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六十七
卷六十七
1. 卷六十七
2. 方論(四十五)
〔亡名氏寒食散論〕隋志二卷,佚
〔寒食散湯方〕七錄二十卷,佚
〔寒食散方〕七錄二十卷,佚
〔曹氏(歙)解寒食散方〕佚
冊府元龜曰。魏東平王翕撰解寒食散方。與皇甫謐所撰。並行於世。
〔皇甫氏(謐)曹歙論寒食散方〕七錄二卷,佚
〔釋氏(道洪)寒食散對療〕隋志一卷,佚
〔釋氏(智斌)解寒食散方〕隋志二卷,佚
〔解散論〕七錄二卷,佚
〔亡名氏解寒食散論〕隋志二卷,佚
〔徐氏(叔向)解寒食散方〕七錄六卷,佚
〔解散消息節度〕七錄八卷,佚
〔解寒食散方〕新唐志十三卷,佚
〔釋氏(慧義)寒食解雜論〕七錄七卷,佚
〔亡名氏雜散方〕隋志八卷,佚
〔解散方〕七錄十二卷,佚
〔解散論〕七錄十二卷,佚
〔範氏(闕名)解散方〕七錄七卷,佚
〔亡名氏解慧義解散方〕七錄一卷,佚
〔服石論〕隋志一卷,佚
〔解散經論並增損寒食節度〕隋志一卷,佚
〔宋氏(尚)太一護命石寒食散〕隋志二卷,佚
〔亡名氏序服石方〕隋志一卷,佚
〔寒食散方(並)消息節度〕新唐志二卷,佚
白話文:
關於「寒食散」的相關著作:
有位佚名人士寫了關於寒食散的理論,但書已失傳。
另外,也有一本名為「寒食散湯方」的書,以及一本單純稱為「寒食散方」的書,都已失傳。
曹氏(可能是歙這個地方的人)寫了一本解釋寒食散的書籍,也已失傳。
根據《冊府元龜》記載,魏國的東平王曹翕也寫了一本關於如何解釋寒食散的書,這本書和皇甫謐寫的類似書籍,當時都廣為流傳。
皇甫謐和曹歙也曾討論過寒食散的相關問題,他們討論的內容記錄成冊,但書已失傳。
一位名叫道洪的僧人寫了一本關於如何用其他方法來對抗寒食散的書,也已失傳。
智斌這位僧人也寫了一本關於如何解釋寒食散的書,但書也已失傳。
有一本稱為「解散論」的書籍,內容可能是探討如何解除寒食散的藥效,但書已失傳。
也有一位佚名人士寫了關於如何解釋寒食散的理論,但書已失傳。
徐叔向寫了一本關於如何解釋寒食散的書籍,也已失傳。
有一本稱為「解散消息節度」的書籍,內容可能是探討如何控制解除寒食散藥效的步驟和方法,但書已失傳。
另外,還有另一本名為「解寒食散方」的書籍,內容也是關於如何解釋寒食散,但書已失傳。
慧義這位僧人寫了一本關於解釋寒食散的雜論,但書已失傳。
有一本佚名人士寫的雜散方,也就是各種不同藥散的配方,也已失傳。
有一本名為「解散方」的書籍,內容可能是關於如何解除散藥藥效的方法,但書已失傳。
也有一本名為「解散論」的書籍,內容可能是關於探討如何解除散藥藥效的理論,但書已失傳。
範氏(名字不詳)寫了一本關於如何解除散藥藥效的書籍,但書已失傳。
還有一本佚名人士寫的書,內容是解釋慧義關於如何解除散藥藥效的論點,但書已失傳。
有一本名為「服石論」的書籍,內容可能是關於服用礦物類藥物的理論,但書已失傳。
還有一本名為「解散經論並增損寒食節度」的書籍,內容可能是關於解釋如何解除散藥藥效的經論,以及如何增減寒食散藥效的步驟和方法,但書已失傳。
宋尚寫了一本名為「太一護命石寒食散」的書,內容可能是關於用一種稱為「太一護命石」的礦物來調製寒食散的方法,但書已失傳。
有一本佚名人士寫的書,內容是關於服用礦物類藥物的方法的序言,但書已失傳。
最後,還有一本名為「寒食散方(並)消息節度」的書籍,內容是關於寒食散的配方,以及如何控制寒食散藥效的步驟和方法,但書已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