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四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十三 (1)

1. 方論(二十一)

〔蘇氏(遊)玄感傳屍方〕(宋志。作蘇巉玄感論。注曰。巉。一作遊。按據外臺秘要方。作蘇巉誤。)舊唐志一卷,佚

〔許氏(孝崇)篋中方〕(宋志。作一卷。),新唐志三卷,佚

按新唐志。作許孝宗。誤。今改正。蓋孝宗顯慶四年。與李績等。同修本草圖經者。仕至尚藥奉御。

〔亡名氏延年秘錄〕舊唐志十二卷(崇文總目。作十卷。),佚

〔崔氏(知悌)纂要方〕(新唐志。作崔行功。)舊唐志十卷,佚

按是書。舊新唐志所記崔氏名不同。今據外臺秘要方所引考之。若灸骨蒸法圖。注曰。崔氏別錄骨蒸灸方圖。並序。中書侍郎崔知悌撰。出第七卷中云。似是出於知悌者。然蘇沈內翰良方。載崔氏增損理中丸。稱西晉崔行功方。則未知孰是也。再考外臺。又載崔氏療鬼氣。辟邪惡。

白話文:

古代醫書中記載了一些失傳的醫方,例如蘇遊的《玄感傳屍方》、許孝崇的《篋中方》、無名氏的《延年秘錄》和崔知悌的《纂要方》。其中,《玄感傳屍方》記載於《舊唐志》,《篋中方》記載於《宋志》和《新唐志》,《延年秘錄》記載於《舊唐志》和《崇文總目》,《纂要方》記載於《舊唐志》和《新唐志》。值得注意的是,《新唐志》中記載的許氏姓名為孝宗,與史實不符,應更正為孝崇。《新唐志》中記載的崔氏姓名為行功,而《外臺秘要方》中引述的崔氏姓名為知悌,因此崔氏的真實姓名尚待考證。

阿魏藥安息香方。後有余時任度支郎中語。又小續命湯方下曰。余昔至戶部員外郎。患風疹。又云。余曾任殿中少監。以狀設向說名醫。徵之舊新唐書。崔知悌及行功傳,無是官銜。特大中十二年唐技所進郎官石柱題名。戶部員外郎。有崔知悌名。則知其出於知悌者。仍據舊志。

定為知悌書矣。良方稱行功為西晉人。此以其方後。有予以告領軍韓康伯右衛毛仲祖光祿王道預臺郎顧君苗著作殷仲堪之語也。然崔氏所援諸書。若大小前胡湯。金牙散。並稱出胡洽。療骨蒸蒼梧道士方後。載蘇遊玄感論。又載巒公調氣方。劉涓子甘草湯。則知是書。決非晉人所著。

白話文:

「阿魏」和「安息香」藥方。後來有人說,曾經擔任度支郎中時,遇到了這個方子。另外,「小續命湯」方子下寫著:「我以前擔任戶部員外郎時,患風疹,曾向名醫請教。」又說:「我曾經擔任殿中少監,以狀設向名醫請教。」查閱舊唐書和新唐書,崔知悌和行功的傳記中,沒有這兩個官銜。只有大中十二年唐技所進郎官石柱題名中,戶部員外郎有崔知悌的名字,可以得知這個方子出自崔知悌。根據舊志,確定是崔知悌所寫。這個方子稱行功是西晉人,因為方子後面寫著:「我曾經把這個方子告訴領軍韓康伯、右衛毛仲祖、光祿王道預、臺郎顧君苗、著作殷仲堪。」但是崔氏引用的書,像是「小前胡湯」、「金牙散」等,都說出自胡洽,還記載著「療骨蒸蒼梧道士方」後,有蘇遊玄感論,以及「巒公調氣方」和劉涓子的「甘草湯」。可以得知這本書絕對不是晉朝人所著。

至加減理中丸。是崔氏採阮河南等方論者也。

〔王氏(勃)醫語纂要〕(藝文略。作醫語纂要論。)宋志一卷,佚

舊唐書本傳曰。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勔⿰鼻息。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王氏三珠樹也。勃年未及冠應幽素舉及第。乾封初。詣闕上震遊東嶽頌。時東都造乾元殿。又上乾元殿頌。沛王賢聞其名。召為沛府修撰。甚愛重之。

諸王鬥雞。互有勝負。勃戲為檄英王雞文。高宗覽之怒曰。據此是交構之漸。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補虢州參軍。勃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達犯罪。勃匿之。又懼事泄。乃殺達以塞口。事發。當誅。會赦除名。時勃父福峙為雍州司戶參軍。坐勃左遷交趾令。上元二年。

白話文:

「加減理中丸」這個方子,是崔氏參考阮氏的《河南》等醫書論述而整理出來的。

王勃,字子安,是絳州龍門人。六歲就懂得寫文章,構思流暢,文風豪邁,與兄長王勔互相影響,才華相近。他們的父親王福峙的朋友杜易簡常讚揚他們,說他們是王家的三顆明珠。王勃還沒到成年就參加科舉考試,並取得了功名。乾封年間,他到京城上奏《震遊東嶽頌》。當時東都正在修建乾元殿,他又上奏了《乾元殿頌》。沛王李賢聽說了他的名聲,就召他到沛府擔任修撰,非常器重他。

當時諸王之間流行鬥雞,彼此之間勝負難料。王勃就寫了一篇戲謔的檄文,諷刺英王所養的雞。高宗看了以後很生氣,說:「這分明是挑起爭端的苗頭。」當天就將王勃趕出沛府。過了很久,王勃被任命為虢州參軍。王勃恃才傲物,被同僚們嫉妒。有一名官奴曹達犯了罪,王勃把他藏起來。後來擔心事情敗露,就殺了曹達滅口。事情敗露後,王勃理應被處死。正逢大赦,才免除死罪,被革除了官職。當時王勃的父親王福峙擔任雍州司戶參軍,因為王勃的過失,被貶到交趾當縣令。上元二年……

