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六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十 (3)

1. 方論(三十八)

〔萬氏(全)保命歌括〕明志三十五卷,存

〔朱氏(東山)立命元龜〕醫藏目錄七卷,未見

〔徐氏(敬弘)醫家匯論〕醫藏目錄二卷,未見

〔萬氏(闕名)集驗良方〕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卞氏(石帆)無倦齋衛生良方〕醫藏目錄四卷,未見

〔杜氏(大章)醫經纂萃〕醫藏目錄二卷,未見

〔劉氏(全德)鈞玄秘集〕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劉氏(名)醫學拾遺〕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王氏(宗顯)醫方捷徑〕醫藏目錄二卷,未見

〔盛氏(後湖)行囊備用方〕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蔡氏(玄谷)家寶醫方〕醫藏目錄二卷,未見

〔芮氏(經)杏苑生春〕醫藏目錄八卷,未見

〔胡氏(一龍)青囊至秘〕醫藏目錄十二卷,未見

〔楊氏(傑)醫論解〕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何氏(東文)醫學統宗〕醫藏目錄八卷,未見

〔蕭氏(昂)醫萃〕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亡名氏病機治要〕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紅爐點雪〕醫藏目錄卷闕注日一百三十二論,未見

〔醫經戶庭〕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兩浙世醫秘方〕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陶氏(闕名)遺方家秘〕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李氏(樓)怪證奇方〕二卷,存

〔金氏(瑬)明醫醫鑑〕未見

錢塘縣誌曰。金瑬珂。字潤寰。仁山先生後裔也。瑬珂少有神童之目。比長遵母命業醫。雖讀書萬卷。不拾糟粕。雖極險證。從容處之。嘗云。古之名醫者。曰和曰緩曰倉。遽奚為耶。無富貴貧賤。悉以平等心治之。若鰥寡孤獨。不惟不取值。輒有貽贈。杭城內外所全活者。不啻億萬人。著有明醫醫鑑。外科精微。體仁編。兒科慈幼錄諸書。

〔體仁編〕未見

〔金君(申之)生雅〕未見

陳仁錫序略曰。疁城申之金君負高俗之志。具濟世之腸。初工帖括。既不得志,乃棄章句。而攻於醫。參研之久。集成生雅編。發明歲運經髓。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之源,大都博而不繁。詳而有要。綜覈究竟。變化錯伍。申之用心加惠何勤哉。所稱不為良宰相。其次或明醫。

吾儒作用處。得於是編。稍窺一斑矣。然是豈足以竟申之也。申之所求於世也廉。所冀於天也貪。天之彭殤。自有定數。貪天之數。以全活一世。必不得之理。必可得之心。農黃生萬世。有加於心術乎哉。(無夢園遺集)

〔朱氏□濟世靈樞〕未見

曹於汴序曰。宗侯東壁公既以醫聲於時。全活無量。厥誠一復纘其傳。有抱疴望救者。晰若洞垣。余及家人輩。或失調攝。延之治療。刻期奏效。以所著濟世靈樞觀余。悉醫道肯綮。將以公之世。躋萬方壽域也。念不忘世。世期於濟。此學道有得。匪僅僅攻醫術者比。蓋其學直探大本。

是以宇宙同視也。學局皮膚者。雖亦斤斤而潛伏。令念不自覺知。學徹神髓。藩籬乃破。疾痛相關矣。又嘗纂前人既效之方成帙。曰肘後秘方。既以世。何以云秘。前人之鄭重而秘藏者也。何秘乎。遇則傳。不遇則不傳也。遇而得言。言濟世之寶。不遇而傳。輕則耳畔之飄風。

白話文:

方論(三十八)

