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四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十五 (1)

1. 方論(二十三)

〔王氏(懷隱)等太平聖惠方〕(舊作懷德。訛。今訂正。)宋志一百卷,存

太宗御製序曰。朕聞皇王治世。撫念為本。法天地之覆載。同日月以照臨。行道德而和慘舒。順寒暄而知盈縮。上從天意。下契群情。同憚焦勞。以從人慾。乃朕之願也。且夫人稟五常。藥治百病。能知疾之可否。究藥之懲應者。則世之良醫也。至如風雨有不節之勞。喜怒致非理之患。

疾由斯作。蓋自物情。苟非窮達其源。窺測其奧。徒煩服食。以養於壽命。消息可保於長生矣。自古同今。多乖攝治。疾之間起。積之於微。勢兆已形。求諸服餌。方既弗善。藥何救焉。書曰。藥不瞑眩。厥疾弗瘳。誠哉是言也。且如人安之道。經絡如泉。或馳騁性情。乖類形體。

白話文:

〔王氏(懷隱)等太平聖惠方〕(舊作懷德。訛。今訂正。)宋志一百卷,存

太宗御製序曰:我聽說,帝王治理天下,以愛護百姓為根本。效法天地覆蓋萬物,像日月照耀四方,施行仁義道德,使百姓安居樂業,順應時令,懂得收斂與放鬆。上應天意,下合民心,同擔憂愁苦,滿足人民願望,這就是我的心願。

而且,人體禀賦五行之性,用藥物可以治癒百病。能夠了解疾病的症狀,探究藥物的療效,這就是世間良醫。但是,如果遇到風雨無常導致勞累,喜怒無常導致疾病,

疾病由此產生,都是來自人自身的狀況。如果不追究病根,探查病因,只徒勞地服食藥物,來延長壽命,求得長生,這是不可能的。從古至今,很多人不懂得養生治病的道理,疾病一點點累積,從細微處開始,病勢已經顯露,再想依靠服食藥物,方法不對,藥物又怎麼能起作用呢?書上說:「藥不瞑眩,厥疾弗瘳。」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啊!

再比如,人安穩之道,就像經絡如同泉水,如果放縱性情,不符合自身狀況,

莫知傷敗。至損壽齡。蓋由血脈榮枯。肌膚盛弱。貪其嗜欲。不利機關。及至虛羸。不防他故。四時逆順。六氣交爭。賢者自知。愚者未達。是以聖人廣慈仁義。博愛源深。故黃帝盡岐伯之談。虢君信越人之術。揆度者明於切脈。指歸者探於幽玄。論之則五音自和。聽之則八風應律。

譬猶影響。無不相從。求妙刪繁。備諸方冊。討尋精要。演說無所不周,詮括簡編。探賾悉聞盡善。莫不考秘密。搜隱微。大矣哉。為學乃至於此耶。則知天不愛其道。而道處其中。地不愛其寶。而寶含其內。夫醫者意也。疾生於內。藥調於外。醫明其理。藥效如神。觸類而生。

白話文:

不知道身體的損傷衰敗,最終會損害壽命。這是因為血脈的盛衰,肌膚的強弱,貪圖享樂,不利於身體機能,等到虛弱無力時,便無法預防外來的疾病。四季的變化,六氣的交替,聰明的人能自我了解,愚笨的人卻不明白。所以聖人廣施仁義慈愛,博愛深遠,因此黃帝精通岐伯的醫術,虢君信任越人的醫學。精通醫術的人能明察脈象,深諳醫道的人能洞悉深奧的道理。論述時,五音自然協調;聆聽時,八風與律呂相應。

這就如同影子與形體,互相依存。精妙的醫術,需要從繁雜中提煉,整理成方冊;探尋醫術精髓,闡述無所不包。簡明扼要地編寫成冊,探索醫學奧妙,精通醫術,無所不善。探究隱藏的秘密,挖掘深奧的醫術。真是偉大啊!醫學的學習能達到這種境界嗎?那麼就知道天地不偏愛自己的道理,而道理存在其中;天地不偏愛自己的寶藏,而寶藏蘊藏在內。醫生最重要的就是醫術,疾病源於內,藥物調治於外。醫生明白醫理,藥效就會如同神明一般,觸類旁通。

參詳變易。精微之道。用意消停。執見庸醫。證候難曉。朕昔自潛邸。求集名方。異術玄針。皆得其要。兼收得妙方千餘首。無非親驗。並有準繩。貴在救民。去除疾苦。並遍於翰林醫官院。各取到經手家傳應效藥方。合萬餘道。令尚藥奉御王懷隱等四人。較勘編類。凡諸論證。

並該其中。品藥功效。悉載其內。凡候疾之深淺。先辨虛實。次察表裡。然可依方用藥。則無不愈也。庶使天高地厚。明王道之化成。春往秋來。布群黎之大惠。昔炎帝神農氏長於姜水。始教民播種。以省煞生。嘗味草木。區別藥性。救夭傷之命。延老病之生。黔首日用。而不知聖人之至德也。

白話文:

仔細研究醫學的變化和精妙之處,用心專注,摒除雜念,避免尋常醫生的誤診。疾病的症狀往往難以理解。我過去在皇太子府時,就廣泛收集名醫的方子,研究奇特的醫術和針灸之法,都掌握了精髓。同時也收錄了一千多個有效方子,都是經過親自驗證,並且有明確的依據。我的目的就是拯救百姓,消除他們的病痛。因此,我命令翰林醫官院的醫生們,拿出他們祖傳的有效藥方,總共收集了一萬多個。然後,讓尚藥奉御王懷隱等四人,仔細比對、整理分類。所有的論證和藥物的功效,都包含在其中。對於疾病的嚴重程度,要先判斷虛實,再辨別表裡,然後才能依據方子用藥,這樣才能藥到病除。希望藉此讓天下百姓都能享受到醫術的恩惠,實現仁政的理想。古代炎帝神農氏在姜水一帶,最早教導人們種植農作物,減少殺生。他親自嚐遍草木,辨別藥性,救治危重病人,延長老弱病人的生命。百姓每天都使用這些醫藥知識,卻不知道這都是聖人至高無上的恩德。

夫醫道之難。昔賢猶病。設使誦而不能解。解而未能別。別而未能明。明而未能盡。窮此之道者。其精勤明智之士歟。朕尊居億兆之上。常以百姓為心。念五氣之或乖。恐一物之失所。不盡生理。朕甚憫焉。所以親閱方書。俾令撰集。冀溥天之下。各保遐年。同我生民。躋於壽城。

今編勒成一百卷。命曰太平聖惠方。仍令雕刻印版。遍施華夷。凡爾生靈。宜知朕意。

宋史本傳曰。王懷隱。宋州睢陽人。初為道士。住京城建隆觀。善醫診。太宗尹京。懷隱以湯劑只事。太平興國初。詔歸俗。命為尚藥奉御。三遷至翰林醫官使。三年。吳越遣子惟浚入朝。惟浚被疾。詔懷隱視之。初太宗在藩邸。暇日多留意醫術。藏名方千餘首。皆嘗有驗者。

白話文:

醫學之道非常艱深,古時候的醫學大家也都還有不足之處。如果只是死記硬背,卻不能理解醫理,理解了卻不能區分病症,區分了卻不能明辨藥性,明辨了卻不能運用自如,能徹底掌握醫術的人,必定是精勤努力、聰明睿智之士。我身為天子,統治著萬千百姓,始終以百姓為念。擔心五行之氣不調和,憂慮萬物失衡,無法順應自然法則。我深感憐憫,因此親自研讀醫書,並命人編撰醫方,希望普天之下,人人能延年益壽,與我一同享受太平盛世。

如今編撰完成,共一百卷,命名為《太平聖惠方》。並命人刻印,分發到各地,讓華夏子民都能受益。所有的百姓都應該明白我的心意。

宋朝史書記載,王懷隱,是宋州睢陽人,最初是道士,居住在京城建隆觀,精通醫術,擅長診病。太宗皇帝到京城後,王懷隱用湯藥服侍太宗。太平興國初年,太宗下詔讓王懷隱還俗,任命他為尚藥奉御,後來又升遷到翰林醫官使。三年後,吳越國派遣兒子惟浚入朝,惟浚患病,太宗下詔讓王懷隱為他診治。早年太宗在藩邸時,閒暇時就喜歡鑽研醫術,收藏了上千個名方,這些方子都曾經驗證過有效。

至是詔翰林醫官院。各具家傳經驗方以獻。及萬餘首。命懷隱與副使王祐鄭奇醫官陳昭遇參對編類,每部以隋太醫令巢元方病源候論冠其首。而方藥次之。成一百卷。太宗御製序。賜名曰太平聖惠方。仍令鏤板頒行天下。諸州各置醫博士掌之。懷隱後數年卒。

趙希弁曰。太平聖惠方一百卷。上太宗皇帝在潛邸日。多蓄名方異術。太平興國中。內出親驗者千餘首。乃詔醫局。各上家傳方書。命王懷隱王祐鄭彥陳昭遇校正編類。各於編首。著其疾證。淳化初書成。御製序引。

陳振孫曰。太平聖惠方一百卷。太平興國七年。詔醫官。使尚藥奉御王懷隱等編集。御製序文。淳化三年書成。

白話文:

當時皇帝下令翰林醫官院的醫官們,各自獻上祖傳的醫方,收集了上萬種。皇帝命王懷隱、副使王祐、鄭奇、醫官陳昭遇等人共同審核,將這些醫方進行分類,並在每個類別的開頭加上隋朝太醫令巢元方所著的《病源候論》。醫方則排在後面,共編成一百卷。太宗皇帝親自寫了序言,賜名為《太平聖惠方》,並下令刻板印刷,頒發到天下各地。各州都設立了醫博士,負責管理醫書。王懷隱過世後數年。

趙希弁說,《太平聖惠方》共一百卷,是太宗皇帝在潛邸時期,收集了許多名醫的醫方和奇術。太平興國年間,皇帝親自驗證了上千種醫方,然後下令醫局的醫官們各自上交祖傳的醫方書,並命王懷隱、王祐、鄭彥、陳昭遇等人校對、分類,每個類別開頭都附上了疾病的症狀。淳化年間,醫書編纂完成,皇帝親自寫了序言。

陳振孫說,《太平聖惠方》共一百卷,是太平興國七年,皇帝下令醫官們,由尚藥奉御王懷隱等人負責編輯。皇帝親自寫了序言,淳化三年完成編寫。

王應麟曰。太宗留意醫術。自潛邸。得妙方千餘首。太平興國三年。詔醫官院。獻經驗方。合萬餘首。集為太平聖惠方百卷。凡千六百七十門。萬六千八百三十四首。並序論總目錄。每部以隋巢元方病源候論冠其首。凡諸論證品藥功效。悉載之。目錄一卷。御製序。淳化三年。

二月癸未。賜宰相李昉。參政黃中沆。樞臣仲舒准。五月己亥。頒天下。諸州置醫博士掌之。

〔何氏(希彭)聖惠選方〕藝文略六十卷,佚

蔡襄後序曰。生者。天地之德。成者。聖人之業。運化流物。隨之不遺。生之理至矣。推本興治。安而有倫。成之之道著矣。是故作天下之美利者。其聖人之事乎。傳稱神農味百草。皇帝錄內經。以除民疾。其術能死者生。而夭者壽。以言乎功雖大。禹之疏洚水。驅龍蛇。湯武之用金革戡禍亂。