勃往交趾省父。道出江中。為採蓮賦以見意。其辭甚美。渡南海墮水而卒。時年二十八。

新唐書本傳曰。勃嘗謂人子不可不知醫。時長安曹元有秘術。勃從之遊。盡得其要。

〔孟氏(詵)必效方〕舊唐志十卷,佚

〔補養方〕舊唐志三卷,佚

〔楊氏(闕名)太僕醫方〕(幼幼新書。作楊太鄴方。)新唐志一卷注曰。失名。天授二年上。佚

〔張氏(文仲)隨身備急方〕新唐志三卷,佚

舊唐書本傳曰。張文仲洛州洛陽人也。少與鄉人李虔縱京兆人韋慈藏。並以醫術知名。文仲則天初為侍御醫。時特進蘇良嗣於殿廷。因拜跪便絕倒。則天令文仲慈藏隨至宅候之。文仲曰。此因憂憤邪氣激也。若痛沖脅。則劇難救。自朝候之。未及食時。即苦沖脅絞痛。文仲曰。

白話文:

王勃前往交趾省探望父親,途經江中,寫下《採蓮賦》以表達自己的心意,文章十分優美。他後來渡南海時不慎落水身亡,年僅二十八歲。

《新唐書》本傳記載,王勃曾說做人不可不懂醫術。當時長安的曹元精通醫術,王勃便拜他為師,學得曹元的醫術精髓。

《孟氏必效方》載於舊唐志十卷,已佚失。

《補養方》載於舊唐志三卷,已佚失。

《楊氏太僕醫方》載於舊唐志一卷,注曰:失名,天授二年上呈,已佚失。

《張氏隨身備急方》載於舊唐志三卷,已佚失。

《舊唐書》本傳記載,張文仲是洛州洛陽人,年輕時與鄉人李虔、京兆人韋慈藏等人一起,因精通醫術而聞名。張文仲在則天初年擔任侍御醫,當時特進蘇良嗣在殿廷上突然昏倒,武則天命令張文仲和韋慈藏隨侍前往蘇良嗣家中。張文仲說蘇良嗣是因憂憤導致邪氣攻心,如果痛及胸脅,就很難救治。從早上到蘇良嗣家中,還沒吃飯,蘇良嗣就開始感到胸脅絞痛。張文仲說:

若入心不可療。俄頃心痛。不復下藥。日旰而卒。文仲尤善療風疾。其後則天令文仲集當時名醫。共撰療風氣諸方。仍令麟臺監王方慶。監其修撰。文仲奏曰。風有一百二十四種。氣有八十種。大體醫藥雖同。人性各異。庸醫不達藥之性。使冬夏失節。因此殺人。唯腳氣頭風上氣。

嘗須服藥不絕。自余則隨其發動。臨時消息之。但有風氣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要得通泄。即不困劇。於是撰四時常服。及輕重大小諸方十八首。表上之。文仲久視年終於尚藥奉御。撰隨身備急方三卷。行於代。

〔法象論〕宋志一卷,佚

〔王氏(方慶)隨身左右百發百中備急方〕十卷,佚

白話文:

若病入心臟,便無藥可醫。病人很快便會心痛,即使服用藥物也無效,太陽偏西就去世了。文仲特別擅長治療風疾。後來,朝廷讓文仲召集當時的名醫,共同編撰治療風氣的藥方,並由麟臺監王方慶監督修撰。文仲上奏說,風有124種,氣有80種,雖然藥物治療原則相同,但人體差異很大,庸醫不懂藥性,導致季節不當服藥,因此造成許多人死亡。只有腳氣、頭風、上氣等病症,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其他疾病則根據病情變化,臨時治療即可。患有風氣的人,在春末夏初和秋末時節,要注意通泄,否則會加重病情。因此,我編撰了四時常服和輕重大小的藥方18首,呈上朝廷。文仲高壽,最終病逝於尚藥奉御之職,還編撰了隨身備急方三卷,流傳後世。

按上見於舊唐書本傳。與張文仲所撰。其目相類。唯卷帙不同。豈文仲就方慶之書。節抄成編者歟。

〔元氏(希聲)行要備急方〕宋志一卷,佚

按外臺秘要方。載張文仲療諸風方九首。稱元侍郎希聲集。

〔段氏(元亮)病源手鏡〕新唐志一卷,佚

〔伏氏(適)醫苑〕新唐志一卷,佚

〔吳氏(升)蘇敬徐王唐侍中三家腳氣論〕宋志一卷(據外臺秘要方。當作二卷。)佚

王燾曰。吳氏竊尋蘇長史唐侍中徐王等腳氣方。身經自患。三二十年。各序氣論。皆有道理。具述灸穴。備說醫方。咸言總試。但有效驗。比來傳用。實愈非虛。今撰此三本。勒為二卷。色類同者。編次寫之。仍以朱題蘇唐徐姓號。各於方論下。傳之門內。以救疾耳。(外臺秘要方)

白話文:

根據《舊唐書》的記載,張文仲所寫的書與方慶之的書在內容上非常相似,只是卷數不同。難道是張文仲直接從方慶之的書中節選抄錄,編寫成書的嗎?

