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五十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五十五 (8)

1. 方論(三十三)

尚何責其效乎。有不悟是理。泛用古今之方。妄試疑似之病。每致夭橫者。不少矣。若是者。虛竊濟生之名。實所以害人之生。亂醫之生。孔子以鄉愿亂德。為德之賊。斯則醫之賊也。暗損陰騭。神明不佑。可不謹哉。英爰自髻年。潛心斯道。上自內經。下至歷代。聖賢書傳。

及諸家名方。晝讀夜思。廢食忘寢者。三十餘載。始悟千變萬化之病態。皆不出乎陰陽五行。蓋血氣也。表裡也。上下也。虛實也。寒熱也。皆一陰陽也。五臟也。六腑也。十二經也。五運六氣也。皆一五行也。鱗集於魚。輻輳於轂。醫之能事畢矣。是不揣蕪陋。掇拾經傳方書。

一以陰陽臟腑。分病析法。而類聚之。分病為門。門各定陰陽臟腑之部。於其卷首也。大綱著矣。析法為標,標各撮陰陽臟腑之要於其條上。而眾目彰矣。病有同其門者。立枝門以附之。法有同其標者。立細標以次之。凡經有衍文錯簡脫簡者。一以理考而釋正之。傳失經旨。

眾論矛盾者。各以經推而辨明之。庶幾諸家之同異得失。得以曲暢旁通。精粗相因。鉅細畢舉。同病異法。如指諸掌。名之曰。醫學綱目。藏之巾笥。以便考求。使夫臨病之際。自然法度有歸。不致誤投湯劑。而害生亂醫。獲罪神明者矣。雖於軒岐心法之妙。不敢同年而語。

然亦天地生物之心一助云耳。蕭山仙居岩樓英全善撰。

紹興府志曰。樓英。蕭山人。字全善。精於醫。居元度岩。有仙岩文集二卷。又著氣運類注四卷。醫學綱目四十卷。

〔盧氏(志)增定醫學綱目〕未見

按上見於古今醫統。

〔呂氏(尚清)經驗良方〕一卷,存

自序略曰。予雖不精於醫。竊慕宣公之義。每於讀書之暇。檢閱孫允賢李東垣楊宣魏君用諸公秘術之書。有益於人身者。以類編集。名曰經驗良方。

〔黃氏(濟之)本草權度〕醫藏目錄三卷,存

徐春甫曰。黃孝子名濟。字世仁。餘姚人。景泰以孝行聞。業醫術。盡其妙。詔旌其門。

按謝丕有黃孝子傳。王守仁有終慕記。並附於是書卷末。孝子。蓋成化中人也。徐氏。曰景泰中。以孝行聞。失考。

〔黃氏(武)醫學鋼目〕未見

按上見於山陰縣誌。

白話文:

如果還不了解醫理,卻隨意濫用古代或現代的藥方,胡亂嘗試醫治病症相似的病人,導致病人夭折喪命的,實在不在少數。這樣的人,只是虛假地竊取「濟世救人」的名聲,實際上是在危害病人的性命、擾亂醫療秩序。孔子說「鄉愿」會擾亂道德,是道德的禍害;這樣的人就是醫界的禍害,暗中損害了陰德,神明也不會保佑他,實在不能不謹慎啊!

我從小就潛心研究醫學,上至《黃帝內經》,下至歷代聖賢的著作,以及各家名醫的藥方,白天讀,晚上想,廢寢忘食地研究了三十多年,才領悟到千變萬化的病症,都離不開陰陽五行的原理,其實就是氣血、表裡、上下、虛實、寒熱這些概念,它們都屬於陰陽的範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五運六氣,則都屬於五行的範疇。醫理就像魚鱗聚集在魚身上,車輪的輻條集中在輪轂一樣,能夠掌握這些,就掌握了醫學的精髓。

因此,我不嫌自己淺陋,將各家經傳、方書的內容,按照陰陽臟腑的理論分類整理,並將疾病歸類,每一類都依照陰陽臟腑的部位加以區分,並在每卷的開頭,列出綱要;同時,在每條病症的描述中,抓住陰陽臟腑的重點,使條理清晰。對於歸屬同一類別的病症,我設立了分支;對於具有相同治療方法的情況,我則設立了細項。凡是經典中出現衍文、錯字或缺字的地方,都以醫理考證後加以訂正;對於各家醫理傳承時出現的誤差,以及眾多論點之間互相矛盾的情況,我則根據經典的原理進行辨析,期望能夠讓各家學說的異同得失得以清晰呈現,各種醫理可以融會貫通,粗略和精細相互配合,鉅細靡遺。同種病症的不同治療方法,也能像看自己手掌上的紋路一樣清楚。我將這部醫書命名為《醫學綱目》,將它收藏起來,方便日後查閱。這樣,當醫生面對病患時,自然能夠有所依循,不會胡亂用藥,以免害人性命、擾亂醫療秩序,並因此得罪神明。雖然我不敢說自己能和黃帝、岐伯的心法相提並論,但希望也能對天地化育萬物的精神有所助益。這本書是由蕭山仙居岩的樓英全善所撰寫。

《紹興府志》記載,樓英,是蕭山人,字全善,精通醫術。他住在元度岩,著有《仙岩文集》二卷,以及《氣運類注》四卷、《醫學綱目》四十卷。

[盧氏(志)增定醫學綱目] 未見相關資料。 (註:此處是指,後人增訂了《醫學綱目》,但目前已找不到相關記錄)

根據《古今醫統》記載,有這件事。

[呂氏(尚清)經驗良方]一卷,尚存。

序言大意是說,我雖然不精通醫術,但很欽佩宣公(可能指某位古代賢人)的精神,每次在讀書之餘,都會翻閱孫允賢、李東垣、楊宣、魏君用等人的秘術,將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內容,按照類別編輯成書,命名為《經驗良方》。

[黃氏(濟之)本草權度]《醫藏目錄》三卷,尚存。

徐春甫說,黃濟,字世仁,是餘姚人。景泰年間,因為孝順的美德而聞名。他精通醫術,醫術精妙,朝廷下詔表彰他的家族。 (註:孝子指孝順的兒子)

根據謝丕撰寫的《黃孝子傳》,以及王守仁所寫的《終慕記》,都附在這本書的最後。黃孝子,應該是成化年間的人物。徐氏說他是在景泰年間因孝行而聞名,有待考證。

[黃氏(武)醫學鋼目] 未見相關資料。 (註:此處是指,有另一位黃武也寫了《醫學鋼目》,但目前已找不到相關記錄)

根據《山陰縣誌》記載,有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