白話文:

王應麟說,太宗非常重視醫術,從他還是太子時就收集了上千個妙方。太平興國三年,太宗下詔令醫官院獻出醫術經驗方,共計一萬多首,並編為《太平聖惠方》一百卷,共計一千六百七十門,一萬六千八百三十四首,還包括序論、總目錄,每一部都以隋朝巢元方所著的《病源候論》作為開頭。所有論證藥材功效都記錄在書中,並有一卷目錄和太宗親筆寫的序文。淳化三年二月癸未,太宗將此書賜予宰相李昉、參政黃中沆、樞臣仲舒准。五月己亥,頒發到全國各地,各州都設立醫學博士負責管理。

《何氏(希彭)聖惠選方》共六十卷,現已失傳。

蔡襄在後序中寫道:生命是天地之德,成就則是聖人之業。天地運轉變化,滋養萬物,無一遺漏,這是生命的道理。從根本上推廣治理,安定有序,這是成就之道。因此,造福天下百姓,是聖人之事。傳說神農嘗百草,黃帝記錄《內經》,以此醫治百姓疾病,其醫術能夠起死回生,使壽命延長,這就是功德之大。禹疏通洪水,驅趕龍蛇,湯、武運用金戈鐵馬平定叛亂,這些都是功德無量。

特救患於一時。孰與無窮之賴乎。故曰。作天下之美利者。皆聖人之事也。宋當天命。出九州之人於火鼎之中。吹之濯之。太宗皇帝平一宇內。極所覆之廣。又時具氣息。而大蘇之。乃設官賞金繒之利。購集古今名方。與藥石診視之法。國醫詮次。類分百卷。號曰太平聖惠方。

詔頒州郡。傳於吏民。然州郡承之。大率嚴管鑰謹曝涼而已。吏民莫得與其利焉。閩俗左醫右巫。疾家依巫作祟。而過醫之門。十才二三。故醫之傳益少。余治州之明年。議錄舊所賜書。以示於眾。郡人何希彭者。通方伎之學。凡聖惠方。有異域瑰奇。怪誕難致之物。及金石草木。

白話文:

救治病患,哪有比得上無窮的依靠更重要呢?因此說,造福天下的好事,都是聖人的事蹟。宋朝承天命,將九州百姓從火鼎中救出來,吹乾洗淨。太宗皇帝平定天下,極盡覆蓋之廣,更在當時設法救治百姓,於是設立官職,以金帛之利,收購古今名方,以及藥石診視之法。國醫詮釋整理,分門別類,編纂成百卷,稱為《太平聖惠方》。

朝廷下令頒布到各州郡,傳給官員百姓。然而各州郡只是嚴格保管,謹慎保存而已,官員百姓並沒有得到實質的利益。閩地風俗以左醫右巫,生病的人依賴巫術驅邪,而前往醫生門診的,十個中只有二三個。所以醫術的傳承越來越少。我到任州府第二年,就議定將舊有的賜書錄製,公開展示給大家。郡中何希彭,精通醫術,他認為《太平聖惠方》中記載許多異域珍奇,怪異難得的藥材,以及金石草木…

得不死之篇。一皆致之。酌其便於民用者。得方六千九十六。希彭謹(舊注。今上御名。)自守。為鄉閭所信。因取其本。謄載於版。列牙門之左右。所以道聖主無窮之澤。淪究於下。又曉人以依巫之謬。使之歸經常之道。亦刺史之要職也。慶曆六年十二月八日。右正言直史館。

知軍州事。蔡某序。(文集)

〔亡名氏聖惠經用方〕,藝文略一卷,佚

〔賈氏(黃中)神醫普救方〕,宋志一千卷目十卷,佚

宋史本傳略曰。賈黃中。字媧民。滄州南皮人。唐相耽四世孫。父玭。字仲寶。晉天福三年進士。解謁。宋初為刑部郎中。終水部員外郎。知浚儀縣。年七十卒。黃中幼聰悟。方五歲。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六歲舉童子科。七歲能屬文。觸類賦詠。

白話文:

這篇關於「不死」的著作,將所有內容整理彙整,選取其中適合民間應用的部分,共得六千九十六個方劑。希彭(舊注:即今上皇帝)以誠信自守,深受鄉里信賴,因此取其原本,謄寫於版,列於牙門左右,用以宣揚聖主無窮的恩澤,惠及百姓。同時也揭露巫術的謬誤,引導人們回歸常道,這也是刺史的重要職責。慶曆六年十二月八日,右正言直史館知軍州事蔡某序。

〔亡名氏聖惠經用方〕,藝文略一卷,已佚失。

〔賈氏(黃中)神醫普救方〕,宋志一千卷目十卷,已佚失。

宋史本傳略記:賈黃中,字媧民,滄州南皮人,唐相耽四世孫。其父玭,字仲寶,晉天福三年進士,曾任刑部郎中,後官至水部員外郎,知浚儀縣,七十歲去世。黃中自幼聰慧,五歲時,其父每日早晨令其正立,展卷比之,謂之「等身書」,並教其誦讀。六歲考中童子科,七歲能寫文章,觸類旁通,賦詩作賦。

父常令蔬食。曰。俟業成。乃得食肉。十五舉進士。授校書郎。集賢校理。遷著作佐郎。直史館。建隆三年。遷在拾遺。歷左補闕。開寶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禮院。嶺南平。以黃中為採訪使。廉直平恕。遠人便之。還奏利害數十事。皆稱旨。會克江表。選知宣州。太宗即位。

遷禮部員外郎。太平興國二年。知升州。丁父憂。起復視事。五年召歸闕。有薦黃中文學高第。召試中書。拜賀部員外郎。知制誥。八年。與宋白呂蒙正等。同知貢舉。遷司封郎中。充翰林學士。雍熙二年。又知貢舉。俄掌吏部選。端拱初。加中書舍人。二年。兼史館修撰。

淳化二年秋。與李沆並拜給事中參知政事。四年冬。與沆並罷。守本官。明年知襄州。上言母老。乞留京。改澶州。至道初。構疾。詔令歸闕。特拜禮部侍郎。代至。兼秘書監。黃中素嗜文籍。既居內閣。甚以為慰。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

白話文:

父親一直讓黃中吃素食,說等他功成名就後才准許吃肉。十五歲時黃中考中進士,被授予校書郎,後又升任集賢校理、著作佐郎,並擔任直史館。建隆三年,升任拾遺,歷任左補闕。開寶八年,黃中被任命為定州通判,之後又擔任太常禮院判官。嶺南平定後,黃中被任命為採訪使,他廉潔正直、平易近人,深受百姓愛戴。他回朝後,向皇帝奏報了許多利害攸關的事情,都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在宋朝攻克江表地區後,黃中被選派為宣州知州。太宗即位後,黃中升任禮部員外郎。太平興國二年,他被任命為升州知州,後因父親去世而回鄉守孝。服喪期滿後,黃中重返任職。太平興國五年,他被召回京城,有人推薦黃中學識淵博,皇帝召他試中書,並任命他為賀部員外郎、知制誥。太平興國八年,黃中與宋白、呂蒙正等人一同負責貢舉考試。之後,黃中升任司封郎中,並兼任翰林學士。雍熙二年,他再次負責貢舉考試。不久後,黃中掌管吏部選事。端拱初年,黃中被加授中書舍人。端拱二年,他兼任史館修撰。

淳化二年秋季,黃中與李沆一同被任命為給事中兼參知政事。淳化四年冬季,黃中與李沆一同被罷免,二人皆留任本官。第二年,黃中被任命為襄州知州,他上奏稱母親年邁,請求留在京城。後來,黃中被調往澶州。至道初年,黃中生病,皇帝下詔令他回京城,並特任他為禮部侍郎,兼任秘書監。黃中平時酷愛文籍,身居內閣,感到十分欣慰。至道二年,黃中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六歲。

又李宗訥傳曰。太平興國初。詔賈黃中。集神醫普救方。宗訥暨劉錫吳淑呂文仲杜鎬舒雅皆預焉。

王應麟曰。太平興國六年十月丙戌。詔賈黃中等。於崇文院。編錄醫書。雍熙三年十月。纂成千卷。目錄十卷。名神醫普救方。御製序。

〔至道單方〕佚

按上見於針灸資生經。

〔陳氏(堯叟)集驗方〕一卷,佚

宋史本傳曰。陳堯叟。字唐夫。解褐光祿寺丞。直史館。與省華同日賜緋。遷秘書丞。久之充三司河南東道判官。時宋亳陳潁民飢。命堯叟及趙況等。分振之。再遷工部員外郎。廣南西路轉運使。嶺南風俗。病者禱神不服藥。堯叟有集驗方。刻石桂州驛。

白話文:

太平興國年間,朝廷下令賈黃中等人編纂醫書,李宗訥、劉錫、吳淑、呂文仲、杜鎬、舒雅等都參與了。編纂工作在崇文院進行,歷時三年,終於在雍熙三年十月完成,共一千卷,目錄十卷,取名為《神醫普救方》,並由皇帝親自寫序。

宋朝史官記載,陳堯叟是當時的官員,曾擔任過光祿寺丞、秘書丞等職務,也曾在廣南西路擔任轉運使。嶺南地區當時風俗習慣是生病不看醫生,只去求神。陳堯叟為此編寫了《集驗方》一卷,並將其刻在桂州驛的石碑上。

王應麟曰。天禧二年八月丁未。內出陳堯叟所集方一卷。示輔臣。上作序。紀其事。命有司刊板。賜廣南官。仍分給天下。(玉海)

〔朗氏(簡)集驗方〕佚

宋志本傳曰。朗簡字叔廉。杭州臨安人。幼孤貧。借書錄之。多至成誦。進士及第。補試秘書省校書郎。知寧國縣。徙福清令。縣有石塘陂。歲久湮塞。募民浚築。溉廢田百餘頃。邑人為立生祠。調隨州推官。及引對。真宗曰。簡歷官無過。而無一人薦。是必恬於進者。特改秘書省著作佐郎。

知分宜縣。徙知竇州。縣吏死。子幼。贅婿偽為券。冒有其資。及子長屢訴不得直。乃訪於朝。下簡劾治。簡示以舊牘曰。此爾翁書耶。曰。然。又取偽券示之。弗類也。始伏罪。徙藤州。興學養士。一變其俗。藤自是始有舉進士者。通判海州。提點利州路刑獄官。罷知泉州。

白話文:

王應麟說,天禧二年八月丁未,皇帝拿出一本陳堯叟所編的醫方,給輔臣們看,並親自寫了序文,記載此事,命令相關官員刻印,賜予廣南官員,也分發到天下各地。

朗簡字叔廉,是杭州臨安人,自幼家境貧寒,借書閱讀,記憶力強,能背誦很多內容。他考中進士,擔任秘書省校書郎,後又擔任寧國縣令,再調任福清縣令。福清縣有個石塘陂,長期淤塞,朗簡募捐百姓疏浚,使廢田百餘頃得到灌溉,當地百姓為他建了生祠。他之後被調任隨州推官,面見皇帝時,真宗說他歷任官職沒有過失,卻沒有人推薦他,可見他平時淡泊名利,特地升他為秘書省著作佐郎。