《元氏(希聲)行要備急方》收錄於宋代的史書中,只有一卷,現已遺失。

《外臺秘要方》中收錄了張文仲治療各種風病的九個方子,並稱之為元侍郎希聲的著作。

《段氏(元亮)病源手鏡》收錄於新唐書中,只有一卷,現已遺失。

《伏氏(適)醫苑》收錄於新唐書中,只有一卷,現已遺失。

《吳氏(升)蘇敬徐王唐侍中三家腳氣論》收錄於宋代的史書中,只有一卷(根據《外臺秘要方》的記載,應該有兩卷),現已遺失。

王燾說,吳氏(升)參考了蘇長史、唐侍中、徐王等人的腳氣方,他自己也患有腳氣病,治療了三十多年,因此將他們的治療方法和經驗整理成書。書中詳細記載了穴位灸法和醫治方法,並強調這些方法經過反复試驗,確實有效。因此,現在廣泛流傳並使用這些方法,其療效是真實有效的,並不是虛假的。我現在將這三本書彙編成兩卷,將類似的內容編排在一起,並用朱砂分別標注蘇敬、唐侍中、徐王的姓氏,放在每條方論的下面,傳授給醫學界人士,用來救治患者。

〔玄宗開元廣濟方〕新唐志五卷,佚

舊唐書玄宗紀曰。開元十一年九月己巳。頒上撰廣濟方於天下。仍令諸州。各置醫博士一人。

王應麟曰。天寶五載。八月癸未。詔廣濟方。令郡縣良吏。選其要者。錄於大板,以示坊村。

〔天寶單行方〕佚

按上見於證類本草積雪草圖經注。

〔劉氏(貺)真人肘後方〕新唐志三卷,佚

舊唐書劉子玄傳曰。子玄子貺博通經史。明天文律歷。音樂醫算之術。終於起居郎。修國史。撰六經外傳三十七卷。續說苑十卷。太樂合璧記三卷。真人肘後方三卷。天官舊事一卷。

〔王氏(燾)外臺秘要方〕新唐志四十卷,存

白話文:

唐玄宗開元十一年九月己巳,頒布了由他親自撰寫的《廣濟方》給天下百姓。同時也命令各州都設立一名醫博士。

王應麟說,天寶五載八月癸未,朝廷再次頒布《廣濟方》,並指示各郡縣的優秀官吏選取其中重要的內容,刻印在大的木板上,張貼在坊里村莊,讓百姓都能看到。

據《證類本草》中關於積雪草的圖經注記載,有一本名叫《天寶單行方》的醫書。

唐玄宗時期,劉子玄博通經史,精通天文律曆、音樂、醫學、算術等學問。他最後官至起居郎,負責修撰國史,還寫了《六經外傳》三十七卷、《續說苑》十卷、《太樂合璧記》三卷、《真人肘後方》三卷、《天官舊事》一卷。

唐玄宗時期,王燾所著的《外臺秘要方》共有四十卷,現今仍然保存着。

自序曰。昔者農皇之治天下也。嘗百藥。立九候。以正陰陽之變。診以救性命之昏札。俾厥土宇。用能康寧。廣矣哉,洎周之王。亦有塚卿。格於醫道。掌其政令。聚毒藥以供其事焉。歲終稽考。而制其食。十全為上。失四下之。我國家率由茲典。動取厥中。置醫學。頒良方。

亦所以極元氣之和也,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乎此乎。故三代常道。百王不易,又所從來者遠矣。自雷岐倉緩之作,彭扁華張之起。迨茲厥後。仁賢間出。歲且數千。方逾萬卷。專車之不受。廣廈之不容。然而載祀綿遠。簡編虧替。所詳者雖廣。所略者或深。討簡則功倍力煩。

取捨則論甘忌苦。永言筆削。未暇屍之。余幼多疾病。長好醫術。遭逢有道。遂躡亨衢。七登南宮。再拜東掖。便繁臺閣。二十餘載。久知弘文館圖籍方書等。繇是睹奧升堂。皆探其秘要。以婚姻之故。貶守房陵。量移大寧郡。提攜江上。冒犯蒸暑。自南徂北。既僻且陋。染瘴癭疴。

白話文:

自序

昔日,農皇治理天下時,曾經嚐遍百種藥草,並制定了九候診脈之法,用來矯正陰陽之變化,診斷疾病,救治危急性命。因此,百姓們都能安居樂業,身體康健,真是功德無量啊!

到了周朝,也有冢卿精通醫道,掌管醫政,收集各種藥材以供醫治之用。每年年底,他們會根據醫治情況制定食療方案,以求身體十全健康。若有不足之處,則以四分之三為標準。

我國歷代王朝都遵循此醫學傳統,以中庸之道為準則,設置醫學機構,頒布良方,以求達到元氣調和之至善境界。

聖人的德行,又何必在此之上呢?因此,三代以來,醫學之道延續不絕,歷經百代而不變,其根源之深厚,實在令人敬佩。

自雷岐、倉緩等醫聖開創醫學以來,彭祖、扁鵲、華佗、張仲景等醫家相繼出現,延續至今,仁賢之士輩出,歷經數千年,醫學典籍更超過萬卷,專車也載不動,廣廈也放不下。然而,歷經歲月變遷,許多醫書已經損毀,即使現存的書籍,也存在著詳略不一的問題。

想要簡化醫書,雖然可以事半功倍,但卻會耗費很多精力;若要取捨內容,則又必須考慮藥性之甘苦,實在令人難以抉擇。

我從小體弱多病,長大後便喜好醫術,有幸遇到良師益友,於是踏上了學習醫術的道路。我曾七次登臨南宮,兩次拜訪東掖,在臺閣之中勤奮學習,二十餘年來,早已熟悉弘文館中的圖籍和醫書,因此得以窺探醫學之奧秘,登堂入室。

由於婚姻的緣故,我被貶到房陵,後又調往大寧郡,一路提攜,從南往北,經歷了瘴癘蒸暑,身體染上了疾病。

十有六七。死生契闊。不可問天。賴有經方。僅得存者。神功妙用。固難稱述。遂發憤刊削。庶幾一隅。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數千百卷。皆研其總領。核其指歸。近代釋僧深崔尚書孫處士張文仲孟同州許仁則吳升等十數家。皆有編錄。並行於代。美則美矣。而未盡善。

何者各擅風流。遞相矛盾。或篇目重雜。或商較繁蕪。今並味精英。鈐其要妙。俾夜作晝。經之營之。捐眾賢之砂礫。掇群才之翠羽。皆出入再三。伏念旬歲。上自炎昊。迄於盛唐。括囊遺闕。稽考隱秘。不愧盡心焉。客有見余此方曰。嘻。博哉。學乃至於此耶。余答之曰。

