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五十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五十三 (11)

1. 方論(三十一)

〔醫學引彀〕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滑氏方脈〕未見

按上見於古今醫統。

〔攖寧生補瀉心要〕一卷,存

〔醫學蠢子書〕五卷,未見

按上見於浙江通志。

〔項氏(昕)脾胃後論〕佚

餘姚縣誌曰。項昕。字彥章。自永嘉來徙。幼好方數。外大夫杜曉村世業醫。受其書讀之。稍長學易。趙穆仲葉見山。後以母病。醫誤投藥死。痛之。乃願志醫術。聞越大儒韓明善名。往拜之。得所藏方論甚富。後詣陳白雲。受五診奇賅。歷試其說。皆精良。會金華朱彥修來越。

出金源劉河間張戴人李東垣諸書示之。昕獨疑古方不宜治今病之論。亟治錢塘。見陸簡靜。始悟古今方同一矩度也。又往浙右。見葛可久。論劉張之學。往建業。見戴同父。撰五運六氣撰要若干篇授之。太醫院張廷玉善橋引按杌。甚奇。昕亦事之。盡其技。於是為人診疾病決死生。

無不立驗。諸貴人闢為掾吏。非所尚也。門人力請著書。作脾胃後論。補東垣之未備。昕善辭章。善音律。工繪畫。而獨以醫顯。

〔醫原〕佚

戴良抱一翁傳曰。抱一翁者。東嘉人也。今居越江上。姓項氏名昕字彥章。晚更自號抱一翁。所著書。有竹齋小稿。及脾胃後論。別撰醫原若干卷。議論宏贍。未及成。(九靈山房集)

白話文:

方論(三十一)

《醫學引彀》這本書的醫學目錄一卷,沒有找到。

《滑氏方脈》這本書,也沒有找到。

上面這兩本書的資訊,是從《古今醫統》這本書看到的。

《攖寧生補瀉心要》這本書一卷,還存在。

《醫學蠢子書》這本書五卷,沒有找到。

上面這本書的資訊,是從《浙江通志》看到的。

《項氏(昕)脾胃後論》這本書已經失傳。

《餘姚縣誌》記載,項昕,字彥章,從永嘉遷徙而來。他從小就喜歡研究醫學,鄰居大夫杜曉村是世代行醫的,項昕讀過他的醫書。稍微長大一些,他又開始學習《易經》。趙穆仲、葉見山也認識他。後來因為母親生病,被庸醫誤診吃錯藥而過世,項昕非常悲痛,於是立志學習醫術。他聽說越地的大儒韓明善很有名,就去拜訪他,學到許多他所收藏的醫學理論和方劑。之後又去拜訪陳白雲,學習了五診的精髓。他親自驗證這些理論,發現都非常精準有效。當時金華的朱彥修來到越地,

拿了金代劉河間、張戴人、李東垣等人的醫書給項昕看,項昕卻對「古時候的方子不適合治療現代疾病」的說法感到懷疑。他趕緊跑到錢塘,拜訪陸簡靜,才明白古今的醫方其實遵循相同的原則。他又去浙江東部,拜訪葛可久,討論劉、張的醫學。接著又去建業,拜訪戴同父,學習他所撰寫的關於五運六氣的要點,寫成若干篇文章。太醫院的張廷玉很擅長用橋引法按壓木頭,技術非常高明,項昕也很佩服他,盡力學習他的技巧。因此,項昕幫人診斷疾病,判斷生死,沒有不靈驗的。很多權貴想聘請他當官,但他都沒有接受。他的學生們極力請求他寫書,他才寫成《脾胃後論》,補足了李東垣的不足。項昕文采很好,精通音律,擅長繪畫,但他卻因醫術而聞名。

《醫原》這本書已經失傳。

戴良在《抱一翁傳》中說:抱一翁,是東嘉人,現在住在越江邊。他姓項,名昕,字彥章,晚年自號抱一翁。他所寫的書,有《竹齋小稿》和《脾胃後論》,另外還撰寫了《醫原》若干卷,裡面的理論非常豐富,可惜還沒完成。(出自《九靈山房集》)