後來他又擔任分宜縣令,後調任竇州知州。竇州有位縣吏去世,他的兒子年幼,贅婿偽造文書,冒領了縣吏的資產。孩子長大後多次訴訟,卻得不到公正。朗簡上奏朝廷,下令審查。朗簡拿著舊文書問孩子:「這是你父親的字跡嗎?」孩子回答:「是的。」朗簡又拿偽造的文書給他看,孩子發現兩者筆跡不符,於是坦白認罪。朗簡之後調任藤州,興辦學校,培養人才,改變了當地風俗,藤州從此才開始有人考取進士。他還擔任過海州通判、利州路提點刑獄官,最後擔任泉州知州。

累遷尚書度支員外郎。廣南東路轉運使。擢秘書少監。知廣州。捕斬賊馮佐臣入判大理寺。出知越州。復歸判尚書刑部。出知江寧府。歷右諫議大夫給事中。知揚州。徙明州。以尚書工部侍郎致仕。祀明堂。遷刑部。卒。年八十有九。特贈吏部侍郎。簡性和易。喜賓客。即錢塘。

城北治園廬。自號武林居士。道引服餌。晚歲顏如丹。尤好醫術。人有疾。多自處方以療之。有集驗方數十□行於世。一日謂其子絜曰。吾退居十五年。未嘗小不懌。今意倦。豈不逝歟。就寢而絕。

〔錢氏(惟演)篋中方〕(舊闕撰人名氏)宋志一卷,佚

彭乘曰。錢文僖公集篋中方。蘇合香丸注云。此藥本出禁中。祥符中。嘗賜近臣。(墨客揮犀)

白話文:

錢惟演生平及醫術

錢惟演累遷至尚書度支員外郎,後擔任廣南東路轉運使,又升任秘書少監,知廣州。他捕斬了賊寇馮佐臣,之後入判大理寺。出任越州知州,後又回到中央擔任尚書刑部侍郎。之後出任江寧府知府,歷任右諫議大夫、給事中,知揚州,徙明州。最終以尚書工部侍郎的身份退休。他曾參與明堂祭祀,後又遷任刑部,最终逝世,享年八十九歲。朝廷特贈他吏部侍郎的官衔。

錢惟演性情溫和,容易相处,喜欢交朋友。他退隐钱塘后,在城北建造园林,自号武林居士。他喜好道家养生,服用丹药,晚年面色红润。尤其爱好医术,遇到有人生病,常常亲自开方治疗。他留下了许多验方,流传于世。有一天,他对儿子钱絜说:“我退居十五年了,从未有过一点不舒服。现在感觉疲倦了,难道是快要离开人世了吗?”说完便躺下,最终与世长辞。

钱氏(惟演)篋中方

这本方书出自宋志,原本没有作者姓名。

彭乘在《墨客揮犀》中记载,钱文僖公(钱惟演)的《篋中方》中,记载了“苏合香丸”的药方,并附注说此药原本是禁中秘方,祥符年间曾赐予近臣。

〔王氏(袞)博濟方〕宋志三卷(讀書後志。作五卷。)未見

晁公武曰。王氏博濟方三卷。皇朝太原王袞撰。慶曆間。因官滑臺。暇日出家藏七十餘方。擇其善者為此書。名醫云。其方用之無不效。如草還丹治大風。太乙丹治鬼胎。尤奇驗。(文獻通考○按今本讀書志失載)

陳振孫曰。王氏博濟方三卷。太原王袞撰。慶曆七年序。

四庫全書提要曰。博濟方五卷。宋王袞撰。袞。太原人。其仕履未詳。惟郎簡原序。稱其嘗為錢塘酒官而已。此書。諸家書目皆著錄。惟宋史藝文志。陳振孫書錄解題。俱作三卷。晁公武讀書志。作五卷。稍有不同。蓋三五字形相近。傳寫者有一訛也。公武又稱。袞於慶曆間。

白話文:

宋朝的《讀書後志》記載,王袞所著的《博濟方》有三個卷。王袞是太原人,在慶曆年間擔任滑臺官職,閒暇時從家藏的七十多個方子中選出有效的方子,編成此書。許多名醫認為,書中的方子都有效,像是「草還丹」治大風病,「太乙丹」治鬼胎,效果特別好。《文獻通考》中也提到,現存的《讀書志》中沒有記載這本書。

陳振孫在《書錄解題》中提到,王袞的《博濟方》有三個卷,成書於慶曆七年。

《四庫全書提要》記載,《博濟方》有五卷,由宋朝的王袞所著。王袞是太原人,他的官職履歷不清楚,只知道他曾在錢塘做酒官。這本書被許多書籍目錄收錄,但宋史的《藝文志》和陳振孫的《書錄解題》都說只有三個卷,晁公武的《讀書志》則說有五卷,略有不同,可能是抄寫時出現了筆誤。晁公武還提到,王袞是在慶曆年間編寫的這本書。

因官滑臺。暇日出家藏七十餘方。擇其善者為此書。名醫云。其方用之無不效。如草還丹治大風。太乙丹治鬼胎。尤奇驗。今案袞自序。有云向侍家君之任滑臺。道次得疾。遇醫之庸者。誤投湯劑。疾竟不瘳。據此則官滑臺者。乃袞之父。而公武即以為袞。殊為失考。袞又言。

博採禁方。逾二十載。所得方論。凡七千余道。因於中擇其尤精要者。得五百餘首。而公武乃云。家藏七十餘方。則又傳寫之誤也。原書久無傳本。惟永樂大典內。載有其文。裒輯編次。共得三百五十餘方。視袞序所稱五百首者。尚存十之七。謹分立三十五類。依次排比。從讀書志之目。

白話文:

由於父親曾經擔任滑臺的官員,[作者]在空閒時間翻閱家藏七十多種醫方,並從中挑選出效果最好的,寫成此書。有醫者說,這些方子使用起來無不奏效,例如草還丹治大風病,太乙丹治鬼胎,效果特別神奇。

現在查閱[作者]的自序,其中寫道:以前在侍奉父親擔任滑臺官職時,路途中患病,遇到庸醫亂投藥方,導致病症久治不癒。由此可知,擔任滑臺官員的是[作者]的父親,而公武卻誤認為是[作者]本人,這顯然是考證失誤。

[作者]又說:他廣泛搜集禁方,歷時二十多年,所得的方論共計七千多條。他從中選出最精華的,得到五百多首。而公武卻寫成家藏七十多種方子,這顯然是抄寫錯誤。原書早已失傳,只有永樂大典中記載了其內容。我將其整理編排,共得到三百五十多種方子,與[作者]自序中所說的五百首相比,仍保存了七成。我謹慎地將這些方子分為三十五類,依次排列,並根據讀書志的目錄進行分類。

釐為五卷。其中方藥多他書所未備。今雖不盡可施用。而當時實著有奇效。足為醫家觸類旁通之助。惟頗好奇異。往往雜以方術家言。如論服杏仁則云。彭祖夏姬商山四皓。煉杏仁為丹。王子晉服四十年而騰空。丁令威服二十年而身飛。此類殊誕妄不足信。今故取服食諸法。

編附卷末。以著其謬。俾讀者知所持擇焉。

〔慶曆善救方〕宋志一卷,佚

王安石後序曰。孟子云。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臣某伏讀善救方。而竊嘆曰。此可謂不忍人之政矣。夫君者。制命者也。推命而致之民者。臣也。君臣皆不失職。而天下受其治。方今之時。可謂有君矣。生養之德。通乎四海。至於蠻夷荒忽不救之病。皆思有以救而存之。

白話文:

這本書分為五卷,裡面有很多藥方是其他書籍沒有記載的,雖然現在不一定都能直接使用,但當時確實有奇效,可以幫助醫生觸類旁通。不過書中也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內容,像是說彭祖、夏姬、商山四皓等人都用杏仁煉丹,王子晉吃四十年就騰空飛起,丁令威吃二十年就身飛,這些實在太過荒誕,不可信。所以我把這些關於服食的方法編排在卷末,並說明它們的謬誤,讓讀者明白應該如何取捨。

這本書是宋朝的醫書,失傳了。王安石在後序中寫道:孟子說,先王有仁愛之心,因此施行仁愛之政。我讀完這本書後,不禁感嘆,這就是仁愛之政啊!君主制定命令,臣子推廣命令讓百姓受益,君臣各盡其職,天下就能得到治理。如今的時代,可以說是有了君主,仁愛的德澤遍布天下,連蠻夷地區的人們患病無人救助,都希望有人能醫治他們。

而臣等雖賤。實受命治民。不推陛下之恩澤。而致之民。則恐得罪於天下。而無所辭誅。謹以刻石。樹之縣門外左。令觀赴者自得。而不求有司云。皇祐元年二月二十八日序。(臨川文集)

王應麟曰。慶曆八年二月癸酉。以南方病毒者乏方藥。為頒善救方。

馬端臨曰。慶曆善救方一卷。兩朝藝文志云。詔以福州奏獄醫林士元藥下蠱毒。人以獲全。錄其方。令國醫類集附益。八年頒行。

〔周氏(應)簡要濟眾方〕(玉海曰。一云廣濟。)宋志五卷,佚

宋史仁宗紀曰。皇祐三年五月乙亥。頒簡要濟眾方。命州縣長吏。按方劑救民疾。

蘇軾跋曰。先朝值夷狄懷服。兵革寢息。而又體質恭儉。在位四十有二年。宮室苑囿無所益。故民無曝賦。而生齒歲登。墾田日廣。至於法令。則去苛慘尚寬簡。守令則進柔良退貪殘。牛酒以禮高年。粟帛以旌孝行。廣惠以廩惸獨。寬恤以省力役。除身丁之算。弛鹽榷之令。

白話文:

臣等虽然地位卑微,却肩负着治民的重任,不能推卸陛下的恩泽,而将其惠及百姓。否则恐怕会触犯天下,无以自辩。因此,谨将此刻于石碑,树立于县门外的左边,让前来观赏的人自行取阅,无需再向官府求取。此碑立于皇祐元年二月二十八日。

王应麟说,庆历八年二月癸酉,由于南方患有瘟疫,缺乏药物,因此颁布了《善救方》。

马端临说,《庆历善救方》一卷,两朝《艺文志》记载,因福州狱医林士元用药救治蛊毒患者,使人得以痊愈,故将其方子记录下来,并令国医进行整理,作为补充。八年后颁布施行。

《周氏简要济众方》(玉海曰:一云《广济》)五卷,宋志记载,现已失传。

《宋史仁宗纪》记载,皇祐三年五月乙亥,颁布了《简要济众方》,并命令州县长官依照方剂救治百姓的疾病。

苏轼在跋文中说,先朝值夷狄归顺,兵革停止,并且秉持俭朴,在位四十二年,宫室苑囿毫无增建,因此百姓没有赋税之苦,人口年年增长,耕田面积日益扩大。至于法令,则摒弃苛刻,推崇宽简,地方官则任用贤良,罢免贪婪残暴之人。用牛酒礼敬高龄老人,用粟帛表彰孝行,用广惠仓廪养护孤寡,用宽恤减免徭役,取消身丁税,放松盐榷的管制。