白話文:

十有六七的人,死生乃命運之定局,不可强求天命。幸賴有醫方,僅能得保全性命者,神效妙用,實難言喻。因此我發憤努力,編撰此書,希望能略盡棉薄之力。

我參考了五六十家古方,也收錄了新撰的數千百卷醫書,仔細研讀其精髓,掌握其要旨。近世釋僧深、崔尚書、孫處士、張文仲、孟同州、許仁則、吳升等十餘家,都有編錄醫書,流傳於世。這些書雖然很好,但還未盡善盡美。

何況這些醫書各有偏重,相互矛盾,有的篇目重複雜亂,有的繁文缛节。我如今將它們精華提煉,將其要點彙集,使夜間如同白天,方便大家學習參考。我將眾多賢者的點滴見解,集結起來,宛如收集了群才的珍貴羽毛。反复琢磨,歷時數十年,從炎帝黃帝時代起,一直到盛唐時期,將遺漏的典籍收錄,考證隱藏的醫學知識,我竭盡全力,無愧於心。

有客人看見我所著的醫方,驚訝地說:「哎呀,你學問竟然如此精深!」我回答他說:「……」

吾所好者壽也。豈進於學哉。至於遁天倍情。懸解先覺。吾常聞之矣。投藥治疾。庶幾有瘳乎。又謂余曰。稟生受形。咸有定方。藥石其如命何。吾甚非之。請論其目。夫喜怒不節。飢飽失常。嗜欲攻中。寒溫傷外。如此之患。豈由天乎。夫為人臣。為人子。自家刑國。由近兼遠。

何談之容易哉。則聖人不合啟金縢。賢者曷為條玉板。斯言之玷。竊為吾子羞之。客曰。唯唯。嗚呼。齊梁之間。不明醫術者。不得為孝子。曾閔之行。宜其用心。若不能精究病源。深探方論。雖百醫守疾。眾藥聚門。適足多疑。而不能一愈之也。主上尊賢重道。養壽祈年。

白話文:

我最想要的就是長壽,難道這也要靠學習嗎?至於逃避天命,違背情理,妄談先知先覺,我早聽說過這些了。用藥治病,頂多能治好病而已,又有人對我說,人一出生,就注定有自己的命運,藥物再好也改變不了。我非常不認同這種說法,請讓我來分析一下。

喜怒無常、飲食不規律、貪慾過度、寒暑侵襲,這些病患,怎麼能說是天命呢?作為臣子、作為兒子,要先做好自己,才能影響周圍的人,影響國家,由近及遠,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所以聖人不會打開金縢,賢者也不會輕易改動玉板,這樣的話語實在是令人羞愧。朋友說:是這樣沒錯。哎!齊梁年間,不懂醫術的人,就不能算是孝子了。曾子和閔子一樣,應該用心研究醫術。如果不能深入探究病源,仔細推敲藥方,就算有百名醫生守著病人,藥物堆滿門庭,也只會徒增疑惑,而無法真正治癒疾病。君王應該尊賢重道,養生延年,祈求長壽。

故張王李等數先生繼入。皆欽風請益。貴而遵之。故鴻寶金匱青囊綠帙。往往而有。則知日月所照者遠。聖人所感者深。至於嗇神養和。休老補病者。可得聞見也,余敢採而錄之。則古所未有。今並繕緝。而能事畢矣。若乃分天地至數。別陰陽至候。氣有餘。則和其經渠以安之。

志不足。則補其復溜以養之。溶溶液液。調上調下。吾聞其語矣。未遇其人也。不誣方將。請俟來哲。其方凡四十卷。名曰外臺秘要方。非敢傳之都邑。且欲施於後賢。如或詢謀。亦所不隱。是歲天寶十一載。歲在執除。月之哉生明者也。

新唐書王珪傳曰。珪孫燾。性至孝。為徐州司馬。母有疾。彌年不廢帶。視絮湯劑。數從高醫遊。遂窮其術。因以所學作書。號外臺秘要。討繹精明。世寶焉。歷給事中。鄴郡太守。治聞於時。

白話文:

因此張王李等多位先生接連繼承醫術,都敬佩師承,虛心請教,並且珍視遵循師法。所以許多珍貴的醫書典籍,像是《鴻寶》、《金匱》、《青囊》、《綠帙》等,都經常出現,由此可知,日月照耀的地方很廣,聖人的思想影響也很深遠。至於那些關於保養精氣、調和氣血、延年益壽、治療疾病的秘訣,也都得以流傳下來。我大膽地收集整理這些醫術,這在古代是沒有的,如今我將它們整理編纂完成,也算是完成了我的心愿。

假如要論述天地運行規律,辨析陰陽氣候,如果氣血過盛,就用經渠穴位調節來安撫;如果志氣不足,就用復溜穴位補充來滋養。這些調和氣血,上調下引的方法,我曾經聽說過,但還沒遇到這樣高明的醫生。我不會欺騙後世,希望後來的賢人能看到這些醫術。這些醫方總共有四十卷,命名為《外台秘要方》,我不敢傳播到都城,只想傳授給後世的賢人。如果有人向我請教,我也絕不隱瞞。這是天寶十一年的執除年,也就是歲在辛酉,月為正月。

《新唐書》中記載王珪的傳記,說他的孫子王燾,天性孝順,擔任徐州司馬時,母親生病多年,他從不離床侍奉,親自熬湯煎藥,多次向名醫學習,最終精通醫術。因此,他將自己的醫術整理成書,命名為《外台秘要》,內容精煉清晰,成為後世的珍寶。他後來擔任給事中、鄴郡太守,政績卓著,名聞天下。

