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五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十 (1)

1. 方論(二十八)

〔劉氏(完素)宣明論〕國史經籍志十五卷,存

劉完素曰。妙道乃為對病臨時處方之法。猶恐後學未精貫者,或難施用。覆宗仲景之書。率參聖賢之說。推夫運氣。造化自然之理。以集傷寒雜病。脈證方論之文。一部三卷。十萬余言。目曰醫方精要宣明論。凡有世說之誤者。詳以此證明之。庶令學者真偽自分。而易為得用。且運氣者。得於道同。蓋明大道之一也。

金史本傳曰。劉完素。字守真。河間人。嘗遇異人陳先生。以酒飲守真。大醉。及寤。洞達醫術。若有授之者。乃撰運氣要旨論。精要宣明論。慮庸醫或出妄說。又著素問玄機原病式。或特舉二百八十八字。注二萬餘言。然好用涼劑。以降心火。益腎水為主。自號通元道士云。

白話文:

劉完素的《醫方精要宣明論》共三卷,十萬餘字,是根據《傷寒雜病論》和聖賢之說,結合運氣、造化之理,整理脈證方論而寫成的。目的在於糾正世俗醫學的錯誤,讓學者辨明真偽,方便實用。他認為,掌握運氣,就等於掌握大道。

史書記載,劉完素,字守真,是河間人。他曾經遇到一位名叫陳先生的奇人,被陳先生用酒灌醉,醒來之後,就通曉醫術,好像有人傳授給他一樣。之後他著有《運氣要旨論》、《醫方精要宣明論》,以及《素問玄機原病式》,擔心庸醫胡說八道。他的醫術以寒涼藥物為主,擅長降心火、益腎水,自稱通元道士。

四庫全書提要曰。宣明論方十五卷。金劉完素撰。是書皆對病處方之法。首諸證門。自煎厥。薄厥。飧泄。䐜脹。以及諸痹心疝。凡六十一證。皆採用內經諸篇。每證各有主治之方。一宗仲景。次諸風。次熱。次傷寒。次積聚。次水濕。次痰飲。次勞。次泄痢。次婦人。次補養。

次諸痛。次痔瘻。次眼目次小兒。次雜病。共十七門。每門各有總論。亦發明運氣之理。兼及諸家方論。於軒岐奧旨,實多闡發。而多用涼劑。偏主其說者。不無流弊。在善用者消息之耳。考原病式自序云。作醫方精要宣明論一部三卷。十萬余言。今刊入河間六書者。乃有十五卷。

白話文:

四庫全書提要曰:宣明論方十五卷,金劉完素撰。

這本書都是針對疾病開處方的方法。首先是諸證門,從煎厥、薄厥、飧泄、䐜脹,一直到諸痹心疝,總共有六十一種病症。每種病症都採用了《內經》中的相關篇章,並各自有主治的方劑。

首先是仲景的方劑,其次是諸風、熱、傷寒、積聚、水濕、痰飲、勞、泄痢、婦人、補養,接下來是諸痛、痔瘻、眼目、小兒、雜病,一共十七門。每門都各有總論,也闡明了運氣的道理,並兼及諸家方論。

這本書對於軒岐的精妙旨意,確實有很多發揮。但是它過於偏重於使用涼劑,難免會有弊端。只有善於運用的人,才會懂得適當調整。

考原病式自序云:原本是寫了一部叫做《醫方精要宣明論》的三卷書,大約十萬字。現在刊入《河間六書》的,則是有十五卷。

其二卷之菊葉法。薄荷白檀湯。四卷之妙功藏用丸。十二卷之蓽澄茄丸。補中丸。楮實子丸。皆注新增字。而七卷之信香十方。青金膏。不注新增字者。據其方下小序。稱灌頂法王子所傳。並有偈咒。金時安有灌頂法王。顯為元明以後之方。則竄入而不注者。不知其幾矣。卷增於舊。

殆以是歟。

〔素問玄機原病式〕國史經籍志一卷,存

白話文:

第二卷中記載了菊葉法,以及薄荷白檀湯的方劑。第四卷中記載了妙功藏用丸。第十二卷中記載了蓽澄茄丸、補中丸、楮實子丸,這些方劑都注入了新增的字詞。而第七卷中記載的信香十方和青金膏,則沒有注入了新增的字詞。根據方劑下方的小序,這些方劑是灌頂法王子所傳,並且附有偈咒。然而,金時安並沒有灌頂法王,顯然這些方劑是在元明以後才出現的。因此,那些沒有注釋新增字詞的方劑,其數量不可知。卷數比舊版多了,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素問玄機原病式》一卷,收錄在《國史經籍志》中。

自序略曰。觀夫醫者。唯以別陰陽虛實。最為樞要。識病之法。以其病氣歸於五運六氣之化。明可見矣。謹率經之所言。二百餘字。兼以語辭二百七十七言。緒歸五運六氣而已。凡明病陰陽虛實。無越此法。雖已並載前之二帙。復慮世俗多出妄說。有違古聖之意。今特舉二百七十七字。

獨為一本。名曰素問玄機原病式。遂以比物立象。詳論天地運氣。造化自然之理。二萬餘言。仍以改證世俗謬說。雖不備舉其誤。其意足可明矣。雖未備論諸疾。以此推之。則識病六氣陰陽虛實。幾於備矣。

程道濟序略曰。守真先生者。本河間人也。姓劉。名完素。字守真。夙有聰慧。自幼年耽嗜醫書。千經百論。往往過目無所取。皆謂非至道造化之用。因披玩素問一經。朝勤夕思。手不釋卷。三五年間。廢寢忘食。參詳其理。至於意義深遠。研精覃思。期於必通。一日於靜室中。

白話文:

這本書的序言簡述如下:醫學的核心在於區分陰陽虛實,這是關鍵所在。辨別疾病的方法,在於將病氣歸屬於五運六氣的變化,這可以清楚地了解。我謹遵經書所述,用二百多字概括說明,並以二百七十七字的文字,將其歸納到五運六氣中。凡是明白疾病的陰陽虛實,都不要超出這個方法。雖然已經在之前的兩本書中記載,但我還是擔心世俗流傳著許多錯誤說法,違背了古聖先賢的本意。因此,我特別選出這二百七十七字,單獨編成一本書,命名為《素問玄機原病式》。並以此為基礎,用比喻的方式,詳細論述天地運氣、造化自然的道理,寫了兩萬多字。目的是要改正世俗的錯誤言論,雖然並不能全部列舉出錯誤的地方,但其意圖已經很明顯了。雖然書中沒有完整地論述所有疾病,但以此推而廣之,就能夠理解疾病的六氣陰陽虛實,可謂相當完善了。

程道濟在序言中說:守真先生,本是河間人,姓劉,名完素,字守真。他天生聰明,自幼就喜愛醫書,研讀了千經百論,卻常常讀完就覺得索然無味,認為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道法和造化的運用。後來他專心研究《素問》這一部經書,日夜勤奮思考,手不釋卷,經過三五年時間,廢寢忘食,仔細推敲其中的道理,直到理解了其深刻的意義,才停止研究。有一天,他獨自一人在書房中,…

澄神晏坐。沉然畢慮。探索難解之義。神識杳冥。似寤寐間。有二道士者。自門而入。授先生美酒一小盞。若橡碗許。咽而復有。如此三二十次。咽不能盡。二道者笑曰。如厭飲。反吐於盞中。復授道者。倒於小葫中。道者出。恍然一醒。覺面赤酒香。杳無所據。急於內外追之不見。

而後因至心靈。大有開悟。此說幾乎誕妄。默而不言。以僕為知言。先生故以誠告。與夫史稱扁鵲遇長桑君飲藥。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亦何異焉。因著醫書內經運氣要旨論。醫方精要宣明論二部。總一十七萬余言。精微浩汗。造化詳悉。而又述習醫要用直格。

白話文:

一位先生靜坐沉思,專心思考難以理解的道理,神識變得恍惚,如同夢境一般。這時,兩位道士從門外走進,遞給先生一小杯美酒,大小像橡碗,先生喝下後又感到酒香,反覆喝了二三十次,仍無法喝完。兩位道士笑着說:「既然嫌棄酒多,就吐回杯中吧。」接着,又將酒倒入一个小葫芦,道士們便離開了。先生突然清醒過來,發現臉上紅通通的,還散發着酒香,但周圍卻空無一人,他急忙四處尋找道士,卻不見蹤影。

之後,先生的心靈頓時開悟,領悟到許多道理。雖然這個故事聽起來有些荒誕不經,但我卻認為是真實存在的。先生曾誠懇地告訴我,這就像史書中記載的扁鹊遇到長桑君,喝下藥物后,就能洞悉五臟的病症,只是用「診脈」來掩蓋罷了。他因此寫下了《內經運氣要旨論》和《醫方精要宣明論》兩部醫書,共计十七萬余字,內容精微浩瀚,將人體奧秘盡數揭示,同時還闡述了醫學的根本法則。

並藥方。已板行於世。外又作素問玄機原病式並注二萬餘言。特採摭至真要大論一篇。病機氣宜之說。撮其樞要。自成一家。精貫古今。無非神授。蓋天之未喪斯文也。復生其人。發明醫道。乃今時五宗教之師。以致於此。莫不效驗。直明五運六氣之至要。傷寒雜病之指歸。

其言簡其理明。易為披究。足以察陰陽二證之隱顯。醫家前後之得失。如式中所說。木極似金。火極似水之類。謂亢則害。承乃制。鬱極乃發。變化之理。大為要妙。非智者焉能及此。可謂旨意昭明。萬舉萬全。神聖工巧。能事畢矣。真知要之書也。

朱撝曰。守真。金河間人。氏劉。完素字守真。號曰宗真子。章宗皇帝三聘不起。御賜高尚先生。有內經運氣要旨論。十萬余言。素問玄機原病式一帙。習醫要用直格書三卷。醫方精要宣明論二帙。(心印紺珠經)

白話文:

《素問玄機原病式》已經刊行於世,作者還另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注釋,共計兩萬多字。本書節選了《素問》中至關重要的部分,闡述了疾病的機理和氣的運用,提煉了其中精華,自成一家之言。精通古今醫學理論,非神授不能達到,可見天意未絕,醫學之道尚存。作者重新發明了醫學之道,成為當今五教之師,其醫術精湛,藥方靈驗。書中精闢地闡述了五運六氣的奧秘和傷寒雜病的治病方法。

文章語言簡潔,道理清晰,易於理解和研究,足以辨別陰陽二證的隱藏與顯現,以及醫家過去和現在的成敗得失。例如書中所說“木極似金,火極似水”等,說明了事物發展的極限和轉化規律,即亢則害,承乃制,鬱極乃發,變化之理。這些精妙的道理非智者不能領悟。可謂旨意昭明,萬無一失,神聖巧妙,無所不能,真是醫學精髓之書。

朱撝說,《素問玄機原病式》的作者是金河間人劉完素,字守真,號宗真子。章宗皇帝曾三次聘請他出仕,但他都拒絕了。皇帝賜封他為“高尚先生”。他著有《內經運氣要旨論》十萬多字,《素問玄機原病式》一卷,《習醫要用直格書》三卷,《醫方精要宣明論》兩卷。

王禕曰。劉守真論風火之病。以內經病機氣宜十九條者。為原病式。曲盡精微。其治法則與子和相出入者也。(青岩叢說)

張介賓曰。劉河間原病式所列病機。原出自內經至真要大論,蓋本論詳言五運六氣。盛衰勝復之理。而以病機一十九條。總於篇末。且曰。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寫之。虛者補之。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是可見所言病機。亦不過契運氣之大綱。而此中有無之求。虛實之異。

最當深察。總惟以和平為貴也。故五常政大論。又詳言五運三氣之辨。則火之平氣。曰升明。火之太過。曰赫曦。火之不及。曰伏明。此虛實之辨。則有如冰炭之異。而內經不偏不倚之道。固已詳明若是。奈河間不能通察本經通旨。遂單採十九條中一百七十六字。演為二百七十七字。

白話文:

王禕曰。劉守真論風火之病。以內經病機氣宜十九條者。為原病式。曲盡精微。其治法則與子和相出入者也。(青岩叢說)

王禕說:劉守真論述風火之病,以《內經》中「病機氣宜」十九條為基礎,建立了「原病式」,精妙地闡述了病理。其治療方法則與張子和的觀點有所出入。(出自《青岩叢說》)

張介賓曰。劉河間原病式所列病機。原出自內經至真要大論。蓋本論詳言五運六氣。盛衰勝復之理。而以病機一十九條。總於篇末。且曰。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寫之。虛者補之。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是可見所言病機。亦不過契運氣之大綱。而此中有無之求。虛實之異。

張介賓說:劉河間的「原病式」所列出的病機,源自《內經》中的「至真要大論」。這篇論述詳細闡明了五運六氣的盛衰、勝復之理,並在篇末總結了十九條病機,並指出:有者需求之,無者亦需求之,盛者需瀉之,虛者需補之,使之調達,以達到和諧。由此可見,所言病機不過是契合運氣的大綱,而其中「有無之求」與「虛實之異」至關重要。

最當深察。總惟以和平為貴也。故五常政大論。又詳言五運三氣之辨。則火之平氣。曰升明。火之太過。曰赫曦。火之不及。曰伏明。此虛實之辨。則有如冰炭之異。而內經不偏不倚之道。固已詳明若是。奈河間不能通察本經通旨。遂單採十九條中一百七十六字。演為二百七十七字。

最應該深入觀察的是,以和平為貴。所以《內經》中的「五常政大論」又詳細闡述了五運三氣的辨證。其中火氣平和則稱為「升明」,火氣過盛則稱為「赫曦」,火氣不及則稱為「伏明」。這些虛實的辨證,如同冰炭之別。而《內經》不偏不倚的道理,已經十分明確。可惜的是,劉河間不能通達《內經》的精髓,只摘取了「病機氣宜」十九條中的176字,演繹成277字的「原病式」。

不辨虛實。不察盛衰。悉以實火言病。著為原病式。以訖於今。夫實火為病。固為可畏。而虛火之病。尤為可畏。實火固宜寒涼去之。本不難也。虛火最忌寒涼。若妄用之。無不致死。矧今人之虛火者多。實火者少。豈皆屬有餘之病。顧可概言為火乎。歷觀唐宋以前。原未嘗偏僻若此。

繼自原病式出。而丹溪得之定城。遂目為至寶。因續著局方發揮。及陽嘗有餘等論。即如東垣之明。亦因之而曰。火與元氣不兩立。此後如王節齋戴原禮輩。則祖述相傳。遍及海內。凡今之醫流。則無非劉朱之徒。動輒言火。莫可解救。多致伐人生氣。敗人元陽。殺人於冥冥之中。

白話文:

不分清病人的虛實,不觀察疾病的盛衰,就一股腦地把所有病都歸咎於實火,並以此作為治療的模式,這種觀念一直延續至今。固然,實火為病的確可怕,但虛火之病更為可怕。實火固然可以用寒涼藥物去除,本不困難,但虛火最忌寒涼,若胡亂使用,無不致命。何況現今患虛火的人多,患實火的人少,怎麼能把所有病都說成是火呢?翻看唐宋以前的醫書,從未見過如此偏頗的說法。

自「原病式」出現之後,丹溪翁從定城學得此說,視之為至寶,並續著《局方發揮》等書,提出「陽常有餘」等觀點。就連醫術精湛的東垣先生也因此說:「火與元氣不能共存。」後來王節齋、戴原禮等人也都沿襲這種觀念,並傳播到全國各地。如今的醫界,大多是劉完素、朱丹溪的門徒,動不動就說火,無法有效救治病人,反而常常耗損人體元氣,傷人元陽,在不知不覺中奪人性命。

而莫之覺也。誠可悲矣。即間有一二特達。明知其非。而惜人陽氣。則必有引河間之說。而群吠之者矣。何從辨哉。矧病機為後學之指南。既入其門。則如夢不醒。更可畏也。醫道之壞。莫此為甚。誤謬之源。不可不察。(景岳全書)

李中梓曰。劉完素選述六書。發明亢制之理。洞如觀火。然偏主於熱。豈能盡六氣之變乎。遂令後世喜用寒涼。伐天和而罔悟。伊誰之咎也。(頤生微論)

四庫全書提要曰。素問元機原病式一卷。金劉完素撰。完素字守真。河間人。事蹟具金史方伎傳。是書因素問至真要論。詳言五運六氣。盛衰勝復之理。而以病機十九條中。採一百七十六字。演為二百七十七字。以為綱領。而反復辨論以申之。凡二寓余言。大旨多主於火。故張介賓作景岳全書。

白話文:

然而人們卻毫無察覺,實在令人悲痛。即使偶爾有那麼一兩個特別傑出的人,明知其道謬誤,但又捨不得損害人體陽氣,就會引用河間學說來辯解,招致眾人附和。要如何辨別真偽呢?更可怕的是,病機是後輩學習醫術的指南,一旦踏入歧途,就如同陷入夢境,難以清醒。醫道衰敗,莫過於此,錯誤的根源不可不察。

李中梓說,劉完素選編六書,闡明亢制之理,洞悉精髓,如同觀火般清晰。然而他過於偏重於熱,難道能完全概括六氣的變化嗎?結果導致後世醫生喜用寒涼,違背天地法則而不自知。這究竟是誰的過錯呢?

《四庫全書提要》記載,金代劉完素所著《素問元機原病式》一卷,完素字守真,河間人,其事蹟記載於《金史‧方伎傳》。本書根據《素問·至真要論》,詳細闡述五運六氣盛衰、勝復之理,並從「病機十九條」中選取一百七十六字,演繹為二百七十七字,作為綱領,反覆論證以詳加說明。書中包含兩段額外論述,其主要觀點多偏重於火。因此,張介賓撰寫《景岳全書》時,對此加以糾正。

攻之最力。然完素生於北地。其人秉賦多強。兼以飲食醇釀。久而蘊熱。與南方風土原殊。又完素生於金時。人情淳樸。習於勤苦。大抵充實剛勁。亦異乎南方之脆弱。故其持論。多以寒涼之劑。攻其有餘。皆能應手奏功。其作是書。亦因地因時。各明一義。補前人所未及耳。

醫者拘泥成法。不察虛實。概以攻伐戕生氣。譬諸檢譜角抵。宜其致敗,其過實不在譜也。介賓憤疾力排。盡歸其罪於完素。然則參桂誤用。亦可殺人。又將以是而廢介賓書哉。張機傷寒論有曰。桂枝下咽。陽盛乃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明藥務審證,不執一也。故今仍錄完素之書。

白話文:

王清任的《醫林改錯》主張以寒涼之劑治療疾病,認為北方人體質強健,飲食醇厚,容易積熱,因此需要用寒涼藥物來攻其有餘。他的醫學理論和南方醫家不同,也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然而,一些醫家過於拘泥於醫書成法,不分虛實,一味攻伐,導致病人死亡。介賓也因此批判完素,認為他的理論導致醫藥誤用。但實際上,任何藥物過度使用都有可能致命,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醫林改錯》的價值。正如張仲景所說,藥物應審證使用,不應執著於單一理論,因此我們依然應該保留《醫林改錯》這本書。

並著偏主之弊。以持其平焉。

〔薜氏(時平)註釋素問玄機原病式〕二卷,存

〔劉氏(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存

自序曰。夫醫道者。以濟世為良。以愈疾為善。蓋濟世者憑乎術。愈疾者仗乎法。故法之與術。悉出內經之玄機。此經固不可力而求。智而得也。況軒岐問答。理非造次。奧藏金冊。寶典深隱。生化玄文。為修行之徑路。作達道之天梯。得其理者。用如神聖。失其理者。似隔水山。

