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五十七 (8)

回本書目錄

卷五十七 (8)

1. 方論(三十五)

〔彭氏(用光)體仁彙編〕醫藏目錄六卷,存

傅鳳翱序曰。古今醫刻。無慮數百種。而脈訣則宗叔和氏。太素脈訣。鮮有刻者。則閩半洲蔡先生取廬陵彭用光所藏鈔本。刻之嶺表。序太素題。曰體仁何。蓋仁春天地生物之心。醫以生人為業。仁術也。太素醫之推也。曰彙編者何。先生又取用光所摘錄叔和東垣脈訣藥性。

與所嘗治病試驗方藥。竟見圖說。類粹鋟梓。謂其與太素相表裡也。太素不言治療。叔和不言窮通。均之本二氣之消息盈虛。五行之生剋制化。察識於呼吸隱約之微。以辨別其生死窮通之數。立論若殊。指歸則一。非若水火不相為謀也。用光潛心諸家。云亦有年。而參伍貫通。

若有得其肯綮者。博遊於燕趙吳粵間。縉紳君子。招延診治。輒奏膚功,咸稱慕之。先生並刻其所輯。序而傳焉。蓋嘗有所試。亦示人以全體仁道之微意也。慨夫一嶺之隔。書郵不至。頃得之吳默泉方伯。閱其中字有脫誤。仍付用光正之。用光復檢所遺漏方說。並取同縣趙銓太素鈔。

增入若干條。銓固精太素。有名者。茲編視舊本。頗為明備。雖非全書。亦醫之要領也。

〔簡易普濟良方〕醫藏目錄六卷,未見

〔趙氏(銓)石亭醫案〕未見

〔岐黃奧旨〕未見

按上見於廬陵縣誌。志又以體仁彙編。為銓所著。誤。

白話文:

這段文字講的是《體仁彙編》這本書的來歷和內容,以及一些相關的醫書資訊。

傅鳳翱寫的序提到,古代醫書有很多種,其中講述脈象的書都以王叔和的脈訣為宗,很少人刻印《太素脈訣》。而福建半洲的蔡先生從廬陵彭用光那裡得到一本《太素脈訣》的抄本,把它刻印出來,並稱這本書為《體仁彙編》。

書名叫做「體仁」的原因,是因為「仁」是天地孕育萬物的本心,醫生以救人為職,就是仁術。而「太素」則是醫學的根本。「彙編」的意思是,蔡先生除了刻印《太素脈訣》外,還收集了彭用光摘錄的王叔和、李東垣的脈訣藥性,以及彭用光自己臨床驗證有效的方藥,並附上圖解,使之與《太素脈訣》互相呼應。

《太素脈訣》不談治療方法,王叔和的脈訣也不講究貫通。但是兩者都以天地陰陽二氣的消長盈虧、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為基礎,通過觀察呼吸之間細微的變化,來判斷疾病的生死吉凶。雖然兩者的理論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並非水火不容。彭用光潛心研究各家醫學多年,融會貫通,對醫理有獨到的見解。他遊歷各地,為達官顯貴診治,都療效顯著,深受人們的推崇。

蔡先生將彭用光整理的資料刻印出來,並寫了序,也是為了讓世人明白仁道之精髓。但因為山嶺阻隔,消息不通,直到最近才從吳默泉方伯那裡得到這本書。翻閱時發現有些錯漏,就拿給彭用光校正。彭用光又把遺漏的方藥說明補上,並參考同縣趙銓的《太素脈訣》抄本,增加了一些內容。趙銓對《太素脈訣》研究精深,很有名望。經過整理,《體仁彙編》比舊版本更加完善,雖然不是醫學全書,但也掌握了醫學的要領。

另外,文章還提到一些醫書的資訊:

  • 《簡易普濟良方》:醫藏目錄有收錄,但沒看到實書。
  • 《趙氏(銓)石亭醫案》:沒有看到。
  • 《岐黃奧旨》:沒有看到。

最後,文章提到,《體仁彙編》這本書,在廬陵縣誌中被誤認為是趙銓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