孫兆序曰。夫外臺者。刺史之任也。秘要者。秘密樞要之謂也。唐王燾臺閣二十餘年。久知弘文館。得古今方。上自神農。下及唐世。無不採摭。集成經方四十卷。皆諸方秘密樞要也。以出守於外。故號曰外臺秘要方。凡一千一百單四門。以巢氏病源。諸家論辨。各冠其篇首。

一家之學。不為不詳。王氏為儒者。醫道雖未及孫思邈。然而採取諸家之方。頗得其要者。亦崔氏孟詵之論也。且古之如張文仲集驗小品方。最為名家。今多亡逸。雖載諸方中。亦不能別白。王氏編次。各題名號。使後之學者。皆知所出。此其所長也。又謂針能殺生人。不能起死人。

白話文:

孫兆序說:「外臺,指的是刺史的職責;秘要,指的是秘密樞要的意思。唐王燾在臺閣任職二十餘年,長期掌管弘文館,搜集古今醫方,上至神農氏,下至唐朝,無不盡收網羅。最終整理成《經方》四十卷,皆是諸方中秘密樞要的精華。由於他後來出任地方官,所以稱這部方書為《外臺秘要方》,總計有一千一百單四門,並以巢氏的《病源》、諸家論辨,分別冠於各篇篇首。

一家之學,不免有所局限。王燾雖然出身儒家,醫道水平雖然不及孫思邈,但他在收集整理諸家方劑方面,卻頗有心得,也符合崔氏和孟詵的論點。而且古時候像張文仲的《驗小品方》等名家著作,現在大多遺失,即使記載在其他方書中,也無法辨別出處。王燾編撰這部方書,為每條方劑都標註了來源出處,讓後來的學者都能明確知道其來龍去脈,這是他的長處。

此外,他說針灸可以殺死活人,但卻無法起死回生。」

其法云亡且久。故取灸而不取針。亦醫家之弊也。此方撰集之時。或得缺落之書。因其闕文。義理不完者多矣。又自唐歷五代。傳寫其本。訛舛尤甚。雖鴻都秘府。亦無善本。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承命。㲋其書方證之重者刪去。以從其簡。經書之異者。註解以著其詳。

魯魚亥豕。煥然明白。臣謂三代而下。文物之盛者。必曰西漢。正以侍醫李柱國較方伎。亦未嘗命儒臣也。臣雖濫吹儒學。但盡所聞見。以修正之。有所闕疑。以待來哲。總四十卷。並目錄一卷。恭惟主上盛德承統。深仁流化。頒此方論。惠及區宇。贊天地之生育。正萬物之性命。

白話文:

這個方法已經失傳很久了,所以只採用灸法,不採用針法,這也是醫家的弊端。這個方劑集成的時候,可能有些書已經殘缺不全,因此因為缺少文字,很多道理都無法完整呈現。而且從唐朝到五代,不斷地抄寫傳遞,錯誤也越來越多。即使是皇家藏書閣,也沒有完整的版本。國家命令儒臣校正醫書,我接受命令,將其中重要的方劑和證據進行刪減,以簡化內容。經書中不同的部分,則加上註解,使內容更加詳盡。

像魯魚亥豕一樣,現在一切都變得清晰明白。我認為從三代之後,文物最興盛的時期,一定是西漢。因為當時的侍醫李柱國整理醫學方術,也沒有命令儒臣參與。我雖然沒有資格談論儒學,但盡我所能,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修正。如有不足或疑問,就等待後人來完善。總共四十卷,加上目錄一卷。希望皇上仁德承繼皇統,仁慈恩惠遍及天下,頒布這個方論,惠及人間,贊助天地生養萬物,正本清源,使萬物都能健康存活。

使歲無疵癘。人不夭橫。熙熙然樂於聖造者也。前將仕郎。守殿中丞。同校正醫書。臣孫兆謹上。

洪邁曰。外臺秘要。載制虎方。稱到山下先閉云云。虎即走。予謂人卒逢虎。魂魄驚怖。竄伏之不暇。豈能雍容步趨。仗咒語七字而脫耶。因讀北方。聊書之以發一笑。此書。乃唐王珪之孫燾所作。本傳云。燾視母疾。數從高醫遊。遂窮其術。因以所學作書。討繹精明。世寶焉。蓋不深考也。(容齋四筆)

趙希弁曰。外臺秘要方四十卷。上唐王燾撰。燾之序云。嘗得古方書數千百卷。因述諸病證候。刪集方藥符禁針灸之法。

陳振孫曰。外臺秘要四十卷。唐鄴郡太守王燾撰。自為序。天寶十一載也。其書博採諸家方論。如肘後千金。世尚多有之。至於小品深師崔氏許仁則張文仲之類。今無傳者。猶間見於此書。大凡醫書之行於世。皆仁廟朝所校定也。按會要嘉祐二年。置校正醫書局於編集院。以直集賢院掌禹錫林億校理。

白話文:

讓歲月無病無痛,人不遭遇橫禍,人們歡欣愉悅地享受著聖人的創造。前朝擔任殿中丞的孫兆,負責校正醫書,特此上呈。

洪邁說,《外臺秘要》中記載制伏老虎的方法,稱在山腳下先閉口念咒語等等,老虎便會逃走。我認為人遇到老虎時,魂魄驚恐,躲避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從容不迫地走過去,憑藉七個字的咒語就逃脱呢?因為讀到這段文字,就隨手寫下來,逗個樂。這本書是唐朝王珪的孫子王燾所著。傳記中說,王燾看到母親生病,經常拜訪名醫,最終掌握了醫術,便將所學寫成此書,精妙透徹,世人珍藏。但這顯然沒有深入考證。(出自《容齋四筆》)