用能導迎休祥。年穀登衍。其裕民之德。固已浹肌膚而瀹骨髓矣。然猶慊然。憂下民之疾疹。無良劑以全濟。於是詔太醫集名方。日簡要濟眾。凡五卷。三冊。鏤板模印。以賜郡縣。俾人得傳錄。用廣拯療。意欲錫以康寧之福。隮之仁壽之域。已而縣與律令同藏。殆愈一紀。

窮達之民。莫或聞知。聖澤壅而不宣。吏之罪也。乃書以方版。揭之通會。不獨流傳民間。痊疴愈疾。亦欲使人知上恩也。後之君子。儻不以為誚。歲一檢舉之。使無遺毀焉。(東坡大全集)

王應麟曰。皇祐簡要濟眾方五卷。皇祐中。仁宗謂輔臣曰。外無善醫。其令太醫。簡聖惠方之要者。頒下諸道。仍敕長吏拯濟。令醫官使周應編。三年頒行。

白話文:

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朝廷頒布了《皇祐簡要濟眾方》這部醫書,希望藉此減輕百姓疾苦,讓他們享受健康長壽的生活。然而,這部珍貴的醫書卻被官員們束之高閣,百姓無從得知。蘇東坡因此將醫書刻在木板上,張貼在公共場所,讓百姓都能看到,並希望後人每年都能檢查醫書,確保它不會被遺忘。

按弟堅曰。是書。陳晃二氏。並不著錄。惟唐慎微劉完素書引之。而朝鮮國醫方類聚。載臟腑一類。其方出聖惠者。僅薏苡散。酸棗人丸。硇砂丸三方。余皆彼書所無。不知何故也。平胃散一方。世為出局方。不知其本於是書。自余諸方。亦多可資用者矣。

〔司馬氏(光)醫問〕宋志七卷(蘇軾司馬溫公行狀。作七篇。),佚

〔葛氏(懷敏)神效備急單方〕宋志一卷,佚

東都事略曰。葛懷敏始以父蔭。授西頭供奉官。懷敏通時事。善希合。故多薦其才者。嘗為益州路提點刑獄。知隰莫保雄滄滁六州。陝西用兵。為涇原秦鳳經略安撫副使。元昊寇鎮戎軍。賊引兵偽遁。懷敏遂率諸將趣定州。環慶路都監劉賀以蕃兵五千。與賊戰不勝而潰。懷敏入保定川砦。

白話文:

弟弟堅說,這本書,陳晃兩位先生都沒有記載,只有唐慎微、劉完素的書引述它。朝鮮國醫方類聚中,載有臟腑一類的方劑,其中出自聖惠方論的只有薏苡散、酸棗人丸、硇砂丸三方,其他的方劑在這本書中都沒有,不知道為什麼。平胃散一方,世人認為是局方,不知道它原本出自這本書。我所收藏的方劑,也很多可以借鑒使用的。

涇原鈐轄曹英又敗於砦之東北隅。懷敏所部人奔駭。懷敏為眾所擁。幾蹂踐死。輿至壅城乃蘇。賊遂圍城。懷敏與諸將謀。赴鎮戎軍。賊斷其歸路。與諸將遇賊。遂長驅。直抵渭州。初懷敏之除鄜延也。范仲淹言其怯懦不知兵。遂徙涇原。卒敗事。奏至。贈鎮西軍節度使。諡曰忠隱。

〔文氏(彥博)藥准〕宋志一卷,佚

自序曰。余嘗苦頭眩。治之多方。彌歲不解。會國醫龔世昌診脈問狀。乃云。鬲有寒痰。久之使然。非它苦也。授餘香芎散。並其方。服未半劑而愈。遂不復發。余既神其效。又觀其立方有法。不與常類。方用九物。物別為之解。凡藥性之溫寒。味之甘辛。並其主療。略具於下。

白話文:

涇原鈐轄曹英在砦的東北隅再次戰敗,懷敏的部下驚慌失措,將他擁簇起來,險些被踩踏致死,直到被抬到壅城才甦醒。敵軍隨即圍城,懷敏與諸將商議,決定前往鎮戎軍,但敵軍切斷了他們的歸路。懷敏與諸將遇敵後,奮力突圍,直抵渭州。當初懷敏被任命為鄜延路經略使時,范仲淹曾說他膽怯懦弱,不懂軍事,於是調他去涇原,最終還是敗壞了大事。奏章上報後,朝廷追贈他鎮西軍節度使的官職,諡號為忠隱。

雖簡而備。使觀之者有據。服之無疑。無疑有效。猶夫任人。各知其才之所長。用無疑。事罔不濟。乃知古之良醫。治病必考於本草而立方。方藥既精。厥疾必瘳。班固云。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原疾病之深淺。陶隱居云。道經載扁鵲數法。其用藥猶是本草家意。張仲景最為眾方之祖。

悉依本草。近世庸醫。鮮通本草。求其方藥之驗。固亦難矣。余嘉龔醫之方。專用本草之意。因採仲景並外臺。千金及諸家經驗方。共若干。輒加註傳於門內。以備處療。謂之藥准。以其依本草立方。則用之有準云。(文集)

陳振孫曰。藥准一卷,潞公文彥博寬夫撰。所集方才四十首。以為依本草而用藥。則有準。故以此四十方。為處方用藥之准也。

白話文:

這篇古文闡述了古代醫家重視本草藥物知識,並以此作為立方治病的根本。文章指出,好的醫者會深入研究藥材的寒熱溫涼特性,以及疾病的深淺程度,才能準確用藥。而像張仲景這樣的醫學大家,其方劑皆源於本草學,才能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反觀近世的庸醫,缺乏本草知識,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療效。作者推崇龚医的方子,認為其專注於本草的精髓,並從仲景、外臺、千金等醫籍中精選方劑,加以註解,方便後人學習,稱為“藥准”。因為這些方子都依照本草學原理而立,所以用起來便有準繩可循。文集記載,此“藥准”由潞公文彥博撰寫,共收錄四十首方劑,旨在為醫者提供依循本草用藥的準則。

〔孫氏(用和)傳家秘寶方〕宋志五卷(讀書後志。作十卷。書錄解題。作三卷。)佚

趙希弁曰。孫尚秘寶十卷。上皇朝孫尚撰。呂惠卿帥邊日。尚之子在屬部。因取此書。刻板傳於世。

陳振孫曰。孫氏傳家秘寶方三卷。尚藥奉御太醫令孫用和集,其子殿中丞兆,父子皆以醫名。自昭陵迄於熙豐。無能出其右者。元豐八年。兆弟宰為阿東漕。屬呂惠卿帥。並從宰得其書。序而刻之。兆自言為思邈之後。晁氏讀書志。作孫尚秘寶方。凡十卷。

邵伯溫曰。仁宗初納光獻皇后。後有疾。國醫不效。帝曰。後在家。用何人醫。後曰。妾隨叔父官河陽。有疾服孫用和藥輒效。尋召用和。服其藥果驗。自布衣。除尚藥奉御。用和自此進用。用和本衛人。以避事客河陽。善用張仲景法治傷寒。名聞天下。三子奇兆。皆登進士第。為朝官。亦善醫。(邵氏聞見錄)

白話文:

《孫氏(用和)傳家秘寶方》共有五卷,是宋朝的志書記載。原本作者寫了十卷,後來又整理成三卷。

趙希弁說,這本書原本叫做《孫尚秘寶》,是宋朝的孫尚所著。呂惠卿擔任邊帥時,孫尚的兒子在屬下部門工作,就取了這本書,刻成木板,流傳於世。

陳振孫說,《孫氏傳家秘寶方》共有三卷,是由尚藥奉御太醫令孫用和編撰的,他的兒子殿中丞孫兆也精通醫術,父子倆都以醫術聞名。從唐昭陵時期到宋熙寧、元豐年間,沒有人能比得上他們的醫術。元豐八年,孫兆的弟弟孫宰擔任阿東漕運使,被呂惠卿帶到邊境,孫宰就將這本書送給了呂惠卿,並寫了序文刻印。孫兆自己說自己是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後代。晁氏的《讀書志》記載這本書叫做《孫尚秘寶方》,一共十卷。

邵伯溫說,宋仁宗時期納光獻皇后為妃子,皇后生病,御醫沒有辦法治癒。仁宗問皇后:“你在家裡生病的時候,都是找誰看病?”皇后回答說:“我跟著叔父到河陽任官時,生病就吃孫用和的藥,總是會好。 ”於是仁宗就把孫用和召來,服用了他的藥果然見效。孫用和原本是平民百姓,為了避禍到河陽,他擅長用張仲景的傷寒理論治病,名聲遠播天下。他的三個兒子孫奇、孫兆都考上了進士,做了官,也精通醫術。

〔劉氏(元賓)神巧萬全方〕(舊訛作劉元寶)宋史十二卷,存

按是書輯在於醫方類聚中。弟堅嘗為錄出。跋曰。上宋劉元賓子儀撰。其方藥採之聖惠者。十居七八。多可施用,其論說亦原本古人。間加己見,至如其舉傷寒各治。辨中風諸證。最為賅備。頗有發明。奈何世久失傳。元明諸家。罕徵引者。今檢醫方類聚中所載。按條掇拾。雖未復舊觀。然大要略具矣。仍謹依類排纂。詳加訂正。從宋史原目。釐為十二捲雲。

〔劉氏(彝)贛州正俗方〕宋史二卷,佚

宋史本傳曰。劉彝。字執中。福州人。幼介特。居鄉以行義稱。從胡瑗學。瑗稱其善治水。凡所立綱紀規式。彝力居多。第進士。為邵武尉。調高郵簿。移朐山令。治簿書恤孤寡。作陂池教種藝。平賦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無不至。邑人紀其事。目曰治築。熙寧初。為制置三司條例官屬。

白話文:

《劉氏神巧萬全方》是宋朝劉元賓所著,原書共十二卷,現已失傳。這本書主要收集了醫方,內容多取自《聖惠方》,實用性高,醫學理論也源自古人,並加入作者自己的見解。其中對於傷寒和中風的治療方法尤其詳細,頗有新意。可惜這本書流傳已久,在元明時期幾乎無人引用。現今從《醫方類聚》中整理出來的版本雖然未能恢復原貌,但主要內容還是完備的。我將其依類別整理編排,並加以修正,依照宋史記載,分為十二卷。

《劉氏贛州正俗方》是宋朝劉彝所著,原書共兩卷,現已失傳。宋史記載,劉彝字執中,是福州人。他從小就品行高尚,在家鄉以仁義著稱。他師從胡瑗,胡瑗稱讚他善於治理水利,劉彝在制定的綱紀規式中貢獻很大。他考中進士後,擔任邵武尉,後來又調任高郵簿,再改任朐山令。他善於管理簿書,撫恤孤寡,修建水池,教授農藝,減輕賦役,打擊奸猾,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當地人將其治績記錄下來,稱為《治築》。熙寧年間,他被任命為制置三司條例官屬。

