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五十八 (7)
卷五十八 (7)
1. 方論(三十六)
〔鄭氏(闕名)家傳方〕未見
〔張氏(闕名)灊江切要〕未見
〔亡名氏生生編〕未見
〔奚囊備急方〕未見
按以上三十三書。見於本草綱目。引據醫家書目。
〔錢氏(原浚)集善方〕明志三十六卷,未見
鎮江府志曰。錢原浚。字彥深。號愈庵。集書數千卷。手撮其精要。點校而讀之。有得則標題於上。旁通醫術。著集善方三十六卷。
〔薛氏(己)家居醫錄〕明志十六卷(國史經籍志作七卷)未見
〔醫學指南〕醫藏目錄十卷,未見
〔內科摘要〕醫藏目錄二卷,存
〔薛氏醫案〕一卷,存
〔薛氏醫案〕七十八卷,存
四庫全書提要曰。薛氏醫案七十八卷。明薛己撰。己字立齋。吳縣人。是書凡六十卷。己所自著者。為外科樞要四卷。原機啟微三卷。內科摘要二卷。女科提要二卷。癘瘍機要三卷。正體類要二卷。保嬰粹要一卷。口齒類要一卷。保嬰金鏡錄一卷。其訂定舊本。附以己說者。
為陳自明婦人良方二十四卷。外科精要三卷。王綸明醫雜著六卷。錢乙小兒直訣四卷。陳文仲小兒痘疹方一卷。杜本傷寒金鏡錄一卷。及其父鎧保嬰掇要二十卷。初刻於秀水沈氏。版已殘闕。天啟丁卯朱明為重刊之。前有明紀事一篇。載明病困時。夢己教以方藥。服之得愈。
又夢己求刻此書。其事甚怪。然精神所注。魂魄是憑。固亦理之所有。不妨存其說也。己本瘍醫。後乃以內科得名。其老也。竟以瘍卒。詬之者。以為補益之弊。終於自戕。然己治病務求本原。用八味丸。六味丸。直補真陽真陰。以滋化源。實自己發之。其治病多用古方。而出入加減。
具有至理。多在一兩味間。見神妙變化之巧。厥後趙獻可作醫貫。執其成法。遂以八味六味。通治各病。甚至以六味丸。治傷寒之渴。膠柱鼓瑟。流弊遂多。徐大椿因並集失於薛氏。其實非己本旨。不得以李斯之故。歸罪荀卿也。世所行者。別有一本。益以十四經發揮諸書。
實非己所著。亦非己所校。蓋坊賈務新耳目。濫為增入。猶之東垣十書。河間六書。泛收他家所作。以足其數。固不及此本所載。皆己原書矣。
〔黃氏(承昊)評輯薛立齋內科〕十卷,未見
吳學損曰。薛立齋先生醫案。女科。幼科。外科。俱有專書。足稱美備。獨於內科。所集尚欠序次。摘要善矣。然讀之或未能得其詳。舊惟黃履素先生於各案中。摘集成書。名曰內科醫案。誠補薛立齋之未備。嗣當不惜餘力。為訂定以公世焉。(痘疹四合全書)
按上見於浙江通志經籍。
〔賀氏(岳)明醫會要〕二卷,未見
錢琦序曰。賀君岳少業儒。以母病風。遍求醫。醫莫能治。乃奮恚曰。母病弗瘳。兒奚儒為。於是盡購醫家書讀之。逾年曰。吾知所以療吾母矣。卒奉以周旋。母享高壽。又得蘇醫王氏惟雍之傳。而業益精。里閭病。輒就君治。治輒效。其門至暮。擁而且集。自是邑若郡。自侯以下。
白話文:
方論(三十六)
佚名鄭氏家傳方:未見相關記載。
佚名張氏灊江切要:未見相關記載。
佚名生生編:未見相關記載。
奚囊備急方:未見相關記載。
以上三十三種書籍,在《本草綱目》中有提及,並被醫家引用作為參考書目。
錢氏(錢原浚)集善方:明朝志書記載有三十六卷,但未見現存。鎮江府志記載,錢原浚,字彥深,號愈庵,他收集了數千卷書籍,並親自摘取其中的精華,加以校對閱讀。如果有心得,就在書上標題註記。他同時也研究醫術,並撰寫了《集善方》三十六卷。