趙希弁說,《外臺秘要》共四十卷,是唐朝王燾所著。王燾在序言中說,曾得到古方書數百卷,便根據這些書記載的各種疾病症狀,刪減整理出藥方、符咒、針灸等方法。

陳振孫說,《外臺秘要》共四十卷,是唐朝鄴郡太守王燾所著。天寶十一載,王燾親自寫了序言。這本書博采眾家醫論,例如《肘後千金》等,世人至今仍有很多收藏。至於《小品方》等深受崔氏、許仁則、張文仲等人推崇的醫書,現在已經失傳了,但依然可以在《外臺秘要》中找到部分內容。總之,世面上流傳的醫書,都是仁宗朝校定過的。根據《會要》記載,嘉祐二年,在編撰院設立校正醫書局,由直集賢院的掌禹錫林億負責校理。

張洞校勘。蘇頌等併為校正。後又命孫奇高保衡孫兆同校正。每一書畢。即奏上億等皆為之序。下國子監板行並補註本草圖經。千金翼方。金匱要略。傷寒論。悉從摹印。天下皆知學古方書。嗚呼。聖朝仁民之意溥矣。

王禕曰。王燾外臺秘要所言。方證符法灼灸甚詳。然謂針能殺生人。而不能起死人。則一偏之論也。(青岩叢)

徐大椿曰。唐王燾所集外臺一書。則纂集自漢以來諸方。匯萃成書。而歷代之方。於焉大備。但其人本非專家之學。故無所審擇。以為指歸。乃醫方之類書也。然唐以前之方。賴此書以存。其功亦不可泯。但讀之者。苟胸中無成竹。則眾說紛紜。群方淆雜。反茫然失其所據。(醫學源流論)

白話文:

張洞校勘,蘇頌等人共同校正。之後又命孫奇高、保衡、孫兆一同校正。每一本書完成後,便奏請上呈,並由皇帝親筆為之作序。然後,下令國子監刻板印刷,並補上本草圖經、千金翼方、金匱要略、傷寒論等醫書的註解。天下皆知學習古代醫方書籍,可見聖朝仁民之意深厚。

王禕說,王燾《外臺秘要》所言方證符法、灼灸之法甚為詳盡。但說針灸可以治活人,卻不能起死回生,則是一偏之論。

徐大椿說,唐代王燾所著《外臺秘要》一書,是彙集自漢代以來各家醫方,而形成的一部醫學巨著。其中涵蓋了歷代醫方,內容相當豐富。然而,王燾本人並非專精醫術之人,因此對於醫方並沒有嚴格審擇,作為指引,所以這只是一本醫方類的書籍。不過,唐代以前的醫方,得以保存下來,都要歸功於這本書,其功勞不可磨滅。只是讀者若心中無成竹,則面對眾說紛紜、群方淆雜的狀況,反會迷失方向,不知所依。

四庫全書提要曰。外臺秘要四十卷。唐王燾撰。燾郿人王珪孫也。唐書附見珪傳。稱其性至孝。為徐州司馬。母有疾。彌年不廢帶。視絮湯劑。(案視絮二字未詳。然玉海所引亦同。是宋本已然。姑仍其舊。)數從高醫遊。遂窮其術。因以所學。作外臺秘要。討繹精明。世寶焉。

歷給事中。鄴郡太守。藝文志載外臺秘要四十卷。又外臺要略十卷。今要略久佚。惟秘要尚傳。此本為宋治平四年。孫兆等所校。明程衍道所重刻。前有天寶十一載燾自序。又有皇祐二年。內降札子。及兆校上序。其卷首題林億等名。考書錄解題。引宋會要云云。則卷首題林億名。

白話文:

《四庫全書提要》說:《外台秘要》四十卷,是唐朝王燾所著。王燾是郿縣人,是王珪的孫子。唐朝的史書附在王珪的傳記中,說他非常孝順。擔任徐州司馬時,母親生病,他多年不離左右,親自照料、煎藥。(按:照料和煎藥這兩個字意思不明,但《玉海》引用的也是一樣的說法,可見宋朝的版本就已經是這樣了,暫時保留舊的文字。)他經常拜訪名醫,鑽研醫術,精通醫道之後,便將自己的所學寫成《外台秘要》。這本書條理清晰、精闢透徹,是後世珍貴的醫學典籍。

王燾歷任給事中、鄴郡太守。《藝文志》記載《外台秘要》四十卷,還有一部《外台要略》十卷。現在《要略》已經失傳,只有《秘要》流傳至今。現存的版本是宋朝治平四年由孫兆等人校勘的,明朝程衍道重刻的。書的前麵有天寶十一年的王燾自序,還有皇祐二年內降的札子,以及孫兆校勘的序。書的卷首標明了林億等人的名字。考證《書錄解題》,引用《宋會要》記載,可知卷首標明的林億名字是正確的。

乃統以一局之長。故有等字也。燾居館閣二十餘年。多見宏文館圖籍方書。其作是編。則成於守鄴時。其結銜。稱持節鄴郡諸軍事。兼守刺史。故曰外臺。(案猗覺寮雜記曰。外臺。見唐高元裕傳。故事三司監院官。帶御史者。號外臺。)書錄解題。作外臺秘要方。自序亦同。

唐書及孫兆序中。皆無方字。蓋相沿省其文耳。書分一千一百四門。皆先論而後方。其論多以巢氏病源為主。每條下。必詳註原書在某卷。世傳引書注卷第。有李涪刊誤。及程大昌演繁露。而不知例創於燾。可以見其詳確。其方多古來專門秘授之遺。陳振孫在南宋末。已稱所引小品深師崔氏許仁則張文仲之類。

白話文:

這本書的作者是,他在館閣待了二十多年,見過許多宏文館的圖籍和方書。這本書是在他擔任鄴郡諸軍事兼守刺史時完成的,因此書名中稱「外臺」。

(根據《猗覺寮雜記》記載,「外臺」一詞源於唐高元裕傳。當時三司監院官中帶御史的,稱為「外臺」。)

