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七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4)

1. 醫經(七)

儻䓪有父風。能活人濟物。以世其家。(隨園文集)

〔黃氏(元御)難經解〕二卷,未見

四庫全書提要曰。難經之出。在素問之後。靈樞之前。故其中所引經文。有今本所不載者。然其文自三國以來。不聞所竄亂,元御亦謂舊本有訛。復多所更定。均所謂我用我法也。(存目)

〔戴氏(震)注難經〕未見

李鬥曰。戴震字東原。休寧人。為漢儒之學。精於音韻律算。乾隆壬午。舉於鄉。奉詔重輯永樂大典。與邵晉涵周永年楊昌森餘集同入館。分纂四庫全書。嘗注難經傷寒論金匱諸書。亦未卒業。(揚州畫舫錄。)

〔唐氏(千頃)春秋本難經註疏〕未見

曹錫端江寧廣文唐先生傳曰。先生娶嚴氏吳氏陳氏子二。長方沂。次方淮。今名千頃。入太學。好經術。著書二十種。更通岐黃。嘗活人。孫秉鈞幼博覽群書。能標卓識。見者莫勿驚奇器重。

〔唐氏(秉鈞)內難語要〕未見

按上二書見於文房肄考藝文志。

白話文:

醫經(七)

如果能繼承父親的醫術,就具備了救助人們、濟助萬物的能力,可以光耀門楣。(出自《隨園文集》)

〔黃氏(元御)難經解〕二卷,未見

《四庫全書提要》說:《難經》這本書的出現,是在《素問》之後、《靈樞》之前,所以其中引用的經文,有些是現在的版本沒有的。然而,《難經》的文字從三國時代以來,沒有聽說過被竄改擾亂的。黃元御也說舊版本有錯訛,又做了許多修正,這都是所謂的「我用我自己的方法」。(只是記錄在目錄上)

〔戴氏(震)注難經〕未見

李鬥說:戴震字東原,是休寧人,研究漢代儒家的學問,精通音韻、律算。乾隆壬午年,被舉薦到鄉里,奉皇帝的命令重新編輯《永樂大典》,與邵晉涵、周永年、楊昌森、余集等人一同進入翰林院,負責分纂《四庫全書》。他曾經註解《難經》、《傷寒論》、《金匱》等書,但都未能完成。(出自《揚州畫舫錄》)

〔唐氏(千頃)春秋本難經註疏〕未見

曹錫端在《江寧廣文唐先生傳》中說:唐先生娶了嚴氏、吳氏、陳氏三位妻子,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名方沂,次子名叫方淮,後來改名叫千頃。他進入太學讀書,喜歡研究經學,寫了二十本書,還精通醫術,曾經救活過人。他的孫子唐秉鈞從小博覽群書,能提出卓越的見解,見到的人沒有不感到驚奇和重視的。

〔唐氏(秉鈞)內難語要〕未見

以上這兩本書都見於《文房肄考藝文志》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