薛氏(薛己)家居醫錄:明朝志書記載有十六卷(《國史經籍志》記載為七卷),但未見現存。
醫學指南:醫學書籍目錄記載有十卷,但未見現存。
內科摘要:醫學書籍目錄記載有二卷,現存。
薛氏醫案:一卷,現存。
薛氏醫案:七十八卷,現存。
《四庫全書提要》記載,薛氏醫案七十八卷,是明朝薛己所撰寫。薛己,字立齋,是吳縣人。這本書共有六十卷是他自己所著,包括《外科樞要》四卷、《原機啟微》三卷、《內科摘要》二卷、《女科提要》二卷、《癘瘍機要》三卷、《正體類要》二卷、《保嬰粹要》一卷、《口齒類要》一卷、《保嬰金鏡錄》一卷。另外,他還訂正了舊的醫書,並附上自己的見解,包括陳自明的《婦人良方》二十四卷、外科精要三卷、王綸的《明醫雜著》六卷、錢乙的《小兒直訣》四卷、陳文仲的《小兒痘疹方》一卷、杜本的《傷寒金鏡錄》一卷,以及他父親薛鎧的《保嬰掇要》二十卷。這些書最初在秀水沈氏刊刻,但版本已經殘缺。天啟丁卯年,朱明重新刊印。書的前面有一篇《明紀事》,記載了明朝某人病重時,夢見薛己教他藥方,服用後病癒。後來又夢見薛己希望他刻印這本書,事情非常奇異。然而,精神所專注的地方,魂魄也會有所感應,所以這種說法也是有道理的,不妨保留下來。薛己原本是專精外科的醫生,後來以內科聞名。他晚年因為癰疽而去世,有人認為是補益過度的弊端導致他自我傷害。但事實上,薛己在治療疾病時,都力求找出病因根本,常使用八味丸、六味丸等藥方,直接補益真陽真陰,以滋養化生之源。這其實是他自己的獨到見解。他治療疾病大多使用古代的方子,但會根據情況進行調整加減,用藥極為精準,往往在一兩味藥之間就能見到神奇的變化。後來,趙獻可寫了《醫貫》,執著於薛己的成法,於是就用八味丸、六味丸來治療各種疾病,甚至用六味丸治療傷寒的口渴,就像膠柱鼓瑟一樣,流弊甚多。徐大椿因此認為薛己犯了錯誤,其實這並非薛己本意,不能因為李斯(比喻趙獻可)的過錯而歸咎於荀卿(比喻薛己)。現在市面上流傳的另一版本,增添了十四經發揮等書籍,其實都不是薛己所著,也不是他所校訂的,而是書商為了求新求異,胡亂增添的,就像東垣十書、河間六書,廣泛收集其他醫家的著作來湊數一樣,不如本書所記載的,都是薛己的原書。
黃氏(黃承昊)評輯薛立齋內科:共十卷,未見現存。
吳學損認為,薛立齋先生的醫案、女科、幼科、外科都有專著,堪稱完善。唯獨在內科方面,所收集的內容還欠缺系統性。雖然《內科摘要》已經寫得很好,但讀起來可能還是無法完全理解。過去只有黃履素先生從各醫案中摘錄整理成書,名為《內科醫案》,確實彌補了薛立齋內科著作的不足。未來他會不遺餘力,加以校訂整理,將之公諸於世。(出自《痘疹四合全書》)
以上內容見於浙江通志經籍部分。
賀氏(賀岳)明醫會要:二卷,未見現存。
錢琦在序言中提到,賀岳年輕時以讀書為業,因為母親得了風病,遍尋名醫卻無法治癒。他因此憤怒地說,母親的病無法治好,我讀書又有什麼用?於是就買了各種醫學書籍來閱讀。過了一年,他說:「我終於知道如何治療母親的病了!」最終他細心照料母親,使其得以長壽。他又得到了蘇州醫生王惟雍的醫術傳授,醫術更加精進。鄉里鄰居有病,都會找他治療,而且都有效。他家門口到了晚上,總是擠滿了人。從此,無論是鄉里還是郡縣,從官侯以下的人,都來找他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