以言新法非便罷。神宗擇水官。以彝悉東南水利。除都水丞。久雨汴漲。議開長城口。彝請但啟揚橋斗門。水即退。為兩浙轉運判官。知虔州。俗尚巫鬼。不事醫藥。彝者正俗方以訓。斥淫巫三千七百家。使以醫易業。俗遂變。加直史館。知桂州。禁與交人互市。交趾陷欽廉邕三州。

坐貶均州團練副使。安置隨州。父除名為民。編隸涪州。徙襄州。元祐初。復以都水丞召還。病卒於道。年七十。著七經中義百七十卷。明善集三十卷。居陽集三十卷。

陳振孫曰。正俗方一卷。知虔州長樂劉彝執中撰。以虔俗信巫無醫藥。集此方以教之。

〔沈氏(括)良方〕宋志十卷(讀書後志。作十五卷。)佚

白話文:

劉彝擔任都水丞時,認為開挖長城口不妥,建議只打開揚橋斗門就能退水。後來他被調任兩浙轉運判官,後又擔任虔州知州。虔州百姓迷信巫術,不重視醫藥,劉彝便用醫術來糾正風俗,驅逐了三千七百家巫師,讓他們轉行從醫,當地風俗因此改變。他後來又擔任桂州知州,禁止與交趾人進行貿易。交趾攻佔欽廉邕三州後,劉彝被貶為均州團練副使,安置在隨州,其父也被革職為平民,編入涪州,後又遷往襄州。元祐年間,劉彝被召回擔任都水丞,但在途中病逝,享年七十歲。他著有《七經中義》一百七十卷、《明善集》三十卷、《居陽集》三十卷。

自序曰。予嘗論治病有五難。辨疾。治病。飲藥。處方。別藥。此五也。今之視疾者。惟候氣口六脈而已。古之人視疾。必察其聲音顏色。舉動膚理。情性嗜好。問其所為。考其所行。已得其大半。而又遍診人迎氣口十二動脈,疾發於五臟。則五色為之應。五聲為之變。五味為之遍。

十二脈為之動。求之如此其詳。而然猶懼失之。此辨疾之難一也。今之治疾者。以一二藥。書其服餌之節授之而已。古以治疾者。先知陰陽運歷之變故,山林川澤之竅發。而又視其人。老少肥瘠。貴賤居養。性術好惡。憂喜勞逸。順其所宜。違其所不宜。或藥或火。或刺或砭。

白話文:

我曾經討論治療疾病有五種困難:辨別疾病、治療疾病、服用藥物、開處方、區分藥物。這五種就是。現在的人看病,只憑藉觀察氣息、口氣、六脈而已。古人看病,必定觀察病人的聲音、顏色、舉動、皮膚、性情、喜好,詢問病人所做的事情,考察病人所走的路途,這樣就已經掌握了病情的大部分。然後再遍診人迎、氣口、十二動脈,疾病發作於五臟,就會有五種顏色作為反應,五種聲音作為變化,五種味道作為遍布,十二脈作為運動。尋找病因如此仔細,仍然害怕會漏掉,這就是辨別疾病的第一個難處。現在的人治療疾病,只用一兩味藥,寫上服藥時間交給病人而已。古人治療疾病,首先要了解陰陽運行變化的規律,山川河流的竅穴開合,還要觀察病人的年齡、體型、貧富、生活環境、性格、習慣、喜惡、憂慮、歡樂、勞動、休息,順應病人的適宜,避免病人的不適宜,或者用藥,或者用火,或者用針,或者用砭石。

或湯或液。矯易其故常。捭摩其性理。搗而索之。投幾順變。間不容髮。而又調其衣服。理其飲食。異其居處。因其情變。或治以天。或治以人。五運六氣。冬寒夏暑。暘雨電雹。鬼靈厭蠱。甘苦寒溫之節。後先勝復之用。此天理也。盛衰強弱。五臟異稟。循其所同。譽其所偏。

不以此形彼。亦不以一人例眾人。此人事也。言不能傳之於書。亦不能喻之於口。其精過於承蜩。其察甚於刻棘。目不捨色。耳不捨聲。手不釋脈,獨懼其差也。舍藥遂去。而希其十全。不其難哉。此治疾之難二也。古之飲藥者。煮煉有節。飲啜有宜。藥有可以久煮者。不可以久煮者。

白話文:

治療方法多樣,可以是湯劑或液體,根據病因調整治療方案,探究病情變化,細緻觀察,把握時機。適時調整服裝、飲食、住處,並根據患者情緒變化,採取相應措施。天時、地利、人和,五運六氣、冬寒夏暑、晴雨雷雹、鬼靈厭蠱、甘苦寒溫的運用,以及後先勝復的策略,都是自然法則。

人體盛衰強弱、五臟功能各異,需針對個人情況,揚長避短。不可以偏概全,也不可以一人而論眾人,這才是醫治之道。醫術精髓難以言傳,也難以口述,其精微程度超越於承蜩之技,其細微觀察勝於刻棘之工。目光不離病色,耳朵不離病聲,雙手不離脈象,唯恐稍有疏忽。捨棄藥物就離開,卻期望十全十美,豈非難哉?這就是醫治疾病的第二個難點。古代飲藥,煎煮有節,飲用也有講究,有些藥物可以久煮,有些則不可久煮。

有宜熾火。有宜溫火者。此煮煉之節也。宜溫宜寒。或緩或速。或乘飲食喜怒。而飲食喜怒為用者。有違飲食喜怒,而飲食喜怒為敵者。此飲啜之宜也。而水泉有美惡。操藥之人有勤惰。如此而責藥之不效者,非藥之罪也。此服藥之難三也,藥之單用為易知。藥之復用為難知。

世之處方者,以一藥為不足。又以眾藥益之。殊不知藥之有相使者。相反者。有相合而性易者。方書雖有使佐畏惡之性。而古人所未言。人情所不測者。庸可盡哉。如酒於人,有飲之逾石而不亂者。有濡吻則顛眩者。漆之於人。有終日搏漉而無害者。有觸之則瘡爛者。焉知藥之於人。

白話文:

有些藥材需要用猛火熬煮,有些則需要用溫火慢慢熬製,這便是烹煮藥材的技巧。藥材的性質有溫有寒,使用時也要依情況調整速度,或快或慢。還得配合病人的飲食習慣、喜怒哀樂,有些藥材配合飲食習慣就能發揮功效,有些則會產生衝突。另外,水源的品質、藥師的認真程度都會影響藥效,若因此怪罪藥材無效,實在是不公平。

服藥的難處有三點:單一藥材的效用容易了解,但複雜的藥方就難以掌握。世人開方時,往往覺得單一藥材不夠,就用許多藥材來搭配,殊不知藥材之間有相輔相成、互相抵觸、相合性佳等各種關係。藥書雖然記載了藥材的搭配原則,但古人未曾言及、人情難測的事,又怎能完全掌握?就如同酒,有些人可以喝很多都不會醉,有些人卻只沾一點就頭昏腦脹;漆,有些人整天接觸也毫無影響,有些人卻一碰就起疹子。藥物的效應也是如此,誰能完全了解呢?

無似此之異者。此稟賦之異也,南人食豬魚以生。北人食豬魚以病。此風氣之異也。水銀得硫黃而赤如丹。得礬石而白如雪。人之欲酸者。無過於醋矣。以醋為未足。又益之以橙。二酸相濟。宜其甚酸而反甘。巴豆善利也。以巴豆之利為未足。而又益之以大黃。則其利反折。

蟹與柿。嘗食之而無害也。二物相遇。不旋踵而嘔。此色為易見。味為易知。而嘔利為大變。故人人知之。至於相合而知。他臟致他疾者。庸可易知耶。如乳石之忌參朮。觸者多死。至於五石散。則皆用參朮。此古人處方之妙。而世或未喻也。此處方之難四也。醫誠藝也。方誠善也。

白話文:

世上沒有比這更奇怪的事了。這都是天生體質的不同,南方人吃豬魚可以生吃,北方人吃豬魚就會生病。這就是風土習慣的差異。水銀遇到硫黃就變成紅色像丹砂,遇到礬石就變成白色像雪。人要吃酸,沒有比醋更酸的了,但如果覺得醋不夠酸,還可以加點橙子,兩種酸味相輔相成,就變得又酸又甜。巴豆很善於通便,但如果覺得巴豆的通便效果不夠,又加了大黃,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反而便秘。

螃蟹和柿子,單獨吃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同時吃,就會立刻嘔吐。這都是顏色容易看見,味道容易嘗出來,而嘔吐腹瀉又是明顯的變化,所以人人皆知。至於那些藥物相互搭配後,會導致其他臟腑病變,就比較難察覺了。就像乳石不能與人參、白朮一起服用,一旦服用,就會致命。而五石散卻都用人參和白朮,這就是古人處方的高明之處,但現代人可能不太明白。這就是處方難的第四個原因。醫術是真本事,處方是真學問。

用之中節也。而藥或非良。奈何哉。橘過江而為枳。麥得滋而為蛾。雞逾嶺而黑。鸜鵒逾嶺而白。月虧而蚌蛤消。露下而蚊喙坼。此形器之易知者也。性豈獨不然乎。予觀越人藝茶畦稻。一溝一隴之異。遠不能數步。則色味頓殊。況藥之所生。秦越燕楚之相遠。而又有山澤膏瘠燥濕之異稟。

豈能物物盡其所宜。又素問說陽明在天。則花實戕氣。少陽在泉。則金石失理。如此之論。採掇者固未嘗晰也。抑又取之有早晚。藏之有焙㼭。風雨燥濕。動有槁暴。今之處藥。或有惡火者。必日之而後咀。然安知採藏之家。不常烘煜哉。又不能必。此辨藥之難五也。此五者大概而已。

白話文:

用藥要適當,但藥材品質可能不好,該怎麼辦呢?橘樹過了江就變成枳樹,麥子得到滋養就變成蛾子,雞越過山嶺就變黑,烏鴉越過山嶺就變白,月亮虧損時蚌蛤就會消瘦,露水下降時蚊子的口器就會裂開。這些都是形體和器物變化容易察覺的現象,難道人的性情就不會如此嗎?

