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六十三 (4)
卷六十三 (4)
1. 方論(四十一)
予與故友紫谷其輝兩兄。以黃氏同門之誼。得見是書。並悉其由。予固誦之久矣。每嘆先生諸及門。不能為先生付梓傳世。以廣仁人之用心。徒藏之以為肘後不傳之秘。惜哉。乃於浙賈書航。忽得是書。雖易名為證治百問。而書則一字不異。始知有海鹽臨初石子。寶愛是書。
而藉督學劉公。以梓行於世者也。自是先生之功。永垂不朽矣。所可惜者。實火咳嗽之一證。遺而不全。作者之名。隱而弗著。於是書不無缺焉。然觀其序曰。百問一書。未悉創自何手。又云。書成。或有為石子稱功者。石子不自居。而曰亦惟歸其功於作是書之人。噫。比之剽竊人書。
冒為己作以欺世者。石子可不謂君子人歟。予不敏。於默翁先生。未經親炙。而私淑之久矣。今將以原本補其所遺。並表先生之姓氏與紫谷其輝兩兄。所以成先生之書者。以告於世。使知其所自云。康熙己巳孟夏。茂苑唐起哲謹識。
〔翟氏(良)醫學啟蒙彙編〕六卷,存
〔古方講意〕未見
〔說統〕未見
按上見孫廷銓沚亭文集翟先生醫書序。
〔鄭氏(三山)醫家炯戒〕未見
徐枋序曰。吳門鄭氏受業於李垣。為帶下醫尚矣。傳至三山先生。而克大厥緒。能弘其道。博覽無不通。病者毋論老幼男女沉痼疾。一經診治。其病如失。故先生足跡所至。趨之若騖。正如秦越人操術。以歷試諸國。隨俗濟時。不名一家也。如是者垂五十年。其所全濟者無算矣。
而先生猶慨然曰。噫。是能起吾藥之所及。不能起吾藥之所不及。是能治病者。而不能治治病者。則吾所濟者狹。而所救者未也。夫醫之所病病道少。所以術不精而嘗試。與術精矣。而操心不仁。其害皆足以殺人。乃輯秦漢以來醫家事蹟。凡降祥殃。棲於影響者。勒為一書。
名曰醫家炯戒。將使作善者。資其津梁。作不善者。凜為殷鑑。不亦偉乎。吾聞一醫之良。全活千萬人。先生此書出。而勸戒學者。昭示來茲。是胥天下後世之醫。而出於良也。不將胥天下後世。而躋之仁壽之域哉。嗟乎。仁人用心。其利溥矣,昔嚴君平隱居卜筮。人有邪惡非正之間。
則依著龜為言利害。與人子言依於孝。與人弟言依於順。與人臣言依於忠。各因勢導之以善。而人已默受其福。是寓其教於卜者也。若先生者。豈非醫教。而與人為善者耶。(居易堂集)
〔華氏(自達)尊經集〕二卷,未見
九江府志曰。華自達。號喬石。德化文學也。天性篤孝。其父質宇公患痔。手調飲食。侍寢處者六年。凡中帬廁牏之具。必躬自浣濯。少間即致志於醫。醫質宇公之心法也。得自達闡明之而益顯。所著有尊經集上下二傳。蓋岐黃之論。為典謨以上之書。古奧幽深。非淺見薄識者。
白話文:
我與已故好友紫谷、其輝兩位兄長,因為與黃氏有同門的緣分,有幸見到這本書,並且了解了它的來歷。我其實早就讀過這本書了,一直感嘆先生的弟子們,不能將先生的著作付梓印行流傳於世,以廣大先生仁愛濟世的用心,反而把它當作不外傳的秘密收藏起來,實在可惜啊!後來在浙江的書商那裡,偶然得到了這本書,雖然改名為《證治百問》,但內容卻沒有一個字不同。這才知道有海鹽的臨初石子先生,非常珍愛這本書,並且藉由督學劉公,才得以將它出版流傳於世。從此,先生的功績,將永遠流傳不朽。