  • 《萬氏(全)保命歌括》:明朝志書三十五卷,現存。
  • 《朱氏(東山)立命元龜》:醫書目錄七卷,未見。
  • 《徐氏(敬弘)醫家匯論》:醫書目錄二卷,未見。
  • 《萬氏(闕名)集驗良方》:醫書目錄一卷,未見。
  • 《卞氏(石帆)無倦齋衛生良方》:醫書目錄四卷,未見。
  • 《杜氏(大章)醫經纂萃》:醫書目錄二卷,未見。
  • 《劉氏(全德)鈞玄秘集》:醫書目錄一卷,未見。
  • 《劉氏(名)醫學拾遺》:醫書目錄卷數闕失,未見。
  • 《王氏(宗顯)醫方捷徑》:醫書目錄二卷,未見。
  • 《盛氏(後湖)行囊備用方》:醫書目錄一卷,未見。
  • 《蔡氏(玄谷)家寶醫方》:醫書目錄二卷,未見。
  • 《芮氏(經)杏苑生春》:醫書目錄八卷,未見。
  • 《胡氏(一龍)青囊至秘》:醫書目錄十二卷,未見。
  • 《楊氏(傑)醫論解》:醫書目錄一卷,未見。
  • 《何氏(東文)醫學統宗》:醫書目錄八卷,未見。
  • 《蕭氏(昂)醫萃》:醫書目錄一卷,未見。
  • 《亡名氏病機治要》:醫書目錄卷數闕失,未見。
  • 《紅爐點雪》:醫書目錄卷數闕失,註明內含一百三十二篇醫論,未見。
  • 《醫經戶庭》:醫書目錄卷數闕失,未見。
  • 《兩浙世醫秘方》:醫書目錄卷數闕失,未見。
  • 《陶氏(闕名)遺方家秘》:醫書目錄一卷,未見。
  • 《李氏(樓)怪證奇方》:二卷,現存。
  • 《金氏(瑬)明醫醫鑑》:未見。
  • 錢塘縣誌記載:金瑬珂,字潤寰,是仁山先生的後代。金瑬珂從小就被視為神童。長大後,遵從母親的意願從事醫學。雖然博覽群書,卻不拾取糟粕,即使面對極為危險的病症,也能從容應對。他曾說,古代的名醫,如扁鵲、和緩、倉公,都是謹慎行醫,為何要急躁呢?無論富貴貧賤,都以平等心來治療。對於鰥夫、寡婦、孤兒、獨居老人,不但不收診金,還會贈送藥物。在杭州城內外,被他救活的人不計其數。他著有《明醫醫鑑》、《外科精微》、《體仁編》、《兒科慈幼錄》等書。
  • 《體仁編》:未見。
  • 《金君(申之)生雅》:未見。
  • 陳仁錫的序言大意:疁城的金申之,胸懷高尚的志向,具有濟世救人的熱情。他起初專攻科舉文章,但未能如願,於是放棄文字,轉而研究醫學。經過長期的鑽研,他編成了《生雅編》,闡述了歲運的精髓,陰陽表裡的關係,以及導致百病產生的根源。內容廣博而不繁瑣,詳盡且切中要點,總結歸納,變化運用。申之在這方面用心良苦,造福眾人是多麼的勤勉啊!他所說「不做個好宰相,也要做個好醫生」正是他的寫照。我們儒家所追求的目標,在這本書中也能窺見一斑。然而,這又怎能完全代表申之呢?他追求於世的是廉潔,所冀求於上天的是貪圖健康長壽。天命有定數,貪圖天命以求救活世人,這是沒有道理的,但他那顆救人的心卻是堅定的。農黃(指神農、黃帝)澤被萬世,這不是更加有益於人們的醫德嗎?(出自《無夢園遺集》)
  • 《朱氏(名不詳)濟世靈樞》:未見。
  • 曹於汴的序言大意:宗侯東壁公以醫術聞名於世,救活了無數的人,他的誠意和功績都值得繼承。那些抱病求救的人,在他眼中都清晰可見。我和家人有時失調,請他治療,都能在預期的時間內痊癒。從他所著的《濟世靈樞》來看,他完全掌握了醫道的關鍵,想要使天下萬民都能健康長壽。他心中不忘救世,世人也期望得到他的救治。這是他學道有成,而不僅僅是精通醫術的表現。他的學問直接探求本源,因此能夠將整個宇宙都視為一個整體。那些只學得皮毛的人,雖然也兢兢業業,但卻不知不覺地被所學的局限,而深入理解醫學精髓的人,才能打破藩籬,真正地關心疾痛。他又將前人有效的方子整理成冊,名為《肘後秘方》。既然公諸於世,又為何稱為「秘方」呢?這是前人慎重收藏的。為何要秘藏?有緣遇到就傳授,沒有緣分就不傳授。遇到而傳授,就能造福世人,沒有緣分而傳授,則像耳邊的風一般,轉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