我觀察到越地人種茶種稻,相隔只有一條溝渠或一條田埂,僅僅幾步之遙,但茶葉和稻米的顏色和味道就截然不同。何況藥材的生長地,秦國、越國、燕國、楚國相距遙遠,而且又具有山澤、膏腴、貧瘠、乾燥、濕潤的不同稟性。

難道每一種藥材都能在所有地方都適宜生長嗎?《素問》中說陽明在天上,則花果就會損傷生機;少陽在泉水中,則金石就會失衡。像這樣的說法,採藥的人並沒能真正理解。而且,採摘藥材還有早晚之分,儲存也有烘烤、曬乾的區別,風雨、燥濕、動植物的生長狀況都會影響藥材的品質。現在用藥的人,有些遇到有毒藥材,就必須在太陽底下曬乾後再服用。然而,怎麼知道採藥和儲藏的人,不是經常烘烤藥材呢?這也無法確定。這就是辨別藥物難處的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只是大體上的概括而已。

其微至於言不能宣。其詳至於書不能載。豈庸庸之人。而可以易言醫哉。予治方最久。有方之良者。輒為疏之。世之為方者。稱其治效。常喜過實。千金肘後之類。尤多溢言。使人不復信。予所謂良方者。必目睹其驗。始著於篇。聞不預也。然人之疾。如向所謂五難者。方豈能必良哉。

一睹其驗。即謂之良。殆不異乎刻舟以求遺劍者。予所以詳著其狀於方尾。疾有相似者。庶幾偶值云爾。篇無次序。隨得隨注。隨以與人。拯道貴速。故不暇完也。沈括序。

東都事略曰。沈括。字存中。吳興人也。博覽古今。於書無所不通。舉進士。為揚州司理參軍。編校昭文館書籍。熙寧間。除太子中允。為檢正中書刑房公事。遷集賢校理。察訪兩浙農田水利。遷太常丞。同修起居注。邊吏報北虜將入寇。亟遣中貴人。取兩河民車。以為戰備。

白話文:

醫術的奧妙,言語難以表達,細節繁複,文字也無法盡載。普通人怎能輕易談論醫術呢?我行醫多年,遇到有效的方子,便詳細記錄下來。世人往往誇大藥方功效,尤其是像《千金方》、《肘後備急方》等醫書,更是溢美之詞過多,讓人難以信服。我所認為的良方,必須親眼見證其效果,才會記錄下來,道聽途說的一概不採納。然而,人體疾病千奇百怪,就像古人所說的“五難”,藥方又怎能保證一定有效呢?

僅憑一次見效就稱之為良方,簡直如同刻舟求劍一樣荒謬。因此,我在藥方末尾詳細記錄病症,希望遇到類似情況的人,能偶爾碰上合適的藥方。我的文章沒有固定的順序,想到哪就寫到哪,隨手記錄下來,隨手贈與他人,救人要快,所以沒有時間去完善。沈括序。

《東都事略》記載:沈括,字存中,是吳興人。他博覽群書,無所不通。考取進士後,任揚州司理參軍,編校昭文館書籍。熙寧年間,升任太子中允,兼任檢正中書刑房公事,後遷集賢校理,負責考察兩浙地區的農業和水利。再後來升任太常丞,參與修撰起居注。邊境軍情告急,敵軍即將入侵,沈括立刻派宦官去兩河地區徵調民車,以備戰事。

民大驚擾。自宰執以下。言不便者牆進。俱不省。一日括持筆立御坐側。神宗顧曰。卿知籍車之事乎。括曰。未知車將何用。神宗曰。北虜以多馬取勝。唯車可以當之。括曰。胡之來。民父子墳墓田廬。皆當棄去。復暇恤車乎。朝廷姑籍其數。而未取何傷。神宗曰。卿言有理。

何論者之紛紛也。括曰。車戰之利。見於歷世。巫臣教吳子以車戰。遂伯中國。李靖用偏箱鹿角車。以擒頡利。臣但未知一事。古人所謂輕車者。兵車也。五御折旋。利於輕速。今之民間輜車。重大椎樸。以牛挽之。日不能行三十里。少蒙雨雪。則跬步不進。故俗謂之太平車。

白話文:

百姓驚慌失措,從宰相以下,凡是說不方便的都往城牆裡躲。大家都不省人事。有一天,王安石拿著筆站在御座旁邊,神宗問他:「你了解籍車的事情嗎?」王安石回答:「我不知道這車要用来做什么。」神宗说:「北方蛮族以馬多取勝,唯有戰車才能抵挡他们。」王安石說:「敌人來犯時,百姓父子墳墓田廬,都要弃去,哪裡還有餘暇去操心战车呢?朝廷先统计一下数量,还没取用又何妨呢?」神宗說:「你說得有道理。」

為什麼大家議論紛紛呢?王安石說:「戰車的優勢,歷代都有記載,巫臣教吳子用戰車作战,于是吴国称霸中原。李靖用偏箱鹿角車,擒获颉利可汗。我只不知道一件事:古人所说的轻車,是指战車,五匹馬拉,輕便靈活,有利於快速行动。現在民間的輜重車,笨重迟缓,用牛拉,一天也走不了三十里,稍微遇到雨雪,就寸步难行,所以民间称之为太平車。」

或可施於無事之日。恐兵間不可用耳。神宗益喜曰。無人如此語朕者。當更思之。明日。遂罷籍民車。執政問括曰。君以何術。而立談罷此事。上甚多太平車之說也。括曰。聖主可以理奪。不可以言爭。若車可用。其敢以為非。未幾以上正言知制誥。察訪河北西路。出使遼國使。

還以淮浙災傷。為體量安撫使。權三司使,遷翰林學士。括詣宰相吳充陳說免役事。謂可變法令。輕役依舊輪差。御史蔡確論括非其職。而遽請變法。括亦待罪求去。確復言括詭求罷免。有詔食供職。臣切惑焉。且括謂役法可變。何不言之於檢正察訪之日。而言之於翰林學士之時。

白話文:

這個辦法或許可以在無事的日子施行,但恐怕戰時就不可用了。神宗皇帝聽了很高兴,说:“没有人敢这样跟我说话,我应该好好想想。”第二天,他就下令停止征用民车。执政大臣问王安石说:“你用什么方法,就能说服皇上放弃这件事?皇上可是很执着于太平车的想法啊。”王安石回答:“圣明的主上可以用道理说服,不能用言语争执。如果车真的可以用,谁敢说它不好?不久,王安石就被任命为知制诰,负责审查河北西路的政事,还出使辽国。

后来,因为淮浙地区遭受灾害,王安石被任命为体量安抚使,兼任三司使,最后升任翰林学士。王安石去拜访宰相吴充,阐述免役的方案,认为可以改变法令,轻徭薄赋,依旧轮流服役。御史蔡确批评王安石说,他不应该越俎代庖,就敢提议变法。王安石也以罪责自请离职。蔡确又说王安石是故意找借口辞职。皇上下旨让他继续任职。我对此事感到十分不解,王安石既然认为役法可以改变,为什么不在担任检正察访的时候说,反而要等到做了翰林学士才说?

不言之於陛下。而言之於執政。原括之意。但欲依附大臣。巧為身謀而已。遂罷以集賢院學士知宣州。復龍圖閣待制。召還知審官院。復以言者罷。知青州。尋知延州。王師大舉伐西夏。種諤帥師入銀夏州。而不能有。明年。括請城永樂。命徐禧李舜舉計議邊事。李稷主糧餉。

遂城永樂。距銀州五十里。米脂五十里。城成。賜名銀州寨。既而賊二十萬。重圍永樂城。攻益急。城陷。於是漢番官二百三十人。兵萬二千三百人。皆沒焉。禧舜舉稷死之。神宗以括始議。責為均州團練副使。隨州安置。徙秀州。復光祿卿。分司南京。以卒。括嘗上熙寧奉元歷。

白話文:

他不肯直接向皇帝进言,却向执政大臣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原本想凭借自己的才能得到大臣们的依附,巧妙地为自己谋划前程。结果被罢免,任命为集贤院学士知宣州,后又恢复龙图阁待制。被召回任审官院,又因言论触怒了权贵,再次被罢免,调往青州,接着又调任延州。当时王师大举进攻西夏,种谔率军进入银夏州,却未能取得战果。第二年,王安石提议修筑永乐城,命徐禧、李舜举负责议论边事,李稷负责粮饷。

于是修筑了永乐城,距离银州五十里,米脂五十里。城建成后,赐名为银州寨。不久后,西夏军队二十万重围永乐城,攻势越来越猛,城池最终被攻破。汉族和番族的官吏二百三十人,士兵一万两千三百人,全部战死。徐禧、李舜举、李稷也都战死沙场。神宗认为王安石最初提出修建永乐城的主意,因此责令他担任均州团练副使,安置在随州,后又迁往秀州。最后恢复光禄卿的官职,分司南京,最终病逝。王安石曾经上奏熙宁奉元历。

編修天下郡國圖。著述頗多。有春秋機括。筆談。行於世。

趙希弁曰。沈存中良方十五卷。上皇朝沈括存中撰。存中博學通醫術。故類其經驗方。成此書。用者多驗。或以蘇子瞻論醫藥雜說附之。

〔靈苑方〕宋志二十卷,佚

趙希弁曰。靈苑方二十卷。上皇朝沈括存中編。本朝士人。如高若訥林億孫奇龐安常。皆以善醫名世。而存中尤善方書。此中所載。多可用。

劉昉曰。靈苑方。本方不載所作人姓名。

〔蘇沈良方〕宋志十五卷注曰。沈括蘇軾所著。(書錄解題,作十卷。)存

趙希弁曰。蘇沈良方十五卷。上皇朝沈括通醫學。嘗集得效方成一書。後人附益以蘇軾醫藥雜說。故曰蘇沈。

白話文:

編修了天下郡國的圖誌,寫的書很多,其中有《春秋機括》、《筆談》,這些書流傳於世。

趙希弁說:沈存中的《良方》十五卷,是北宋時期沈括存中所著。存中博學多才,精通醫術,因此將他多年的經驗方彙集起來,編成此書。用過此書的人,很多都驗證了它的有效性。有人將蘇軾的《瞻論醫藥雜說》附在《良方》之後。

《靈苑方》二十卷,宋代史書記載有此書,但已失傳。

趙希弁說:《靈苑方》二十卷,是北宋時期沈括存中所編。當時的讀書人,如高若訥、林億、孫奇、龐安常,都以精通醫術而聞名於世,而存中尤其精通方書。此書中所記載的藥方,很多都可用。

劉昉說:《靈苑方》中沒有記載作者姓名。

《蘇沈良方》十五卷,宋代史書記載中註解說,此書是沈括與蘇軾所著(《書錄解題》記載為十卷)。

趙希弁說:《蘇沈良方》十五卷,是北宋時期沈括通曉醫學,曾將他收集的有效方彙集在一起,編成了一本書。後人將蘇軾的《醫藥雜說》附在其中,因此稱之為《蘇沈良方》。

陳振孫曰。蘇沈良方十卷。蘇者。東坡。沈。即存中也。不知何人所錄。其間辨雞舌香一段言。靈苑所辨。猶有未盡者。館閣書目。別有沈氏良方十卷。蘇沈良方十五卷。而無靈苑方。

劉桂曰。蘇沈良方十卷。前有永嘉道士林靈素序。余家有宋刻本。竊意靈素在二公文集中。或雜記。或筆談等書。鈔出匯成一編。附托二公之盛名。以行其方耳。李東垣謂蘇沈良方。猶唐宋類詩。何也。蓋言不能詩者之集詩。猶不知方者之集方也。一詩之不善。止不過費紙而已。

不致誤人。一方之不善。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矣。噫。後之集方書者。尚慎之哉。(讀醫說)

白話文:

陳振孫說,蘇沈良方十卷,蘇指的是東坡,沈指的是存中,不知道是誰整理的。其中有一段關於雞舌香的辨析,靈苑的辨析還不夠完善。館閣書目中,還另有沈氏良方十卷和蘇沈良方十五卷,但沒有靈苑方。

劉桂說,蘇沈良方十卷,前面有永嘉道士林靈素的序。我家裡有宋朝刻本,我私下認為靈素是在二公的文章集、雜記或筆談等書中抄出來的,匯編成一卷,附托二公的名聲來推廣他的藥方。李東垣認為蘇沈良方就像唐宋類詩,為什麼呢?因為這就像不會寫詩的人收集的詩集,如同不懂藥方的人收集的藥方一樣。一首詩不好,頂多浪費紙張而已,不會造成誤導。但一個藥方不好,其禍害就難以言喻了。唉,後世收集藥方的人,要謹慎啊!