書錄解題和自序中都稱這本書為「外臺秘要方」。

唐書和孫兆序中都沒有「方」字,這可能是後人為了簡化文字而省略了。

這本書分為一千一百四門,每門都先論述,再列舉方劑。論述部分主要以巢氏病源為主,每條下方都詳細註明原書所在的卷數。

世傳引書注卷數,有李涪的刊誤,也有程大昌在《演繁露》中的錯誤,他們都不知道這種注釋的格式是首創的,可見這本書的詳確性。

書中記載的方劑,很多是古來專門秘授的遺傳。南宋末年,陳振孫已經稱讚這本書引用的小品,是師承崔氏、許仁則、張文仲等人的。

今無傳者。猶間見於此書。今去振孫四五百年。古書益多散佚。惟賴燾此編以存。彌可寶貴矣。其間及禁術。蓋千金翼方。已有此例。唐小說。載賈耽以千年梳治蝨瘕為異聞。其方乃出於此書。第十二卷中。宋小說。載以念珠取誤吞漁鉤為奇伎。其方乃在今八卷中。又唐制。

臘日賜口脂面藥。今不知為何物。其方亦具在三十一卷中。皆足以資博物。三十七卷。三十八卷。皆乳石論。世說載何晏稱服五石散。令人神情開朗。玉臺新詠。有姬人怨服散詩。蓋江左以來。用為服食之術。今無所用。又二十八卷。載貓鬼野道方。與巢氏病源同。亦南北朝時鬼病。

白話文:

現在已經沒有人傳承這些醫術了。幸好這本書還保存著一些相關內容。從現在到振孫(孫思邈)的時代,已經過了四五百年的時間,古代的醫書大多散失,只有靠著這本《益多散》得以留存,實在彌足珍貴。書中記載的禁術,例如千金翼方,其實也是出自此書。唐代的筆記小說中記載,賈耽用千年梳子治蝨瘕,這被當成奇聞異事,但這個方法其實就來自這本書的第十二卷。宋代的筆記小說中,記載用念珠取出誤吞的漁鉤,被認為是奇技,這個方法則在今本的第八卷中。

另外,唐朝的制度規定,臘月要賜予口脂面藥,現在已經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了,這個配方也記錄在本書的第三十一卷中。這些內容都足以增長見聞。本書的第三十七卷和第三十八卷,都是關於乳石的論述。世說新語記載何晏服食五石散,認為可以讓人精神煥發,玉台新詠中有姬人怨恨服食散藥的詩。從江左時代開始,人們就用五石散作為服食之術,現在已經沒有人使用了。另外,本書的第二十八卷,記載了貓鬼野道方,這與巢氏病源記載的病源相同,都是南北朝時代的鬼病相關內容。

唐以後絕不復聞。然存之亦足資考訂也。衍道刻此書。頗有校正。惟不甚解唐以前語。與後世多異。如痢門稱療痢稍較。衍道注曰。較字疑誤。考唐人方言。以稍可為校。故薛能黃蜀葵詩。有記得玉人春病校句。馮班校才調集,辨之甚明。衍道知其有誤。而不知較為校誤。猶為未審。

然大致多所訂定。故今亦並存焉。

按外臺有三義。逸周書王會解曰。受贄者八人。東面者四人。陳幣當外臺。又魏志王肅傳注曰。薛夏太和中。以公事移蘭臺。蘭臺自以臺也。而秘書署耳。推使當有坐者。夏報之曰。蘭臺為外臺。秘書為內閣。臺閣一也。何不相移之有。又唐書高元裕傳所載。三司監院官帶御史者。

白話文:

唐朝以後,就再也沒有聽說過這種說法了。不過,保留它也足以提供參考。衍道刻寫這本書,也做了不少校正。只不過他不太理解唐朝以前的語言,與後世有很多不同。比如說,痢疾門稱「療痢稍較」,衍道註解說:「較字疑誤」。考證唐朝人的方言,「稍可」可以當作「校正」來理解。所以薛能的黃蜀葵詩中有「記得玉人春病校」的句子。馮班在校勘《才調集》時,也對此做了非常明確的辨析。衍道知道這裡有錯誤,但不知道「較」字是「校」字的誤寫,這就說明他還不夠了解。

不過,這本書大部分地方都做了訂正,所以現在仍然把它保留下來。

另外,關於「外臺」這個詞,其實有三個意思。

  • 《逸周書·王會解》中說:「受贄者八人,東面者四人,陳幣當外臺。」這裡的「外臺」是指放置貢品的平台。
  • 《魏志·王肅傳注》中說:「薛夏太和中,以公事移蘭臺。蘭臺自以臺也,而秘書署耳。推使當有坐者。夏報之曰:蘭臺為外臺,秘書為內閣。臺閣一也,何不相移之有。」這裡的「外臺」是指蘭臺,也就是當時的秘書省。
  • 《唐書·高元裕傳》中記載,三司監院官帶御史,說明「外臺」還可以指御史台。

所以,"外臺"一詞在古代有多種含義,需要根據上下文來理解。

趙升朝野類要曰。安撫轉運。提刑提舉。實分御史之權。亦似漢繡衣之義。而代天子巡狩也。故曰外臺。考王燾所以命是書。其自序。署曰銀青光祿大夫。持節鄴郡諸軍事。兼守刺史。上柱國。清源縣開國伯。而不載帶御史。則提要所謂是編成於守鄴時。故稱外臺者。恐未的確。

自序又曰。兩拜東掖,便繁臺閣。二十餘歲。久知弘文館圖籍方書等。繇是睹奧升堂。皆探其秘要云。據此其義取魏志蘭臺為外臺之謂者也。先考弟子辻本崧庵(崧)曰。王燾傳所謂視絮湯藥者。提要以為未詳。誤。曲禮云。母絮羹。鄭玄注。絮。猶調也。釋文。絮。敕慮反。

白話文:

《趙升朝野類要》記載,安撫轉運、提刑提舉等職位,實際上分掌著御史的權力,也類似漢代的繡衣使者,代表天子巡視地方,因此被稱為「外臺」。考究王燾為此書所寫的序文,其中署名為「銀青光祿大夫、持節鄴郡諸軍事、兼守刺史、上柱國、清源縣開國伯」,卻沒有提及「帶御史」的職位,因此推測《提要》中所言「外臺」指的是王燾在鄴郡任職期間編撰此書,這個說法可能並不準確。