其法玄妙。其功深固。非小智所能窺測也。若不訪求師範。而自生穿鑿者,徒勞皓首耳。餘二十有五。志在內經。日夜不輟。殆至六旬。得遇天人。授酒美飲。若橡斗許。面赤若醉。一醒之後。目至心靈。大有開悟。衍其功療。左右逢原。百發百中。今見世醫多賴祖名。倚約舊方。

白話文:

同時存在著偏於一方的弊端,要靠維持平衡來解決。

《薜氏(時平)註釋素問玄機原病式》兩卷,現存。

《劉氏(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現存。

自序說:醫術的目的是救世濟人,治病救人。救世靠的是醫術,治病靠的是醫理。所以醫理和醫術都源自《內經》的玄妙奧秘。這部經書不是可以強求就能獲得的,需要智慧才能理解。況且軒轅黃帝和岐伯的問答,道理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的,隱藏在金玉一般的典籍中,寶典深奧隱晦。生化之理的玄妙文字,是修行的道路,通往大道的天梯。掌握了道理,運用起來就像神明一樣;不懂道理,就如同隔著山隔著水。

醫理玄妙,功效深遠,不是一般智慧的人所能窺探的。如果不去尋訪師範,自己鑽研,只會白白浪費時間。我二十五歲時就志在研究《內經》,日夜不停地學習,幾乎到了六十歲才遇到高人,得到美酒一杯,像橡斗那麼大,喝完之後臉紅如醉,醒過來之後,眼睛明亮,心靈通透,頓時大徹大悟。醫術精進,左右逢源,百發百中。現在看到很多醫生只靠祖先的名聲,依賴老舊的方子,…

恥問不學。特無更新之法。縱聞善說。反怒為非。嗚呼。患者遇此之徒。十誤八九。豈念人命死而不復者哉。仁者鑑之。可不痛歟。以此觀之。是未知陰陽變化之道。況木極似金。金極似火。火極似土。土極似木。故經曰。亢則害。承乃制。謂已亢極。反似勝己之化。俗流未知。

故認似作是。以陽為陰。失其本意。經所謂誅罰無過。命曰大惑。醫徒執迷。反肆傍識。縱用獲效。終無瞭然之語。其道難與語哉。僕見如斯。道述玄機。刊行於世者。已有宣明等三書。革庸醫之鄙陋。正俗論之舛訛。宣揚古聖之法則。普救後人之生命。今將餘三十年間。信如心手。

白話文:

不懂就應該要問,偏偏有些人固執己見,不願學習新知。即使聽見有道理的說法,也會反過來生氣指責,認為是錯誤的。可悲的是,病人遇到這種醫生,十次有八九次會被誤診。難道他們就不會想到,人死不能復生嗎?仁者應該以此為鑑,難道不感到痛心嗎?

從這裡可以看出,他們根本不懂陰陽變化的道理。要知道,木極似金,金極似火,火極似土,土極似木。所以《經》上說:「亢則害,承乃制」,意思是說,事物過於極端就會有害,而相反的元素才能制約它。也就是說,事物發展到極端,反而會轉化為對自己有利的因素。世俗之人不懂這些道理,只看到表面的相似,就以為是相同的,把陽當陰,完全錯失了本意。

《經》上說:「誅罰無過,命曰大惑。」醫術上有很多禁錮,但那些迷信的醫徒卻執迷不悟,反而依靠一些旁門左道,即使暫時有效,最終也無法真正明白道理。這種醫術是難以言傳的。我看到這種情況,就撰寫了《宣明》等三本書,闡述醫學的精髓,用來革除庸醫的淺陋,糾正世俗論述的錯誤,宣揚古聖先賢的醫學法則,普救後世人的性命。我將三十年的經驗和心得,傾注於書中,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

親用若神。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比物立象。直明真理。治法方論。裁成三卷。三十二論。目之曰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此集非崖略之說。蓋得軒岐要妙之旨。故用之可以濟人命。舍之無以活人生。得乎心髓。秘之篋笥。不敢輕以示人。非絕仁人之心。蓋聖人之法。不過當人。

未易授爾。彼之明者。當自傳焉。時大定丙午閏七月中元日。河間劉完素守真述。

楊威序曰。天興末。予北渡寓東源之長清。一日遇前太醫王慶先家。於几案間。得一書。曰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試閱之。乃劉高尚守真先生之遺書稿也。其文則出自內經中。摭其要而述之者。朱塗墨注。凡三卷。分三十二門。門有資次。合理契經。如原道則本性命之源。論脈則盡死生之說。

白話文:

此書如同神明之言,遠取天地萬物之理,近取人體之精髓,以物為例,立象喻意,直指真理。其治病之法,方論之精妙,皆已歸納於三卷,三十二論之中,名曰《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此集並非淺薄之說,而是承襲了軒轅、岐伯醫學精華。故用之可以救人於危難,舍之則無以活人。此乃我之心血,藏於箱櫃之中,不敢輕易示人。非我心狠,實乃聖人之法,需因人而異。

未易授予他人,有緣者自會得到傳授。此乃大定丙午年七月中元日,河間劉完素謹記於此。

楊威序曰:天興末年,我北渡至長清,一日拜訪前太醫王慶先家中。在書桌旁,發現一本書,名為《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試閱之,乃劉完素先生之遺稿。其文出自《內經》,取其精華而述之。朱砂墨注,分三卷,三十二門,門門相連,皆合乎經義。如論本性命之源,論脈則盡述死生之理,皆如大道一般。

攝生則語存神存氣之理。陰陽則講抱元守一之妙。病機則終始有條有例。治病之法。盡於此矣。本草則驅用有佐有使。處方之法。盡於此矣。至於解傷寒論。氣宜說曲盡前聖意。讀之使人廓然有醒悟。恍然有所發明。使六脈十二經。五臟六腑。三焦四肢。目前可得而推見之也。

後二十三篇。隨論出證。隨證出方。先後加減。用藥次第。悉皆蘊奧。精妙入神。嘗試用之。十十皆中。真良醫也。雖古人不是過也。雖軒岐復生。不廢此書也。然先生有序。序已行藏。言幼年己有直格宣明原病式三書。雖義精愨。然有不盡聖理處。今是書也復出。與前三書相為表裡。

白話文:

養生之道講究精神和氣的調養,陰陽學說則強調抱元守一的奧妙。疾病的機理有著始終明確的規律,治病方法皆涵蓋其中。藥材的運用則有主藥輔藥和引導藥,處方法則也盡在書中。至於《傷寒論》,以精妙的語言闡述前代聖賢的醫學精髓,讀者可豁然開朗,領悟其中奧妙,從而理解六脈、十二經、五臟六腑、三焦和四肢的相互關係。

後面的二十三篇論述,根據病症提出藥方,並依照病情加減藥物,用藥順序井然有序,皆蘊含著深刻的醫學智慧,精妙絕倫。實際運用這些方法,十之八九都能取得良好效果,可謂真正的良醫。即使古人復生,也無法超越此書。作者在序言中提到,他年輕時已著有《直格宣明原病式》三書,雖然內容精妙,但仍有不盡完善之處。《傷寒論》的問世,與前三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非曰後之醫者龜鑑歟。至如平昔不治醫書者得之。隨例驗證。度己處藥。則思亦過半矣。予謂是書。雖在農夫工販。緇衣黃冠儒宗。人人家置一本可也。若已有病。尋閱病源。不至亂投湯劑。況醫家者流者哉。惜哉。先生卒。書不世傳。使先生之道。竊入小人口。以為己書者有之。

予憫先生道。屏翳於茆茨荊棘中。故存心精較。今數年矣。命工鏤版。擬廣世傳。使先生之道。出於茆茨荊棘中。亦起世膏肓之一端也。歲辛亥正月望日。大滷楊威序。

寧獻王序略曰。是書者。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丙午。守真所撰之書也。時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焉。始守真蘄惜無傳。至胡元憲宗元年辛亥。乃宋理宗淳祐十一年也。相去六十五年矣。大滷楊政亨謂天下之寶。當與天下共之。不可私也。乃鋟諸梓。惜乎古板於兵燹不存。久矣。

白話文:

這本書是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西元1186年)由守真所著,當時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西元1186年)。守真擔心這本書失傳,直到元憲宗元年辛亥年(西元1298年),也就是宋理宗淳祐十一年,相隔六十五年,大滷楊政亨認為這本書是天下珍寶,應該與天下人分享,不可私藏,於是刻版印行。可惜的是,古板在戰火中毀壞,已經很久了。

世無其傳。今命工重刊既完。必用序以紀其實。姑書於篇端云。或曰。不書中國之正朔。而用金虜之正者何。當宋季也。河間為金虜所有而執用之故也。歲在宣德辛亥。三月初二日丙寅。臞仙書。

李濂曰。劉守真晚年著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凡三卷。分三十二門。首原道原脈攝生。以及於處方用藥。君臣佐使之法。無所不備。而秘藏籄笥。不以示人。(醫史)

李時珍曰。張元素病機氣宜保命集四卷。一名活法機要。後人誤作河間劉完素所著。偽撰序文詞。調於卷首。以附會之。

四庫全書提要曰。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金張元素撰。元素字潔古。易州人。八歲應童子舉。二十七試進士。以犯廟諱。下第乃去。而學醫。精通其術。因抒所心得。述為此書。凡分三十二門。首原道原脈。攝生陰陽諸論。次及處方用藥。次第加減。君臣佐使之法。於醫理精蘊。

白話文:

這本書原本沒有流傳下來,如今命人重新雕刻印刷完成,一定要寫一篇序言來記錄此事,就先寫在卷首吧。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不寫中國的年號,而用金朝的年號呢?這是因為宋朝末年,河間地區被金朝佔領,當時人們被迫使用金朝的年號。這本書是在宣德辛亥年三月初二日丙寅日寫的,由臞仙所寫。

李濂說:劉守真晚年寫了《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分為三十二門,從道家、脈學、養生開始,一直到處方用藥,君臣佐使之法,都應有盡有。但他卻把它藏起來,不讓別人看。