四庫全書提要曰。蘇沈良方八卷。宋沈括所集方書。而後人又以蘇軾之說附之者也。考宋史藝文志。有括靈苑方二十卷。良方十卷。而別出蘇沈良方十五卷。注云。沈括蘇軾所著。陳振孫書錄解題。有蘇沈良方十卷。而無沈存中良方。尤袤遂初堂書目亦同。晁公武讀書志。則二書並列。

而於沈存中良方下云。或以蘇子瞻論醫藥雜說附之。蘇沈良方下亦云。括集得效方成一書。後人附益。以蘇軾醫學雜說附之者。蓋晁氏所載良方。即括之原本。其云或以蘇子瞻論醫藥雜說附之者。即指蘇沈良方。由其書初尚並行。故晁氏兩載。其後附蘇說者盛行。原本遂微。

白話文:

《四庫全書提要》說:蘇沈良方八卷,是宋朝沈括所編的醫方集,後來人們又把蘇軾的醫學論述附在裡面。

考查《宋史·藝文志》,記載有《括靈苑方》二十卷、《良方》十卷,另外還有《蘇沈良方》十五卷,注釋說這是沈括和蘇軾合著的。陳振孫的《書錄解題》裡有《蘇沈良方》十卷,但沒有《沈存中良方》。尤袤的《遂初堂書目》也相同。晁公武的《讀書志》則把兩本書並列。

在《沈存中良方》下記載:「或以蘇子瞻論醫藥雜說附之。」在《蘇沈良方》下也記載:「括集得效方成一書,後人附益,以蘇軾醫學雜說附之者。」可見晁氏所載的《良方》,就是沈括原本的醫方集。《讀書志》中「或以蘇子瞻論醫藥雜說附之」,指的是《蘇沈良方》。由於這兩本書最初同時存在,所以晁氏才把它們都列出來。後來附有蘇軾論述的《蘇沈良方》流行起來,原本的《良方》就變得比較少見了。

故尤氏陳氏遂不載其原本。今永樂大典。載有蘇沈良方原序一篇。亦括一人所作。且自言予所作良方云云。無一字及軾。是後人增附之後。並其標題追改也。按明晁瑮寶文堂書目。有蘇沈二內翰良方一部。是正嘉以前。傳本未絕。其後不知何時散佚。今據永樂大典所載。掇拾編次。

釐為八卷。史稱括於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今所傳括夢溪筆談。末為藥議一卷。於形狀性味。真偽同異。辨別尤精。軾雜著。時言醫理。於是事亦頗究心。蓋方藥之事。術家能習其技。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儒者能明其理。而又往往未經試驗。此書以經效之方。而集於博通物理者之手。

白話文:

因此,尤氏、陳氏的版本便不再記載原本的內容。現在《永樂大典》收錄了《蘇沈良方》原序一篇,也是括一人所作,而且自稱是「予所作良方」等等,完全沒有提到蘇軾。這應該是後人增補後,連標題也一併更改了。根據明朝晁瑮的《寶文堂書目》,有《蘇沈二內翰良方》一書,這是在嘉靖年間以前,傳本還沒失傳。之後不知道什麼時候散佚了。現在根據《永樂大典》所收錄的內容,整理編排,分為八卷。史書記載括精通醫藥卜算,無所不通,都有論著。現在流傳的《夢溪筆談》最後有一卷《藥議》,在藥物的形狀、性味、真偽、相同與不同等方面,辨別得特別精準。蘇軾的雜著,經常談論醫理,在這方面也頗有研究。藥方之事,術家雖然可以學習技巧,但無法了解其中的道理;儒者雖然可以明白道理,卻往往沒有經過實際驗證。這本書收錄了有效的藥方,而且出自博通物理的人手。

固宜非他方所能及矣。

程永培跋曰。沈氏良方。後人益以蘇氏之說。名之曰蘇沈良方。非當時合著之書也。余藏舊刻印本。書不列存中氏原序。而載有林靈素一敘。亦止論沈。未及蘇。其卷首一敘。兼及蘇沈。文頗拙蹇。不著作者姓名。蓋俗筆也。按永樂大典中。有蘇沈良方名曰。蓋從宋史藝文志來者。

則知合蘇沈。而傳於今日之本。約略宋末人為之耳。又考宋史。良方十卷。蘇沈良方十五卷。以藏本卷數較之。雖合沈氏。卻雜以蘇說。若從蘇沈良方。則少五卷矣。豈在當時已散佚不全耶。其中誤字甚多。幾至不可讀。為之訂正。然內證外證。婦人小兒。以至雜說。依稀略備。

白話文:

所以,這個方法的效用,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

程永培在書末寫道:沈氏良方,後人加上蘇氏的說法,才稱作蘇沈良方,並不是當時一起寫的書。我收藏著舊刻本,書中沒有沈氏的原序,卻載有林靈素的序,而且只論述沈氏,沒有提到蘇氏。卷首的序文,雖然兼及蘇沈,但文字十分生硬,也沒有作者姓名,應該是民間寫的。根據永樂大典記載,有一本蘇沈良方,應該是從宋史藝文志中來的。

由此可知,將蘇沈合在一起,流傳到今天的版本,大約是宋末人編纂的。再考證宋史,良方十卷,蘇沈良方十五卷,與我收藏的版本卷數相比,雖然合了沈氏的內容,卻混雜了蘇氏的說法。如果按照蘇沈良方來算,就少了五卷。難道是當時已經散失不全了嗎?書中錯字很多,幾乎無法閱讀,我把它們都訂正了。不過,書中關於內證、外證、婦科、兒科,以及其他雜說,都還算齊全。

似非不全之本。蓋古人以醫卜為賤術。作史者志方書。未必詳加考訂。即如劉涓子之鬼遺方論。宋史作鬼論。脫去遺方二字。則其他之疏略可知也。此書卷帙未符宋志。其間分合多寡。不可考矣。內中諸方。間已見之博濟靈苑諸書。即其餘亦莫不應病神驗異常。至有不可以理測者。

豈非龍宮之所授耶。今為授梓。並補敘沈氏原敘一篇。熟讀五難。大有裨益。瘦樵程永培跋。

鮑廷博跋曰。良方托始於沈夢溪。迨宋南渡後。或益以東坡論說。而蘇沈之名著焉。元明以來。其傳漸寡。近年吳郡程君永培始出藏本。授梓以行。會朝廷詔頒內殿聚珍版本於各直省。於是其書復大顯於世。顧殿本初頒。藏弆家爭先快睹。既不敷承領。而程刻又不列坊肆。無以饜四方之求。

白話文:

這本書似乎並非完整的原本。古代人將醫卜之術視為低賤技藝,史官們記載醫書方劑時,未必會仔細考證。就如同劉涓子的《鬼遺方論》,宋史中稱為《鬼論》,省略了「遺方」二字,可見其他書籍的疏漏可想而知。

此書的卷帙與宋史記載不符,其中藥方的分合多少也無法考證。書中的一些方劑,在《博濟靈苑》等書中已經出現過,即使是其他方劑,也都應病神驗,效果非凡,甚至有無法用道理推測的奇效。

這難道不是龍宮傳授的秘方嗎?如今將此書刊刻出版,並補充沈氏原序一篇。熟讀此書,對於醫術會有很大的幫助。瘦樵程永培跋。

鮑廷博在跋文中說:良方最初由沈夢溪整理,到了宋朝南渡之後,又有人加上東坡的論述,使得蘇沈二人名聲大噪。元明以來,此書的傳播漸漸減少。近年吳郡程君永培才將藏本取出,刊刻出版。恰逢朝廷頒布內殿聚珍版本給各省,於是此書再度聲名大噪。

但殿本初次頒布時,各家爭先恐後搶著觀看,數量不夠分發。而程氏刻本又不列於市肆販售,無法滿足四面八方的需求。

博因參合兩本。益廣其傳。上以仰副聖天子嘉惠藝林之至意。而程君活人濟世之心。抑又推而廣之矣。殿本輯自永樂大典。大概詳沈而略蘇。程刻較完。而承訛襲謬。無從是正。往時程君過予。語次及之。若有歉然於中者。蓋慮其貽誤。較他書所繫尤重也。今證以殿本。盡刊其誤。

其為愉快。當何如耶。刊成謹冠提要於簡端。以還殿刻之舊。卷末仍先以程跋。用示不敢掠美之意。乾隆癸丑十月上浣四日。歙鮑廷博識於柳塘寓廬。

〔蘇氏(軾)聖散子方〕讀書敏求記一卷,未見

自序曰。昔嘗覽千金方三建散。云風冷痰飲,症癖㾬瘧。無所不治。而孫思邈特為著論。以謂此方用藥節度。不近人情。至於救急。其驗特異。乃知神物效靈。不拘常制。至理開惑。智不能知。今傑所蓄聖散子。殆此類耶。自古論病。唯傷寒最為危急。其表裡虛實。日數證候應汗應下之法。

白話文:

鮑廷博為了讓《聖散子方》更完善,將其與永樂大典版本進行比對,並糾正了程氏刻本中的錯誤。他將此修訂後的版本冠以提要,並保留程氏的跋文,以示尊重。他認為這樣做既能讓讀者受益,也符合程氏濟世救人的初衷。

差之毫釐。輒至不救。而用聖散子者。一切不問陰陽二毒。男女相易。狀至危急者。連飲數劑。即汗出氣通。飲食稍進。神宇完復。更不用諸藥。連服取瘥。其餘輕者。心額微汗。止爾無恙。藥性微熱。而陽毒發狂之類。入口即覺清涼。此殆不可以常理詰也。若時疫流行。平旦於大釜中煮之。

不問老少良賤。各服一大盞。即時氣不入其門。平居無疾。能空腹一服則飲食倍常。百疾不生。真濟世之具。衛生之寶也。其方不知所從出。得之於眉山人巢君谷。谷多學好古。秘惜此方。不傳其子。余苦求得之,謫居黃州。比年時疫。合此藥散之。所活者不可勝數。巢始授余。

白話文:

藥效精準,稍有差錯便無法挽救。聖散子適用於各種陰陽二毒,不分男女,即使病情危急,連續服用數劑,就能汗出氣通,飲食恢復,精神也恢復正常,不必再用其他藥物,持續服用直到痊癒。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只需微微出汗,就能痊癒。藥性微熱,但對於陽毒發狂的患者,服下後卻感到清涼,這確實是無法用常理解釋的現象。

