫。而甘心委命於庸俗之手。或有醫者。用心不臧。貪人財利。不肯便投的當伐病之劑。
惟恐效速。而無所得。是禍不極。則功不大矣。又有確執一二藥方。而全無變通者。又有當先用而後下者。當後下而先用者。(多見一得疾之初。便令多服排膿內補十宣散。而及增其疾。此藥是破後排膿內補之藥。而洪內翰未解用藥之意。而妄為序跋。以誤天下後世者眾矣。
陳無擇云。當在第四節用之。是也。)又有得一二方子。以為秘傳。惟恐人知之。穹貴之人。不見藥味。而不肯信服者多矣。又有自知眾人嘗用已效之方。而改易其名。而為秘方。或妄增藥味。以惑眾聽。而返無效者。亦多矣。此等之徒。皆含靈之巨賊。何足相向。又有道聽塗說之人。
遠來問病。自逞了了。詐作明能。談說異端。或云是虛。或云是實。出示一方。力言奇效。奏於某處。此等之人。皆是貢諛。其實皆未曾經歷一病。初無寸長。病家無主。易於搖惑。欲於速效。又喜不費資財。更不待醫者商議。可服不可服。即欲投之。倏然至禍。各自走散。
古人云。貧無達士將金贈。病有閒人說藥方。此世之通患。歷代不能革。凡癰疽之疾。真如草寇。不守律法。出意凶暴。待之稍寬。殺人縱火。無可疑者。凡療斯疾。不可以禮法待之。仍要便服一二緊要經效之藥。把定臟腑。外施針灸。以泄毒氣。其勢稍定。卻乃詳觀方論。
白話文:
方論(四十八)
再次談論用藥劑量的輕重,並非多餘的言論。更希望各方高明的醫者,能夠深入了解這本書。或許我的言辭未能盡善盡美,還請各位詳加考證,使之達到精要的核心,希望能廣為流傳。我深深期盼,家家戶戶都能明瞭,人人都能自己理解。即使在城鎮街市,仍可請醫師診治;但若在偏遠道路,或深山大澤,突然罹患此病,倉促之間,來不及請醫師,只要詳細閱讀這本書,先分辨陰陽虛實,再根據病症加以治療,就能避免陰陽錯亂的情況,進而獲得康復,這也算是一點小小的幫助吧!時值壬寅年,淳祐二年仲冬最後一日,雪岩李世英少穎書寫。
〔陳氏(自明)外科精要〕醫藏目錄三卷,留存。
陳自明在序言中說:各種癰疽疾病,比其他疾病更為嚴重。聖人認為癰疽是各種雜病的先兆。自古以來,雖有瘍醫這一科目,以及鬼遺等相關論述,但後人未能深入研究,導致這些方劑失傳,轉而誤入歧途。現今鄉間的醫師,多是學藝不精之人,專門治療此病,而罹患此病的,又多是富貴人家。《內經》說,凡是癰瘡,多發生在吃肥甘厚味的人身上。我家世代行醫,專精於大方脈,經常見到罹患此病的人,十個之中,能痊癒的只有一兩個。
原因是,醫師中很少有人能精通方論,即使讀了書,也無法深入探究其中的奧秘。等到臨診時,倉促之間,只會對照病症翻閱藥方,盲目嘗試各種藥物。更何況,能治療癰疽,進行補割,處理骨折,治療牙病、痔瘡的醫師,大多是庸俗之人,不通文理,一看到文字繁雜,就感到厭煩。而病家又拿著方論詰問醫師,使得醫師像鼯鼠一樣技窮,心中惶恐,舉棋不定。
這樣拖延時日,往往導致輕症轉重,重症致死。另外,常見長癰疽的人,多半會隱瞞病情,不喜歡別人提起,總是說只是小小的癤子而已。等到病情嚴重時,往往無法救治。此外,還有病家心存猜疑鄙夷,吝惜花費,不肯請高明的醫師,甘願把性命交給庸醫。也有些醫師,居心不良,貪圖錢財,不肯立刻使用對症的藥物,唯恐療效太快而無利可圖,真是禍害到極點,才肯施展功夫。還有一些人,死守著一兩個藥方,完全不懂變通;或者應該先用的藥後用,應該後用的藥先用。(常見一開始患病,就讓病人服用大量的排膿內補十宣散,反而加重病情。這個藥是破後排膿內補的藥,而洪內翰不了解用藥的含義,就妄加序跋,誤導了天下後世的人。)陳無擇說,此藥應在第四階段使用,這是正確的。也有人得到一兩個方子,就當作秘傳,唯恐別人知道。富貴人家,看不到藥材的名稱,就不肯相信。還有一些人,明明知道是大家常用的有效藥方,卻改換名稱,當作秘方;或者隨意增減藥材,以此來迷惑大眾,反而沒有效果。這些人,都是損害蒼生的巨賊,何足為伍!還有一些道聽途說的人,遠道來問病,自以為很懂,假裝高明,談論一些怪異的理論,有的說是虛證,有的說是實證,拿出一個藥方,聲稱有奇效,在某處屢試不爽。這些人,都是阿諛奉承之徒,其實從未經歷過任何病症,沒有任何長處。病家沒有主見,容易被動搖迷惑,想要速效,又不想花錢,更不待醫師商議,不管可不可以服用,就想馬上投藥,結果往往招致禍患,各自逃散。
古人說:貧窮的人沒有達官顯貴送錢,生病的人卻有閒雜人等說藥方。這是世間普遍的弊病,歷代都無法根除。凡是癰疽疾病,真的就像草寇,不守法度,兇暴殘忍,稍加寬容,就會殺人放火,毫無疑問。凡是治療這種疾病,不能用禮法對待,仍然要立即服用一兩種重要且有效的藥物,穩住臟腑,再配合針灸,以洩毒氣。等到病情稍微穩定,才能詳細觀察方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