李時珍說:張元素的《病機氣宜保命集》四卷,又名《活法機要》,後人誤以為是河間劉完素所寫,並偽造了序文,放在卷首,以便附會。

《四庫全書提要》說:《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是金朝張元素所寫。元素字潔古,是易州人,八歲就參加了童子考試,二十七歲參加進士考試,因為犯了廟諱而落榜,於是離開仕途,學習醫術。他精通醫術,把自己的心得寫成這本書。全書分為三十二門,從道家、脈學、養生、陰陽等理論開始,接著講處方用藥,依次加減,君臣佐使之法,書中精華盡在其中。

闡發極為深至。其書初罕傳播。金末楊威始得其本刊行。而題為河間劉完素所著。明初寧王權重刊。亦沿其誤。並偽撰完素序文詞。調於卷首。以附會之。至李時珍作本草綱目。始糾其謬。而定為出於元素之手。於序例中。辨之甚明。考李濂醫史。稱完素嘗病傷寒八日。頭痛脈緊。

嘔逆不食。元素往候。令服某藥。完素大服其言遂愈。元素自此顯名。是其造詣深邃。足以自成一家。原不必托完素以為重。今特為改正。其偽託之序。亦並從刪削焉。

按線溪野老劉守真三消論跋云。麻徵君寓汴梁日。訪先生後裔。就其家。得三消論氣宜病機之書。又杜思敬濟生拔萃。稱東垣活法機要。與潔古家珍。及劉守真保命。大同小異。考徵君則麻九疇。為張子和友。乃在當時。其言若此。與楊序所謂先生卒。書不世傳。屏翳於茆茨荊棘中者符。

白話文:

這本書的內容極其深奧,一開始很少流傳。金朝末年楊威才得到原本並出版,卻誤題為河間劉完素所著。明朝初期寧王權勢很大,重新出版時也沿襲了這個錯誤,並且偽造了劉完素的序文放在卷首,以作附會。直到李時珍寫《本草綱目》時,才糾正了這個錯誤,確定是出自元素之手。他在序例中辨明了這一點。據李濂的醫史記載,劉完素曾患傷寒八天,頭痛脈緊、嘔吐不食,元素前去看望他,讓劉完素服用某種藥物,劉完素十分相信元素的話,病就好了。從此元素名聲大噪,可見其醫術精深,足以獨樹一幟,原本不必借助劉完素的名聲來抬高身價。現在特地糾正這個錯誤,並將偽造的序文刪去。

根據線溪野老劉守真所作《三消論跋》記載,麻徵君在汴梁時,曾拜訪元素的後裔,在其家中得到《三消論氣宜病機》一書。此外,杜思敬的《濟生拔萃》也提到東垣活法機要與潔古家珍、劉守真保命等著作,內容大同小異。考證得知,麻徵君即麻九疇,是張子和的朋友,他當時就說過類似的話。這些與楊序所言“先生去世後,其書失傳,隱沒在茅草荊棘之中”的說法相符。

杜思敬編書。在於元延祐二年。時八十一歲。其生距守真之時。未為遼闊。則是書之出自守真。斷可知矣。且其所述方論。與宣明論原病式相出入。李時珍有何所證。以為張元素之書。夫元素所著。雖佚不可見。東垣李明之嘗從受其法。則讀明之諸書。以溯源委。其理趣判然。

與是書不同。元素子璧。著有保命集論類要。時珍豈非以此相混者耶。提要未察此義。隨襲其謬。並以序文詞。稱寧王偽撰。郢書燕說。莫甚此焉。活法機要。為李明之所著。時珍又只是書一名。實為歧誤。

〔三消論〕一卷,存

線溪野老跋曰。三消之論。劉河間之所作也。因麻徵君寓汴梁。暇日訪先生後裔。或舉教醫學者。即其人矣。徵君親詣其家。求先生平昔所著遺書。乃出三消論。氣宜病機二書。未傳於世者。又多不全。止取三消論。於卷首增寫六位臟象三圖。其餘未遑潤色。即付友人穆子昭。

白話文:

杜思敬編寫這本書是在元延祐二年,當時他八十一歲。他出生時間距離守真先生的年代並不算遙遠,所以這本書出自守真先生之手,可以斷定。而且書中所論述的方論,與宣明論原病式的內容互相出入。李時珍為何要斷定這是張元素的書呢?雖然元素的著作已經失傳,我們無法見到。但東垣李明曾經師承元素的醫術,我們可以透過閱讀李明的著作,追溯醫理的源頭,就能清楚地看出兩者之間的差異。

這本書與元素的兒子璧所著的《保命集論類要》並不相同。李時珍是否因為將兩者混淆在一起了呢?提要沒有察覺到這個問題,就隨便沿襲了錯誤的說法,並且在序文中稱寧王是偽造了這本書,這就好像郢書燕說,實在是太過於離譜了。至於《活法機要》,是李明所著。李時珍將這本書的名字寫錯了,也是一個錯誤。

《三消論》一卷,現存。

線溪野老跋曰:關於三消的論述,是劉河間所寫的。當時麻徵君住在汴梁,閒暇時拜訪了劉河間的後代,其中有教授醫學的人。徵君親自拜訪了他們家,請求查看劉先生生前所著的遺書,於是就拿出了《三消論》、《氣宜病機》兩本書。但這些書並沒有流傳於世,而且很多內容也不完整。於是就只取了《三消論》,在卷首增加了六位臟象三圖,其他的內容沒有時間潤色,就交給友人穆子昭。

子昭乃河間門人。穆大簧之後也。時覓官於京師。方且告因徵君。欲因是而惠之。由是余從子昭。授得一本。後置兵火遂失其傳。偶於鄉人霍司承君祥處。復見其文。然傳寫甚誤。但依仿而錄之。以付後之學者。詳為刊正云。時甲辰年冬至日。線溪野老書。

〔靈秘十八方〕佚

按上見於古今醫統。

〔張氏(元素)家珍〕一卷,未見

按上見於菉竹堂書目。

〔醫學啟源〕讀書敏求記三卷,未見

錢曾曰。金易水張元素著。潔古治病。不用古方。刻期見效。劉守真嘗病傷寒。潔古診其脈。而知其用藥之差。守真大服。自是名滿天下。是書採輯素間五運六氣。內經治要本草而成。其門下高弟李明之請蘭泉張建吉甫。序於卷首。

白話文:

子昭是河間人,穆大簧的後代。當時他在京城尋求官職,想要藉此向徵君表達自己的意願,希望徵君能予以幫助。因此,我跟著子昭,得到了一本書。後來因為戰亂,這本書就失傳了。偶然間,我在鄉人霍司承君祥那裡,再次看到了這本書的內容。但是,傳抄的版本有很多錯誤。我只能根據殘缺的版本,盡力把它記錄下來,留給後來的學者。希望能詳細校對,把它整理完整。這是在甲辰年冬至那天,線溪野老寫的。

「靈秘十八方」佚失,據說收錄在《古今醫統》中。

「張氏(元素)家珍」一卷,尚未見過。據說收錄在《菉竹堂書目》中。

「醫學啟源」讀書敏求記三卷,尚未見過。

錢曾說,這本書是金易水張元素所著,主張潔古治病,不用古方,能迅速見效。劉守真曾經患傷寒,張元素診脈後,指出他用藥的錯誤,劉守真服藥後病癒,從此張元素名聲大噪。這本書收集了素問、五運六氣、內經治要、本草等書籍的精華。張元素的得意門生李明,請蘭泉張建吉甫為這本書寫序。

〔張氏(璧)醫學新說〕佚

按上見於醫學源流。

〔張氏(從正)儒門事親〕三卷,存

頤齋引曰。醫之為道尚矣。自本草靈素之書作。而傳之者。代不乏人。和緩以降。若越人。若淳于。若張若華。皆明其理。神其術。而能濟眾於夭閼者也。然其著書垂世。為醫流之指南者。獨長沙公而已。爾後百論千方。紛然雜出。覽之者。但若可採用之。則莫適所從。求其洞達是理。

而□□夫至要者。殆若晨星。然近世惟河間劉守真深得長沙遺意。故能以斯道。鳴乎大定明昌。南渡以來。宛丘張子和出。專探歷聖之心。□發千載之秘。辨實於虛。識燠於寒。以至陰陽之所以造化。運氣之所勝復。風土之異宜。形神之殊稟。無一不究其極。凡所拯療。如取如攜。

白話文:

張氏的《璧醫學新說》一書失傳了,只在醫學史料中有所記載。《張氏(從正)儒門事親》三卷現存。頤齋引述道:醫學之道非常重要,自從《本草》、《靈素》等著作問世後,傳承醫術的人代代不絕,像越人、淳于、張仲景、華佗等等,都精通醫理,技藝高超,能夠救治眾人於危難之中。然而,將醫學理論著述流傳後世,成為醫學界指南的,只有張仲景一人。後世雖然出現了許多醫論和方劑,但眾說紛紜,令人難以分辨,想要找到真正精通醫理的著作卻如同大海撈針。

雖然如此,還是有一些醫學著作值得我們學習,例如河間劉守真就深得張仲景的真傳,在金代大定、明昌年間以醫術聞名。南宋時期,宛丘張子和出現,專注探討歷代醫學家的精髓,揭示千古醫學奧秘,精通實證與虛證,了解溫熱與寒涼,並且對陰陽造化、運氣變化、風土差異、形神稟賦等都研究透徹。他治療疾病如同探囊取物,效果顯著。

識者謂長沙河間。復生於斯世矣。興定中。召補太醫。居無何求去。蓋非好也。於是退而從麻徵君知幾常公仲明輩。日遊埊上。相共講明奧義。辨析至理。深悼傳習之弊。力矯而正緒。遂以平日所著論議。及嘗試之效。緝為一卷。命曰儒門事親。其意以謂非吾儒不能明辨而是正之。