若遇到時疫流行,可在清晨將藥方放入大鍋中煮沸,不分老少貧富,每人服用一碗,就能抵禦疫病。平時無病,空腹服用一碗,食慾大增,百病不生,真是救世良方,保健之寶。此方來源不明,是從眉山人巢君谷處獲得的。巢君谷博學好古,非常珍視此方,不願傳給兒子。我苦苦哀求才得到此方。被貶謫到黃州後,連年時疫,我用此藥散發給百姓,救活了無數人。巢君谷最初將此方傳授給我。

約不傳人。指江水為盟。余竊隘之。乃以傳蘄水龐君安時。安時以善醫聞於世。又善著書。欲以傳後。故授之。且使巢君之名。與此方同不朽也。(文集)

又後序曰。聖散子。主疾功效非一。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藥全活者。不可勝數。所用此中下品藥。略計每千錢即得千服。由之積之。其利甚博。凡人慾施惠。而力能自辨者。猶有所止。若合眾力。則人有善利。其行可久。今募信士。就楞嚴院修制。自立春後起施。直至來年春夏之交。

有入名者。徑以施送本院。昔薄拘羅尊者以訶梨勒。施一病比丘。故獲報身。身常無眾疾。施無多寡。隨力助緣。疾病必相扶持。功德豈有限量。仁者惻隱,當崇善因。吳郡陸廣秀才。施此方並藥。得之於智藏主禪月大師寶澤。乃鄉僧也。其陸廣見在京。施用並藥。在麥曲巷居住。

白話文:

這秘方本不該傳給他人,我原想以江水為盟,誓不外傳。但我心胸狹隘,最終還是將它傳給了蘄水的龐君安時。安時醫術高超,名聞天下,又善於著述,希望將此秘方流傳後世,因此我將它傳授給他,也讓巢君之名與此方一同名垂青史。

後來我寫了一段後記:聖散子藥方治病功效多種。去年春天,杭州百姓染病,服用此藥後痊癒者不計其數。藥方所用都是些中下品藥材,每千錢可製成千份藥,成本低廉,利潤豐厚。個人施惠總有其限,但若合力相助,就能造福更多人,功德無量。我特此募捐信士,於楞嚴院修制此藥,自立春後開始施藥,直到來年春夏之交。

有意捐助者,可直接將藥材送往楞嚴院。昔日薄拘羅尊者以訶梨勒施予一位病比丘,因此獲得報應,身體終身無病。施藥多少不限,只要隨力助緣,疾病必會得到幫助,功德無限。仁者見此,當發慈悲心,崇尚善因。吳郡陸廣秀才,施予此方和藥材,他得此方於智藏主禪月大師寶澤,乃鄉間僧人。陸廣目前在京師,施藥之處在麥曲巷。

(文集)

朱子曰。蘇軾字子贍。老蘇之長子。中進士第。再中制科優等。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官至禮部尚書。兼端明殿翰林侍讀二學士。

葉夢得曰。子瞻在黃州。蘄州醫龐安常亦善醫傷寒。得仲景意。蜀人巢谷出聖散子方。初不見於世前醫書。自言得之於異人。凡傷寒不問證候如何。一以是治之無不愈。子瞻奇之。為作序。比之孫思邈三建散。雖安常不敢非也。乃附其所著傷寒□中。天下信以為然。疾之毫釐不可差。

無過於傷寒。用藥一失其度。則立死者皆是。安有不問證候而可用者乎。宣和後。此藥盛行於京師。太學諸生。信之尤篤。殺人無數。今醫者悟始廢不用。巢谷本任俠好奇。從陝西將韓存寶。出入兵間。不得志客黃州。子瞻以故與之遊。子瞻以谷奇俠。而取其方。天下以子瞻文章。

白話文:

朱熹說:蘇軾字子瞻,是老蘇(蘇洵)的大兒子。他考中進士,又兩次考中制科優等。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為官,官至禮部尚書,並兼任端明殿翰林侍讀學士。

葉夢得說:子瞻在黃州時,蘄州醫生龐安常也是擅長治療傷寒的醫生,他精通仲景(張仲景)的醫術。蜀人巢谷創制了聖散子方,以前從未見於醫書,他自稱是從異人那裡得到的。凡是傷寒病,不論症狀如何,都用這個方子治療,沒有不治好的。子瞻對此感到驚奇,為他寫了序文,將其比作孫思邈的三建散。雖然安常不敢反駁,還是將這個方子收錄在他的傷寒著作中。天下人信以為真,認為傷寒病的治療不可差毫釐。

沒有比治療傷寒更重要的了,用藥稍有不慎,就會立馬致命。怎麼可能不問症狀就使用藥方呢?宣和以後,這個藥方在京城盛行,太學的學生尤其相信它,結果害死無數人。現在醫生們意識到錯誤,便不再使用它。巢谷本性任俠好奇,追隨陝西將領韓存寶,出入戰場,不得志後便來到黃州。子瞻因此與他相交。子瞻認為谷是個奇俠,便採納了他的方子。天下人因崇拜子瞻的文章,也因此相信他的判斷。

而信其方。事本不相因。而趨名者。又至於忘性命。而試其藥。人之惑。蓋有至是也。(避暑錄話)

陳言曰。此藥以治寒疫。因東坡作序。天下通行。辛未年。永嘉瘟疫。被害者不可勝數。往往頃時寒疫流行。其藥偶中。抑未知方土有所偏宜。未可考也。東坡便謂與三建散同類。一切不問。似太不近人情。夫寒疫亦能自發狂。蓋陰能發躁。陽能發厥。物極則變。理之常然。不可不知。(三因方)

俞弁曰。聖散子方。因東坡先生作序。由是天下神之。宋末辛未年。永嘉瘟疫。服此方被害者。不可勝紀。今閱葉石林避暑錄云。宣和間。此藥盛行於京師。太學生信之尤篤。殺人無數。醫頓廢之。昔坡翁謫居黃州。時其地瀕江多卑濕。而黃之居人所感者。或因中濕而病。或因雨水浸淫而得。

白話文:

人們往往相信藥方,即使藥方與病情無關,只因藥方有名氣,甚至不惜性命嘗試。有些人迷信藥方,竟到了這種程度。有人說,這種藥能治寒疫,因為東坡先生寫了序文,所以天下都流行使用。辛未年,永嘉發生瘟疫,死傷無數,當時寒疫流行,這種藥可能碰巧有效,但不知道是否適合當地氣候,還需要進一步考證。東坡先生卻說這藥和三建散類似,不分青紅皂白,就這樣使用,顯然不合情理。其實,寒疫也能導致發狂,因為陰氣能導致躁動,陽氣能導致厥逆,事物發展到極致就會變化,這是自然規律,不可不知。

俞弁說,聖散子方因為東坡先生寫了序文,因此天下人都把它當神藥。宋朝末年辛未年,永嘉發生瘟疫,服用此方而死的人不計其數。現在翻閱葉石林的《避暑錄話》記載,宣和年間,這種藥在京城盛行,太學生尤其相信它,結果害死了無數人,醫學也因此衰落。過去東坡先生被貶謫到黃州,那裡靠近江邊,濕氣很重,當地居民容易因為濕氣而生病,或者因為雨水浸泡而得病。

所以服此藥而多效。是以通行於世。遺禍於無窮也。弘治癸丑年。吳中疫癘大作。吳邑令孫磐令醫人修合聖散子。遍施街衢。並以其方刊行。病者服之。十無一生。率皆狂躁昏瞀而卒。噫。孫公之意。本以活人。殊不知聖散子方中。有附子良薑吳茱萸豆蔻麻黃藿香等劑。皆性燥熱。

反助火邪。不死何待。若不辨陰陽二證。一概施治。殺人利於刀劍。有能廣此說。以告人人。亦仁者之一端也。(續醫說)

白話文:

因此,服用這種藥物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這就是它能廣泛流傳的原因,但同時也留下了無窮的災禍。弘治癸醜年,吳地發生了瘟疫,縣令孫磐命令醫生配製了聖散子,並將其廣泛施予街巷,並將配方公開。患者服用後,十無一人生還,大多因狂躁、神志不清而死亡。唉,孫公的初衷是為了救人,卻不知聖散子方中包含了附子、良薑、吳茱萸、豆蔻、麻黃、藿香等燥熱之藥,這些藥物會助長內火,如果不區分陰陽兩種病症,一概使用,那殺人之效比刀劍更為可怕。如果有人能擴大這個觀點,告訴更多人,這也是仁心的一個表現。(續醫說)

錢曾曰。聖散子方一卷。此方不過二十二味。諸病可治。東坡得之於眉山人巢谷。謫居黃州。時疫益行。合此藥散之,所活不勝數。因制序以傳不朽。惜其方世罕之見。郭五常得之於都憲袁公。即為梓行於鄖陽。附錄華佗危病十方。及經驗三方。繼得者復刊為續錄。坡序稱濟世之具。衛生之寶。真此書之謂也。

〔杜氏(壬)醫准〕一卷,佚

葉少蘊曰。嘗見杜壬作醫准一卷。記其平生治人用藥之驗。其一記郝質子婦產四日。瘛瘲戴眼。弓背反張。壬以為痙病。與大豆紫湯獨活湯而愈。政和間。余妻才分娩。猶在蓐中。忽作此證。頭足反接。相去幾二尺。家人驚駭。以數婢張拗之。不直。適記所云。而藥囊在獨活。

白話文:

錢曾說,《聖散子方》一卷,只有二十二味藥,卻能治百病。東坡先生從眉山人巢谷手中得到此方,被貶黃州時,疫病流行,他用此藥散布,救活的人不計其數,因此寫序文來流傳後世。可惜此方世人少見。郭五常從都憲袁公手中得到此方,便在鄖陽刻印出版,並附錄了華佗的危病十方以及經驗三方。後來又有人得到此方,重新刊印成續錄。東坡先生在序文中稱讚此方是濟世之具,衛生之寶,這本書正是如此。

《杜氏(壬)醫准》一卷,失傳了。

葉少蘊說,他曾經看到杜壬寫的《醫准》一卷,記錄了他一生行醫用藥的經驗。其中記載郝質子的妻子生了四天,突然發病,抽搐戴眼,弓背反張,杜壬認為是痙病,就用大豆紫湯和獨活湯治療,病就好了。政和年間,我的妻子剛生完孩子,還在床上休息,突然也出現了這種症狀,頭和腳反向伸直,相距將近兩尺,家人很害怕,找了幾個婢女拉扯,但沒用。我正好想起杜壬書中記載的病例,而藥囊裡恰好有獨活,便拿來治療。

乃急為之。召醫未至。連進三劑。遂能直。醫至則愈矣。更不復用大豆紫湯。古人處方神驗類爾。但世所用之。不當其疾。每易之。自是家人有臨乳者。應所須藥物必備。不可不廣告人。二方皆在千金第三卷。

白話文:

當時情況緊急,馬上就開始治療。醫生還沒到,連續喝了三劑藥後,孩子就直挺挺地恢復了。醫生到時,孩子已經完全好了,不再需要服用大豆紫湯。古人開的藥方真是神奇有效啊!只是現在人們使用藥方時,往往沒有對症下藥,總是隨意更换,所以效果不好。從此以後,家裡如果有哺乳婦女,應該備好必要的藥物,千萬不能忽視這個問題。這兩個藥方都記載在《千金方》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