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六十八 (5)
卷六十八 (5)
1. 方論(四十六)
靈藥諸方。皆神妙入微。詢其所自。云借之同鄉黃岡今太史王涓來先生。時先生尚肄業國學也。其先太史安生公任淮司李時。有醫者。秘此書為家秘。不肯輕以告人。偶罹奇冤。公力為之伸雪。知有此書。索觀之。醫乃出以呈於公。並藉以云報也。兵燹之後。此書猶存。涓來先生攜之都中。
欲授梓而未果。公緒素嬰目疾。暫假考驗。因借歸館。時正隆冬。寒爐呵凍。手錄一部。浠川年友岑碧甫亦手錄一部。各藏行笥去。
〔青羹完璧〕七卷,存
王協序曰。予曩令華亭時。嘗刻眼科全書。而其書所由始末。已具其序中。不復贅焉。越六年。又獲抄本一部。較之於前刻者。其論議精確。證方全備。蓋原本之完美者也。而知前刻之未盡善。雖欲拾遺補闕。既出於人間。而不可盡得復收。遺恨不寡矣。因切念更刻此書。以彌縫前漏。
手錄較正之際。適得明人傳仁宇所纂錄審視瑤函。而反覆披閱。則知傳氏全竊此書。改頭換面。錯置冠履。顛倒衣裳。且捃摭不急冗論。無用套語。而推衍排列。以眩目駭耳。埋沒前人之苦心。冒為己有。刻成。庸陋之書。以欺世求名。且其凡例中有言曰。昔人載一百六十證。
則失之濫。上古著七十二證。則失之簡。是函摘要刪繁。纖鉅各當。定為一百八證云。意黠俐狡猾,靡所不至。殊不知古人對病施治。議證設方。垂世仁心。嚴然具在者。何有所害。刻迫削鏟。如此容易也。竊意無佗。蓋傅氏所獲,亦殘脫抄本。而所謂一百六十證。方不具全者。
故不得已。虛喝大言。以嚇人耳。試將此書。較照傅氏審視瑤函。則真贗妍愧。自然呈露。寧俟辨耶。且夫此書。予所目睹。前後二部。俱只曰眼科書。而另無題號。且並亡作者名氏。顧前代隱德君子。孜孜切切乎濟世憫民之情。不能得已。而所著作。實所謂一百六十證論。
治術條理縷析。備種精詳。於戲。此書再出於世。而後之盲瞎者。復明還光。應屈指而期爾。青囊之術。於是乎可稱完璧矣。故更題青囊完璧。壽梓公四方。抑彼傅氏之子。亦明季專門世業士。名於一時者。其論說中。非無一二發明□採取。故今舍短擇長。以潤色此書。揚傅之功,以償其罪也。
籲。傅氏之靈其有知。稱予為異世忠臣而已矣。康熙十二年歲次甲寅。楚蘄約庵居士王協恭男甫撰。
〔傅氏(仁宇)眼科審視瑤函〕六卷,存
〔亡名氏異授眼科〕一卷,存
〔鄧氏(苑)一草亭眼科全書〕一卷,存
白話文:
這些靈驗的藥方,都精妙入微。問這些藥方從哪來的,說是從同鄉黃岡的王涓來先生那借來的。當時王先生還在國子監讀書。他的祖先王安生公在淮司當官時,有一位醫生,將這本醫書視為家傳祕寶,不肯輕易示人。後來這位醫生遇到奇冤,王安生公盡力為他平反。知道有這本書後,就向醫生索取來看。醫生把書拿給他看,以此來報答他的恩情。經歷戰亂之後,這本書還保存下來。王涓來先生把它帶到京城,想要刊印卻沒有成功。
公緒先生一直有眼疾,暫時借來參考驗證。因此借回家中。當時正值寒冬,在寒冷的爐火旁呵氣凍僵的手,抄錄了一部。浠川的朋友岑碧甫也抄錄了一部,各自帶在行李中離開。
《青囊完璧》這本書有七卷,現存。
王協在序中說:我先前在華亭當官時,曾經刊印過一部《眼科全書》。關於這本書的來龍去脈,已經在序言中詳細說明,就不再贅述了。過了六年,我又得到一部抄本,相比之前刊印的版本,這部抄本的論述更加精確,辨證和方劑也更加完備,應該是原本的完美版本。我這才知道之前刊印的版本不夠完善。雖然想補遺缺漏,但既然已經流傳在世間,就無法完全收回。我因此感到非常遺憾,所以決心重新刊印這本書,來彌補之前的不足。
在手抄校正的過程中,恰好得到明朝人傳仁宇編撰的《審視瑤函》。我仔細閱讀後,發現傳仁宇完全抄襲了這本書,只是改頭換面,錯置冠冕和鞋子,顛倒衣裳,而且還收集不重要的冗長議論和無用的套語,用誇張的推演和排列來迷惑視聽,埋沒了前人的苦心,冒充是自己寫的,刊印成一本庸俗的書,以此來欺騙世人,求取名聲。而且他的凡例中說:「古人記載一百六十種證,就顯得太過氾濫;上古記載七十二種證,就顯得太過簡略。這本書摘要刪繁,不論大小都恰當,定為一百零八種證。」他的用意狡猾,無所不用其極。但是他不知道古人對疾病施治,辯證施藥,都具有濟世仁心的,清清楚楚地存在著,沒有任何危害。怎能隨意刪削、鏟除呢?我猜想,傳仁宇得到的也是殘缺的抄本,所謂的一百六十種證,方劑不夠齊全。所以不得已,才虛張聲勢,用大話來嚇唬人。如果將這本書和傳仁宇的《審視瑤函》對照,就能自然呈現出真假優劣,根本不需要再辯解。而且這本書,我親眼看過兩部,都只稱作《眼科書》,沒有另外的名稱,也沒有作者的名字。只見前代隱名的君子,孜孜不倦地關心世人,想要救濟百姓的苦難,無法壓抑自己的情感,他們的著作,確實包含所謂一百六十種證的論述,治療方法和條理分析得非常詳細精確。唉!這本書再次流傳於世後,那些盲瞎的人,一定可以恢復光明,指日可待。青囊的醫術,因此可以稱得上是完美了。所以更名為《青囊完璧》,刊印出來傳播四方。而傳仁宇這個人,也是明朝末年專門從事醫學的世家子弟,曾經名聲一時,他的論述中,也並非沒有一兩處發明和採納。所以現在捨棄他的短處,選擇他的長處,來潤色這本書,表揚傳仁宇的功勞,來補償他的罪過。
唉!如果傳仁宇的靈魂有知,一定會稱我是他異世的忠臣吧!康熙十二年歲次甲寅,楚蘄約庵居士王協恭敬地寫下這段序言。
《傅氏(仁宇)眼科審視瑤函》有六卷,現存。
《亡名氏異授眼科》有一卷,現存。
《鄧氏(苑)一草亭眼科全書》有一卷,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