以傳於天下後世也。是□之成。一法一論。其大義皆子和發之。至於博之以文。則徵君所不辭專。議者咸謂非宛丘之術。不足以稱徵君之文。非徵君之文。不足以弘宛丘之術。所以世稱二絕。而尤為難得歟。惜其真本為徵君藏於名山中。不可復見。今之板行者。尚為錯亂疑闕。

白話文:

識者認為,長沙河間,又重回人間了。興定年間,他被召補為太醫,不久便請求離去,並不是因為他不喜歡這個職位。於是,他退隱山林,與麻徵君知幾、常公仲明等人交往,每天在山坡上遊玩,共同探討醫學的深奧義理,辨析至理,對醫學傳習的弊端深感痛惜,努力矯正醫學的脈絡。他將自己平日的著作和醫藥試驗的成果整理成一卷,命名為《儒門事親》,意思是只有儒家才能明辨醫學的真諦並加以矯正,希望將此書傳播到天下後世。

這本書的結構完整,每一個章節、每一個論點,都蘊含著深奧的醫理和精妙的醫術。至於文章的文采,則是由徵君精心雕琢而成。評論家都認為,沒有宛丘的醫術,就無法配得上徵君的文章;沒有徵君的文章,也無法弘揚宛丘的醫術。因此,世人稱讚這本書醫術和文采雙絕,實為難得。可惜的是,本書的真本被徵君藏於名山之中,如今已不可見。市面上流通的版本,仍然存在著錯亂和缺漏。

殆傳者之過也。嗚呼。術業如子和。不得居中以司天下之命。而躋之壽域。徒使之卒□□□其書又□殊博雅君子手。而傳之者。或失其真。又不能無遺恨。此予所以屢嘆而深惜之。異時有好事。購得真本。重刊而行之。俾學者獲睹完□。以惠天下後世。則子和為不死矣。歲在單閼陽月晦日。

頤齋引。

金史本傳曰。張從正。字子和。睢州考城人。精於醫。貫穿素難之學。其法宗劉守真。用藥多寒涼。然起疾救死多取效。古醫書有汗下吐法。亦有不當汗者。汗之則死。不當下者。下之則死。不當吐者。吐之則死。各有經絡脈理。世傳黃帝岐伯所為書也。從正用之最精。號張子和汗下吐。

白話文:

這大概是傳抄者的錯誤。唉,術業有專攻啊,他沒辦法居於中心掌控天下人的性命,把他們帶往長壽之境,反而讓他們死於非命。而且他的著作又特別博大精深,君子們手抄傳承,卻可能失真,實在令人遺憾。因此我多次感嘆並深感惋惜。希望未來有好事者能購得真本,重新刊印流傳,讓後世學者得以見識完整內容,造福天下,這樣子和就等於不朽了。這是在單閼年,陰曆月底的日子寫的。

頤齋引述。

《金史》本傳記載:張從正,字子和,睢州考城人,精通醫術,貫通古代醫學理論,他的醫術以劉守真為宗,用藥多偏寒涼,但救治疾病、起死回生效果顯著。古醫書記載有汗法、下法、吐法,但也有不適合汗者,汗之則死;不適合下者,下之則死;不適合吐者,吐之則死。各有其經絡脈理,相傳是黃帝和岐伯所著。張從正精通這些方法,因此被稱為「張子和汗下吐」。

妄庸淺術。習其方劑。不知察脈原病。往往殺人。此庸醫所以失其傳之過也。其所著。有六門三法之目。存於世云。

劉祁曰。張子和為人放誕無威儀。頗讀書作詩嗜酒。久居陳。遊余先子門。後召入太醫院。旋告去。隱然名重東州。麻知幾九疇與之善。使子和論說其術。因為文之。有六門三法之目。將行於世。會子和知幾相繼死。迄今其書存焉。(歸潛志)

朱震亨曰。愚閱張子和書。惟務攻擊。其意以為正氣不能自病。因為邪所客。所以為病也。邪去正氣自安。因病有在上在中在下。深淺之不同。立為汗吐下三法以攻之。初看其書。將謂醫之法盡於是矣。後因思內經有謂之虛者。精氣虛也。謂之實者。邪氣實也。其邪所客。必因正氣之虛。

白話文:

那些不學無術的庸醫,只會死記硬背藥方,卻不懂得診察脈象,了解病根,往往因此害死病人。這就是庸醫失傳醫術的過失。他們寫的書,標題叫做《六門三法》,流傳於世。

劉祁說:張子和為人放蕩不羈,沒有禮儀規矩,喜歡讀書寫詩,嗜酒如命。他在陳州住了很久,曾拜訪我父親的朋友,後來被召進太醫院,不久後就辭職離開,隱居在東州,名聲遠播。麻知幾九疇與張子和交好,請張子和闡述他的醫術,並為他寫成文章,標題叫做《六門三法》,打算傳世。後來張子和與麻知幾相繼去世,他們的著作至今依然流傳著。(出自《歸潛志》)

朱震亨說:我讀過張子和的書,他只會一味地攻擊疾病,認為正氣不會自己生病,都是邪氣入侵導致的。邪氣去除,正氣自然就會恢復。根據病症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種,以及深淺之分,因此制定了汗、吐、下三法來攻邪。剛開始看他的書,就覺得醫術的精髓都在這裡了。後來我仔細思考《內經》中所說的“虛者,精氣虛也;實者,邪氣實也”,認為邪氣入侵,必然是正氣虛弱造成的。

然後邪得而客之。苟正氣實。邪無自入之理。由是於子和之法。不能不致疑於其間。又思內經有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又思仲景有言。病當汗解。診其尺脈澀。當與黃耆。建中湯補之。然後汗之。於是以子和之書。非子和之筆也。馳名中土。其法必有過於明輩者。

何其書之所言。與內經仲景之意。若是之不同也。(格致餘論)

李濂曰。張子和與麻知幾常仲明輩。日遊埊水之上。講明奧義。辨析玄理。遂以平日聞見。及嘗試之效。輯為一書。名之曰儒門事親。以為惟儒者能明辨之。而事親者。不可以不知也。是書凡十四卷。蓋子和草創之。知幾潤色之。而仲明又摭其遺。為治法心要。兵塵鴻洞。藏諸查牙空穴中。

白話文:

然而邪氣一旦入侵人體,就必須設法驅逐它。只要正氣充足,邪氣便無從侵入。因此,對於張子和提出的「子和之法」,我不得不產生一些疑問。我又想起《內經》中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另外,張仲景也曾說:「疾病當汗解,診其尺脈澀,當與黃耆、建中湯補之,然後汗之。」由此看來,這本《儒門事親》雖然以「子和之法」命名,但實際上並非張子和親筆所著。這本書在中原地區聲名遠播,其方法必然有超過其他醫家之處。

那麼,這本書所言,為何與《內經》和張仲景的觀點如此不同呢?

李濂說:張子和、麻知幾和常仲明等人,經常在埊水之上遊玩,一起探討醫學奧妙,辨析醫理精髓。他們將平日的見聞和臨床經驗整理成書,命名為《儒門事親》,認為只有儒者才能明辨醫理,而孝敬父母的人更不能不懂醫學。這本書共有十四卷,是張子和草創,麻知幾潤色,常仲明又拾遺補缺,將治病方法的精華整理成《治法心要》,藏在一個隱蔽的地方。

幸而復出人間。謂非鬼神呵護之力可乎。其中妙論精義。不可縷述。善讀者當自得之。

朱撝曰。張子和。宛丘人。氏張。戴人是也。有儒門事親。書三十篇。十形三療一帙。治病百法一帙。三複指迷一帙。治法心要一帙。三法六門世傳方一帙。

四庫全書提要曰。儒門事親十五卷。金張從正撰。從正字子和。號戴人。睢州考城人。興定中。召補太醫。尋辭去。事蹟具金史方伎傳。從正與麻知幾常仲明輩。講求醫理。輯為此書。劉祁歸潛志。稱麻知幾九疇與之善。使子和論其術。因為文之。則此書實知幾所記也。其例。

有說。有辨。有記。有解。有誡。有箋。有詮。有式。有斷。有論。有疏。有述。有衍。有訣。有十形三療。有六門三法。名目頗碎。而大旨主於用攻。其曰儒門事親者。則以為惟儒者能明其理。而事親者當知醫也。從正宗河間劉守真。用藥多用寒涼。其汗吐下三法。當時已多異議。

白話文:

很幸運地又回到了人間,這不是鬼神庇護的力量又是什么呢?书中妙論精義,不可一一细述,善於阅读的人自然能够领会。

朱撝说:张子和,宛丘人,姓張,号戴人。他寫了一本《儒門事親》,共三十篇,其中包括《十形三療》、《治病百法》、《三複指迷》、《治法心要》、《三法六門世傳方》等。

《四库全书提要》说:《儒门事亲》十五卷,是金朝张从正撰写。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兴定年间,被召入宫中担任太医,不久就辞去了官职。他的事迹记录在《金史·方伎传》中。从正与麻知幾、常仲明等人一起研究醫理,编撰了这本书。刘祁在《归潜志》中说,麻知幾与张子和关系很好,让张子和解释他的醫术,并为他写文章。由此可见,这本书其实是麻知幾记录的。

这本书的结构,包括说、辨、記、解、誡、箋、詮、式、斷、論、疏、述、衍、訣、十形三療、六門三法,内容十分丰富。但总体上是以攻为主。书名叫做《儒门事亲》,是说只有儒者才能明白醫理,而孝敬父母的人应该懂得醫术。从正师承河间刘守真,用药多以寒涼为主。他的汗吐下三法,当时已经有很多争议。

故書中辨謗之處為多。丹溪朱震亨亦譏其偏。後人遂並其書置之。然病情萬狀。各有所宜。當攻不攻。與當補不補。厥弊維均。偏執其法固非。竟斥其法亦非也。惟中間負氣求勝。不免過激。欲矯庸醫恃補之失。或至於過直。又傳其學者。不知察虛實。論病久暫。概以峻利施治。