只可惜的是,書中關於「實火咳嗽」的論述,遺漏而不完整,而且作者的名字,也隱沒沒有記載,使得這本書不免有所缺憾。然而,看書中的序文說:「《百問》一書,不知道是出自何人之手。」又說:「書成之後,或許有人要稱讚石子的功勞,但石子並不以此自居,而是說功勞應歸於寫這本書的人。」唉!比起那些剽竊他人著作,冒充是自己寫的來欺騙世人的人,石子先生難道不是一位君子嗎?我才疏學淺,雖然沒有親身受教於默翁先生,卻仰慕他的學問很久了。現在我將用原來的版本補足它所遺漏的部分,並且說明先生的姓氏,以及紫谷、其輝兩位兄長為促成先生著作的出版所做的努力,藉此告知世人,讓大家知道這本書的來歷。康熙己巳年孟夏,茂苑唐起哲謹識。
《翟氏(良)醫學啟蒙彙編》六卷,現存。
《古方講意》未見。
《說統》未見。
以上內容根據孫廷銓《沚亭文集》中翟先生醫書序而得。
《鄭氏(三山)醫家炯戒》未見。
徐枋序文說:吳地的鄭氏,師承李垣,在婦科疾病的治療上已經很有名氣了。傳到三山先生這一代,更能發揚光大他的學問,廣泛閱讀各種醫書,沒有不通曉的。病患無論年老幼小、男女,即使是沉痼的疾病,只要經過他的診治,病症都會很快消失。因此,先生所到之處,大家都像趕赴市場一樣前往求醫。正如秦越人運用醫術,在各國巡迴行醫,隨時隨地救治病人,不以一家之說自居。像這樣行醫將近五十年,他所救活的人實在難以計數。
然而,先生還是慨嘆的說:「唉!我能醫治藥物能治療的疾病,卻不能醫治藥物不能治療的疾病;我能醫治疾病的人,卻不能醫治那些治療疾病的人,因此我所能救治的人是有限的,所能救助的還不夠啊。醫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在於不懂得醫道,導致醫術不精卻隨意嘗試,或是有了精湛的醫術,卻沒有仁愛之心,這些都足以殺人。因此他蒐集整理了秦漢以來醫家的事蹟,凡是降下吉祥或災禍,產生影響的事例,都寫成一本書,命名為《醫家炯戒》,希望能夠讓為善的人,從中得到借鏡;讓作惡的人,引以為戒,這不是很偉大嗎?我聽說,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可以救活成千上萬的人。先生這本書的出版,能夠勸勉告誡後世的醫者,昭示未來,這不就是使天下後世的醫生,都能成為良醫嗎?這不就是使天下後世的人,都能達到仁壽的境界嗎?唉!仁人的用心,它的利益實在廣大啊!以前嚴君平隱居以卜筮為業,如果有人有邪惡不正的想法,就藉著龜的卜兆,來告訴他利害關係,對待兒子就勸他要孝順,對待弟弟就勸他要順從,對待臣子就勸他要忠誠,各依其身分地位來引導他們向善,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福報,這就是把教化寓於卜筮之中啊。像先生這樣的人,難道不也是把醫術化為教化,來與人為善嗎?(《居易堂集》)
《華氏(自達)尊經集》二卷,未見。
《九江府志》記載:華自達,字喬石,是德化的讀書人。他天性篤孝,他的父親質宇公患有痔瘡,他親手調製飲食,侍奉在床邊六年。凡是內衣、便器等,都親自清洗。稍有空閒就專心研究醫學,這也是為了治療父親質宇公的疾病,他從中得到了醫學的心法。他所著作的《尊經集》上下兩卷,闡明了岐黃之術,認為這是比經典還重要的書籍,內容古奧幽深,不是淺薄無知的人所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