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六十 (8)
卷六十 (8)
1. 方論(三十八)
李仲南為永類鈐方。支分派析。詳矣。而入理不精。比附未確。此書之所以作也。曰。五科皆備焉。而獨名證治。何也。曰。以言證治獨詳故也。是書出。而不知醫不能脈者。因證檢書。而得治法故也。雖然。大匠之所取。卒與直者。準繩也。其能用準繩者。心目明也。倘守死句。
而求活人。以準繩為心目。則是書之刻。且誤天下萬世。而余之罪大矣。家貧無資。假貸為之。不能就其半。會侍御周鶴陽公以按鹺行縣至金壇。聞而助成之。遂行於世。時萬曆三十年歲次壬寅夏五月朔旦。念西居士王肯堂宇泰識。
四庫全書提要曰。證治準繩一百二十卷。明王肯堂撰。是編據肯堂自序。稱先撰證治準繩八冊。皆成於丁酉戊戌間。其書採摭繁富。而參驗脈證。辨別異同。條理分明。具有端委。故博而不雜。詳而有要。於寒溫攻補。無所偏主。視繆希雍之餘派。虛實不問。但談石膏之功。
張介賓之末流。診候未施。先定人參之見者。亦為能得其平。其諸傷門內。附載傳屍勞諸蟲之形。雖以涉乎語怪。然觀北齊徐之才以死人枕療鬼疰。則專門授受。當有所傳。未可概疑以荒誕也。其傷寒準繩八冊。瘍醫準繩六冊。則成於甲辰。幼科準繩九冊。女科準繩五冊。則成於丁未。
皆以補前書所未備。故仍以證治準繩為總名。惟其方皆附各證之下。與雜證體例稍殊耳。史稱肯堂好讀書。尤精於醫。所著證治準繩。該博精詳。世競傳之。其所著鬱岡齋筆塵。論方藥者十之三四。蓋於茲一藝。用力至深。宜其為醫家圭臬矣。
〔證治準繩類方〕八冊,存
〔醫鏡〕四卷,存
蔣儀凡例曰。宇泰先生髮明醫理。著述行世。式從已久。門下訂疑問難。益多其徒。但理學淵微。卷帙浩淼。學者苦無津梁。先生手示此編。指其大要。令一披覽。而曉然於辨證用藥。真昭徹如鏡。遂以醫鏡名編。一是編原本。余得之茂苑張玄暎。玄暎得之宇泰先生。授受蓋不輕矣。
往余與玄暎讀書余峰。搦管之餘。漫加輯訂。爰付梨棗。縣諸國門。凡我同人。寶茲囊秘。
〔葉氏(廷㮏)世醫通變〕醫藏目錄二卷,未見
〔亡名氏曠南已試方〕醫藏目錄四卷,未見
〔萬氏(闕名)續驗方〕醫藏目錄□卷,未見
〔袁氏(靜庵)救民易方〕醫藏目錄□卷,未見
〔畢氏(似範)良方〕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亡名氏醫方摘要〕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藥籃春意〕醫藏目錄六卷,未見
〔葉氏(南山)醫靈捷要〕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白話文:
李仲南所編的《永類鈐方》,雖然分類詳細,也做了分析,但深入理解醫理不夠精確,引用的案例也不夠恰當,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原因。這本書內容涵蓋內、外、婦、兒、五官各科,卻獨名為《證治準繩》,是因為它在辨證和治療方面特別詳細。這本書出版後,即使不懂醫理、不會把脈的人,也能夠根據書中描述的症狀查閱,找到治療的方法。雖然如此,好的工匠所使用的工具,最終還是要以正直的線來校準。能夠運用準繩的人,是因為他們的心中和眼睛都明亮。如果死守書本上的文字,卻想救活病人,把書本的準繩當成自己的心眼,那麼這本書的出版反而會誤導天下萬世,而我的罪過就太大了。我因為家境貧困,沒有資金,借錢才完成這本書,但還差一半的經費。幸好當時監察御史周鶴陽大人巡視鹽政來到金壇,聽說這件事後資助我完成了這本書,使它得以出版流傳於世。時間是萬曆三十年,壬寅年的五月初一。念西居士王肯堂宇泰寫下這段話。
《四庫全書提要》說,《證治準繩》共一百二十卷,是明代王肯堂所撰寫的。根據王肯堂的自序,他先寫了《證治準繩》八冊,都是在丁酉和戊戌年間完成的。這本書採集了大量的醫學資料,並加以驗證脈象和症狀,辨別它們的差異,條理清晰,結構完整,因此內容豐富而不雜亂,詳細而抓住要點,對於寒熱、攻補等治療方法,沒有偏頗。相較於繆希雍的餘脈,不問虛實,只談石膏的功效;以及張介賓的末流,還沒診斷就先用人參,王肯堂的醫學觀點比較持平。在關於傷科的部分,還附帶記載了傳染病和勞蟲的形態,雖然有點怪異,但從北齊徐之才用死人枕頭治療鬼疰的例子來看,這種專門的知識傳承應該是有根據的,不能輕易地認為是荒誕的。他的《傷寒準繩》八冊,《瘍醫準繩》六冊,是在甲辰年完成的;《幼科準繩》九冊,《女科準繩》五冊,則是在丁未年完成的。這些都是為了補充前書的不足,所以都以《證治準繩》為總名。只是方劑都附在各證狀之下,和一般醫書的體例稍有不同。史書說王肯堂喜歡讀書,尤其精通醫學,他所著的《證治準繩》內容廣博而詳細,世人都競相傳抄。他所著的《鬱岡齋筆塵》中,有十分之三四在討論方藥,可見他在醫學上下的功夫很深,應該是醫家的典範。
(目前存留的書籍): 《證治準繩類方》八冊 《醫鏡》四卷
蔣儀的凡例說,宇泰先生闡發了醫學道理,著作流傳於世已久,門下弟子請教疑問的人越來越多,但醫理深奧,書籍浩瀚,學者難以入門。先生親自指導編寫了這本書,指出要點,讓讀者一覽便能清楚地辨證用藥,真像鏡子一樣清晰。因此,將此書命名為《醫鏡》。這本書的原稿,我從茂苑的張玄暎那裡得到,張玄暎是從宇泰先生那裡得到的,可見這份傳承是很珍貴的。
過去我和玄暎在余峰讀書,在寫作之餘,隨意地進行了整理,現在交付印刷出版,希望各位同道能夠好好地珍藏它。
(以下書籍未見): 《葉氏(廷㮏)世醫通變》醫藏目錄二卷 《亡名氏曠南已試方》醫藏目錄四卷 《萬氏(闕名)續驗方》醫藏目錄□卷 《袁氏(靜庵)救民易方》醫藏目錄□卷 《畢氏(似範)良方》醫藏目錄一卷 《亡名氏醫方摘要》醫藏目錄一卷 《藥籃春意》醫藏目錄六卷 《葉氏(南山)醫靈捷要》醫藏目錄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