遂致為世所藉口。要之未明從正本意耳。

按醫統正脈中所輯。是書凡十四卷。以嘉靖中邵伯崖刊本為祖者。原繫於一部叢書。蓋所謂儒門事親。止其前三卷。其他麻知幾並弟子輩。述子和之說。以所編也。歸潛志曰。麻九疇知幾。初名文純。易州人。晚更好醫方。與名醫張子和遊。盡傳其學。為文精密功健。詩尤奇峭。

白話文:

這本書裡有很多錯誤和偏頗之處,丹溪朱震亨也批評它過於偏執。後人就將它束之高閣,不再重視。然而,病情千變萬化,各有適合的治療方法,該攻則攻,該補則補,過與不及都會造成弊端。執著於某種方法固然不可取,但完全否定它也不合理。這本書的作者可能為了強調自己的觀點,過於激進,想要糾正庸醫過於依賴補法的錯誤,結果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而且,傳承它學說的人不善於辨別虛實,不論病程長短,一律使用峻厲的治療方法,

因此造成世人以此書為藉口。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沒有明白作者的本意。

據醫統正脈所載,這本書共十四卷,以嘉靖年間邵伯崖刊本為祖本。原先它屬於一部叢書,所謂的儒門事親只包含前三卷。其餘部分是麻知幾及其弟子們所編,記載了張子和的學說。歸潛志記載,麻九疇知幾,原名文純,易州人,晚年喜好醫方,與名醫張子和交往,完整繼承了張子和的醫學,文章精煉,功力深厚,詩歌風格尤為奇特峭拔。

妙處似唐人。西京伊良子氏藏元中統中高鳴刻本儒門事親。亦三卷。先子仍據朱好謙心印紺珠。訂其篇目。述之於所著醫賸。今原其說,更據醫方類聚各證門所列。以加詳核。識於下。使人知其舊觀。

〔治病百法〕二卷,存

按邵氏刊本。第四第五兩卷。是也。

〔十形三療〕三卷,存

劉純曰。廣陵丘克容先生云。今醫之專門於劉張者。率以發汗吐下施治。蓋本諸張子和十形三療。若曰風寒暑濕燥火。內傷外傷。內積外積。視其中人身之上若下。必三法之可已。果子和之遺意歟。何其與內經仲景之言。大不相似也。內經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又曰。

白話文:

這本書的優點如同唐朝人所著。西京伊良子氏收藏的元朝中統年間高鳴刻本《儒門事親》,也是三卷。我的父親依據朱好謙的《心印紺珠》,整理了它的篇目,並在自己的醫學著作《醫賸》中描述了它。現在我根據它原本的說法,再參照《醫方類聚》各證門的記載,進一步詳細審核,並把它記錄下來,讓大家了解它原本的觀點。

《治病百法》兩卷,現存。

按照邵氏刊本,第四卷和第五卷是這個內容。

《十形三療》三卷,現存。

劉純說:廣陵丘克容先生說,現在專注於劉、張醫學的醫生,大多以發汗、吐下作為治療方法。這大概就是源於張子和的《十形三療》。他說,無論是風寒暑濕燥火,內傷外傷,內積外積,觀察患者的病情,無論是上焦、中焦還是下焦,都可以用這三種方法來治療。真的是張子和的遺意嗎?怎麼跟《內經》和仲景的說法差別這麼大?《內經》不是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嗎?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邪盛而實。當寫三法。或可以也。精奪而虛當補。將無他治歟。第曰木鬱則達之。火鬱則發之。土鬱則奪之。金鬱則泄之。水鬱則折之。是以發汗吐下之別稱也。向使此無彼。曷果例用歟。仲景治外感。分六經。別腑臟。亦嘗發汗吐下也。而太陽有解肌。

少陽則三禁。並病用刺法。豈無其故歟。子和亦曰。不讀本草。焉知藥性。又曰。識病得法。工中之甲仗。三法療十形。又何必知藥性。求得法哉。豈子和真書。亡於金源氏之南遷。此特後人附會其說。而執迷妄意者。遂以鹵莽之言。為的確之論。甚至認虛為實。假寒為燠。

其於適事為故。與夫各安其氣之說。略不加究。志古之士。獨無憾焉。

白話文:

身體虛弱就應該補充,身體強壯就應該排泄。外邪入侵導致身體強壯,應該採用三種方法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精氣不足導致身體虛弱,應該補充,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治療。如果木氣鬱結,就應該疏通;火氣鬱結,就應該發散;土氣鬱結,就應該泄瀉;金氣鬱結,就應該宣泄;水氣鬱結,就應該折損。這就是發汗、吐瀉等不同治療方法的由來。如果沒有這些方法,如何根據病症選擇合適的治療呢?張仲景治療外感,把病症分為六經,辨別臟腑,也經常使用發汗、吐瀉的方法。比如太陽病,要解肌散寒;少陽病,要三禁,並使用針灸療法。這些都是有道理的。和子也說過,不讀《本草綱目》,怎麼能了解藥物的特性呢?又說,識別病症掌握方法,是醫術的武器。三種方法治療十種病症,又何必一定要了解藥物的特性呢?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了。難道和子的著作真的在金元南遷時期遺失了嗎?這不過是後人附會他的說法,執迷不悟的人,就用這種草率的言論,當作確切的論點。甚至把虛弱當成強壯,把寒症當作熱症。他們對這些謬誤不加探究,對自己一知半解的說法也不反省,真是可悲。

按邵柏崖刊本。第六第七第八三卷。是也。子和受法於劉守真。藥多用寒涼。金史並歸潛志備述之。則是書出自子和。亦不可疑。朱彥修劉宗厚律以自家之說為後人所附會。殆屬偏執。

〔雜記九門〕一卷,存

按邵氏刊本第九卷。是也。

〔撮要圖〕一卷,存

按邵氏刊本第十卷。是也。

〔治病雜論〕一卷,存

按邵氏刊本第十一卷。是也。

〔三法六門〕一卷,存

按邵氏刊本第十二卷。是也。

〔治法心要〕一卷,存

按邵氏刊本第十三卷。是也。據醫史。是書系常仲明摭子和遺說。而錄成者也。

〔世傳神效名方〕一卷,存

白話文:

根據邵柏崖刊本,第六、第七、第八、第三卷皆為真本。子和的醫術受劉守真傳授,藥方多用寒涼,金史和潛志都記載了這些。因此,此書出自子和,並無疑義。朱彥修和劉宗厚用自家之說為後人附會,這屬於偏執之見。

《雜記九門》一卷,現存。

根據邵氏刊本第九卷,為真本。

《撮要圖》一卷,現存。

根據邵氏刊本第十卷,為真本。

《治病雜論》一卷,現存。

根據邵氏刊本第十一卷,為真本。

《三法六門》一卷,現存。

根據邵氏刊本第十二卷,為真本。

《治法心要》一卷,現存。

根據醫史記載,此書系常仲明擷取子和遺說而整理成書。

《世傳神效名方》一卷,現存。

按邵氏刊本第十五卷。是也。

〔三複指迷〕一卷,佚

〔張氏經驗方〕國史經籍志二卷,佚

〔李氏(杲)內外傷辨惑論〕醫藏目錄三卷,存

自序曰。僕幼自受難素於易水張元素先生。講誦既久。稍有所得。中年以來。更事頗多。諸所診治。坦然不惑。曾撰內外傷辨惑論一篇。以證世人用藥之誤。陵谷變遷。忽成老境。神志既惰。懶於語言。此論束之高閣十六年矣。崑崙範尊師曲相獎借。屢以活人為言。謂此書果行。

使天下之人。不致夭折。是亦仁人君子。濟人利物之事。就令著述不已。精力衰耗。書成而死。不愈於無益而生乎。予敬受其言。僅力疾成之。雖未為完備。聊答尊師慈憫之志。師。宋文正公之後也。丁未歲重九日。東垣老人李杲明之題。

白話文:

根據邵氏刊本第十五卷記載,的確如此。

《三複指迷》一卷,已失傳。

《張氏經驗方》記載於《國史經籍志》,共二卷,也已失傳。

《李氏(杲)內外傷辨惑論》記載於《醫藏目錄》,共三卷,現存。

作者自序中寫道:我年幼時師從易水張元素先生學習醫術,多年來勤學苦練,有所收穫。中年之後,行醫經驗豐富,對各種疾病的診治都得心應手,從未迷惑。我曾寫過一篇《內外傷辨惑論》,用以糾正世人用藥的錯誤。時光飛逝,轉眼已到老年,精力衰退,不願多言。這篇論文被束之高閣十六年了。我的師父範尊師一直鼓勵我,希望我將這本書出版,救治更多病人。他說,如果這本書能幫助天下人免於夭折,也算是仁人君子濟世利民的事。即使寫作耗費心力,死後留名,也比無所作為地活着更有意義。我敬佩師父的慈愛之心,強忍病痛,完成這本書。雖然它並不完美,但算是對師父期望的回應。師父是宋文正公的後裔。丁未年重陽節,東垣老人李杲題寫了這段話。

四庫全書提要曰。內外傷辨惑論三卷。金李杲撰。杲字明之。自號東垣老人。真定人。嘗以納資得官。監濟源稅。案元硯堅作東垣老人傳。稱杲以辛亥年卒。年七十二。則當生於世宗大定二十年庚子。金亡時年五十五。入元十七年乃終。故舊本亦或題元人。而元史亦載入方伎傳也。

初杲母嬰疾。為眾醫雜治而死。迄莫知為何證。杲自傷不知醫理。逐捐千金。從易州張元素學。盡得其法。而名乃出於元素上。卓為醫家大宗。是編髮明內傷之證。有類外感。辨別陰陽寒熱有餘不足。而大旨總以脾胃為主。故特製補中益氣湯。專治飲食勞倦。虛人感冒。法取補土生金。

白話文:

《四庫全書提要》記載:「《內外傷辨惑論》三卷,金代李杲撰。杲字明之,自號東垣老人,真定人。曾以納資得官,監濟源稅。據元代硯堅所著《東垣老人傳》記載,杲於辛亥年逝世,享年七十二歲。由此可推算,他出生於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庚子年。金朝滅亡時,他五十五歲,入元十七年後才去世。因此,舊本中也有人將他列為元代人,而《元史》亦將他收錄於方技傳中。」

李杲幼時,母親因病醫治無效而亡,他一直不明病因,深感自己不懂醫術。於是,他捐出千金,拜師易州的張元素學習醫術,並完全掌握了張元素的醫學精髓。李杲的名氣也因此超越了張元素,成為醫學界的重要流派。

這本書主要闡述了內傷病症,與外感疾病相似,並且對陰陽寒熱、虛實等方面進行了辨別。但總體而言,李杲重視脾胃,認為脾胃是人體的根本。因此,他特別創制了[補中益氣湯],專門治療飲食勞倦、體虛感冒等病症。其藥理取補土生金之法。

升清降濁。得陰陽生化之旨。其闡發醫理。至為深微。前有自序。題丁未歲。序中稱此論束之高閣十六年。以長曆推之。其書蓋出於金哀宗之正大九年辛卯也。

〔脾胃論〕國史經籍志三卷,存

元好問序曰。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八風之邪,中人之高者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謂水穀入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溜於腸胃。飲食不節。而病者也。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膚筋脈。必從足始者也。內經說百病皆由上中下三者。及論形氣兩虛。即不及天地之邪。

乃知脾胃不足。為百病之始。有餘不足。世醫不能辨之者。蓋已久矣。往者。遭壬辰之變。五六十日之間。為飲食勞倦所傷而歿者。將百萬人。皆謂由傷寒而歿。後見明之辨內外傷。及飲食勞倦傷一論。而後知世醫之誤。學術不明。誤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明之既著論矣。

白話文:

升清降濁,是醫學中陰陽生化原理的精髓,其闡述的醫理非常深奧。作者在序文中提到,這篇論述已經塵封十六年,根據當時的曆法推算,這本書應該寫於金哀宗正大九年辛卯年。

《脾胃論》共三卷,現已收入《國史經籍志》。元好問在序中指出,天地的邪氣會侵害人體五臟,其中以八風之邪對人體的危害最大。水穀的寒熱也會影響人體的六腑,食物進入胃部後,其精氣會上升到肺部,濁氣則留在腸胃。飲食不節則容易生病。地面的濕氣會損害人體的皮膚、筋脈,通常從足部開始。

《內經》中提到百病皆由上中下三者引起,並論述了形氣兩虛,但卻沒有提及天地之邪。由此可知,脾胃虛弱是百病之源,無論是脾胃虛弱還是過盛,世醫都無法準確辨別,這已經是長期存在的弊病。

作者在壬辰之變期間,目睹了五六十天內,數百萬人因飲食勞倦而亡,皆被誤認為是傷寒而死。後來,作者讀了明之的《內外傷論》和《飲食勞倦傷論》後,才明白世醫的誤診,學術不明,誤人如此之深,令人痛心。明之已經著述論證,希望世人能以此為鑑。

且懼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著脾胃論丁寧之。上發二書之微。下祛千載之惑,此書果行。壬辰藥禍。當無從而作。仁人之言。其意博哉。己酉七月望日。遺山元好問序。

羅天益後序曰。黃帝著內經。其憂天下後世。可謂厚且至矣。秦越人述難經以證之。傷寒為病最大。仲景廣而論之。為廣世法。至於內傷脾胃之病。諸書雖有其說。略而未詳。我東垣先生作內外傷辨。脾胃論。以補之。先生嘗閱內經所論。四時皆以養胃氣為本。宗氣之道。內谷為寶。

蓋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沖和百脈。頤養神明。利關節。通九竅。滋志意者也。或因飲食失節。起居不時。妄作勞役。及喜怒悲愉。傷胃之元氣。使營運之氣減削。不能輸精皮毛經絡。故諸邪乘虛而入。則疢動於體。而成痼疾。致真氣薾然而內消也。

白話文:

因為擔心世俗的偏見會阻礙人們突然領悟,所以元好問特意寫了《脾胃論》來詳細闡述,並借此發揚前兩本書的精髓,解決千百年來的疑惑。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廣泛流傳,那麼壬辰年的藥物之禍就不會再發生了。仁者的話語,其意涵真是博大精深啊!己酉年七月十五日,遺山元好問作序。

羅天益在後序中寫道:黃帝撰寫了《內經》,他對天下後世的關心,真是厚重且至誠。秦越人寫了《難經》來印證《內經》,指出傷寒是最大的疾病,而張仲景則詳細地論述了傷寒,為後世開創了廣泛的醫治方法。至於內傷脾胃的疾病,雖然其他醫書也有提及,但都比較簡略,不夠詳盡。我東垣先生寫了《內外傷辨》和《脾胃論》來補足這些不足。先生曾經研讀過《內經》,裡面提到一年四季都要以養護胃氣為根本,宗氣之道,內谷為寶。

因為飲食進入胃,就會遊溢精氣,向上輸送到脾,脾氣散精,再向上歸於肺,沖和百脈,滋養神明,有利關節,通暢九竅,滋養志意。如果因為飲食失節、起居不規律、過度勞作,以及喜怒哀樂過度,就會損傷胃的元氣,使營運之氣減弱,無法輸送到皮毛、經絡,於是外邪乘虛而入,就會導致疾病在身體裡蔓延,形成慢性病,最終導致真氣衰竭,內消而亡。

病之所起。初受熱中。心火乘脾。末傳寒中。腎水反乘侮土。乃立初中末三治。及君臣佐使之制。經禁病禁時禁之則。使學者如此病用此藥。因心會道。溯流得源。遠溯軒岐。吻合無間。善乎魯齋先生之言曰。東垣先生之學。醫之王道也。觀此書可見矣。至元丙子三月上巳日。

門生羅天益謹序。

四庫全書提要曰。脾胃論三卷。金李杲撰。杲既著辨惑論。恐世俗不悟。復為此書。其說以土為萬物之母。故獨重脾胃。引經立論。精鑿不磨。明孫一圭醫旨緒論云。東垣生當金元之交。中原擾攘。土失其所。人疲奔命。或以勞倦傷脾。或以憂思傷脾。或以飢飽傷脾。病有緩急。

白話文:

疾病的源頭,最初是心火熾盛,攻伐脾土,最後蔓延到寒中,腎水逆流上攻,侵犯脾土。因此,治療需分為初期、中期、末期三個階段,並依照君臣佐使的原則,根據經脈、禁忌、病症、時令等因素,決定用藥。這樣,學習者就能根據病症選擇相應的藥物,從心悟道,追本溯源,回溯到軒轅黃帝和岐伯的醫學思想,相互印證,毫無矛盾。魯齋先生說得好:「東垣先生的醫學是醫學的正道。」讀完這本書,你就能明白了。至元丙子年三月上巳日。

門生羅天益謹序。

四庫全書提要記載:「《脾胃論》三卷,金代李杲撰。李杲已著有《辨惑論》,擔心世俗之人不理解,又寫了這本書。他的理論以脾土為萬物之母,因此特別重視脾胃,引經據典,論述精妙,不可磨滅。明代孫一圭在《醫旨緒論》中說:『東垣先生生活在金元交替的時期,中原戰亂,脾土失調,百姓疲於奔命,有人因勞倦傷脾,有人因憂思傷脾,有人因飢飽傷脾,病症輕重不一。』」

不得不以急者為先務。此真知杲者也。前有元好問序。考遺山文集。有杲所著傷寒會要引一篇。備載其所治驗,元史方伎傳全取之。而此序獨不見集中。意其偶有散佚歟。又有羅天益後序一篇。天益字謙父。杲晚年弟子。盡得其傳。元硯堅東垣老人傳。稱杲臨終取平日所著書。

檢勘卷帙。以次相從。列於幾前。囑謙父曰。此書付汝者。即其人也。

〔蘭室秘藏〕國史經籍志三卷,存

四庫全書提要曰。蘭室秘藏三卷。金李杲撰。其曰蘭室秘藏者。蓋取黃帝素問藏諸靈蘭之室語。前有至元丙子羅天益序。在杲歿後二十五年。疑即硯堅所謂臨終以付天益者。也其治病分二十一。門以飲食勞倦居首。他如中滿腹脹。如心腹痞。如胃脘痛諸門。皆諄諄於脾胃。蓋其所獨重也。

白話文:

不得不先處理緊急的事情。這才是真正懂得急病的人啊!之前元好問寫過序言,查閱遺山文集,有杲所著的《傷寒會要引》一篇,詳細記載了他的治療經驗,元史方技傳全部引用了這篇文章。而這篇序文卻沒有收錄在文集中,可能是偶然遺失了吧。另外還有羅天益的後序一篇,天益字謙父,是杲晚年的弟子,完全繼承了他的醫術。元硯堅在《東垣老人傳》中說,杲臨終前將平時寫的書籍,

整理好卷帙,按照順序放在桌前,囑咐謙父說:「這些書交給你,就等於交給你這個人。」

《蘭室秘藏》收錄於《國史經籍志》第三卷。

《四庫全書提要》說:《蘭室秘藏》三卷,金李杲撰寫。之所以叫做《蘭室秘藏》,大概是取自黃帝《素問》中「藏諸靈蘭之室」的說法。書的前言有至元丙子年羅天益的序言,這是在杲去世後二十五年寫的,應該就是硯堅所說的臨終前交給天益的。書中將疾病分為二十一門,以飲食勞倦居首。其他像中滿腹脹、心腹痞、胃脘痛等門類,都反复強調脾胃的重要性,這也是他獨特的見解。

東垣發明內傷之類外感。實有至理。而以土為萬物之母。脾胃為生化之源。脾虛損論一篇。極言寒涼峻利之害。尤深切著明。蓋預睹劉張兩家末流攻伐之弊。而早防其漸也。至於前代醫方。自金匱要略以下。大抵藥味無多。故唐書許允宗傳。記允宗之言曰。病之於藥。有正相當。

