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五十五 (5)
卷五十五 (5)
1. 方論(三十三)
稟性而然也。今亦鋟梓。以廣其傳。或有一方二方。可以對機取用。為亦一助而已矣。是書從慈心而作。因名慈惠云。正統十三年。龍集戊辰。春正月朔越十又三日。中吳釋空谷景隆序。
〔董氏(宿)試效神聖保命方〕十卷,存
徐春甫曰。董宿。四明人。正統間為太醫院使。深察藥性。博究醫書。治療立方。輒有奇效。故輯奇效良方七十卷。今行於世。
〔奇效良方〕七十卷,未見
〔方氏(賢)奇效良方〕明志六十九卷,存
陳鑑序略曰。太醫院使會稽董宿。嘗集諸家之方。類為一帙。未及成書而逝。今院判吳興方賢惜其採輯未備。猶不能無擇簡去取之未安者。間與御醫楊文翰。翻閱載籍。重加訂正。凡方論之輕重失宜。先後不倫。煩而未及刪。要而未及採者。悉從校勘。與夫投門而經驗者。悉從收入。
條分縷析。精思博究。匯萃成編。為門六十有四。為卷六十有九。題曰奇效良方。爰鍥諸梓。上以裨乙夜之覽。下以廣四方之傳。其用心甚溥。其為力甚勤。亦可嘉也已。亦可尚也已。吾知是書一出。不惟有以鞏億萬於皇國。抑且有以登群黎於壽城。豈曰小補之哉。於不可易言之中。
而有至易者存。吾於是書有取焉。
〔邵氏(以正)秘傳經驗方〕醫藏目錄一卷,存
明史方伎傳曰。劉淵然徒。有邵以正者。雲南人。早得法於淵然。淵然請老薦之。召為道錄司左元義。正統中。遷左正一。領京師道教事。景泰時。賜號悟玄養家凝神沖默闡微振法通妙真人。英宗復辟。以正具疏辭。詔以左正一閒住。未幾。真人張元吉薦其戒行。詔復真人。仍掌道教。天順六年八月卒。
〔丘氏(浚)群書抄方〕國史經籍志一卷,未見
錢謙益曰。丘浚。字仲深。瓊山人。少孤。七八歲能詩。敏捷驚人。景泰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歷官掌詹尚書。弘治四年。年七十餘。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八年卒於官。贈太傅。諡文莊。
〔何氏(孟春)續群書抄方〕國史經籍志一卷,未見
自序曰。春於群書中所得之方。鈔而傳之。以續瓊山丘先生之所鈔者也。蜀唐慎微考諸方書。及經史子傳。佛道藏書。藥方醫論。而附於本草之末。為類證。摭拾多矣。瓊山所鈔。則慎微前之所遺。而後來人事之既驗者。春之續鈔。又瓊山所遺。後人欲志慎微之為。其不有取於斯乎。
瓊山鈔方自序。感暇日記避難。止小兒哭法。而成其帙。春於續鈔。蓋亦有焉。今歲兩淮三吳浙東西民飢。道殣相藉。陶學士大道丸(可以御阻飢)方可施也。往歲江西湖南民苦疫甚。蘇學士聖散子。可以收效。而人弗知也。春茲實致思焉。又其附書四方。事頗涉異。然冥應靈契。
氣通理感。殆有未可誣者。覽者定不迂之。若類證後名家諸方。則醫學多所刊行。專門有成書在。春何與哉。弘治甲子歲十月二日。燕泉居士。(余冬序錄)
白話文:
這本書的內容是自然形成的。現在將它刻印出來,以廣泛流傳。或許其中一兩個方子,可以根據病症選用,也算是一種幫助。這本書是出自慈悲的心意而寫成,所以命名為《慈惠》。正統十三年,歲在戊辰,春季正月十三日,中吳釋空谷景隆撰寫序文。
《董氏(宿)試效神聖保命方》 十卷,現存。