序文又提到:「兩拜東掖,便繁臺閣,二十餘歲,久知弘文館圖籍方書等,繇是睹奧升堂,皆探其秘要云。」由此可知,王燾所言「外臺」是指魏志中的「蘭臺」,也就是負責掌管文物的機構。先考弟子辻本崧庵(崧)認為《王燾傳》中所言「視絮湯藥」的說法並不明確,《提要》對此解釋有誤。根據《曲禮》記載:「母絮羹」,鄭玄註解:「絮,猶調也」,釋文:「絮,敕慮反」,因此「視絮湯藥」是指調配湯藥,而非其他含義。

謂加以鹽梅也。視絮。即調劑之義也。

〔外臺要略〕新唐志十卷,佚

〔徒都子膜子外氣方〕(宋志。作膜外氣方。)崇文總目一卷,佚

聖濟總錄曰。諸家方書。論水氣甚詳。未嘗有言膜外氣者。唐天寶間。有徒都子者。始著膜外氣方書。本末完具。自成一家。今並編之。然究其義。本於肺受寒邪。傳之於腎。腎氣虛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使水濕散溢於肌膚之間。氣攻於腹膜之外。故謂之膜外氣。其病令人虛脹。四肢腫滿。按之沒指。是也。

鄭樵曰。膜外氣方。即水氣也。

〔德宗貞元集要廣利方〕新唐志五卷,佚

舊唐書德宗紀曰。貞元十二年。正月乙丑。上制貞元廣利藥方五百八十六首。頒降天下。(太平御覽。作親為之制序。敢題於天下通衢。其方總六十三種。三百八十六首。

白話文:

也就是說,加鹽和梅,如同用藥調劑一樣,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陸氏(贄)集驗方〕(新唐書本傳。作今古集驗方五十篇。)新唐志十五卷佚

舊唐書本傳曰。贄在忠州十年。常閉關靜處。人不識其面。復避謗不著書。家居瘴鄉。人多癘疫。乃抄癘方。為陸。氏集驗方五十卷。行於世。

葉夢得曰。陸宣公在忠州。集古方書五十卷。史云。避謗不著書。故事爾。避謗不著書可也。何用集方書哉。或曰。忠州邊蠻夷多瘴癘。宣公多疾。蓋將以自治。尤非也。宣公豈以一己為休慼者乎。是殆援人於疾苦死亡。而不得者,猶欲以是見之。在它人不可知。若宣公此志必矣。(避暑錄話)

趙希弁曰。陸宣公經驗方二卷。上唐陸宣公贄在忠州時所集。而山陰陸游所跋也。或問朱文公曰。陸宣公既貶避謗。闔門不著書。只為古今集驗方云。此亦未見陸宣公是處。豈無聖經賢傳。不以傳。可以玩索。可以討論。

白話文:

陸贄被貶到忠州十年,深居簡出,不願與人交往,也不想著書立說。當地瘴氣盛行,百姓多染病,陸贄於是收集了許多治病的方子,編成五十卷的《陸氏集驗方》,流傳於世。

後人對陸贄編寫此書的目的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他是為了避謗,不願著書立說,因此才編寫醫方。也有人認為他是為了治病,因為忠州瘴氣嚴重,他自身也常染病。還有人認為他是為了救助百姓,希望藉此幫助身處疾病困苦的人。

楊萬里跋曰。陸宣公之貶也。杜門集古方書而已。或曰。避謗者歟。或曰。窮而不怨也。楊子曰。宣公之心。利天下而已矣。其用也。則醫之以奏議。其不用也。則醫之以方書。有用有不用者。宣公之身也,宣公之心。亦有用有不用乎哉。(文集)

〔李氏(暄)嶺南腳氣論〕新唐志一卷,佚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曰。李暄。長州主簿。

〔腳氣方〕新唐志一卷,佚

〔青溪子萬病拾遺〕(宋志。作李溫。)新唐志三卷,佚

〔消渴論〕新唐志一卷,佚

藝文略曰。青溪子消渴論一卷。唐李暄撰。

〔腳氣論〕新唐志三卷,佚

崇文總目曰。新撰腳氣論三卷。李暄撰。

白話文:

楊萬里說:陸宣公被貶官後,就關起門來專心研究古方書。有人說,他是為了躲避謗言;也有人說,他是因為窮困卻不怨天尤人。楊子認為,宣公的心思,只是為了天下蒼生。他當官時,用奏議來醫治天下;他不當官時,就用方書來醫治天下。有用、不用,都是宣公的作為;有用、不用,也都是宣公的心意。

李暄,字溫,新唐志記載他曾任長州主簿。他的著作包括《嶺南腳氣論》、《腳氣方》、《青溪子萬病拾遺》、《消渴論》。其中《消渴論》在藝文略中也有記載,說這是唐朝李暄所著。另外,《腳氣論》在新唐志和崇文總目中都有記載,也是李暄所撰。

按據崇文總目。藝文略。青溪子即李暄別號也。宋志。作李溫。豈有所避而改者歟。

〔亡名氏袖中備急要方〕新唐志三卷,佚

〔針灸服藥禁忌〕新唐志五卷,佚

〔衛氏(嵩)醫門金寶鑑〕(藝文略。作醫門金鑑。)新唐志三卷,佚

白話文:

根據《崇文總目》和《藝文略》記載,青溪子是李暄的別號。宋朝志書則記載為李溫,不知是否因避諱而改名。

《亡名氏袖中備急要方》記載於《新唐志》第三卷,現已失傳。

《針灸服藥禁忌》記載於《新唐志》第五卷,現已失傳。

《衛氏(嵩)醫門金寶鑑》記載於《新唐志》第三卷,現已失傳。《藝文略》中記載為《醫門金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