惟須單用一味。直攻彼病。藥力自專。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別脈。莫識病證。以情臆度。多安藥味。譬之於獵。未知兔所。多發人馬。空地遮圍。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療病。不亦疏乎。其言。歷代醫家。傳為名論。惟杲此書。載所自制諸方。動至一二十味。而君臣佐使。

相制相用。條理井然。他人罕能效之者。斯則事由神解。不涉言詮。讀是書者。能喻法外之意則善矣。

白話文:

李東垣對於內傷和外感疾病的辨證論治,有獨特的見解,特別強調脾胃的重要性,認為脾土是萬物的根本,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的源頭。他在《脾虛損論》中,深刻闡述了寒涼峻利藥物對人體的危害,預見了後世劉完素、張從正學派過於偏激的治療方法,並早早提出警示。古代醫方,從《金匱要略》開始,大多用藥簡潔,唐代醫家許允宗曾說:「用藥要對症下藥,單味藥就能直接治病,藥力專一,病就能很快痊癒。」但現在很多人不懂得辨別脈象,不了解病證,憑空猜測,濫用藥物。就像打獵一樣,不知道兔子在哪裡,就亂放箭,空地圍捕,希望有人能碰巧射中。如此治療疾病,未免太過疏忽。古人留下許多醫學名著,但李東垣的醫書卻載滿了許多複方,藥味多達一二十種,藥物之間相互配合,君臣佐使,條理清晰,其他人很難模仿。這是因為他的醫術來自於對醫理的深刻理解,言語無法完全表達。讀者能從他的醫書中領悟到這些深奧的醫理,就算精通醫學了。

〔活法機要〕醫藏目錄一卷,存

〔醫學發明)醫藏目錄一卷,存

〔萬愈方〕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醫說辨惑論〕未見

熊均曰。李杲。字明之。自號東垣先生。潔古老人之門弟也。金亡值元。遂為元人。著作甚多。惟有用藥珍珠囊。脾胃論。內外傷辨。醫學發明。五經活法機要。蘭室秘藏。瘡瘍論。醫說辨惑論等書。刊行。

〔東垣試效方〕九卷,存

硯堅序曰。醫之用藥。猶將之用兵。兵有法。良將不拘於法。藥有方。良醫不拘於方。非曰盡廢其舊也。昔人因病制方。邪之微甚。人之虛實。莫不詳辨而參酌之。然後隨其六氣所侵。臟腑所受。劑品小大。平毒多寡。適與病等。絲髮不舛。故投之無不如意。後人不揣其本。

白話文:

《活法機要》醫藏目錄一卷,現存。

《醫學發明》醫藏目錄一卷,現存。

《萬愈方》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醫說辨惑論》未見。

熊均說:李杲,字明之,自號東垣先生,是潔古老人的門徒。金朝滅亡時正值元朝興起,李杲便成為了元朝人。他著作很多,其中《用藥珍珠囊》、《脾胃論》、《內外傷辨》、《醫學發明》、《五經活法機要》、《蘭室秘藏》、《瘡瘍論》、《醫說辨惑論》等書都已經出版流傳。

《東垣試效方》九卷,現存。

硯堅序文中說:醫生的用藥如同將領用兵。用兵有法,但良將不會拘泥於法;用藥有方,但良醫不會拘泥於方。這不是說要完全拋棄舊有的方法。古人根據病情制定藥方,細微地辨別邪氣的輕重,以及人體虛實的情況,然後根據六氣入侵、臟腑受損的情況,調整藥材的劑量,藥性的平和與毒性的大小,使之與病情相符,絲毫不差。所以,服藥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後人不懂得這些道理,……

而□其方。但曰此方治此病。幸而中者時有之。不幸而誤者。固多矣。諺云。□方三年。無病不治。醫病三年。無方可治。斯言□鄙。切中世醫之病。東垣老人李君明之可謂用藥不拘於方者也。凡求治者。以脈證別之。以語言察之。以內經斷之。對證設方。其□如響。問有不合者。

略增損輒效。蓋病之變無第。君之方□□無窮。所以萬舉萬全也。羅謙父受學其門。君嘗而以□病所制方錄之。其悉月增□益。浸以歲編。凡有聞於君者。又綴而為論。將板行以世。以廣君之道。抑予聞李君教人。講釋經書之暇。每令熟讀本草。川陸所產。治療所主。氣味之厚薄。

白話文:

然而研究其藥方,只說這個方子治這個病。幸運的,治好的時候也有,不幸的,治錯的時候卻很多。俗話說,"巧方三年,無病不治。醫病三年,無方可治",這句話雖然粗鄙,卻切中了當今醫界的一些弊病。東垣老人李君明可謂是用藥不拘泥於方子的典範。凡是求醫的人,他都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通過言語來觀察,用內經來判斷,對症下藥,其藥方如同響應一般。如果問及藥方有不合的地方,略微增減就見效。因為病情的變化無窮無盡,君主的藥方也如同變化無窮,所以才能應對萬千種情況。羅謙父師從李君明,李君明曾經將他所制定的治療各種疾病的藥方記錄下來,他每個月都增補修改,逐年整理。凡是從李君明那裡學到東西的人,也將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並撰寫論文,準備出版,以便廣泛傳播李君明的醫道。我曾經聽說李君明教導別人,在講解經書之餘,常常讓他們熟讀本草,從山川到陸地所產生的藥材,它們的治療功效,以及氣味的濃淡。

補瀉之輕重。根莖無用。華葉異宜。一一精究。初不以方示之。意蓋有在矣。謙父不私所有。推以及人。善則善矣。李君教人之本意。殆不然也。君所著醫學發明。脾胃論。內外傷辨。藥象論等書。皆平日究心。將以惠天下後世者。必須合數書而觀之。庶知君制方之旨。免泥而不通之患。

若持此編。謂君之能盡在是。非李君望於後人也。至元三年立春後五日。邙城硯堅序。

王博文序曰。東垣先生受學於易上老人張元素。真積力久。自得於心。其法大概有四。曰明經。別脈。識證。處方而已。謂不明經。則無以知天地造化之蘊。不別脈。則無以察病邪之所在。氣血之虛實。不識證。則不能必其病之主名以療之。不處方。則何以克其必救。故先生每治人之疾。

白話文:

補瀉的輕重,藥物的根莖沒有用處,花葉則各有其宜,每一點都要精細研究。起初不直接用藥方示人,一定是有其用意。謙父不獨自擁有,而是推廣給他人,善意可嘉。但李君教導人的本意,恐怕不是這樣。君所著的《醫學發明》、《脾胃論》、《內外傷辨》、《藥象論》等書,都是平日用心鑽研的成果,用意是要惠及天下後世。必須將幾本書合起來看,才能明白君制方用藥的旨意,免除死讀書而不知變通的弊病。

若只持此編,便以為君的醫術盡在其中,這就不是李君對後人的期望了。至元三年立春後第五天,邙城硯堅序。

王博文序曰:東垣先生師承易上老人張元素,真誠地積累多年,終於有所得。其醫術大概有四個方面,分別是明經、別脈、識證、處方。如果不明經,就無法了解天地造化之理;不別脈,就無法察知病邪所在、氣血虛實;不識證,就不能確定病症的名稱以對症治療;不處方,又如何能有效救治呢?因此,先生每次治病,都……

先診其脈。既別脈矣。必斷之曰。此藥證也。則又歷謂其難素諸經之旨。以明其證之無瘥。然後執□處方。以命其藥味。君臣佐使之制。加減炮製之宜。或丸或散。俾病者餌之。以取其效。一洗世醫膠柱鼓瑟。刻舟覓劍之弊。所以為一代名士者。以此也。今太醫羅君謙夫。師先生有年矣。

盡傳其平生之學。亦為當世聞人。今將此方。釐為九卷。鋟梓以傳。不獨使其師之術業。表見於世。□亦惠天下後學之士。俾獲安全之利也。其用心之忠厚。誠可嘉尚。□為序其端。噫。先生此方。特立法之大□耳。不知變者。按以治疾。或有不效。則尤之曰。此制方之不精也。

白話文:

診斷病人脈象後,明確指出這是某種藥證,並根據經典理論說明病症的難治性,然後才根據病症開處方,確定藥物的君臣佐使、加減炮製等,製成丸劑或散劑讓病人服用,以求療效。這徹底擺脫了世俗醫生墨守成規、固執己見的弊端,因此成為一代名醫。如今太醫羅君謙夫師從先生多年,精通先生畢生醫術,成為當世名醫。如今將此方整理成九卷,刻版印刷流傳,不僅讓先生的醫術廣為流傳,也讓天下後學受益匪淺,安全無虞。羅君謙夫的用心良苦,實在令人欽佩。我為此方作序,先生的醫方是立法的重大突破,不知變通的人,按照此方治病,可能不見效,便批評方子不精,實在有失公允。

則誤矣。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又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吾於此書亦云。先生姓李氏。諱杲。字明之。東垣其自號云。至元十七年歲次庚辰清明後二日。通議大夫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東魯王博文序。

按明初吳縣倪維德校訂是書。刊行於世。見醫史朱右。敕山老人傳。及明史本傳。

白話文:

那就錯了。孟子說:「做木匠和造車的人,能給人規矩,卻不能讓別人變得巧妙。」又說:「大工匠不會因為拙劣的工匠,就改變廢棄繩墨;后羿不會因為射箭不精,就改變自己的射程;他拉弓不放箭,卻像要發射一樣,站在正中間,有能力的人就跟著他。我對於這本書也是這樣,先生姓李,名杲,字明之,東垣是他的自號。元至元十七年庚辰年清明後兩天,通議大夫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東魯王博文寫序。

按:明初吳縣倪維德校訂了這本書,刊行於世,見於醫史朱右的《敕山老人傳》和明史的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