徐春甫說,董宿是四明人,正統年間擔任太醫院使。他深入研究藥性,廣泛涉獵醫書,治療開方,常常有奇效。因此他輯錄《奇效良方》七十卷,現在流傳於世。
《奇效良方》 七十卷,未見。
《方氏(賢)奇效良方》 明志六十九卷,現存。
陳鑑的序言大概是說:太醫院使會稽人董宿,曾經收集各家的方子,分類整理成一冊,還沒完成書寫就去世了。現在的院判吳興人方賢,覺得他收集的不夠完整,而且其中有些選擇和取捨的地方不妥當。於是就與御醫楊文翰,一起翻閱典籍,重新加以訂正。凡是方論中輕重失宜、先後順序不當、繁雜而未刪減、重要而未採納的,都重新校勘。另外,那些經過實際驗證有效的方子,也全部收入。
他們條分縷析,精研博學,匯集成書,分為六十四門,共六十九卷,命名為《奇效良方》。然後刻印出來,上可以幫助皇帝晚上讀書,下可以廣傳四方。他們的用心非常廣大,付出的努力也非常勤勉,實在值得嘉許和讚賞。我知道這本書一旦出版,不僅能鞏固國家的繁榮昌盛,而且能使百姓健康長壽,哪裡只是小小的補益呢?在不可輕易說出口的事情中,也有淺顯易懂的道理存在。我認為這本書有可取之處。
《邵氏(以正)秘傳經驗方》 醫藏目錄一卷,現存。
《明史·方伎傳》記載,劉淵然的徒弟中,有一個叫邵以正的,是雲南人。他早年師從淵然學習道術,淵然告老還鄉時推薦了他。被召為道錄司左元義,正統年間,升為左正一,統領京師的道教事務。景泰年間,被賜號為“悟玄養家凝神沖默闡微振法通妙真人”。英宗復辟後,以正上奏請求辭職,皇帝下詔讓他以左正一的身份閒居。不久,真人張元吉推薦他的品行,皇帝又下詔恢復真人的身份,讓他繼續掌管道教。天順六年八月去世。
《丘氏(浚)群書抄方》 國史經籍志一卷,未見。
錢謙益說,丘浚,字仲深,瓊山人。年少喪父,七八歲就能作詩,才思敏捷,令人驚嘆。景泰五年考中進士,改任庶吉士,歷任官職至掌詹尚書。弘治四年,年過七十,兼任文淵閣大學士,在內閣供職。弘治八年去世,贈太傅,諡號文莊。
《何氏(孟春)續群書抄方》 國史經籍志一卷,未見。
自序中說,我從各類書籍中收集到的方子,抄錄下來流傳,是為了接續瓊山丘先生所抄錄的。蜀地的唐慎微考證了各種醫書,以及經史子傳、佛道藏書中的藥方和醫論,附在《本草》的末尾,作為類證,收集的非常廣泛。瓊山所抄錄的,是唐慎微之前遺漏的,以及後來經過人事驗證有效的。我所續抄的,又是瓊山遺漏的。後人想要了解唐慎微的成就,豈能不從這些方面入手呢?
瓊山在抄錄方子的自序中說,因為避難閒暇時記錄,才整理出關於治療小兒啼哭的方法成書。我續抄的內容,也有這方面的。今年兩淮、三吳、浙東西等地百姓饑荒,餓死在路邊的人比比皆是。陶學士的大道丸(可以禦阻飢餓)的方子,可以用來救濟。前些年江西、湖南等地百姓飽受瘟疫之苦,蘇學士的聖散子,可以見效,但是人們卻不知道。我因此仔細思考這些事。另外,書中附錄的一些四方(指四方的奇異傳聞),事情涉及怪異。然而,冥冥之中似乎有靈驗之處,氣機相通,道理感應,恐怕也不是虛假的。讀者一定不要認為是無稽之談。至於類證後面所列的名家方子,醫學界多有刊印,專門的著作也已存在,我就不再重複了。弘治甲子年十月二日,燕泉居士。(余冬序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