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六十三 (9)
卷六十三 (9)
1. 方論(四十一)
(西堂雜組二集。)
〔胡氏(其重)醫約先規〕未見
〔醫門博要〕未見
〔急救危證簡便驗方〕二卷,存
〔急救危證簡便驗方續集〕二卷,存
自序略曰。予不敏。自髫年誦讀之餘。即嗜軒岐之學。竊嘗萃其要旨。約其治法。纂為醫約先規。而又博涉群書。挹其精英。名曰醫門博要。尚有未竣。行將次第登梨。就正有道。姑先梓急救危證簡便驗方。以便貧乏。而濟倉卒。一時仁人君子。業蒙鑑賞。但尚有遺珠。兼以新得。
暨向來所得奇秘諸方。與夫輕緩諸證。但割愛姑置。未遑詳載。恐當檢用之時。致有遺漏之嗟。茲集乃補其未備。續其全貂。公其秘密。如入寶山。任其取用。不更愉快也哉。因值力綿。未能續梓。鄧翁仲貞修長者行。勇於為善。且無倦心。復與謀之。翁毅然曰。記有云。已所不欲。
勿施於人。今子之所快。即予之所快。亦即世人之所共快也。其施又烏容已。已復同張翁令儀。助資剞劂。與前方並廣其傳。其廓然大公之心。痌癏一體之念。吾於兩翁親見之矣。亦何幸焉。
〔陣氏(謨)神驗單方〕一卷,存
〔羅氏(美)古今名醫方論〕四卷,未見
〔古今名醫匯粹〕八卷,存
徐文明序略曰。本朝康熙乙卯年間。有新安羅東美先生。當代之名賢也。著作頗多。惜乎不能概行於世。流傳惟有古今名醫方論四卷。古今名醫匯粹八卷。其方論四卷。久已登之棗慄。嘉惠後學矣。而匯粹八卷。抄本系文之祖遺家傳珍秘。是書本乎靈素二經。證以病情。而彙集之也。
此乃先生苦心評定者。又慈溪柯韻伯先生所參校。可謂濟世之梁筏,醫學之精髓也。思夫學問。乃天下公共之事。豈可私於一己。而秘之於家者也。用是於嘉慶己未年仲春。商之於陶氏柏筠堂。鐫板流傳。以公同好,庶幾習是業者。得以究其精微。相期進乎堂奧也云。
亡名氏跋曰。澹生先生姓羅名美。新安人。喬居虞山。以名儒而兼習岐黃術。生平制述甚富。惟名醫方論一書。已刊布人間。是書皆彙集前賢精蘊。純一而不流於詭異。非手眼俱到者。採取曷能盡善焉。庚辰春。得之友人齋頭。故喜欲繕寫。無如何疏惰之至。迨辛巳之秋七月告成。
特是舛錯頗多。雖略為較正。終不免魯魚亥豕之譏。善讀書者。領略其意味。而尋繹之則可矣。
按是書抄本亦八卷。有亡名氏跋。寬政丁巳。先子得之長崎鎮臺平賀氏。先子曰。是當乾隆中人所錄。據此文。則羅名美字澹生。刻本早稱東美先生。似是別字。
〔高氏(鼓峰)醫家心法〕(己任編作四明心法)一卷(己任編作三卷)存
胡玨序曰。浙中精於醫學者。有二高子。居錢唐者。曰士宗先生。居四明者。曰鼓峰先生。余志學時。慕士宗先生之名。欲受業其門。迫於貧不果。每得其著述。不厭研究以為私淑之益。洎後聞鼓峰先生。所言多奇論。治病多奇中。則又心竊願見之。而不獲一晤其人以為恨。
白話文:
《西堂雜組二集》中收錄的醫書及相關序跋:
《胡氏醫約先規》(未見)
《醫門博要》(未見)
《急救危證簡便驗方》(二卷,現存):
序言大意:我(作者自稱不聰明)從小就喜歡研究醫學,曾整理精要、簡化治法,編成《醫約先規》。後來又廣泛涉獵醫書,汲取精華,著成《醫門博要》(尚未完成)。為了方便貧困民眾應對緊急情況,先將《急救危證簡便驗方》刊行,受到好評。但仍有遺漏,且又獲得新方。加上之前收集的奇方秘方,以及輕微病症的治療方法,一併收錄在這本續集中,公開秘密,供人取用,不必再感到遺憾。因為我精力有限,無法繼續刊印,多虧鄧仲貞先生熱心助人,且不厭其煩,願意與我合作。鄧先生說:「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強加於人,你認為好的,就是我認為好的,也是大家認為好的,當然要分享。」他與張令儀先生一同資助印刷,與前書一同廣為流傳,他們的公心和為他人著想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
《急救危證簡便驗方續集》(二卷,現存)
《陣氏神驗單方》(一卷,現存)
《羅氏古今名醫方論》(四卷,未見)
《古今名醫匯粹》(八卷,現存):
徐文明序言大意:康熙年間,新安的羅東美先生是一位當代賢士,著作很多,可惜沒有全部流傳於世。流傳下來的只有《古今名醫方論》(四卷)和《古今名醫匯粹》(八卷)。《方論》已刊行,對後學有很大幫助。《匯粹》則是羅先生的家傳珍藏抄本,內容依據《靈樞》、《素問》等經典,並結合臨床經驗整理而成,是先生的心血之作。慈溪的柯韻伯先生也參與了校對。此書可謂是濟世良方、醫學精髓。學問是天下公有的,不應私藏,因此在嘉慶年間,我與陶氏柏筠堂商議刊印,讓學習醫學的人得以深入研究。
一位佚名人士在跋文中說:羅澹生先生(羅美,新安人)是一位既精通儒學又擅長醫術的名人,著作豐富,其中《名醫方論》已刊印。此書收集了前人的精華,內容純正,非一般人所能做到。我在庚辰年春從朋友那裡得到此書,本想抄錄,但因為懶惰,直到辛巳年秋才完成。雖然經過校正,但難免有錯誤,希望讀者能夠理解其意思。
按:此書抄本也是八卷,有佚名跋文。寬政丁巳年,先父從長崎鎮臺平賀氏那裡得到此書。先父認為此書是乾隆年間的人所抄錄。根據此文,羅名美字澹生,而刻本稱其為東美先生,似乎是別字。
《高氏醫家心法》(己任編作《四明心法》)(一卷,己任編作三卷,現存):
胡玨序言大意:浙江有兩位精通醫學的高先生,一位住在錢塘,叫士宗先生;一位住在四明,叫鼓峰先生。我年輕時仰慕士宗先生的名聲,想拜他為師,但因為貧窮未能如願。我常常研究他的著作,視他為私塾老師。後來聽說鼓峰先生的醫術高明,想法獨特,很想見他一面,但沒有機會,深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